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计划平衡到大开发──简析新中国西部发展战略的演变 |
杨火林
杨英健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2
|
工作—家庭关系理论与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
张再生
|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
2002 |
29
|
|
3
|
论组织的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
邓雪
|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基层供销社平衡计划和按比例分配劳动力问题 |
刘国军
|
《商业研究》
|
1980 |
0 |
|
5
|
论提高计划质量 |
白益进
|
《中州学刊》
|
1982 |
0 |
|
6
|
怎样考查计划销售资金率是先进合理的 |
陈福
郭稚声
|
《武汉金融》
|
1984 |
0 |
|
7
|
合同与竞争在计划管理中的作用 |
黄荫涛
|
《改革》
|
1985 |
0 |
|
8
|
加强蚕种管理 搞好供需平衡 |
蒋贵兵
|
《蚕学通讯》
|
1994 |
0 |
|
9
|
超高压电网无功平衡实用计算 |
周会平
王熙亮
温渤婴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0
|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一种新的经济计划和最优价格计算方法 |
杨小凯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3 |
3
|
|
11
|
进一步完善县级人民银行的信贷计划管理职能 |
李玉坤
|
《西南金融》
|
1991 |
0 |
|
12
|
浅谈物资流通工作在计划经济中的作用 |
丁文煌
|
《经济问题》
|
1983 |
0 |
|
13
|
中央计划的改进:方向、方法与限度 |
周小川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面向任务的制造企业车间生产能力管理系统 |
王德权
张西鹏
|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5
|
中西方宏观调控理论比较研究 |
李含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6
|
适应市场经济增强公关意识 |
刘殿庆
刘金川
|
《会计之友》
|
1994 |
0 |
|
17
|
济钢生产经营组织系统模式的创立 |
陈飚
|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还”了再“贷”并非多此一举 |
刘资荣
|
《农村金融研究》
|
1985 |
0 |
|
19
|
完善责任承包 贯彻防微措施 |
叶永林
|
《四川蚕业》
|
1990 |
0 |
|
20
|
线性规划在会计核算中的若干应用 |
胡健健
|
《会计之友》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