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三差损”与计发系数动态调整
1
作者 杨再贵 秦少鹏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2,共16页
为全面分析计发系数动态调整对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缺口的效果,本文将支付缺口分解为长寿风险引起的“寿差损”、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收益率低于记账利率引起的“利差损”、投资收益低于养老金调增额引起的“增差损”。... 为全面分析计发系数动态调整对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缺口的效果,本文将支付缺口分解为长寿风险引起的“寿差损”、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收益率低于记账利率引起的“利差损”、投资收益低于养老金调增额引起的“增差损”。研究发现:(1)实际收益率低于记账利率情景下,动态调整计发系数可直接降低寿差损、间接降低增差损和利差损,预测期间个人账户年度支付缺口先增后减,其精算现值下降约52%。(2)调整计发系数的同时若能让基金实际收益率提高至记账利率,则可降低全部“三差损”,使年度支付缺口精算现值下降约75%。虽然同时调整计发系数和调低记账利率可令支付缺口精算现值下降约80%,但会显著降低养老金。(3)分性别计发系数表和中性计发系数表下的支付缺口差别不大,后者的再分配效应可缩小养老金的性别差距。因此,同时动态调整计发系数和提高基金实际收益率是缩小个人账户支付缺口最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三差损 计发系数 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目前我国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39。通过推导出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计算公式测算,发现目前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过小,个人账户在未...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目前我国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为139。通过推导出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计算公式测算,发现目前的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过小,个人账户在未来会存在收不抵支的风险。新农保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完全积累制,一开始就是实账,在收不抵支时,应主要从制度设计和运行上找原因,而不是让国家财政来承担兜底责任。因此,建议适时调整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同时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应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以提高个人账户收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计发系数 个人账户 养老金 预期余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析与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海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新农保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事关所有参保对象的养老权益。然而,目前新农保照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做法并不合理。应基于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在测算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新农保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事关所有参保对象的养老权益。然而,目前新农保照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做法并不合理。应基于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在测算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基础上,优化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策略,即设置城乡分异与性别差异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和完善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账户 计发系数 预期寿命 新农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风险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冲击效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穆怀中 李辰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51,共12页
老龄化带来的长寿风险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最值得重视的系统性风险之一。对个人账户中的长寿风险进行理论界定,以Lee-Carter模型和个人账户计发系数为切入点,从人口预期寿命和养老金调整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 老龄化带来的长寿风险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最值得重视的系统性风险之一。对个人账户中的长寿风险进行理论界定,以Lee-Carter模型和个人账户计发系数为切入点,从人口预期寿命和养老金调整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面临的长寿风险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个人账户收支平衡优化模型,考察长寿风险中各因素对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男性的长寿风险为62个月,女性为94个月;长寿风险对个人账户的冲击将逐年增大,其中养老金调整因素的冲击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风险 个人账户 计发系数 收支平衡 Lee-Cart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数设定错误与纠正 被引量:26
5
作者 米海杰 王晓军 王述珍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80,共13页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其中,个人账户采用记账方式建立了参保缴费与养老待遇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上,公平和长期可持续的个人账户模式在记账利率、计发系数、余额继承等方面应遵循精算原则,但我国的个人账户参数设...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其中,个人账户采用记账方式建立了参保缴费与养老待遇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上,公平和长期可持续的个人账户模式在记账利率、计发系数、余额继承等方面应遵循精算原则,但我国的个人账户参数设定存在不少违背精算公平和精算平衡原则的错误。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在剖析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数设定错误的基础上,基于精算平衡原理,探讨参数设定方法,检验纠正方案对制度精算公平和精算平衡性的效果,最后提出参数改革的具体建议。主要结论是: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应该是制度的内含回报率;名义账户的记账利率不是银行存款利率,而应随缴费工资增长率、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动等定期调整;养老金计发系数应基于动态生命表、养老金调整指数和个人账户内含回报率的变动而调整。由此确定的参数纠正方案将有效改善制度的精算公平与精算平衡性。因而建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应尽早明确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和账户余额的权益归属,采用动态的记账利率和计发月数,引入自动平衡机制,实现制度的长期精算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账户 记账利率 计发系数 精算公平 精算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