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3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管理体制
1
作者
汪水文
《经济科学》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计划体制的改革入手。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做到大的方面管好、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
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计划体制的改革入手。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做到大的方面管好、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计划体制的改革应从指导性计划入手,彻底突破"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基本形式"、"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经济的唯一标志"等传统观念,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三种计划管理形式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
计划
基本形式
计划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体制
相结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管理
形式
社会主义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2
作者
卢新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75-82,97,共9页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体系靠一定制度来保证,制度靠一定体系来贯彻。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整个体系和制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计划
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指导性
计划
经济
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正确方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诗白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2-7,共6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理论上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在计划管理上必须采取的具体形式与重要措施。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理论上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在计划管理上必须采取的具体形式与重要措施。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重要的新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
经济制度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调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
价值规律
国民经济
经济
体制
改革
指令性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被引量:
1
4
作者
臧联孚
李冰
《科学管理研究》
1984年第4期21-28,共8页
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搞好计划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来的一套计划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病。主要是计划管理...
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搞好计划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来的一套计划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病。主要是计划管理偏重于依靠行政手段,不重视和不善于运用经济的办法,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计划管得过多过死,部门、地方特别是企业,在许多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一些重要方面没有管住管好;计划的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囿子行政界限,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割裂了经济的内在联系;对于经济计划的宏观决策,缺乏一套科学、严格的完备制度,责权脱节,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不能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等等。这些缺陷和弊端,既束缚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经济的运行缺乏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体制
改革
经济的
计划
经济
经济
体制
指标体系
企业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计划
体制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利弊与完善
5
作者
李先国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0-43,47,共5页
如何建立和完善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政策性贷款
人民银行
资金营运
实贷实存
联行汇差资金
其它金融机构
贷款
计划
信贷
计划
流动资金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6
作者
左玉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3,共2页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左玉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要...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左玉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国家
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计划
体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长期
计划
经济杠杆
指导性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
7
作者
刘汉文
刘宝祥
《商业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笔者在广州市商业系统的面上了解情况,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资料,并侧重对一商局系统的广州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广州市百货公司、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东山百货大楼,二商局系统的副食品批发公司、糖烟酒公司同得利贸易商行、副食...
笔者在广州市商业系统的面上了解情况,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资料,并侧重对一商局系统的广州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广州市百货公司、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东山百货大楼,二商局系统的副食品批发公司、糖烟酒公司同得利贸易商行、副食品公司十甫商店、海珠肉菜市场等八个单位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先后到深圳、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一些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实地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企业
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
计划
商品
年度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8
作者
吕汝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2期6-14,共9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的...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关键在于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时,必须将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经济
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
计划
计划
经济
公有制
社会发展
计划
流通
决策
体制
微观经济活动
胡耀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演变概况
9
作者
李美和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3期76-77,共2页
我国计划管理机构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国家对计划工作的领导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计划系统,即国务院各部、部属各级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一是地方计划系统,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
我国计划管理机构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国家对计划工作的领导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计划系统,即国务院各部、部属各级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一是地方计划系统,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和所辖企业、事业单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工作
管理
机构
计划
系统
单位系统
中央
计划
五十年代
积极作用
集中领导
国家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0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3期60-60,共1页
《重庆金融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了市分行罗玉强同志的文章《改革信贷工作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其中谈到:多年来,我市工业企业借款计划是由分理处审查上报,区办、县支行汇总平衡。这种管理办法虽然和信贷差额包干的要求一致,但借款计...
《重庆金融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了市分行罗玉强同志的文章《改革信贷工作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其中谈到:多年来,我市工业企业借款计划是由分理处审查上报,区办、县支行汇总平衡。这种管理办法虽然和信贷差额包干的要求一致,但借款计划很难根据全行业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经济的要求进行审查,已不适应我市当前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信贷指标层层下达,不能充分发挥银行融通资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支行
管理
办法
金融研究
信贷
计划
初步探索
信贷差额
管理体制
改革
企业借款
计划管理体制
宏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农业计划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张振华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2-38,14,共8页
目前人们在讨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考虑国营经济较多,考虑集体经济较少;考虑工业较多,考虑农业较少。本文想就农业如何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农业计划管理体制如何具体改革,它与工业有何区别等问题,谈点粗...
目前人们在讨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考虑国营经济较多,考虑集体经济较少;考虑工业较多,考虑农业较少。本文想就农业如何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农业计划管理体制如何具体改革,它与工业有何区别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协调发展
国家
计划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经济杠杆
国营经济
国民经济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经济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和转化趋势
12
作者
侯恒
郑林
《经济经纬》
1987年第3期21-24,共4页
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一基本命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行机制象一股洪流,滚滚向前,这对经济控制系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传统的宏观控制中居核心地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新旧模式的交替中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转化趋势。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部门
型转化
新模式
趋势
生产
计划
商品经济
直接控制
旧模式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
13
作者
蔡纪良
符曜伟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6期4-10,共7页
一、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现在我国正进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新时期,旧的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与之相适应。我们必须对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1.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已经经历数次较大的改...
一、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现在我国正进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新时期,旧的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与之相适应。我们必须对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1.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已经经历数次较大的改革。中心城市的计划管理体制从来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应当适时对之进行改革。我们仅就重庆这个比较典型的中心城市的计划体制改革的沿革进行典型分析。通过这个典型,我们可以摸清我国中心城市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 1950年至1953年,重庆市是中央直辖市,又是西南大区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由西南大区代管。当时重庆市在计划体制方面是实行中央、大区、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经济区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管理
系统
城市
计划
计划
单列
管理体制
改革
重庆市
工业企业
有
计划
商品经济
管理
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贷实存”是银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14
作者
姜维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13-15,共3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为了使经济的发展既是集中统一的又是灵活多样的,在计划管理上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对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关系极大。实行什么样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从而采取什么...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为了使经济的发展既是集中统一的又是灵活多样的,在计划管理上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对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关系极大。实行什么样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从而采取什么样的资金分配形式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银行信贷资金
重大改革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分配形式
实存
专业银行
胡耀邦
中央银行
综合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中集中和分散的关系
15
作者
石柱成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35-40,共6页
一 正确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关系,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中需要慎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计划管理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分散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促进山西经济的更大发展
16
作者
焦志杰
《经济问题》
1984年第3期6-9,共4页
一、必须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 我们实行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按照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自觉地安排各种比例关系。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计划
体制
比例关系
优越性
社会生产
山西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重点
17
作者
戴云蒸
《经济问题》
1983年第8期47-49,共3页
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我们认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重点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即“笼子”和“鸟”的关系,实行多种管理形式,大的抓住。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市场调节
计划
经济
管理
形式
经济杠杆
经济效益
指令性
计划
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发展
中长期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计划管理体制
18
作者
刘淼清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4期66-67,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横向经济联合也日益发展.为了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向纵深发展,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经济体制的问题.计划管理体制在经济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计划体制不改革,其它改革寸步难行。所以,计...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横向经济联合也日益发展.为了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向纵深发展,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经济体制的问题.计划管理体制在经济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计划体制不改革,其它改革寸步难行。所以,计划体制改革要先行,从而为其它经济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横向经济联合向前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体制
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
主导地位
管理体制
改革
经济改革
企业自主权
计划
体制
横向经济联合
经济
管理体制
劳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性质的计划管理 两种计划管理方式——建国头八年计划管理体制历史经验初探
19
作者
邱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6年第6期66-70,共5页
从建国到1957年的这八年间,我们先后提出两个短期的经济目标,即:在三年时间里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工农业主要产品恢复到建国前最高水平;在五年时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
从建国到1957年的这八年间,我们先后提出两个短期的经济目标,即:在三年时间里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工农业主要产品恢复到建国前最高水平;在五年时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这两项且标都如期或提前完成了。在这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工商业
经济目标
手工业
财政经济状况
工农业
管理
方式
建国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20
作者
邓谦
《商业研究》
1985年第5期16-17,共2页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怎样使我国经济有计划的发展,促进经济腾飞呢?必须改革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上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应的僵化模式。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计划管理体制采用苏联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怎样使我国经济有计划的发展,促进经济腾飞呢?必须改革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上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应的僵化模式。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计划管理体制采用苏联一套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办法,把所有经济活动基本都纳入国家计划,并且把指令性计划当作唯一模式,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对计划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改革内容之一就是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运用价值
改革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价值规律
市场调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有
计划
的商品经济
纳入国家
计划
指导性
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管理体制
1
作者
汪水文
机构
财政部
出处
《经济科学》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摘
计划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体和核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从计划体制的改革入手。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做到大的方面管好、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以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计划体制的改革应从指导性计划入手,彻底突破"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管理的基本形式"、"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经济的唯一标志"等传统观念,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三种计划管理形式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关键词
指导性
计划
基本形式
计划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体制
相结合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管理
形式
社会主义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2
作者
卢新德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75-82,97,共9页
文摘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对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管理体制的涵义和重要性经济管理体制,一般说来,就是经济管理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体系靠一定制度来保证,制度靠一定体系来贯彻。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机构设置、权限划分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整个体系和制度的规定。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中国特色
计划
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指导性
计划
经济
管理体制
指令性
计划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指令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正确方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诗白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6期2-7,共6页
文摘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理论上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在计划管理上必须采取的具体形式与重要措施。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重要的新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计划
经济制度
市场调节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调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
价值规律
国民经济
经济
体制
改革
指令性
计划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被引量:
1
4
作者
臧联孚
李冰
机构
内蒙古计划委员会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1984年第4期21-28,共8页
文摘
我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管理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搞好计划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建国以来,我国建立起来的一套计划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病。主要是计划管理偏重于依靠行政手段,不重视和不善于运用经济的办法,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家计划管得过多过死,部门、地方特别是企业,在许多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一些重要方面没有管住管好;计划的部门管理和地区管理,囿子行政界限,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割裂了经济的内在联系;对于经济计划的宏观决策,缺乏一套科学、严格的完备制度,责权脱节,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不能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等等。这些缺陷和弊端,既束缚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经济的运行缺乏活力。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体制
改革
经济的
计划
经济
经济
体制
指标体系
企业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计划
体制
价值规律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C931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利弊与完善
5
作者
李先国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0-43,47,共5页
文摘
如何建立和完善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政策性贷款
人民银行
资金营运
实贷实存
联行汇差资金
其它金融机构
贷款
计划
信贷
计划
流动资金贷款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6
作者
左玉琴
机构
中共大同市委讲师团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3,共2页
文摘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左玉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计...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国家
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计划
体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长期
计划
经济杠杆
指导性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计划
工作
分类号
F12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
7
作者
刘汉文
刘宝祥
出处
《商业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17-21,共5页
文摘
笔者在广州市商业系统的面上了解情况,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查阅资料,并侧重对一商局系统的广州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广州市百货公司、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东山百货大楼,二商局系统的副食品批发公司、糖烟酒公司同得利贸易商行、副食品公司十甫商店、海珠肉菜市场等八个单位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先后到深圳、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一些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实地调查。
关键词
商业企业
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
计划
商品
年度
计划
分类号
F7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8
作者
吕汝良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年第2期6-14,共9页
文摘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组织执行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或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关键在于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时,必须将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经济
管理体制
国民经济
计划
计划
经济
公有制
社会发展
计划
流通
决策
体制
微观经济活动
胡耀邦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演变概况
9
作者
李美和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年第3期76-77,共2页
文摘
我国计划管理机构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国家对计划工作的领导通过两个系统进行;一是中央计划系统,即国务院各部、部属各级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系统;一是地方计划系统,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和所辖企业、事业单位系统.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工作
管理
机构
计划
系统
单位系统
中央
计划
五十年代
积极作用
集中领导
国家
计划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10
出处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3期60-60,共1页
文摘
《重庆金融研究》1983年第4期发表了市分行罗玉强同志的文章《改革信贷工作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其中谈到:多年来,我市工业企业借款计划是由分理处审查上报,区办、县支行汇总平衡。这种管理办法虽然和信贷差额包干的要求一致,但借款计划很难根据全行业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经济的要求进行审查,已不适应我市当前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信贷指标层层下达,不能充分发挥银行融通资金的作用。
关键词
县支行
管理
办法
金融研究
信贷
计划
初步探索
信贷差额
管理体制
改革
企业借款
计划管理体制
宏观经济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农业计划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张振华
出处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2-38,14,共8页
文摘
目前人们在讨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考虑国营经济较多,考虑集体经济较少;考虑工业较多,考虑农业较少。本文想就农业如何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农业计划管理体制如何具体改革,它与工业有何区别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协调发展
国家
计划
计划
经济
市场调节
经济杠杆
国营经济
国民经济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经济手段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和转化趋势
12
作者
侯恒
郑林
出处
《经济经纬》
1987年第3期21-24,共4页
文摘
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一基本命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运行机制象一股洪流,滚滚向前,这对经济控制系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传统的宏观控制中居核心地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新旧模式的交替中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转化趋势。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部门
型转化
新模式
趋势
生产
计划
商品经济
直接控制
旧模式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
13
作者
蔡纪良
符曜伟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6期4-10,共7页
文摘
一、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现在我国正进入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新时期,旧的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与之相适应。我们必须对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1.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已经经历数次较大的改革。中心城市的计划管理体制从来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应当适时对之进行改革。我们仅就重庆这个比较典型的中心城市的计划体制改革的沿革进行典型分析。通过这个典型,我们可以摸清我国中心城市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 1950年至1953年,重庆市是中央直辖市,又是西南大区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由西南大区代管。当时重庆市在计划体制方面是实行中央、大区、市。
关键词
中心城市经济区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管理
系统
城市
计划
计划
单列
管理体制
改革
重庆市
工业企业
有
计划
商品经济
管理
权限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贷实存”是银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14
作者
姜维俊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13-15,共3页
文摘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为了使经济的发展既是集中统一的又是灵活多样的,在计划管理上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对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关系极大。实行什么样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从而采取什么样的资金分配形式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银行信贷资金
重大改革
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分配形式
实存
专业银行
胡耀邦
中央银行
综合平衡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中集中和分散的关系
15
作者
石柱成
出处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35-40,共6页
文摘
一 正确处理集中和分散的关系,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中需要慎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计划管理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分散
国内外
分类号
F12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促进山西经济的更大发展
16
作者
焦志杰
机构
山西省经委
出处
《经济问题》
1984年第3期6-9,共4页
文摘
一、必须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 我们实行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按照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自觉地安排各种比例关系。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
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计划
体制
比例关系
优越性
社会生产
山西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重点
17
作者
戴云蒸
机构
山西省体改办公室
出处
《经济问题》
1983年第8期47-49,共3页
文摘
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我们认为,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重点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即“笼子”和“鸟”的关系,实行多种管理形式,大的抓住。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市场调节
计划
经济
管理
形式
经济杠杆
经济效益
指令性
计划
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发展
中长期
计划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计划管理体制
18
作者
刘淼清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4期66-67,共2页
文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横向经济联合也日益发展.为了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向纵深发展,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经济体制的问题.计划管理体制在经济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计划体制不改革,其它改革寸步难行。所以,计划体制改革要先行,从而为其它经济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横向经济联合向前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经济
体制
改革
计划管理体制
主导地位
管理体制
改革
经济改革
企业自主权
计划
体制
横向经济联合
经济
管理体制
劳动市场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性质的计划管理 两种计划管理方式——建国头八年计划管理体制历史经验初探
19
作者
邱丹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6年第6期66-70,共5页
文摘
从建国到1957年的这八年间,我们先后提出两个短期的经济目标,即:在三年时间里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工农业主要产品恢复到建国前最高水平;在五年时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这两项且标都如期或提前完成了。在这以后。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工商业
经济目标
手工业
财政经济状况
工农业
管理
方式
建国前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20
作者
邓谦
出处
《商业研究》
1985年第5期16-17,共2页
文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怎样使我国经济有计划的发展,促进经济腾飞呢?必须改革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上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应的僵化模式。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计划管理体制采用苏联一套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办法,把所有经济活动基本都纳入国家计划,并且把指令性计划当作唯一模式,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对计划管理体制实行重大改革。改革内容之一就是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关键词
计划管理体制
运用价值
改革
计划
指令性
计划
价值规律
市场调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有
计划
的商品经济
纳入国家
计划
指导性
计划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建立以指导性计划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管理体制
汪水文
《经济科学》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管理体制
卢新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正确方向
刘诗白
《社会科学研究》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臧联孚
李冰
《科学管理研究》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的利弊与完善
李先国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谈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左玉琴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广州市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
刘汉文
刘宝祥
《商业研究》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计划管理体制初探
吕汝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演变概况
李美和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于农业计划管理体制的几个问题
张振华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和转化趋势
侯恒
郑林
《经济经纬》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中心城市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探讨
蔡纪良
符曜伟
《财经问题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实贷实存”是银行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姜维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谈谈计划管理体制中集中和分散的关系
石柱成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促进山西经济的更大发展
焦志杰
《经济问题》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议改革计划管理体制的重点
戴云蒸
《经济问题》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计划管理体制
刘淼清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两种性质的计划管理 两种计划管理方式——建国头八年计划管理体制历史经验初探
邱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改革计划管理体制 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邓谦
《商业研究》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