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辩语篇中的言据性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征 俞东明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5期24-32,共9页
论辩语篇是一种以说理为首要目的、以论证为主要修辞手法、以交互沟通为交际目的的综合性议论语篇。而作为表述命题知识来源及信度的语言表征,言据性编码了说话人/作者对语篇命题的态度评价和介入程度。本文以言据性研究为基础,重新审... 论辩语篇是一种以说理为首要目的、以论证为主要修辞手法、以交互沟通为交际目的的综合性议论语篇。而作为表述命题知识来源及信度的语言表征,言据性编码了说话人/作者对语篇命题的态度评价和介入程度。本文以言据性研究为基础,重新审视知识来源与证素使用之间的语用关联性,通过分析英汉论辩语篇中的言据性策略来研究说话人/作者提高语篇观点信度和表述有效性的论辩语篇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辩语篇 言据性 证素 知识来源 观点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庭话语言据性策略选择中的交际目的及权势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157,共7页
法庭话语言据性是法庭话语参与者对话语信息来源及可靠性态度的语言表征。基于信息来源主体、方式和途径三个维度,法庭话语言据性的语义模式包括自述型、转述型、感官型、推断型、个体认知型和普遍认知型。法庭话语中言据性策略的选择... 法庭话语言据性是法庭话语参与者对话语信息来源及可靠性态度的语言表征。基于信息来源主体、方式和途径三个维度,法庭话语言据性的语义模式包括自述型、转述型、感官型、推断型、个体认知型和普遍认知型。法庭话语中言据性策略的选择体现了话语主体间不同的交际目的:目的一致、目的冲突和目的中性。法庭话语参与者对言据性策略的选择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权势关系,而权势关系又反作用于他们对言据性语言策略的选择。因此,对法庭话语言据性进行探讨,能明确法庭话语的特点,促使话语主体准确、有效地选择言据性策略达成其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话语 言据性策略 交际目的 权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据X所知”结构的言据性与主观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光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9,共9页
"据X所知"结构一般用于介绍持有某一观点的主体,"X"多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整个结构来源于"据X所V"。当其进入话语时,要么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的不确定或不相信等态度,要么强调事件或观点的理据... "据X所知"结构一般用于介绍持有某一观点的主体,"X"多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整个结构来源于"据X所V"。当其进入话语时,要么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的不确定或不相信等态度,要么强调事件或观点的理据性。研究发现,由于"据X所知"结构的这些语义特征,该结构在话语中被赋予言据性。另一方面,根据X的主/客观性,其整个结构在语义上会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游移,进而使其所在句子也随之在可信与不可信两极之间游移;根据X为句子主语还是言者主语,该结构所在句子的言据性与主观性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据X所知” 言据性 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言据性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亚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9-129,144,共12页
言据性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标记言语信息来源的现象。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主要基于Elsevier、ProQuest和EBSCO等文献数据库,梳理近十余年国外言据性研究的脉络。研究发现:①研究视角上,除了语法语义维度,认知心理... 言据性是指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标记言语信息来源的现象。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主要基于Elsevier、ProQuest和EBSCO等文献数据库,梳理近十余年国外言据性研究的脉络。研究发现:①研究视角上,除了语法语义维度,认知心理、语用和语篇分析等维度被广泛采用,其中语用视角权重明显增加,学界还提出了人际言据的概念;②路径和方法上,言据标记不仅是考察的对象,也是话语分析的抓手,同时,跨语言的语料库研究或实验分析开始较多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据性 言据标记语 国外研究 动态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话语的言语证据策略研究——以《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孙自挥 黄婷 黄亚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以"言据性"理论为研究框架,对代表国家形象的语篇《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中的言语证据手段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言语证据手段在语篇中的功能的解读,探究语言与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挖掘其背后的认知、社会、文化等方... 以"言据性"理论为研究框架,对代表国家形象的语篇《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中的言语证据手段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言语证据手段在语篇中的功能的解读,探究语言与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挖掘其背后的认知、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运作机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个可行的分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手段 言据性 国家话语 白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语篇的举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自挥 刘元秀 黄婷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4,共3页
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如感知觉证据、引证、演绎、归纳等具有特定的认知编码规律,在科技语篇建构中有着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人及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基于言据性理论深入考察... 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如感知觉证据、引证、演绎、归纳等具有特定的认知编码规律,在科技语篇建构中有着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人及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基于言据性理论深入考察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背后的意识、认知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科学语篇写作中证据手段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手段 言据性 科学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英语学术写作报道据素使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娄宝翠 邱梦瑶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73,共7页
本文通过对比国际期刊论文和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语料库,考察了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写作中报道据素的使用特征。研究发现:学习者能够运用不同类型报道据素指明信息来源、承担话语责任、构建学术身份;学习者和国际学者在据素类型的选择上... 本文通过对比国际期刊论文和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语料库,考察了中国学习者英语学术写作中报道据素的使用特征。研究发现:学习者能够运用不同类型报道据素指明信息来源、承担话语责任、构建学术身份;学习者和国际学者在据素类型的选择上具有一致性和不均衡性,在具体的语言实现方式上具有差异性。与国际学者相比,中国学习者较少使用包含隐性评价意义的报道据素来表达自己对命题的态度,过度依赖权威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据素表达的词汇丰富度和合理运用据素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此外,本研究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道据素 英语学术写作 中国学习者 言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像”的不确定判断义解读 被引量:8
8
作者 叶琼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本文提出界定"好像"比拟义与判断义的"同一性"界定标准,从言据性出发,将"好像"表达的不确定判断区分为:不确定的感知、不确定的传闻及不确定的推断。重点阐述"好像"用于推断的特点:"好像&... 本文提出界定"好像"比拟义与判断义的"同一性"界定标准,从言据性出发,将"好像"表达的不确定判断区分为:不确定的感知、不确定的传闻及不确定的推断。重点阐述"好像"用于推断的特点:"好像"用作基于表象观察的推断;广泛用于基于广义因果关系的溯因推理,此时要求结论的"归一性"。最后指出"好像"由判断义向模糊语的语用引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像” 不确定判断 言据性 广义因果关系 模糊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新闻语篇中认识立场策略的跨语言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瑞杰 刘建喜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4期19-29,共11页
本文以《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和评论为语料,分析这两家报纸两种新闻体裁中认识立场策略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认识立场策略包括言据性表述、认识情态和认识态度谓词。论文通过考察两家报纸两种新闻体裁中认识立场策略使用情况... 本文以《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和评论为语料,分析这两家报纸两种新闻体裁中认识立场策略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认识立场策略包括言据性表述、认识情态和认识态度谓词。论文通过考察两家报纸两种新闻体裁中认识立场策略使用情况的异同,揭示了哪些不同是体裁性的,哪些是语言性的,从而更好地理解《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认识立场表达方式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立场 言据性 情态 态度谓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