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邓小平经济思想与计划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难疑点
1
作者 胡义成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0-53,共4页
对邓小平经济思想与计划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难疑点胡义成1.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一直存在着根本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潮。美国马克·林德《反萨缪尔森论》,便是一个代表。这种否定,往往是在哲学层面上展开的... 对邓小平经济思想与计划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难疑点胡义成1.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一直存在着根本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潮。美国马克·林德《反萨缪尔森论》,便是一个代表。这种否定,往往是在哲学层面上展开的,往往针对的是主流经济学的价值观"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邓小平 西方经济学 计划经济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 经济思想 比较研究 邓小平理论 西方主流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如何学好《计划经济学》——兼与初学者谈学习方法
2
作者 赵曼 《统计与决策》 1986年第1期44-48,共5页
《计划经济学》是中国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掌握这本有几十万字的教材内容,确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太。下面仅就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学习方法要点,考试题目类型剖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 《计划经济学》是中国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掌握这本有几十万字的教材内容,确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太。下面仅就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学习方法要点,考试题目类型剖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简单介绍,供学员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法 教材内容 专业基础课 教学实践 自学方法 计划体制 考试 基本方法 参考资料 计划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的新探索——评介冯立天主编的《计划经济学》
3
作者 郭道夫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5年第6期42-43,共2页
冯立天主编的《计划经济学》一到手,我立即以极大的兴趣读了一遍。近年来,尤其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盼望一本新的计划经济学教材的心情是急切的。我国计划经济的实践已历30多年之久,犹如黄河九曲,在周折中前进。作为对社会主义计... 冯立天主编的《计划经济学》一到手,我立即以极大的兴趣读了一遍。近年来,尤其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盼望一本新的计划经济学教材的心情是急切的。我国计划经济的实践已历30多年之久,犹如黄河九曲,在周折中前进。作为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践科学概括的计划经济学虽也有所发展,但尚未能尽如人意。粗读冯著,感到它在内容、体系、方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特色,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学 比例关系 新探索 国民经济 数量关系 结构体系 计划管理 社会需要 研究对象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科学的新建设——《计划经济学》一书述评
4
作者 项镜泉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3期77-80,共4页
我国的计划经济科学,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计划工作的加强,许多高等财经院校为适应教学需要,编写了具有不同特点的讲义和教材,使这门科学的建设大有进展。最近由李震中同志主编... 我国的计划经济科学,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计划工作的加强,许多高等财经院校为适应教学需要,编写了具有不同特点的讲义和教材,使这门科学的建设大有进展。最近由李震中同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经高等院校财经专业教材规划会确定为教材的《计划经济学》一书,它吸取了新的科研成果,是一本富有特色的新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学 高等财经院校 财经专业 高等院校 教材规划 科研成果 计划工作 新教材 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的科学体系
5
作者 杨斯迈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96-96,共1页
由计划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出发,一个经济系统的运动应包括决策、运行、调节、监督的活动,所以计划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应由宏观预测、宏观决策、计划管理体制、计划方法论体系四部分组成。或进一步以如下六个方面(也称为“科学体系六论”... 由计划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出发,一个经济系统的运动应包括决策、运行、调节、监督的活动,所以计划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应由宏观预测、宏观决策、计划管理体制、计划方法论体系四部分组成。或进一步以如下六个方面(也称为“科学体系六论”)所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学 科学体系 计划管理体制 宏观决策 经济学研究 方法论体系 经济系统 宏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
6
作者 孙光学 张志 +5 位作者 王长城 汪廷忠 张怀富 陈远敦 谢伯龄 刘纯泽 《统计与决策》 1986年第2期32-55,共24页
一、什么是综合平衡法?作为计划方法的综合平衡,是指对计划时期的社会各种需要和人、财、物资源进行科学的测算、并在需要和资源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和不断调整,从质与量二方面、预先地揭示和确定计划时期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 一、什么是综合平衡法?作为计划方法的综合平衡,是指对计划时期的社会各种需要和人、财、物资源进行科学的测算、并在需要和资源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和不断调整,从质与量二方面、预先地揭示和确定计划时期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所需保持的比例关系,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的一种方法。综合平衡法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方法,编制计划、检查计划,调整计划,都要用综合平衡法对对立双方进行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果 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发展 比例关系 劳动生产率水平 综合平衡 生产资料 国民经济计划 相适应 计划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学计划经济学期终考试试题
7
《统计与决策》 1986年第1期56-57,共2页
一。
关键词 综合平衡 计划经济学 固定资产动用系数 经济效果 期终考试 社会劳动力资源 指导性计划 投资回收期 应用研究 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我学习计划经济学的一点体会
8
作者 彭启明 《统计与决策》 1986年第1期55-,54,共2页
坚持为统计电视函授学员服务.学员们可以在这里讨论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学习生活,欢迎学员积极撰稿.为胜利完成三年学业,《学员信箱》将与广大学员一道并肩战斗.
关键词 学习方法 函授学员 理论联系实际 计划经济学 系统性 学习生活 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解决实际问题 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结构体系再探
9
作者 冯立天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45-51,56,共8页
一、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科学部是揭示和研究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自然规律,社会科学研究社会规律,经济科学研究经济规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就区分出不同的科学,即便同足研究经济的科学,尚于研... 一、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科学部是揭示和研究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研究自然规律,社会科学研究社会规律,经济科学研究经济规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就区分出不同的科学,即便同足研究经济的科学,尚于研究的侧面、角度、具体领域和范围不同,又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经济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研究对象 结构体系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计划经济学 科学部 客观规律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研究对象初探
10
作者 胡乃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年第6期61-63,共3页
计划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经济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正是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使它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以及部门经济学区分开来。但是,建国以来,由于我们对... 计划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经济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正是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使它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以及部门经济学区分开来。但是,建国以来,由于我们对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和讨论不够,认识很不一致,至今仍处于若明若暗的状态。因此,在我国高等财经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它与政治经济学以及部门经济学的重复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门年轻的科学,提高教学水平,就很有必要重新探讨它的研究对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科学 高等财经院校 经济效果 计划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 经济现象 部门经济学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国民经济各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
11
《统计与决策》 1986年第1期49-54,共6页
为满足参加中国统计干部电视函授学院学习的本刊读者之要求,这里转载了中国人民大学计统学院刘成瑞老师撰写的辅导材料,仅供学员复习时参考。
关键词 基本内容 综合平衡 计划指标 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经济活动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学 计划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再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国土经济学研究 提高计划经济工作的科学性
12
作者 欧阳胜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78-80,共3页
一 国土经济学,是以一国的国土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科学。应用经济学包括许多门类,如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计划经济学以及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和劳务部门的专业经济学等。国土经济学是属于生产力经济学这一门类的一个分支。我... 一 国土经济学,是以一国的国土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科学。应用经济学包括许多门类,如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计划经济学以及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和劳务部门的专业经济学等。国土经济学是属于生产力经济学这一门类的一个分支。我们知道,生产力由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组成。国土资源是劳动对象的原始提供者。社会生产中的一切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其它物质条件,如建筑物、道路、桥梁、运河等,无一不是来源于国土资源的。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力,劳动工具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代表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只有当这两个因素和劳动对象相结合并使之转变为人们所需的物质资料的时候,人们的劳动才是具体的和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经济学 计划经济工作 计划经济学 国土资源 生产力经济学 经济效果 技术经济学 开发利用 应用经济学 劳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1-7,共7页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领域內经济过程及经济关系的科学,是体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所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如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计划经济学、统... 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领域內经济过程及经济关系的科学,是体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所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如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计划经济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吸收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充实和完善。但是,在这些知识中,作为体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主要是以下三个学科: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学 经济理论基础 理论体系 伦理学 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育学 政治经济学 计划经济学 边缘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方面对经济学科拟列入“七五”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意见
14
《西南金融》 1984年第3期43-44,41,共3页
一、经济学科有关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 1.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2.《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4.比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6.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7.社会主义经济... 一、经济学科有关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 1.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2.《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4.比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6.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7.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计划经济学 社会发展战略 重点科研项目 发展经济学 中国经济思想史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开发 经济协调 特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经济计划学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张守一 彭照平 《经济科学》 1984年第6期45-47,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计划经济学与经济计划学的本质区别是非常清楚的。但有些同志把两者混为一谈,以计划经济取代经济计划。这些同志说,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这实质上是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计划经济学与经济计划学的本质区别是非常清楚的。但有些同志把两者混为一谈,以计划经济取代经济计划。这些同志说,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这实质上是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计划 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计划人员 研究对象 主观认识 计划体系 客观性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初探
16
作者 左柏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5-21,共7页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现阶段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由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探索...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现阶段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由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这就告诉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把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学说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的必然产物。同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总是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比较而言的。因此,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着重弄清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怎样;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三是由上述两点决定的我国计划经济的特色有哪些?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学 马恩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计划 统一计划 计划发展 指令性计划 国民经济计划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计划综合平衡若干问题浅议
17
作者 林稚阳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9-14,75,共7页
城市计划综合平衡问题,专家、学者们研究甚少,是计划经济学的一个薄弱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回答的问题却很多.本文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究。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计划工作中的最基... 城市计划综合平衡问题,专家、学者们研究甚少,是计划经济学的一个薄弱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回答的问题却很多.本文就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研究。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计划工作中的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不讨论明确,城市计划工作就无所适从,也就谈不上搞好综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计划 综合平衡 理论工作者 计划经济学 平衡问题 无所适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学改革的思考
18
作者 陈全明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的目标模式后,建立在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计划学是否该寿终正寝?作者持否定态度,因为,计划学应是一门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应用性、实用性、方法性研究的科学,是人类经济... 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的目标模式后,建立在传统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计划学是否该寿终正寝?作者持否定态度,因为,计划学应是一门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应用性、实用性、方法性研究的科学,是人类经济计划管理活动中的共同成果。但是,对传统僵化的计划学改革则刻不容缓。应从学科的基础理论、实践基础、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适应市场经济机制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经济学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