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回归混杂性:重审柄谷行人风景论中言文一致问题 |
汤拥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 |
章毅
关冰冰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20世纪汉语的言文一致问题商兑 |
李春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4
|
语言重构的两种向度——日本言文一致运动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之比较 |
王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5
|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对“言文一致”命题的重新审视 |
郭勇
孙文宪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6
|
“言文一致”的等量与不等量“翻译”——从《小二黑结婚》到《“锻炼锻炼”》 |
刘琴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7
|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 |
郭勇
孙文宪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试析晚清外交官群体的语言接触及其历史建构——兼及黄遵宪“言文一致”观再阐释 |
邓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回到民间”与“言文一致”:从歌谣运动到“民族形式论争” |
高建青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 |
王丹
王确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1
|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
文贵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2
|
章太炎的文学语言观与钱玄同的“五四”文学革命 |
王小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3
|
敬畏大师 倾心《论典》——编纂《国文国语教育论典》心得 |
李杏保
方有林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散曲语言对正宗文学语言的偏离 |
王星琦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15
|
“声韵训诂学大家”如何介入“五四”新文学——论钱玄同的白话文章观 |
王小惠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6
|
国语中的“言”与“文” |
袁先欣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东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契合点 |
常立霓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文艺复兴”与现代白话文观念的确立 |
李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 |
时世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现代文学的口语崇拜观念及其理论误区 |
泓峻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