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学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8,共12页
计划外用工是中国计划经济历史上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它导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并几乎与计划经济相始终,而以七八十年代为盛。计划经济时期,它因经济管理权限收放、经济形势涨落以及政治运动起伏...
计划外用工是中国计划经济历史上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它导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并几乎与计划经济相始终,而以七八十年代为盛。计划经济时期,它因经济管理权限收放、经济形势涨落以及政治运动起伏而呈现一定的盈缩之势。在改革年代,它迭遭清理,却不减反增,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承担着重要职能。至90年代初,伴随市场取向的劳动制度改革和企业地位界定,计划外用工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总而言之,计划外用工历时久、范围广、规模大,足可视为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外用工
计划
经济
劳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后勤改革中的计划外用工管理
被引量:
7
2
作者
雷智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高校后勤中的计划外用工 ,是随着高校后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的难度和重点。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计划外用工的比例越来越大。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对这个群体的管理 ...
高校后勤中的计划外用工 ,是随着高校后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的难度和重点。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计划外用工的比例越来越大。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对这个群体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加快高校后勤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后勤管理
计划外用工
岗前培训
人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化改革 适应转变 促进发展──我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
3
作者
汤莉媛
居春猛
《大学教育科学》
1996年第S2期52-55,共4页
深化改革适应转变促进发展──我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汤莉媛,居春猛(上海理工大学)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机械工业部的指导下,从1992年起,我校开展了以人事、劳动、分配为突破口的...
深化改革适应转变促进发展──我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汤莉媛,居春猛(上海理工大学)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机械工业部的指导下,从1992年起,我校开展了以人事、劳动、分配为突破口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即第一轮改革。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管理体制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下岗人员
计划外用工
学科建设
骨干队伍建设
后勤社会化
质量考核
提高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放思想 大胆开拓 加快企业内部综合改革的步伐
4
作者
尤祥礼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3,共3页
今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年。党和国家把搞活大中型企业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要求改革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逐步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
今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年。党和国家把搞活大中型企业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要求改革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逐步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五”
计划
经济改革
解放思想
第二年
劳动制度
保险制度改革
计划外用工
待业保险
工程发包
劳动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工企业会计讲座 第二讲 工资
5
作者
刘锦卿
《武汉财会》
1985年第2期36-39,共4页
[学习提要]本讲略述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工资性质;一般介绍工资基金管理和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实施办法的意义;重点讲解工资的核算、分配和工资附加费的提取方法。学习本讲要求对工资的性质、工资基金管理有所理解,掌握工资核算、...
[学习提要]本讲略述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工资性质;一般介绍工资基金管理和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实施办法的意义;重点讲解工资的核算、分配和工资附加费的提取方法。学习本讲要求对工资的性质、工资基金管理有所理解,掌握工资核算、分配和工资附加费的提取等基本方法。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性质; 不同的社会制度,工资的性质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格,而是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给劳动者从事生产(或生产经营管理)的劳动报酬,是分配给劳动者及其家庭消费品的一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企业会计
工资基金管理
劳动报酬
计划外用工
工资核算
职工工资
特种基金
生产经营管理
工程成本
生活困难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资基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陈启鹏
《西南金融》
1986年第4期27-20,共2页
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是1985年9月24日发布的,它的实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不仅对银行加强现金管理,而且对企业合理使用资金也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关键词
工资基金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外用工
变动幅度
现金管理
管理办法
基建单位
工资管理
常年性
临时
用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基金为什么失控
7
《武汉金融》
1984年第4期32-33,共2页
为调查了解消费基金为什么会失去控制问题,我们对监利县26家工商企业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以及利润的增长不相适应,以致比例失调,冲击市场。消费基金失控的几条渠道 1、扩大奖...
为调查了解消费基金为什么会失去控制问题,我们对监利县26家工商企业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以及利润的增长不相适应,以致比例失调,冲击市场。消费基金失控的几条渠道 1、扩大奖金支付。这26家工商企业,家家超发。去年九个月里,先后已发放奖金368,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去控制
比例失调
计划外用工
支付现金
成本因素
正常周转
消费性支出
利润总额
人民银行
权力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
作者
张方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2-63,共2页
一、工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重视。不少单位的领导只注重抓生产、经营和销售,却对工资基金管理工作不管不问。个别单位主管领导和财会人员对工资基金管理业务生疏。 2、坐支和套取现金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按工资基金管理...
一、工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重视。不少单位的领导只注重抓生产、经营和销售,却对工资基金管理工作不管不问。个别单位主管领导和财会人员对工资基金管理业务生疏。 2、坐支和套取现金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按工资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去审批和提取工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基金管理
财会人员
套取现金
计划外用工
工效挂钩
发奖金
企业亏损
补贴标准
坐支现金
资金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县、镇劳动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张国良
卢观潮
《区域经济评论》
1987年第8期44-45,共2页
当前劳动就业工作困难较多,出现了些新形势、新特点。主要表现出两个矛盾、三个安置、四个转移。两个矛盾,一是随着劳动人口的不断上升“有人没事干”,二是由于劳动力地域分布不同,行业不同,劳动者择业的倾向不同,有的地方“有事没人干...
当前劳动就业工作困难较多,出现了些新形势、新特点。主要表现出两个矛盾、三个安置、四个转移。两个矛盾,一是随着劳动人口的不断上升“有人没事干”,二是由于劳动力地域分布不同,行业不同,劳动者择业的倾向不同,有的地方“有事没人干”。三个安置是过去只安置城镇待业青年,现在又安置企业辞退职工、破产企业职工。“四个转移”:一是由大中城市向县以下城镇转移;二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三是由市区向郊区和边远地区转移,四是由工业企业向行政事业单位转移。具体地讲:(1)待业人员增长得过快。“七五”期间,河南省劳动力增长仍处在高峰时期,预计需要就业的人员约150万人,每年平均30万人,达历史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就业
谈县
劳动人口
工业企业
待业人员
破产企业职工
社会劳动力
计划外用工
子女就业
劳动服务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能滥设“领导小组”
10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44-44,共1页
河北省组织部门对该省七个县、市设置各种“领导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党政部门设置的各种“领导小组”过多,有些已经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这些“领导小组”的组长,都由党政领导同志兼任,多数人兼数职,有一位...
河北省组织部门对该省七个县、市设置各种“领导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党政部门设置的各种“领导小组”过多,有些已经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这些“领导小组”的组长,都由党政领导同志兼任,多数人兼数职,有一位常务副市长甚至身兼18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些“领导小组”种类繁多,涉及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小组
组织部门
部门设置
计划外用工
兼数
公民义务献血
部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决企业“产品积压”的思路
11
作者
刘振林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2-63,共2页
第一个关键:产品决策应作为企业第一决策。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盈利较好的产品。要及时调整品种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如果墨守成规,抱着卖不出去的产品又不调头,结果,生产越多积压越大,企业必然陷入困境。为此。
关键词
产品积压
产品决策
计划外用工
加速资金周转
产品销路
竞争观念
考核制度
管理指标
良性循环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工效挂钩的两个问题
12
作者
田国亮
《财会通讯(上)》
1991年第2期46-46,共1页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是当前完善企业工资体制的一种较好形式。它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合理配置劳动力,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笔者参与了近几年的工效挂钩试点工作,感到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是当前完善企业工资体制的一种较好形式。它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合理配置劳动力,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笔者参与了近几年的工效挂钩试点工作,感到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工资基数的核定问题。按照统计口径,企业职工人数包括固定职工、临时职工、其他职工。因此,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应当是上述三类人员工资的总和。据了解,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大量的计划外临时工,且大多数是农民。这部分用工不统计在“职工人数”里面,其工资在“职工工资总额”中也未反映。这些企业,如果只按统计年报反映的工资总额核定工资基数,实际上是包而不干,有计划外临时工工资这个“防空洞”,企业不受“增人不增资”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基数
职工工资总额
工效挂钩
计划外用工
企业职工人数
临时工工资
企业经营机制
统计年报
工资支出
更新改造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关心蚕桑技术辅导员的成长
13
作者
何育民
《四川蚕业》
1990年第3期47-47,共1页
我省蚕桑辅导员约有4600余人,占全省蚕桑生产技术推广的国家职工的1倍以上。蚕桑辅导员属计划外用工,有的地方采取合同制或招聘制。大多数人员来自基层任过多年的队长、村长、支部书记等职务,也有从部队复员或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蚕桑专...
我省蚕桑辅导员约有4600余人,占全省蚕桑生产技术推广的国家职工的1倍以上。蚕桑辅导员属计划外用工,有的地方采取合同制或招聘制。大多数人员来自基层任过多年的队长、村长、支部书记等职务,也有从部队复员或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蚕桑专业户中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其文化程度有高中、初中,也有职业学校毕业的。年龄结构有年近6旬的,也有40岁左右的中年和20岁左右的青年,有男的,也有女的。这批同志长期深入农村第一线指导千家万户的蚕桑生产,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有的每年经手数万元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技术
蚕桑生产
计划外用工
几十年如一日
招聘制
蚕业科技
农忙季节
文化程度
丝绸公司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理使用劳力 消化企业冗员
14
作者
赵国忠
《内蒙古林业》
1989年第8期18-19,共2页
近几年,随着林业企业的职工不断增加,有的单位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现象。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为例,从1966年至1987年,木材生产任务增长了27.3%,而职工人数却增长了140.4%。由于林区存在着资源危机,企业的生产任务受到限制,多人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林业企业的职工不断增加,有的单位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现象。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为例,从1966年至1987年,木材生产任务增长了27.3%,而职工人数却增长了140.4%。由于林区存在着资源危机,企业的生产任务受到限制,多人的问题更显得突出。如某企业近年木材生产任务是20余万立方米,而职工却多达万余人,可见人员是何等拥挤。解剖一下企业内部用人情况,就更令人惊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企业
内蒙古大兴安岭
木材生产
劳动力过剩
职工人数
资源危机
计划外用工
劳动力问题
营林生产
荒山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学兵
机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8,共12页
文摘
计划外用工是中国计划经济历史上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它导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制度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并几乎与计划经济相始终,而以七八十年代为盛。计划经济时期,它因经济管理权限收放、经济形势涨落以及政治运动起伏而呈现一定的盈缩之势。在改革年代,它迭遭清理,却不减反增,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承担着重要职能。至90年代初,伴随市场取向的劳动制度改革和企业地位界定,计划外用工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总而言之,计划外用工历时久、范围广、规模大,足可视为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关键词
计划外用工
计划
经济
劳动制度
分类号
F249.29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后勤改革中的计划外用工管理
被引量:
7
2
作者
雷智峰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文摘
高校后勤中的计划外用工 ,是随着高校后勤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的难度和重点。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计划外用工的比例越来越大。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对这个群体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加快高校后勤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后勤管理
计划外用工
岗前培训
人本管理
分类号
G647.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化改革 适应转变 促进发展──我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
3
作者
汤莉媛
居春猛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1996年第S2期52-55,共4页
文摘
深化改革适应转变促进发展──我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汤莉媛,居春猛(上海理工大学)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机械工业部的指导下,从1992年起,我校开展了以人事、劳动、分配为突破口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即第一轮改革。为...
关键词
校内管理体制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下岗人员
计划外用工
学科建设
骨干队伍建设
后勤社会化
质量考核
提高经济效益
分类号
G647.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放思想 大胆开拓 加快企业内部综合改革的步伐
4
作者
尤祥礼
机构
分局党委书记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3,共3页
文摘
今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年。党和国家把搞活大中型企业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要求改革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逐步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
关键词
“八五”
计划
经济改革
解放思想
第二年
劳动制度
保险制度改革
计划外用工
待业保险
工程发包
劳动数量
分类号
F5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工企业会计讲座 第二讲 工资
5
作者
刘锦卿
机构
本刊编辑部
出处
《武汉财会》
1985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摘
[学习提要]本讲略述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工资性质;一般介绍工资基金管理和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实施办法的意义;重点讲解工资的核算、分配和工资附加费的提取方法。学习本讲要求对工资的性质、工资基金管理有所理解,掌握工资核算、分配和工资附加费的提取等基本方法。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性质; 不同的社会制度,工资的性质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格,而是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给劳动者从事生产(或生产经营管理)的劳动报酬,是分配给劳动者及其家庭消费品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
施工企业会计
工资基金管理
劳动报酬
计划外用工
工资核算
职工工资
特种基金
生产经营管理
工程成本
生活困难补助
分类号
F24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资基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陈启鹏
机构
农业银行泸县芦溪营业所
出处
《西南金融》
1986年第4期27-20,共2页
文摘
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是1985年9月24日发布的,它的实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不仅对银行加强现金管理,而且对企业合理使用资金也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关键词
工资基金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外用工
变动幅度
现金管理
管理办法
基建单位
工资管理
常年性
临时
用工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基金为什么失控
7
机构
荆州地区
出处
《武汉金融》
1984年第4期32-33,共2页
文摘
为调查了解消费基金为什么会失去控制问题,我们对监利县26家工商企业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的发展,以及利润的增长不相适应,以致比例失调,冲击市场。消费基金失控的几条渠道 1、扩大奖金支付。这26家工商企业,家家超发。去年九个月里,先后已发放奖金368,000元,
关键词
失去控制
比例失调
计划外用工
支付现金
成本因素
正常周转
消费性支出
利润总额
人民银行
权力分散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
作者
张方春
机构
人民银行山东省东明县支行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2-63,共2页
文摘
一、工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重视。不少单位的领导只注重抓生产、经营和销售,却对工资基金管理工作不管不问。个别单位主管领导和财会人员对工资基金管理业务生疏。 2、坐支和套取现金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按工资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去审批和提取工资。
关键词
工资基金管理
财会人员
套取现金
计划外用工
工效挂钩
发奖金
企业亏损
补贴标准
坐支现金
资金体外循环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县、镇劳动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张国良
卢观潮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1987年第8期44-45,共2页
文摘
当前劳动就业工作困难较多,出现了些新形势、新特点。主要表现出两个矛盾、三个安置、四个转移。两个矛盾,一是随着劳动人口的不断上升“有人没事干”,二是由于劳动力地域分布不同,行业不同,劳动者择业的倾向不同,有的地方“有事没人干”。三个安置是过去只安置城镇待业青年,现在又安置企业辞退职工、破产企业职工。“四个转移”:一是由大中城市向县以下城镇转移;二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三是由市区向郊区和边远地区转移,四是由工业企业向行政事业单位转移。具体地讲:(1)待业人员增长得过快。“七五”期间,河南省劳动力增长仍处在高峰时期,预计需要就业的人员约150万人,每年平均30万人,达历史最高水平。
关键词
劳动就业
谈县
劳动人口
工业企业
待业人员
破产企业职工
社会劳动力
计划外用工
子女就业
劳动服务公司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能滥设“领导小组”
10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44-44,共1页
文摘
河北省组织部门对该省七个县、市设置各种“领导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党政部门设置的各种“领导小组”过多,有些已经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这些“领导小组”的组长,都由党政领导同志兼任,多数人兼数职,有一位常务副市长甚至身兼18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些“领导小组”种类繁多,涉及工业。
关键词
领导小组
组织部门
部门设置
计划外用工
兼数
公民义务献血
部门建议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决企业“产品积压”的思路
11
作者
刘振林
机构
人民银行江西抚州地区分行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2-63,共2页
文摘
第一个关键:产品决策应作为企业第一决策。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盈利较好的产品。要及时调整品种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如果墨守成规,抱着卖不出去的产品又不调头,结果,生产越多积压越大,企业必然陷入困境。为此。
关键词
产品积压
产品决策
计划外用工
加速资金周转
产品销路
竞争观念
考核制度
管理指标
良性循环
技术改造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工效挂钩的两个问题
12
作者
田国亮
机构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财政局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1年第2期46-46,共1页
文摘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是当前完善企业工资体制的一种较好形式。它对于改善企业经营机制,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合理配置劳动力,都产生了积极作用。笔者参与了近几年的工效挂钩试点工作,感到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工资基数的核定问题。按照统计口径,企业职工人数包括固定职工、临时职工、其他职工。因此,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应当是上述三类人员工资的总和。据了解,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大量的计划外临时工,且大多数是农民。这部分用工不统计在“职工人数”里面,其工资在“职工工资总额”中也未反映。这些企业,如果只按统计年报反映的工资总额核定工资基数,实际上是包而不干,有计划外临时工工资这个“防空洞”,企业不受“增人不增资”的约束。
关键词
工资基数
职工工资总额
工效挂钩
计划外用工
企业职工人数
临时工工资
企业经营机制
统计年报
工资支出
更新改造基金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关心蚕桑技术辅导员的成长
13
作者
何育民
机构
广元市丝绸公司
出处
《四川蚕业》
1990年第3期47-47,共1页
文摘
我省蚕桑辅导员约有4600余人,占全省蚕桑生产技术推广的国家职工的1倍以上。蚕桑辅导员属计划外用工,有的地方采取合同制或招聘制。大多数人员来自基层任过多年的队长、村长、支部书记等职务,也有从部队复员或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蚕桑专业户中有实践经验的农民。其文化程度有高中、初中,也有职业学校毕业的。年龄结构有年近6旬的,也有40岁左右的中年和20岁左右的青年,有男的,也有女的。这批同志长期深入农村第一线指导千家万户的蚕桑生产,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有的每年经手数万元蚕种。
关键词
蚕桑技术
蚕桑生产
计划外用工
几十年如一日
招聘制
蚕业科技
农忙季节
文化程度
丝绸公司
技术推广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理使用劳力 消化企业冗员
14
作者
赵国忠
出处
《内蒙古林业》
1989年第8期18-19,共2页
文摘
近几年,随着林业企业的职工不断增加,有的单位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现象。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为例,从1966年至1987年,木材生产任务增长了27.3%,而职工人数却增长了140.4%。由于林区存在着资源危机,企业的生产任务受到限制,多人的问题更显得突出。如某企业近年木材生产任务是20余万立方米,而职工却多达万余人,可见人员是何等拥挤。解剖一下企业内部用人情况,就更令人惊讶。
关键词
林业企业
内蒙古大兴安岭
木材生产
劳动力过剩
职工人数
资源危机
计划外用工
劳动力问题
营林生产
荒山荒地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
张学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校后勤改革中的计划外用工管理
雷智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化改革 适应转变 促进发展──我校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
汤莉媛
居春猛
《大学教育科学》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解放思想 大胆开拓 加快企业内部综合改革的步伐
尤祥礼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施工企业会计讲座 第二讲 工资
刘锦卿
《武汉财会》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工资基金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陈启鹏
《西南金融》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消费基金为什么失控
《武汉金融》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工资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张方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谈县、镇劳动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张国良
卢观潮
《区域经济评论》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能滥设“领导小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解决企业“产品积压”的思路
刘振林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工效挂钩的两个问题
田国亮
《财会通讯(上)》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应关心蚕桑技术辅导员的成长
何育民
《四川蚕业》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合理使用劳力 消化企业冗员
赵国忠
《内蒙古林业》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