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克纳的南方人物和言语模式:凯蒂,昆丁,霍勒斯,艾迪 被引量:4
1
作者 廖綵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65-71,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中四个主要南方人物的言语模式,及其在刻划人物性格和体现主题方面的作用。这些不同的言语模式所表现的南方家庭关系和其中的感情纠葛,反映了20世... 本文主要探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中四个主要南方人物的言语模式,及其在刻划人物性格和体现主题方面的作用。这些不同的言语模式所表现的南方家庭关系和其中的感情纠葛,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南方社会中理想与现实、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模式 福克纳 凯蒂 昆丁 康普生太太 艾迪 家庭关系 南方人 《喧哗与骚动》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与印度两大史诗的言语模式比较
2
作者 王恒来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视角模式上,《格萨尔》史诗中的全知视角模式和内视角模式交替使用,内视角模式占主导地位;在《罗摩衍那》中,全知视角模式和内视角模式虽交替使用,但彼此交融,没有明显的诗节区分;在《摩诃婆罗多》中,史诗一方面表现出以具体形象呈现... 在视角模式上,《格萨尔》史诗中的全知视角模式和内视角模式交替使用,内视角模式占主导地位;在《罗摩衍那》中,全知视角模式和内视角模式虽交替使用,但彼此交融,没有明显的诗节区分;在《摩诃婆罗多》中,史诗一方面表现出以具体形象呈现的全知视角模式特征,另一方面,其整个故事的进程又是由内视角模式来推动的。在韵律模式上,《格萨尔》史诗大都合辙押韵,听来朗朗上口,音调婉转;印度两大史诗则较多地强调了律的一面,而忽略了韵的一面。在言语结构模式上,《格萨尔》史诗的韵文部分较突出地表现出了程式化特征,而印度两大史诗的程式化特征则不十分明显。在《摩诃婆罗多》中,大量出现的敬语,反映了印度史诗言辞委婉的柔情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印度两大史诗 言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说“言语”修辞模式简论
3
作者 侯玲宽 郭洪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话本起于市井,受讲说方式及特定情境和受众影响,形成了注重"言语"和"在场"效果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后来小说对"说话"情境的虚拟和模仿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小说较为固定的修辞模式之一。本文在还原"说... 话本起于市井,受讲说方式及特定情境和受众影响,形成了注重"言语"和"在场"效果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后来小说对"说话"情境的虚拟和模仿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小说较为固定的修辞模式之一。本文在还原"说话"作场空间的基础上,对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考察,并就话本刊行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言语”修辞模式 “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交际的两种模式及其意义
4
作者 樊莹 陈静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4-96,共3页
根据信息传递的特点可以将言语交际划分为解译型和解释型两种模式。两种言语交际模式都要求交际主体具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 ,语义空白的恰当设置和填补是提高言语交际效果的基本策略 ,在解释型言语交际中更是如此。
关键词 解译型 解释型 言语交际模式 信息传递 知识背景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言语行为得体性的文化标准 被引量:5
5
作者 叶淑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18-121,共4页
文化制约影响着语言,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造成英汉语在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得体方面有其各自的一套礼貌准则和策略及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对“邀请”、“恭维”这两种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差异,指出造成差异的文化根源,并进一步... 文化制约影响着语言,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造成英汉语在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得体方面有其各自的一套礼貌准则和策略及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对“邀请”、“恭维”这两种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差异,指出造成差异的文化根源,并进一步证实面子理论与礼貌原则对解释跨文化语用差异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言语模式 礼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的理论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童淑华 高金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96,共4页
研究外语课堂环境下产出性词汇的发展,旨在评估课堂教学对学习者产出性知识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来制定词汇大纲将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对词汇习得的心理机制有更全面的认识。除了对词汇教学以启示外,还将激发更多相关研究:无论是充... 研究外语课堂环境下产出性词汇的发展,旨在评估课堂教学对学习者产出性知识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来制定词汇大纲将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对词汇习得的心理机制有更全面的认识。除了对词汇教学以启示外,还将激发更多相关研究:无论是充实解释性的理论,还是从事实证性研究,以进一步确定影响二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内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性词汇 言语产出模式 词汇知识框架理论 思维顺应控制论 理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理论:阐释·批判·回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贾中海 刘志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5,共5页
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得以可能的基础是言语行为,因此,以言语行为为中介的交往行为是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为构建完善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 哈贝马斯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得以可能的基础是言语行为,因此,以言语行为为中介的交往行为是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基础。为构建完善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他的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论。这个理论受到多方批判,其中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梅芙.库克教授的批判最具有代表性。哈贝马斯将言语行为区分为以成功为取向的策略行为和以达成理解为取向的交往行为,这对交往行为理论和社会的合理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先验语用学的区分是难以为继的。哈贝马斯将命令式言语行为也作为一个独立的言语行为类型予以阐述,这一点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哈贝马斯没有看到命令式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权力要求实质上就是调节式言语行为所要求的规范正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 言语行为 哈贝马斯 梅芙·库克 言语行为三重功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史、口述历史与女性主义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祥银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妇女一直以来都是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传统历史叙述的“缺席者”与“失语者”。而口述历史正是我们试图将那些被忽视的妇女的生活、经历与情感融入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理解与反思的基本手段。倾听妇女自己的声音 ,不仅...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妇女一直以来都是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传统历史叙述的“缺席者”与“失语者”。而口述历史正是我们试图将那些被忽视的妇女的生活、经历与情感融入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理解与反思的基本手段。倾听妇女自己的声音 ,不仅有助于弥补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的缺憾 ,更有助于从女性的独特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史 口述历史 女性主义 女性受访者 社会身份 地方性语言 言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语言与音乐 被引量:3
9
作者 许祖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鲁迅小说的语言洗炼、峭拔而幽默,以鲜明的个性彰显了语言的神采与魅力,无论在语音还是言语模式上,都有着音乐般的审美效果。鲁迅在小说中常常借助字、词或符号的语音,像音乐运用音响一样,表达作品内在的意义、人物心态的本质和作家自... 鲁迅小说的语言洗炼、峭拔而幽默,以鲜明的个性彰显了语言的神采与魅力,无论在语音还是言语模式上,都有着音乐般的审美效果。鲁迅在小说中常常借助字、词或符号的语音,像音乐运用音响一样,表达作品内在的意义、人物心态的本质和作家自身的情感倾向。在小说的言语模式中,一方面,人物的言语模式因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不同而多种多样,这与音乐通过曲式模式来表情达意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叙事的言语模式也由于其时态性,即通过时间本身来展现意义的特征,达成了与音乐的形式模式之间的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小说语言 音乐 语音 言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