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F的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服务:理论架构与服务体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周静 易玲 +3 位作者 陈建超 陈雪芬 魏星星 陈晶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5-751,共7页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健康模式,系统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相关的政策文件,探讨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的理论与政策原则、服务体系以及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政策和技术措施。方法 ...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健康模式,系统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相关的政策文件,探讨听力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的理论与政策原则、服务体系以及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政策和技术措施。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法,系统梳理ICF的功能和健康架构、WHO康复相关政策报告和美国语言听力协会技术文件,结合我国听障儿童康复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提出构建基于ICF的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优先领域和主要政策与技术措施。结果 发展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需要遵循八大原则: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全生命周期支持和促进持续发展;开展循证实践,确保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多学科团队合作并提供全面支持;构建家庭参与的支持网络;促进儿童的融合教育与社会参与;关注文化敏感性;技术赋能康复创新。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要构建五大服务体系:早期筛查、诊断与干预综合体系;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多学科团队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的听障儿童言语与语言康复服务体系;数字赋能服务构建新的康复服务模式。并讨论了优先发展领域以及主要政策和技术措施。结论 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健康架构,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多学科团队服务、推广数字赋能技术、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为听障儿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性的高质量、全覆盖康复服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参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听力障碍 言语与语言康复 服务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康复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静 张晓晓 +3 位作者 丁忠冰 陈建超 魏星星 林姝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波兰、新西兰6个国家,涉及610例IDD儿童,来源于言语语言病理学、唐氏综合征研究、言语语言听力研究等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2~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干预类型包括传统言语治疗(个体化治疗和小组治疗)、增强与替代沟通(设备辅助和手语及图卡)、家庭参与的语言训练计划(家长培训和家庭互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软件和远程健康)、基于游戏的干预(互动游戏和结构化游戏)。每次15~150 min,每周1~10次,持续10~144周。康复结局体现在5个方面:增加口语表达中的词汇量;改善语言理解、符号识别和词汇理解能力;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能力提高;参与的游戏多样性和游戏参与水平改善,沟通率、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提高;整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提高。结论结合个体化治疗、家庭参与、技术辅助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的康复干预,对IDD儿童口语生成、语言理解、言语生成、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言语与语言康复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