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 被引量:5
1
作者 闫彩凤 徐道亮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81-286,共6页
分析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不足的影响因素,明确实现骨质疏松骨折规范化管理需要优先解决的3个量标,即继发性病因筛查、骨密度测定和/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及生活方式调整教育等。通过对具体化、可测量、便于动态比较... 分析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不足的影响因素,明确实现骨质疏松骨折规范化管理需要优先解决的3个量标,即继发性病因筛查、骨密度测定和/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及生活方式调整教育等。通过对具体化、可测量、便于动态比较的指标如继发性病因筛查率、骨密度检测率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接受骨质疏松教育率、出院后医师随访率、患者随诊率、患者出院后服药情况、持续时间、出院到第1次复诊时间、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再发骨折发生率等动态评价,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质量管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循环管理,实现对该类患者管理的标准化,建立地区技术标准并加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DCA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国华 王新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明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程序和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运作模式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法不完善的现状问题,提出基于I-PDCA循环模型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方法。根据监管对象的安全生产... 为明确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程序和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运作模式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方法不完善的现状问题,提出基于I-PDCA循环模型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方法。根据监管对象的安全生产特点综合提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典型工作指标,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监管计划、目标实施、监管效果检查、后续行动4个环节,各环节紧紧围绕工作指标内容,层层递进、依次实施,不断落实政府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深化企业安全工作指标要求,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定监管对象的安全工作指标,明确监管行动各循环环节的内容,有助于提高政府安全监管效果及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监管 指标-计划-实施-检查-改进(I-P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血管内照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於文雪 李松毅 +3 位作者 Pascal Haigron 罗立民 Antoine Lucas Cecile Moisan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6-589,共4页
介绍了研究开发的三维血管内照射治疗计划系统 .该治疗计划系统建立在三维医学图像和临床上常用的γ射线源基础之上 ,集成了放射源剂量学数据管理、三维图像处理、治疗计划设计、剂量分布计算与显示、治疗计划评估和打印输出等功能模块 ... 介绍了研究开发的三维血管内照射治疗计划系统 .该治疗计划系统建立在三维医学图像和临床上常用的γ射线源基础之上 ,集成了放射源剂量学数据管理、三维图像处理、治疗计划设计、剂量分布计算与显示、治疗计划评估和打印输出等功能模块 .为了验证治疗计划的有效性 ,文中给出了 2组实验数据 ,一组是与GammaMed治疗计划系统的对比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照射 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分布计算 三维图像处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γ-射线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32-6油田工程设计中有关进度控制的一些作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1年第5期48-51,共4页
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项目实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进度控制是成功实施项目管理,使工程按期投产的主要因素。结合秦皇岛32-6油田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论述计划的编制、进度百分点的计算、计划的实施、跟踪和进度控制及其在项目管理中... 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项目实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进度控制是成功实施项目管理,使工程按期投产的主要因素。结合秦皇岛32-6油田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论述计划的编制、进度百分点的计算、计划的实施、跟踪和进度控制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编制 定额 人工时 工作时 权重系数 计划实施 海上油田 秦皇岛32-6油田工程 工程设计 进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降低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渗漏不良事件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超琼 陈洪玲 +1 位作者 李建英 吴家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程序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对比剂渗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2015年3月至...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管理程序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检查对比剂渗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行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进行增强CT检查采用常规护理程序的40 2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进行增强CT检查采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的44 8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渗漏发生率及渗漏的程度。结果:2组患者共发生76例对比剂渗漏事件,发生率为0.08%。其中观察组28例(0.06%),对照组48例(0.11%)。相比于常规增强CT检查护理程序,PDCA循环管理护理程序可以明显降低对比剂渗漏发生率(28/44 831 vs.48/40 223,χ~2=7.638,P=0.006)。此外,PDCA循环管理护理程序可以明显降低中度渗漏(7/44 831 vs. 16/40 223,χ~2=4.579,P=0.032),而不能降低轻度渗漏(19/44 831 vs. 27/40 223,χ~2=2.402,P=0.121)及重度渗漏(2/44 831 vs. 5/40 223,χ~2=0.811,P=0.368)。结论:CT增强检查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对比剂渗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自我处理方法的教育对患者哮喘发病及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东 徐健 +2 位作者 阮晓云 温娟 肖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自我处理方法的教育对哮喘患者发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门诊哮喘患者分成2组:教育组及对照组各56例。健康教育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规定的内容,同时教会患者自我处理方案。两组分别记录1周哮喘症状计分、1... 目的:探讨哮喘自我处理方法的教育对哮喘患者发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2例门诊哮喘患者分成2组:教育组及对照组各56例。健康教育为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规定的内容,同时教会患者自我处理方案。两组分别记录1周哮喘症状计分、1年急诊次数、误工、误学天数并完成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thma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AQLQ)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均处于低生活质量水平及中度的FEV1降低状态。治疗1年后,教育组1年急诊次数、误工、误学天数、β2-激动剂喷数、1周哮喘症状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教育组AQLQ中活动受限、症状、心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间FEV1%的差异(P<0.05)有显著意义;教育组治疗依从性(83.9%)与对照组(51.8%)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与自我处理方案的教育可以减少哮喘发作、影响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其发病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方法 影响的研究 生存质量 发病 Quality 治疗依从性 哮喘患者 生活质量问卷 β2-激动剂 健康教育 哮喘症状 中华医学会 肺功能检查 FEV1% 对照组 Life 活动受限 心理变化 哮喘发作 治疗前 1年后 计分 次数 急诊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计划取得新进展
7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29,共1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成功完成“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SBIRS-High)首批“多任务移动处理器”(M^3P)的软硬件集成工作,并准备开始进行实地试验。这标志着该计划进入重要里程碑阶段。
关键词 美国 “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计划 信息处理单元 “联合战术地面站” 多任务移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可持续建设路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淼 赵明 +2 位作者 周刚 杨金福 韩光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2-256,共5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利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制定-实施-反馈-改进”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可持续建设路径。通过对实验室安全制度现状分析,在制度的规划制定、内容拟定、实施反馈、修订完善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利用PDCA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制定-实施-反馈-改进”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制度可持续建设路径。通过对实验室安全制度现状分析,在制度的规划制定、内容拟定、实施反馈、修订完善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举措;同时在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中开展实践应用,提升了学校实验室安全制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强化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该实践结果为相关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 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制造中关键特性的定义与管理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志存 邹冀华 范玉青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13-2018,共6页
针对我国飞机制造中互换协调问题这个难点,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关键特性定义与管理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该方法贯穿于飞机设计制造全过程,从产品制造需求定义顶级关键特性开始,在并行工程早期阶段依据制造树进行关键特性的... 针对我国飞机制造中互换协调问题这个难点,提出了基于并行工程的关键特性定义与管理过程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该方法贯穿于飞机设计制造全过程,从产品制造需求定义顶级关键特性开始,在并行工程早期阶段依据制造树进行关键特性的分解传递,建立完整的关键特性树,为每个工位建立完善的标准工艺,在制造中执行标准工艺,对关键特性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并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的七个步骤完善标准工艺,达到在制造阶段控制关键特性并使之稳定的目的,从而较好地解决互换协调问题。最后通过方向舵与后缘舱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特性 并行工程 飞机制造 互换协调 质量控制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级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模式 被引量:16
10
作者 帅义 帅健 苏丹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7-151,共5页
为推进管道完整性管理进程,结合以往完整性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以完整性理念为导向,组织机构为保障,体系文件为规范,支撑技术为手段,完整性管理平台为工具,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为管理模式的企业级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流程,并论... 为推进管道完整性管理进程,结合以往完整性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以完整性理念为导向,组织机构为保障,体系文件为规范,支撑技术为手段,完整性管理平台为工具,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为管理模式的企业级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流程,并论述组织机构的构成及职责、体系文件的层次架构、支撑技术体系、完整性管理平台及完整性管理模式等关键环节。为检验该体系模式的有效性,将所构建的完整性管理体系应用于国内鲁宁输油管线,对该管道进行内检测,得到全线腐蚀缺陷数据,修复严重的缺陷,计算修复前后管道各段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修复后管道的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完整性管理 完整性管理体系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构建模式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国旺 王鑫 曹继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6,共6页
为构建要素完备、自主运行、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根据朔黄铁路的特点,结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以相关法律法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堤坝原理、木桶原理、冰山理论等为策划原则,创新性的引入多项科技保安系... 为构建要素完备、自主运行、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根据朔黄铁路的特点,结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以相关法律法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堤坝原理、木桶原理、冰山理论等为策划原则,创新性的引入多项科技保安系统,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围绕1条主线、突出2个抓手、聚焦3个关键、实现一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思路和3全、3重、3要素安全管理方法,并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构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1231”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思路和“333”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在实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构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为重载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 人身安全 科技保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高油大豆生产技术
12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7期55-55,共1页
2002-2003年度部级丰收计划“高油大豆生产技术”项目面积指标每年75万亩,单产指标146.9kg/亩.分别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及宾县等6(市)县区31个乡镇417个村95460户(次)承担了任务。在项目实施中各地都把“高油大豆生产... 2002-2003年度部级丰收计划“高油大豆生产技术”项目面积指标每年75万亩,单产指标146.9kg/亩.分别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及宾县等6(市)县区31个乡镇417个村95460户(次)承担了任务。在项目实施中各地都把“高油大豆生产技术”丰收计划项目作为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加大领导力度,全面抓好项目落实。逐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层层签订合同,实行目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 高油大豆 黑龙江省 2002-2003年度 丰收计划项目 种植业结构 面积指标 科技教育 项目实施 农民增收 签订合同 技术指导 目标管理 委员会 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