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言语假信息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宏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14-17,共4页
言语信息有真假之分,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真实信息交流在言语交际中所占的比例是有限的,更多的时侯,人们是处地言语假信息的包围之中,这是因为讲究交际策略,美化言语活动始终与人类追求交际成功的努力息息相关。要讲究交际策略... 言语信息有真假之分,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真实信息交流在言语交际中所占的比例是有限的,更多的时侯,人们是处地言语假信息的包围之中,这是因为讲究交际策略,美化言语活动始终与人类追求交际成功的努力息息相关。要讲究交际策略,美化言语活动,人们就得施放假信息,力求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婉转动听,打动和感染对方,本文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和美学语言学的角度讨论了言语假信息的分类,形成原因,评判标准以及与修辞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假信息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 美学语言学 修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假信息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冠连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7-66,共10页
0.1.语言交际活动(口头、书面)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叫言语假信息。这种言语假信息是大量出现的。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 1.1.言语假信息分两类。第一类言语假信息(以下简称“假信息”)是为了蒙蔽、欺骗接受方面(听者和读者)... 0.1.语言交际活动(口头、书面)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叫言语假信息。这种言语假信息是大量出现的。它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 1.1.言语假信息分两类。第一类言语假信息(以下简称“假信息”)是为了蒙蔽、欺骗接受方面(听者和读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1.2.第二类假信息用“蒙蔽、欺骗接受方面”来解释,显然不通。请看例①——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假信息 广播员 修辞学 心理交流 施害 观众 文学功能 特殊效果 始皇 接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