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掉”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进程 |
高军
张晨雅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如此”的程度副词用法及其语法化历程 |
王莹莹
袁自坤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副词化与话语标记化——文水方言动词短语“说话”的多重语法化 |
吕佩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潮州方言语气词“还”的语法化 |
洪妍
林华勇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广西中南部语法化区域的两个共享特征 |
覃凤余
蓝庆元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江西萍乡赣语“等”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演变 |
袁鑫
陈山青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中古汉语副词“转”语法化连续性环境研究 |
张赪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统称代词的多重语法化——基于吴语历史文献与共时方言“大家”的考察 |
盛益民
黄之则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9
|
介词框架“对/对于……来说/而言”的形成和语法化机制 |
陈昌来
杨丹毅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
10
|
“头”的语法化考察 |
高航
严辰松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7
|
|
|
11
|
“就是”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语法化 |
史金生
胡晓萍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7
|
|
|
12
|
汉语量词语法化动因研究 |
李建平
张显成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
13
|
“不X”类副词的语法化与表义功用 |
姚小鹏
姚双云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14
|
“便是(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兼论语气词“就是(了)”的形成 |
刘顺
潘文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15
|
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 |
向明友
黄立鹤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
16
|
从尝试到经历——“尝”的语法化及其类型学意义 |
王继红
陈前瑞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
17
|
“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 |
曹秀玲
张磊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
18
|
语篇衔接语的关联功能及语法化--以部分感观动词语法化构成的衔接语为例 |
邢欣
白水振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
19
|
“说X”的形成:语法化、词汇化和语用化的互动 |
孔蕾
秦洪武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
20
|
从概念域看单音方位词语法化的非匀质性 |
李晋霞
刘云
|
《语言科学》
|
2006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