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蜗植入的设计、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克利 王直中 +1 位作者 王开西 邹路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人工耳蜗小组单道插座式、单道感应式和多道感应式三种类型耳蜗植入装置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和研制概况,并将有关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以及患者听力康复结果进行了报道。
关键词 耳蜗植入 设计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言语处理器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干诱发电位记录在聋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政敏 Ingeborg Dhooge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电脑干诱发电位 (EABR)技术判断聋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及采用EABR数据调试言语处理器的敏感性和优越性。方法 二例聋幼儿 ,一例 2岁 ,另一例 3岁半 ,均被植入法国DIGISONIC人工耳蜗 ,术中采用MXMDIGISTIM电刺... 目的 观察术中应用电脑干诱发电位 (EABR)技术判断聋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及采用EABR数据调试言语处理器的敏感性和优越性。方法 二例聋幼儿 ,一例 2岁 ,另一例 3岁半 ,均被植入法国DIGISONIC人工耳蜗 ,术中采用MXMDIGISTIM电刺激器刺激 ,刺激电极编号为 15、13、10、7和 4 ,由法国专用计算机记录到电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图。结果 从术中EABR波形图可很清楚分辨出III和V波 ,术后测得行为听阈值和术中预测的效果基本相一致。 2岁患儿各电极的EABR阈值分别是 :15 μs× 6 0 μV ,2 0 μs× 6 0 μV ,2 5 μs× 6 0 μV ,30 μs× 6 0 μV和 30μs× 6 0 μV ,3岁半患儿各电极的EABR阈值为 :15 μs× 5 0 μV ,2 0 μs× 5 0 μV ,2 5 μs× 5 0 μV ,2 0 μs× 5 0 μV和 2 0 μs× 5 0μV。言语处理器振幅阈值应设置在小于 15~ 2 0 μV的EABR振幅阈值。在电极 15阈值的设置与电诱发刺激时间宽度 (pulswidths)一致 ,每降低一个电极号码 ,增加阈值 2~ 3dB ,而设置舒适阈与阈值相差 3~ 5dB。结论 术中电脑干诱发电位应用不但可以预示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 ,而且为术后快速精确调试言语处理器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干诱发电位 记录 聋幼儿 人工耳蜗植入术 应用 调试言语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声桥植入装置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守琴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14-16,共3页
振动声桥是一种半植入式中耳植入装置[1],通过体外部分的听觉言语处理器(audio processor,AP)收集和处理声音,将声信号通过电磁感应转换为可振动的机械能,作用于中耳的不同结构,引起内耳淋巴液振动,刺激听觉毛细胞产生听觉。1振动声... 振动声桥是一种半植入式中耳植入装置[1],通过体外部分的听觉言语处理器(audio processor,AP)收集和处理声音,将声信号通过电磁感应转换为可振动的机械能,作用于中耳的不同结构,引起内耳淋巴液振动,刺激听觉毛细胞产生听觉。1振动声桥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振动声桥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体外的AP和体内的振动听骨链重建假体(vibrant ossicular reconstructive prothesis,VORP)。AP包括麦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声 听骨链 言语处理器 毛细胞 混合性聋 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植入式 圆窗 proces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系统联合助听设备对听障患者助听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小清 袁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1-434,共4页
随着听力康复技术的发展,使用助听设备已成为听觉障碍人群补偿或重建听力的主要手段。目前听障患者使用的助听设备主要有两种,即助听器(hearing aid,HA)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并接受... 随着听力康复技术的发展,使用助听设备已成为听觉障碍人群补偿或重建听力的主要手段。目前听障患者使用的助听设备主要有两种,即助听器(hearing aid,HA)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并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后,口语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广泛提高。然而,即使是使用最先进的助听设备,听障患者也会在远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 FM 人工耳蜗 听觉障碍 言语处理器 COCHLEAR 言语康复 hearing implant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unsupervised sentiment classifier on idioms resources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松县 王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376-1384,共9页
Sentiment analysis is the computational study of how opinions, attitudes, emotions, and perspectives are expressed in language, and has been the important task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Sentiment analysis is hig... Sentiment analysis is the computational study of how opinions, attitudes, emotions, and perspectives are expressed in language, and has been the important task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Sentiment analysis is highly valuable for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focuses were put on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ntiment classifiers which normally need tremendous labeled domain training data, and a novel unsupervised framework was proposed to make use of the Chinese idiom resources to develop a general sentiment classifier. Furthermore, the domain adaption of general sentiment classifier was improved by taking the general classifier as the base of a self-training procedure to get a domain self-training sentiment classifier. To validate the effect of the unsupervised framework, 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publicly available Chinese online reviews dataset.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effective and achieves encouraging results. Specifically, the general classifier outperforms two baselines(a Na?ve 50% baseline and a cross-domain classifier), and the bootstrapping self-training classifier approximates the upper bound domain-specific classifier with the lowest accuracy of 81.5%, but the performance is more stable and the framework needs no labeled training data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ment analysis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bootstrapping idioms general classifier domain-specific classif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