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犯罪隐语言语符号系统的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家 郭迅 王淑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41-45,共5页
当代犯罪隐语,是由若干约定俗成或特别指定而得到使用群体内部认同的符号构成言语符号系统。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来看,这个言语符号系统主要是按照借用、编利部门的消息来蒙骗对方,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倘外地客商生疑,自己保管存折,便以帮... 当代犯罪隐语,是由若干约定俗成或特别指定而得到使用群体内部认同的符号构成言语符号系统。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来看,这个言语符号系统主要是按照借用、编利部门的消息来蒙骗对方,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倘外地客商生疑,自己保管存折,便以帮助登记住象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隐语 言语符号 借用 编制 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亿本 杨涵雯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5,共2页
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 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隐蔽影响受众对广告商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兼具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的优势,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广告 言语符号 真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标记看非言语符号的性别不对称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定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标记理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是言语符号的对立、不对称现象。标记理论具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非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一定的标记价值,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符号具有明显的性别不对称性。
关键词 标记理论 言语符号 性别 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 南京!》的非言语符号解读
4
作者 陈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9-50,共2页
符号学是20世纪以来在周际范同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Semiotics是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最先提出(索绪尔,2002:17),他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Semiology则最早出现在美周哲学家皮尔斯的著作中。“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 符号学是20世纪以来在周际范同内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Semiotics是由语言学家索绪尔最先提出(索绪尔,2002:17),他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而Semiology则最早出现在美周哲学家皮尔斯的著作中。“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representatment)、符号对象(object)和符号解释(interpretant)的三元关系”(黄华新,2004:3)。符号可以分为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两大类。所谓非言语符号,是指除言语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交际方式。在人际传播中,大量信息通过非言语符号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符号解读 南京 言语符号 传递信息 语言学家 三元关系 交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教材言语符号变形及教学策略
5
作者 赵霞 郭仕红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8期48-50,共3页
言语符号变形的样态有言语符号组合关系的变形、言语符号形式标志的变形。对典型、陌生、重要的言语形式,可以变换重组,品味语言的清通;瞻前顾后,体会语言的准确;颠倒改变,体悟语言的适切;揣长度短,体验语言的得体,同时联系主旨和语境... 言语符号变形的样态有言语符号组合关系的变形、言语符号形式标志的变形。对典型、陌生、重要的言语形式,可以变换重组,品味语言的清通;瞻前顾后,体会语言的准确;颠倒改变,体悟语言的适切;揣长度短,体验语言的得体,同时联系主旨和语境来体悟其表达经验,获得阅读鉴赏审美的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言语符号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初探
6
作者 彭敏 周德仓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言语交际只有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作用,而非言语符号却能够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在西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中,非言语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包含着更多的隐含意义。非言语符号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学意... 言语交际只有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才能起到传播作用,而非言语符号却能够部分地为不同文化、不同种族间的社会成员所通用。在西藏地区的信息传播中,非言语符号往往比语言符号包含着更多的隐含意义。非言语符号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学意义。文章试图对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言语符号在西藏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文化 言语符号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永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8-171,共4页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 非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际符号 性别差异 言语交际符号的研究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 被引量:12
8
作者 谭晓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51,共6页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谭晓玉华东师大教育系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谭晓玉华东师大教育系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就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流 言语行为 言语信息 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 文化个性 基本特征 交际过程 言语符号 行为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记者的非言语传播行为探析
9
作者 谢越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4期85-90,共6页
〈一〉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一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播出后,观众在谈论报道内容的同时,往往也对现场报道者品头论足。记者的衣着、风度、气质、表情、语调、动作,乃至于一个小小的眼神,都会成为他们的话题。这表明,记者在镜头前进行言语传... 〈一〉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一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播出后,观众在谈论报道内容的同时,往往也对现场报道者品头论足。记者的衣着、风度、气质、表情、语调、动作,乃至于一个小小的眼神,都会成为他们的话题。这表明,记者在镜头前进行言语传播(即现场解说和访谈)的同时,其表情和动作等非言语行为,亦在传达着信息。非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它是言语传播行为的伴生物,并构成言语传播行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传播行为 电视记者 电视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 言语传播 现场解说 言语符号 言语信息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教学的两个时间序列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芹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16,61,共4页
教学的两个时间序列是指:1、教学目标达到的时间序列;2、教学活动的时间序列.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在于时间进程及每阶段完成的任务各不相同.教学活动时间的完成,并不代表教学目标的达到,而教学目标的达到并不标志教学活动时间... 教学的两个时间序列是指:1、教学目标达到的时间序列;2、教学活动的时间序列.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在于时间进程及每阶段完成的任务各不相同.教学活动时间的完成,并不代表教学目标的达到,而教学目标的达到并不标志教学活动时间的结束.联系在于二者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脱离了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学目标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达到的时间序列又展示、叠合在各个教学活动时间序列之中.为了整体优化地进行教学设计,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时间序列 教学活动 言语符号 教学设计 归纳推理 智力技能 构成要素 记叙文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感和语感的培养 被引量:8
11
作者 施茂枝 《教育学报》 1998年第6期23-25,45,共4页
语感和语感的培养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施茂枝一、语感的内涵———一个机制,四个特性对语感内涵的揭示,必须把握两点,一应尽可能体现语感质的规定性,此为正确认识语感的标志,二应方便于语感教学的操作,此为认识语感的根本目的。曾... 语感和语感的培养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施茂枝一、语感的内涵———一个机制,四个特性对语感内涵的揭示,必须把握两点,一应尽可能体现语感质的规定性,此为正确认识语感的标志,二应方便于语感教学的操作,此为认识语感的根本目的。曾有不同的学者或从语言学或从心理学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语感 语感分析 言语作品 言语活动 动力定型 叶圣陶 自动化 语文教育 言语符号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貌语言的表述与回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5-26,共2页
礼貌语言的表述与回应骆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主体,既为信息的传达者,又接收和反馈交往对象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无论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表述方式,表达什么样的话语内容,在交际中,听话人都会采取一定的方式做出相应的... 礼貌语言的表述与回应骆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互为主体,既为信息的传达者,又接收和反馈交往对象所传递的信息。因此,无论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表述方式,表达什么样的话语内容,在交际中,听话人都会采取一定的方式做出相应的反应。作为人际关系的晴雨表,礼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语言 社会文化习俗 礼貌行为 话语内容 言语符号 感情色彩 表达习惯 交际双方 对应关系 说话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