1
|
信息计算主义的性质及其局限 |
邬天启
邬焜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
|
从强计算主义到弱计算主义——走出“万物皆数”之梦 |
齐磊磊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大学评价中的“计算主义”倾向分析 |
张庆玲
胡建华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2
|
|
4
|
走向计算主义:数据化与网络文学业态的裂变 |
廖声武
谈海亮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5
|
精准医学与计算主义 |
焦飞
谢书阳
李有杰
阎云飞
许森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6
|
灵魂的数学化和心灵的机械化——认知计算主义在古典与近代的发展 |
符征
李建会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符号计算主义与意向实在论 |
田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的计算主义及超越 |
靖东阁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9
|
AI时代的人文价值——对强计算主义的反驳 |
蔡恒进
汪恺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0
|
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再论兰格-米塞斯争论 |
冯科
杨威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1
|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从经典论述到中国式“迂回” |
汪毅霖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2
|
心灵计算理论与具身认知的哲学反思 |
汪新建
张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3
|
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哲学分析 |
齐磊磊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论人工智能创造的思想缘起、系统实践与认知争议 |
黄升民
李喻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非缘身认知科学计算表征观--基于哲学和其它学科基础的考察与分析 |
张铁山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脑机接口技术(BCI)能够带来永生吗?——基于传统生死哲学的探讨 |
张静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从“结构”到“文化”的演进:布鲁纳教育研究范式转换及其当代意义 |
郑旭东
陈荣
梁美荣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7 |
12
|
|
18
|
第一代认知科学五十年:离身谬误与危机根源 |
陈巍
陈波
丁峻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19
|
走向人机合作的政策过程及其伦理重塑 |
向玉琼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20
|
消失的影像:重思数字电影的数字性 |
姜宇辉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