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王风》言情诗艺术探微
1
作者 章惠康 罗光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71-75,共5页
《君子于役》——睹物怀人,情景如画 《君子于役》是一首抒写妇女思念久役在外的丈夫的诗篇。诗中这位农村少妇,在苍茫的暮色中,看到牛羊下冈,鸡进了笼,倍觉孤独、寂寞,从心底唱出了这首哀婉感人的思夫曲。全诗二章,每章八句,采用复沓... 《君子于役》——睹物怀人,情景如画 《君子于役》是一首抒写妇女思念久役在外的丈夫的诗篇。诗中这位农村少妇,在苍茫的暮色中,看到牛羊下冈,鸡进了笼,倍觉孤独、寂寞,从心底唱出了这首哀婉感人的思夫曲。全诗二章,每章八句,采用复沓的表现形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篇开头三句,直抒胸臆。“丈夫服役去远方,不知期限有多长,何时才能回家乡!”从思妇自言自语的叨念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她满脸的愁容,听到了她颤栗的声音,不禁要为她的命运担心了。“不知其期”,写出了女子的辛酸。丈夫服役如果有个期限,则去一天便少一天,“不知其期”,就简直没法指望了。“曷至哉!”这是发自女子内心的强烈呼唤。是女子长期独处受痛苦、受煎熬,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思想情绪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探微 言情诗 《诗经》 女子 王风 丈夫 思妇 男子 《君子于役》 诗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曹丕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曹丕 诗歌创作 写景诗 山水诗 言情诗 作品 题材 诗歌形式 男女情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体诗初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6-93,共8页
1 在中国诗史上,宫体诗历来遭到了不少的非议。而且自闻一多先生的《宫体诗的自赎》发表以来,直到目前学术界对宫体诗也一般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宫体诗到底是什么样的诗?它的历史本来面目如何?它有些什么特点?怎样看待它的功过?这... 1 在中国诗史上,宫体诗历来遭到了不少的非议。而且自闻一多先生的《宫体诗的自赎》发表以来,直到目前学术界对宫体诗也一般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宫体诗到底是什么样的诗?它的历史本来面目如何?它有些什么特点?怎样看待它的功过?这些仍是值得今天的人们研究的课题。关于宫体诗,史书最初的记载虽微含贬意,但并没有冠之以“淫靡腐朽”等等字样。我们对此还是从历史出发吧:按《梁书·徐摛传》所载,“摛文体既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体诗 永明体 新变 边塞诗 言情诗 徐陵 通变 宫廷 文学观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草虫》新解 被引量:2
4
作者 翟相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3-75,共3页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序》云;“《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的《诗集传》云:“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平王 《汝坟》 东周王室 忧心 洛邑 周南 言情诗 召南 古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匏有苦叶”臆断 被引量:1
5
作者 翟相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8-100,共3页
古今研究《诗经》者,公认为《匏有苦叶》与婚姻爱情有关。例如《诗序》云:“《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毛传》、《郑笺》、《孔疏》认为这是讽刺卫宣公和宣姜(或夷姜)的诗。朱熹《诗集传》说“此刺淫乱之诗”,只... 古今研究《诗经》者,公认为《匏有苦叶》与婚姻爱情有关。例如《诗序》云:“《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毛传》、《郑笺》、《孔疏》认为这是讽刺卫宣公和宣姜(或夷姜)的诗。朱熹《诗集传》说“此刺淫乱之诗”,只是改“刺宣公”为泛指。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匏有苦叶》是“刺世礼义撕灭也”,也是从婚姻方面解说的。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虽然说这是“邶人刺管权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匏有苦叶 卫宣公 “士” 比喻 《诗序》 《郑笺》 刺淫 妻子 《诗经》 言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雎》系脱简残篇 被引量:1
6
作者 翟相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今注家对它的解说多,分歧也多。或说是言情诗,或说是贺婚诗,或说是民间情歌,或说是教育诗,等等。我们认为《关雎》是举贤诗,是东周王室的乐歌,现存的《关雎》系脱简残篇。 《关雎》共二十句,《毛传》分为...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今注家对它的解说多,分歧也多。或说是言情诗,或说是贺婚诗,或说是民间情歌,或说是教育诗,等等。我们认为《关雎》是举贤诗,是东周王室的乐歌,现存的《关雎》系脱简残篇。 《关雎》共二十句,《毛传》分为三章,首章四句,后二章各八句。郑玄分为五章,每章四句。金启华先生的《国风今译》分四章,首章四句,次章八句,后二章各四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诗经》 东周王室 《毛传》 民间情歌 言情诗 第一篇 郑玄 国风 举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诗词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评论
7
作者 陈新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76-82,共7页
(一)从“诗无达诂”谈起“诗无达诂”,这是西汉董仲舒说的.它反映了西汉时对于《诗经》的解释已经相当分歧.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和这个说法颇为相似的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读者对诗词的解释存在随意附... (一)从“诗无达诂”谈起“诗无达诂”,这是西汉董仲舒说的.它反映了西汉时对于《诗经》的解释已经相当分歧.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和这个说法颇为相似的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读者对诗词的解释存在随意附会的情况.从汉至今,古代诗词研究领域中,聚讼纷纭,有关于全篇的立意、主题的,有关于篇中的某些词句的.引起分歧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本身之外,往往与诗词作品方面有关:或者过于空灵,或者过于隐晦…….而这除了别的原因之外,又往往是由于作品中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举个例子来说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手法 古代诗词 言情诗 《诗经》 评论 宋词 《楚辞》 表现手法 作品 张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