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在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中的研究
1
作者 王若蓓 曾汝嫣 +1 位作者 赵斯君 黄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究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peech-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在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中的差异。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感受性语言障碍患... 目的探究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peech-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在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中的差异。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23例。招募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正常儿童23例,分析两者特征波潜伏期、波间期关系。结果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瞬时反应中右耳A波、左耳C波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V~A波波间期长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波潜伏期、波间期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Speech-ABR周期性反应中左耳D波潜伏期长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波潜伏期、波间期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听觉脑干核团发育正常,对言语声刺激的神经编码仍较稳定,但可能存在听觉传导通路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 特征波 潜伏期 感受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的特点及在听觉测量与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若蓓 黄敏 赵斯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7-271,共5页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研究脑干对声音的言语刺激声的编码情况,仅仅依靠单纯短声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通过包含更多频率信息、更接近人类日常生活的声音刺激听性脑干反应的发生,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保留了刺激声时域信息与频域信息等...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研究脑干对声音的言语刺激声的编码情况,仅仅依靠单纯短声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通过包含更多频率信息、更接近人类日常生活的声音刺激听性脑干反应的发生,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保留了刺激声时域信息与频域信息等信息,与刺激声的声学信息具有高度对应关系,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是客观评估脑干听觉中枢的言语编码功能的良好工具,在诊断隐性听力损失、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效果、诊断孤独症系障碍及评估预后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测量 言语诱导听性脑干反应 特征波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与老年性听力损失
3
作者 宋佳 田成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35,共4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对早期发现老年性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临床表征是语频纯音听阈正常,但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下降,具有一定隐匿性。有研究发现,s-ABR能灵敏及时发现隐匿性听力损失,可以作为一种客观测试用于早期监测老年人听觉言语识别能力,为老年性听力损失的早期监测、预防和干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发反应 反应 老年力损失 言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冯天赐 梁茂金 +4 位作者 杨海弟 陈越勃 唐小武 陈玲 陈穗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对蜗神经通路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资料,手术径路均为颅中窝径路,其中18例术中运用EAB... 目的探讨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对蜗神经通路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资料,手术径路均为颅中窝径路,其中18例术中运用EABR监测作为监测组,另18例术中不做监测为对照组。监测组术前听力A级7耳,B级6耳,C级5耳,0.5、1、2、4 kHz平均纯音平均听阈(PTA)为37.60±16.95 dB HL,肿瘤最大直径为13.76±4.37 mm;对照组术前听力A级4耳,B级7耳,C级7耳,PTA为46.80±22.64 dB HL,肿瘤最大直径为13.74±4.26 mm。监测组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四次EABR监测:第一次在内听道口暴露肿瘤后进行,第二次在到达内听道中段时进行,第三次在内听道底进行,第四次在彻底清除肿瘤及包膜时进行。术后一月复查听力,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监测组除了第一次监测时波V引出率为72.22%(13/18),其余三次均为100.00%(18/18);且能引出波V的最小电流刺激强度为0.5 mA,潜伏期为3.97±0.17 ms。术后1个月,监测组听力A级7耳,B级4耳,C级4耳,D级3耳,其中3例患者术后听力丧失,听力保留率为83.33%(15/18),术后PTA为52.20±38.35 dB HL。术后对照组听力A级1耳,B级1耳,C级6耳,D级10耳,其中10例患者术后听力丧失,听力保留率为44.44%(8/18),PTA为90.90±37.28 dB HL。术后监测组PTA、听力分级和听力保留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进行EABR监测,能协助外科医生辨别蜗神经,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听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可提高听力保护率,为日后人工耳蜗植入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术中监测 电刺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听力学检测方法在未引出听性脑干反应患儿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丹丹 张金慧 +1 位作者 李晓华 叶放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输出未引出患儿的听力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38耳)ABR最大强度未引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2天到5岁,平均1岁6个月,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或正向单峰,声反射均未引出,... 目的探讨多种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输出未引出患儿的听力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38耳)ABR最大强度未引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2天到5岁,平均1岁6个月,鼓室导抗图均为A型或正向单峰,声反射均未引出,影像学检查内耳无畸形。69例患儿均进行ABR、耳蜗微音电位(CM)、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稳态反应(ASSR)测试。结果69例138耳中,8例16耳(11.59%)记录到CM,其中10耳(7.25%)记录到DPOAE,0.5、1、2、4 kHz ASSR反应阈值分别为83.2±13.1、82.9±13.0、75.3±12.4、63.1±9.1 dB nHL,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听神经病。余61例(122耳)CM和DPOAE均未引出,0.5、1、2、4 kHz的ASSR引出率分别为82.3%、81.9%、76.9%、60.2%,其中20耳ASSR各频率均未引出,102耳至少一个频率引出,0.5、1、2、4 kHz ASSR反应阈分别为93.2±6.1、99.8±7.0、105.4±5.4、108.2±9.8 dB nHL,诊断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结论对于ABR最大输出强度未引出的患儿,CM和/或DPOAE引出且ASSR各频率反应阈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有助于听神经病的诊断;CM和DPOAE均未引出有助于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ASSR测试有助于评估其残余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耳蜗微音电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稳态反应 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年人水平特异性CE-Chirp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荷英 张运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26,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人水平特异性CE-Chirp(level specific CE-Chirp,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在不同声强下两种刺激声所诱发的ABR波形特点,探讨CE-Chi...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人水平特异性CE-Chirp(level specific CE-Chirp,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及在不同声强下两种刺激声所诱发的ABR波形特点,探讨CE-Chirp LS声诱发的ABR在听觉功能客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正常成年人21例(共42耳)分别在0.5、1.0、2.0、4.0 kHz进行纯音气导听阈测试,获取其双耳各频率的纯音听阈,分别采用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诱发ABR,测量2种刺激声在80、60、40 dB nHL的Ⅴ波波幅,获得2种刺激声下受试者的Ⅴ波反应阈,获取其在80 dB nHL刺激强度时Ⅰ、Ⅲ、Ⅴ波潜伏期。按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相同刺激强度下2种刺激声诱发的ABR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种刺激声下Ⅴ波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结果正常成年人80、60、40 dB nHL刺激强度下,CE-Chirp LS刺激声诱发的ABR的Ⅴ波波幅均大于Click刺激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Chirp LS刺激声诱发的ABR的V波反应阈与纯音平均听阈差值均低于Click刺激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dB nHL声强下CE-Chirp LS刺激声Ⅰ波潜伏期长于Click刺激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E-Chirp LS刺激声Ⅲ、Ⅴ波潜伏期与Click刺激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年人CE-Chirp LS刺激声与Click刺激声比较,无论在高强度还是低强度刺激下波幅均明显增大,Ⅴ波反应阈更接近于纯音听阈,更有利于纯音听阈判定,但潜伏期个体差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Chirp LS声 Click声 反应 V波反应 波幅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听力青年人不同刺激声下的听性脑干反应与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
7
作者 于文永 药蓉 +2 位作者 康晓燕 刘栋烨 魏佳鑫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84,共3页
目的:对青年人进行纯音听阈(PTA)、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和CE-Chirp刺激声听性脑干反应(CE-Chirp-ABR)测试,分析在不同声刺激声下的听性脑干反应与PTA均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0名(60耳)青年人,记录双耳0.5、1.0、2.0、4.0 kHz... 目的:对青年人进行纯音听阈(PTA)、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和CE-Chirp刺激声听性脑干反应(CE-Chirp-ABR)测试,分析在不同声刺激声下的听性脑干反应与PTA均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0名(60耳)青年人,记录双耳0.5、1.0、2.0、4.0 kHz下PTA、Click-ABR和CE-Chirp-ABR的反应阈,分析Click-ABR和CE-Chirp-ABR反应阈与PTA均值之间的关系。结果:Click-ABR与PTA均值呈正相关(r=0.421,P<0.001);CE-Chirp-ABR的1.0、2.0、4.0 kHz与PTA均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359,0.390,均P<0.05),而在0.5 kHz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频(1.0 kHz)处,CE-Chirp-ABR比Click-ABR更具临床应用价值,而在更低频(0.5 kHz)的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纯音 短声 反应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波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智涵 周欣 +7 位作者 王雪彤 李颖 王雪瑶 金欣 郑之芃 周怡 史吉峰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究听力正常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及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ASD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1)将55例(110耳)听力正常ASD儿童和月龄、性别相匹配的55例(110耳)典型发育(typical ... 目的 探究听力正常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及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ASD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1)将55例(110耳)听力正常ASD儿童和月龄、性别相匹配的55例(110耳)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ment,TD)儿童,按月龄分为≤24月龄(22耳)、25~36月龄(40耳)、37~48月龄(28耳)及>48月龄(20耳)四个亚组。比较听力正常ASD儿童与TD儿童的ABR潜伏期和波间期是否存在差异。(2)根据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将ASD儿童按照严重程度分级,探究听力正常ASD儿童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其严重程度分级是否相关。结果 (1)≤24月龄时,ASD与TD儿童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5~36月龄时,与TD儿童相比,听力正常ASD儿童波Ⅲ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显著延长;37~48月龄时波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显著延长;>48月龄时波Ⅴ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显著延长(P<0.05);(3)ASD严重程度分级越高,ASD儿童波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越长(P<0.05)。结论 自25月龄起听力正常ASD儿童与TD儿童的听觉脑干通路发育水平便显现差异,听力正常ASD儿童的听觉脑干发育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TD儿童。听力正常ASD儿童的ABR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其严重程度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反应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阈预测模型研究
9
作者 马孝宝 沈佳丽 +6 位作者 汪玮 孙进 王璐 贺宽 杨军 陈向平 陈建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66,共5页
目的通过短声听性脑干反应阈(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ABR)及5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阈(500 Hz-tone burst ABR,tb-500 Hz),预测tb-1000 Hz、tb-2000 Hz及tb-4000 Hz的反应阈,为临床婴幼儿tb-ABR反应阈预估及测试组合... 目的通过短声听性脑干反应阈(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ABR)及5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阈(500 Hz-tone burst ABR,tb-500 Hz),预测tb-1000 Hz、tb-2000 Hz及tb-4000 Hz的反应阈,为临床婴幼儿tb-ABR反应阈预估及测试组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5例(118耳)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在2~36月龄,平均月龄13.9±2.8月。分别进行c-ABR、tb-500 Hz、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测试。随机选取60耳以tb-500 Hz和c-ABR反应阈建立预测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余58耳使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法验证方程预测值与实际所测得的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的关系。结果tb-1000 Hz、tb-2000 Hz和tb-4000 Hz三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1.698+0.578X_(1)+0.382X_(2),R^(2)=0.924,P<0.001;Y2=1.814+0.230X_(1)+0.722X_(2),R^(2)=0.933,P<0.001;Y4=4.735-0.018X_(1)+0.969X_(2),R^(2)=0.920,P<0.001。配对t检验显示,tb-1000 Hz实测值与方程预测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271),tb-2000 Hz和tb-4000 Hz实测值与方程预测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6,P=0.008)。Bland-Altman法显示三组实测值与方程预测值差值超出95%一致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均<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预测tb-1000 Hz、tb-2000 Hz、tb-4000 Hz反应阈,快速获得受试儿各频率反应阈,节省测试时间。临床诊断时,可优先组合c-ABR和tb-500 Hz反应阈,若条件允许,可进一步完成tb-1000 Hz、tb-2000 Hz和tb-4000 Hz的反应阈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短纯音 反应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频听阈正常接噪者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特征研究
10
作者 黄杭 黄燕婷 +2 位作者 赵乌兰 徐飞 王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 研究长期接噪人群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特征及其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无长期接噪史的15例青年学生为正常组,另选取杭州祖明豆腐工厂有长期接噪史(接噪时间8 h/d左右)的15例工人为接... 目的 研究长期接噪人群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特征及其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3年1月—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无长期接噪史的15例青年学生为正常组,另选取杭州祖明豆腐工厂有长期接噪史(接噪时间8 h/d左右)的15例工人为接噪组,两组进行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比较两组Ⅰ、Ⅴ波潜伏期及Ⅴ波振幅的差异,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两组纯音与非镇静ABR的相关性。结果 在80 dB nHL强度下,I波潜伏期正常组潜伏期早于接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强度下V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纯音平均阈值与非镇静ABR阈值呈正相关,(r=0.540,P<0.05);接噪组纯音平均阈值与非镇静ABR阈值呈正相关(r=0.688,P<0.01)。结论 在80 dB nHL刺激下Ⅰ波潜伏期延后,对噪声引起的隐性听力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接噪组非镇静ABR与纯音测听的相关性高于正常组,两者交叉验证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噪人群 非镇静反应 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性脑干反应偏侧优势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理解能力评估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戚敏 黎志成 +3 位作者 张姝琪 曾祥丽 岑锦添 顾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偏侧优势与言语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寻求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理解能力的客观评估指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诊断为孤独症谱系... 【目的】初步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的偏侧优势与言语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寻求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言语理解能力的客观评估指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并与同期在本院耳鼻喉科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痊愈后的听性脑干反应结果进行对比。根据纳入标准,最终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84名,分泌性中耳炎痊愈患儿27名。【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同时,孤独症谱系障碍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存在显著的右侧优势,而对照组则未见这一现象;最后,高言语理解能力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存在显著的右侧优势,而低言语理解能力组未见这一现象。【结论】听性脑干反应的偏侧优势并非一个普遍存在的脑电现象。ASD患儿的偏侧优势可能与其言语理解能力的发展相关,ABR可能可作为ASD患儿言语理解能力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反应 偏侧优势 言语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及听处理偏侧化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符秋养 梁勇 +1 位作者 邹岸 王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时域和频域变化以及脑干水平是否存在听处理偏侧化现象。方法分别以40、60和80dB HL言语声对29例健康青年行双耳s-ABR检测,分析双耳时域...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时域和频域变化以及脑干水平是否存在听处理偏侧化现象。方法分别以40、60和80dB HL言语声对29例健康青年行双耳s-ABR检测,分析双耳时域参数中的主波潜伏期、幅值以及频域参数中的基频(F_0)、共振峰(F_1~F_5)。结果三种刺激强度下,左右耳各主波潜伏期及幅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言语刺激声强增大,计算强度每降低20dB时s-ABR各主波潜伏期延长平均值,瞬态性主波V、A、C、O波及周期性主波D、E、F波的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幅值显著增加(P〈0.05);周期性主波潜伏期延长更明显(P〈0.05)。sABR频域分析显示,从F_0及F_1~F_5幅值依次降低,与强度变化一致;双耳记录的s-ABR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其时域参数和频域参数耳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BR较好编码了言语的时域和频域信息,且时域和频域参数高度对应并具有相同的强度响应性;瞬态性和周期性成分的s-ABR各主波不同潜伏期特性可能提示更多编码信息;言语在听性脑干水平的处理并无明显偏侧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强度 反应 偏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激素对正常青年人言语听性脑干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丹 刘锦峰 +4 位作者 李晓婷 付欣 戴金升 赵竞一 王宁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分析正常青年人生殖激素浓度与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幅值及潜伏期的相关性,探讨生殖激素对青年人言语听性脑干反应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纯音听阈、声导抗、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测试均正常的青年35例为研究... 目的分析正常青年人生殖激素浓度与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幅值及潜伏期的相关性,探讨生殖激素对青年人言语听性脑干反应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纯音听阈、声导抗、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测试均正常的青年3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7例(27.29±1.83岁),男性18例(28.17±2.50岁),分别行speech-ABR测试,刺激声为/da/音,采用插入式耳机,右耳给声,记录并分析各波潜伏期及波幅,同时检测血清中雌二醇、总睾酮的浓度,分析雌二醇、总睾酮的浓度与speech-ABR各波幅值及潜伏期的相关性。结果(1)女性speech-ABR各波(V、A、D、E、F、O波)潜伏期均比男性短(P<0.05),V/A复合波斜度大于男性,除O波外,女青年speech-ABR其余各波幅值均显著大于男性(P<0.05)。(2)女青年雌二醇水平(118.77±102.66pg/ml)显著高于男青年(52.91±14.77pg/ml)(P<0.05),而总睾酮浓度(457.65±140.82pg/ml)显著低于男青年(3 677.37±1 155.80pg/ml)(P<0.05)。(3)speech-ABR各波潜伏期与雌二醇浓度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在0.2~0.4之间,与总睾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在0.4~0.7之间。(4)speech-ABR各波幅值随雌二醇浓度增加而增大,正向波V波与雌二醇浓度呈正相关,而负向波A、D、E、F及O波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0.7之间;speech-ABR各波幅值随总睾酮浓度增加而降低,起始复合波V波、A波及V/A斜率与睾酮的相关系数在0.4~0.6之间,为中度相关(P<0.05);而周期性成分与睾酮浓度的相关性不强,其中D波幅值与总睾酮浓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波和F波的相关性也只是弱相关(P<0.05);此外,结束波O波幅值与睾酮水平无关(r=0.133,P>0.05)。结论生殖激素水平与speech-ABR的幅值及潜伏期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是导致正常青年人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特性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青年人 反应 生殖激素 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的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研究
14
作者 李权正 杨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及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ABR的差异。方法对88例(176耳)18~21岁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强度下进行同侧及对侧ABR测试,计录同侧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及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ABR的差异。方法对88例(176耳)18~21岁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强度下进行同侧及对侧ABR测试,计录同侧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和Ⅰ-Ⅴ波间期,对侧波Ⅲ、Ⅴ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使用方差分析探究性别间差异和同对侧记录差异。结果男性波Ⅲ、Ⅴ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长于女性(F=13.13~60.82,P<0.001);同侧耳记录的波Ⅲ潜伏期长于对侧记录,波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短于对侧记录(F=22.43~76.18,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性别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刺激强度下的同侧及对侧ABR的正常参考值,不同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的ABR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同侧 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男性OSAHS患者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辛忠海 温晓慧 +3 位作者 杜晶艳 戴金升 刘锦峰 王宁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测试结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男性OSAHS患者60例(18~40岁),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结果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测试结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男性OSAHS患者60例(18~40岁),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结果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21例;选取成年男性25例(AHI<5,最低SaO_2>90%)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speech-ABR测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重度OSAHS患者speech-ABR波V振幅分别为0.06±0.03、0.06±0.02、0.04±0.02μV,均低于对照组(0.09±0.02μV)(均为P<0.01),重度组低于轻、中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轻、中、重度OSAHS患者波A振幅分别为-0.16±0.04、-0.15±0.05、-0.12±0.03μV,低于对照组(-0.19±0.03μV)(均为P<0.01),重度组低于轻、中度组(P<0.01),但轻度组与中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9)。轻、中、重度OSAHS患者波V潜伏期分别为6.82±0.39、6.80±0.36、6.83±0.29 ms,波A潜伏期分别为7.92±0.28、7.91±0.26、7.95±0.26 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6.59±0.28 ms、7.73±0.25 ms)明显延长(P<0.05),但轻、中、重度OSAHS患者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组V-A及C-A波间期,频率跟随反应(FFR)C、D、E、F波间期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speech-ABR测试结果出现异常,提示其脑干水平可能存在言语编码缺陷,这种缺陷可能与缺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言语诱发反应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主波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符秋养 梁勇 +1 位作者 王涛 戴红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peech-ABR)主波的电生理特性。方法记录64例正常成人右耳的speech-ABR,分析主波的极性、潜伏期及幅值及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speech-ABR的...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peech-ABR)主波的电生理特性。方法记录64例正常成人右耳的speech-ABR,分析主波的极性、潜伏期及幅值及其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speech-ABR的主波主要为正极性;除E波极性与性别显著相关外,其他主波极性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波和A波潜伏期女性较男性显著缩短,V波幅值女性较男性显著增大;而两者潜伏期和幅值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D、E、F和O波中,两种极性的潜伏期差异(除E波和O波外)以及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潜伏期和幅值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eech-ABR各主波的潜伏期和幅值受极性、性别和年龄差异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言语感知机制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反应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符秋养 梁勇 +1 位作者 彭贤 王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影响因素,揭示s-ABR更多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将24名健康成人(24耳)的s-ABR采用两种刺激率(11.1次/s、20.0次/s)和两种刺激强度(80d B SPL、60d B SPL)... 目的探讨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影响因素,揭示s-ABR更多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将24名健康成人(24耳)的s-ABR采用两种刺激率(11.1次/s、20.0次/s)和两种刺激强度(80d B SPL、60d B SPL)进行2×2×6析因实验,分析s-ABR波形评分值、各主波潜伏期及幅值。结果 s-ABR波形评分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各主波潜伏期的刺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幅值(除外Ⅴ波)的刺激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主波潜伏期(除外A波、F波及O波)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主波幅值(除外Ⅴ波和O波)的强度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波形量化评分、各主波潜伏期和幅值均无刺激率和刺激强度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 s-ABR测试的刺激率和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没有相互影响,测试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刺激率和刺激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反应 刺激强度 刺激率 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声时程对有无噪声暴露史听力正常青年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婷婷 赵乌兰 +2 位作者 张美辨 沈晓丽 邱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程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s-ABR)在有无噪声暴露史听力正常青年人中应用的差异,探讨其用于隐性听力损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40周岁听阈正常、有噪声暴露史的男... 目的分析不同时程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s-ABR)在有无噪声暴露史听力正常青年人中应用的差异,探讨其用于隐性听力损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40周岁听阈正常、有噪声暴露史的男性工人15例(接噪组,平均年龄31.53±6.56岁)以及听阈正常、无噪声暴露史的男青年25例(对照组,年龄23.20±4.60岁)进行40 ms/da/音和170 ms/da/音的s-ABR测试,比较两组两种时程刺激声s-ABR潜伏期、波间期和幅值。结果接噪组170 ms/da/音s-ABR的O波潜伏期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其余V、A、D、E、F波潜伏期及各波振幅、波间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40 ms/da/音s-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及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70 ms/da/音s-ABR各波潜伏期明显较40 ms/da/音s-ABR延长,各波波间期明显较40 ms/da/音s-ABR增宽(均P<0.05);接噪组170 ms/da/音s-ABR V、A、F、O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而两种时程刺激声s-ABR各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程言语声诱发s-ABR测试可以用于不同的听觉处理机制分析;40 ms时程/da/音的s-ABR各波潜伏期可能对于隐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发反应 力损失 刺激声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符秋养 梁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关键词 反应 诱发 觉系统 言语行为 生理学基础 神经解剖 声音信号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进行性口吃患者的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符秋养 梁勇 Tahali AA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持续进行性口吃(persistent developmental stuttering,PDS)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病至成人仍不恢复的言语流畅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一些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口吃患者存在着听觉皮层的功能障碍,其听觉信息处理缺陷被认为是其基... 持续进行性口吃(persistent developmental stuttering,PDS)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病至成人仍不恢复的言语流畅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一些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口吃患者存在着听觉皮层的功能障碍,其听觉信息处理缺陷被认为是其基础机制。最近神经学研究发现,PDS患者皮层下中枢的听觉和运动区(例如基底神经节)出现异常神经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皮层 反应 觉信息 电生理学研究 基底神经节 神经学 运动区 BRAINSTEM auditory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