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被引量:9
1
作者 许丁铃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3,共4页
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是同时成就的,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通过课文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特征和优势所在,语文教学必须以言语形式为纲来开展课堂... 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是同时成就的,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通过课文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特征和优势所在,语文教学必须以言语形式为纲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言语内容 言语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学科本体 关注言语“形式”——谈2010年高考试题对教学的导向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彭万侠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2,共2页
2010年部分语文高考试题关注了语文学科的本体,注重了语言的考查,“形式”重于“内容”,即言语形式的考查重于言语内容的考查.与目前回归语文本体的语文教学理念相得益彰.对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意义。
关键词 2010年 言语内容 学科本体 高考试题 “形式” 语文教学 意义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知识—技能三级语文教学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洁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6期6-10,共5页
语文教学应该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工作;语文教育界紧迫的任务,便是实实在在下工夫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级跳”使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感性升为理性,由低效迈向高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设计 陈述性知识 言语技能 《荷塘月色》 言语内容 教学取向 程序性知识 课堂教学 感性认识 抒情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必须适切于目的
4
作者 姜剑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87-91,共5页
言语必须适切于目的姜剑云言语之目的何在?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学者从先秦至如今,始终不渝地进行着思考和探索,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乃是孔于。他就言语目的这一问题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精髓是这么一句话:"辞达而已矣,"(《论语&... 言语必须适切于目的姜剑云言语之目的何在?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学者从先秦至如今,始终不渝地进行着思考和探索,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乃是孔于。他就言语目的这一问题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精髓是这么一句话:"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他所说的"辞",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形式 思想内容 言语内容 适切 女大学生 言语交际 肖洛霍夫 模糊词语 以孝治天下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倾听”的艺术
5
作者 陈光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4,共1页
领导者“倾听”的艺术陈光军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说话是一门艺术,"倾听"也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倾听",可以给对方以启迪、鼓励,从而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消除误解;反之,则可能使对方手... 领导者“倾听”的艺术陈光军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说话是一门艺术,"倾听"也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倾听",可以给对方以启迪、鼓励,从而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消除误解;反之,则可能使对方手足无措,恍惚迷茫,情绪低落。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面部肌肉 领导者角色 教育学院 行为规范 言语内容 消除误解 心理活动 精神力量 外化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感的心理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海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语感是一个心理范畴,它有三个特征。一、语感迁移,就是语义网络系统的扩张激活,这种扩张激活是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的。二,语感同化,就是言语主体对言语材料的加工和内化,这里的言语材料,是指语用层面上的言语材料。三,语感结构... 语感是一个心理范畴,它有三个特征。一、语感迁移,就是语义网络系统的扩张激活,这种扩张激活是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的。二,语感同化,就是言语主体对言语材料的加工和内化,这里的言语材料,是指语用层面上的言语材料。三,语感结构,就是言语表象对言语主体长期作用使言语主体内部形成的一种有序心理图式,它具有不平衡性,因而具有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主体 语感 言语形式 语义迁移 言语信息 言语内容 认知结构 言语对象 言语表达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nonverbal interaction contents in r-learning
7
作者 CHOI Jong-hong LEE Jong-yun YOON Heung-seob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388-2398,共11页
r-learning,which is based on e-learning and u-learning,is defined as a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that intelligent robots serve verbal and nonverbal interactions on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In order to guarantee ... r-learning,which is based on e-learning and u-learning,is defined as a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that intelligent robots serve verbal and nonverbal interactions on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advantages of r-learning contents with no limits of timc and place and with nonverbal interaction which are not in e-learning contents,in recent years,assessment criteria for r-learning contents are urgently rcquired.Therefore,the reliable and valid assessment criteria were developed for nonverbal interaction contents in r-learning,and its detailed research content is as follows.First,assessment criteria for nonverbal interaction in r-learning contents will be specified into gesture,facial expression,semi-verbal message,distance,physical contact and time.Second,the validity of the developed assessment criteria will be proved by statistics.Consequently,the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nonverbal interaction contents will be helpful when choosing the better r-learning content and producing the better r-learning content,and the reliabi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is improved ultim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earning r-learning contents assessment criteria nonverbal interaction content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struct valid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