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税收收入计划指标体系的探讨
- 1
-
-
作者
关振民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1-33,43,共4页
-
文摘
税收收入计划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已占国家预算收入的95%以上。因此,正确编制税收计划,认真执行税收计划,对于组织国家财政收入,促进财政预算收支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搞好税收计划,首先要正确确定税收的计划指标,建立比较科学的、完整的税收计划指标体系,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计划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
关键词
税收
财政收入
计划指标体系
-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的计划管理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宗庆
李永山
-
机构
鹤壁富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6-26,共1页
-
文摘
介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计划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确定方法。
-
关键词
计划指标体系
煤炭企业
-
分类号
F426.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计划工作的重点是编制中长期计划
- 3
-
-
作者
彭春成
-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19-21,共3页
-
文摘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计划工作的重点要转到中期和长期上来,适当简化年度计划,并相应改革计划方法,充分重视经济信息和预测,提高计划的科学性。”这个指示十分正确,相当重要。下面我着重谈谈计划工作重点放在编制中长期计划的必要性及提高计划质量问题。
-
关键词
中长期计划
计划工作
滚动式
经济预测
短期计划
工农业总产值
省情
非生产部门
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改革与开放中宏观计划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 4
-
-
作者
丘舜平
-
机构
广东省计划经济研究所
-
出处
《改革》
1986年第1期12-16,共5页
-
文摘
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实行有效的宏观计划管理,是坚持计划经济的重要保证。宏观计划管理,不是微观计划管理在外延上的简单扩大,而是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计划管理,可定义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整体观念出发,应用系统平衡的方法,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
-
关键词
宏观计划
社会再生产
计划管理
计划指标体系
现有生产力
社会经济发展
新经济形势
比例关系
管理对象
经济活动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对商业计划学科建设的浅见
- 5
-
-
作者
郭来章
-
出处
《财贸研究》
1986年第4期71-73,共3页
-
文摘
全国高等和中等商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大都开设《商业计划》课程。目前,这门学科不大受学生的欢迎。内部教材又是“几十年一贯制”,内容陈旧,与有关学科大量重复,与当前计划体制改革形势严重脱节。翻阅全国众多的经济类报刊,很难见到有关商业计划方面的文章,更没有专门著作问世。难怪有人说,商业计划面临“学科危机”,大概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改革商业计划学科体系结构,重视教材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
关键词
商业计划
十年一贯制
计划体制改革
财经类专业
计划指标体系
人说
专门著作
体系结构
计划方法
商品流转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种子计划管理的几个问题探讨
- 6
-
-
作者
杨松清
-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种子公司
-
出处
《种子科技》
1990年第4期7-9,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种子经营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但近几年,种子市场出现紧缺——积压——紧缺的循环现象,给国家和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种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波动,暴露出种子计划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种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有其它商品的属性,而且具有自身特点:种子是有生命力的商品,具再生产属性,是科学载体;
-
关键词
种子生产
种子市场
计划管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营预测
财务计划
基本建设计划
需种量
销售范围
计划指标体系
-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农艺学]
-
-
题名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动向
- 7
-
-
作者
朱安康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3年第10期2-7,共6页
-
文摘
匈牙利自1968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改革的原有设想和目标至今仍未完全实现。为此,匈牙利国内近几年来经过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后,主张在八十年代中期对调节、组织、计划等制度进行一次新的全面改革。一、调节制度按现有设想,调节制度将是今后改革的重点,要求“
-
关键词
企业投资项目
八十年代
盈利率
计划工作
计划指标体系
国内价格
竞争性企业
合法存在
银行贷款利率
工业部门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影响企业科技进步的六大因素
- 8
-
-
作者
毕根源
-
机构
黄冈地区经委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6年第2期31-32,共2页
-
文摘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活力,一看其是否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素质;二看其能否适应市场需求;三看有无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三条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企业的科技水平上。然而,现行经济体制和经济杠杆以及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科技进步,缺乏促进和保证作用,使企业的科技进步既缺乏动力和压力,也没有实力。分析种种原因,我认为影响企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是现行的计划体制和计划指标体系。在现行体制下,计划上总的讲是许多方面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
-
关键词
企业科技进步
计划指标体系
生产效率
企业领导班子
自我改造
固定资产折旧率
自我发展
计划体制
三条
企业留利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