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饱和砂土液化阶段性特征的触变性流体本构模型
1
作者 王志华 纪展鹏 +3 位作者 衣睿博 张鑫磊 高洪梅 刘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5-2283,共9页
合理评价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液化过程及性质演变规律,是解决液化砂土大变形问题的关键。通过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分析了饱和中密南京细砂液化阶段性特征,引入Gompertz函数来描述表观黏度与孔压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修... 合理评价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液化过程及性质演变规律,是解决液化砂土大变形问题的关键。通过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分析了饱和中密南京细砂液化阶段性特征,引入Gompertz函数来描述表观黏度与孔压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孔压触变性流体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①饱和砂土液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孔压比增长速率可分为固态土体阶段、固液相变阶段、触变性流体阶段和稳定性流体阶段,并基于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验证了四阶段特性及阶段划分方法的适用性。②采用Gompertz函数代替线性函数来描述表观黏度与孔压比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不同的破坏速率参数c来表征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考虑液化阶段性特征的修正孔压触变性流体模型,为解决地震液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统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饱和细砂 砂土液化 孔压比 增长速率 液化阶段性 孔压触变性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双淀粉磷酸酯糊液的屈服应力及触变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詹苑丽 王凯 +3 位作者 曹潇 张书艳 陈思谦 朱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为研究羟丙基双淀粉磷酸酯(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HPDSP)糊液的屈服应力和触变性行为,本文以不同链支比的玉米淀粉(CS)和蜡质玉米淀粉(WS)为原料的HPDSP为研究对象,讨论了HPDSP糊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临界质量分数、屈服应... 为研究羟丙基双淀粉磷酸酯(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HPDSP)糊液的屈服应力和触变性行为,本文以不同链支比的玉米淀粉(CS)和蜡质玉米淀粉(WS)为原料的HPDSP为研究对象,讨论了HPDSP糊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临界质量分数、屈服应力及触变特性。结果表明,HPDSP在5℃时的稀溶液-半稀溶液、半稀溶液-浓溶液临界质量分数分别为3wt%和6wt%。5wt%时玉米淀粉-羟丙基双淀粉磷酸酯(CS-HPDSP)和蜡质玉米淀粉-羟丙基双淀粉磷酸酯(WS-HPDSP)的屈服应力与温度相关性较低,而6wt%时两者屈服应力随温度升高(至85℃)显著下降了69.52%和77.95%(P<0.05)。HPDSP的触变性受质量分数和温度影响,5℃时,5wt%的CS-HPDSP和WS-HPDSP几乎无触变性,6wt%时触变环面积分别为163.49和85.00 Pa/s,随温度升高至85℃,两者分别降低86.38%和92.18%。WS-HPDSP的三段式触变性测定(Three interval thixotropy test,3iTT)展示出的触变性均小于CS-HPDSP,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综上,与CS-HPDSP相比,WS-HPDSP的屈服应力和触变性更小。本文为HPDSP在食品中作为增稠剂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羟丙基双淀粉磷酸酯 流变学 屈服应力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泥浆触变性的顶管顶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51
3
作者 叶艺超 彭立敏 +3 位作者 杨伟超 雷明锋 施成华 王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3-1659,共7页
顶管的顶力是顶管工程设计的关键控制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其它参数的确定和工程造价,它的准确计算对顶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目前顶管顶力计算方法的缺陷之后,基于弹性力学半无限空间柱形圆孔扩展理论和黏性流体力学平板模型理论... 顶管的顶力是顶管工程设计的关键控制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其它参数的确定和工程造价,它的准确计算对顶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目前顶管顶力计算方法的缺陷之后,基于弹性力学半无限空间柱形圆孔扩展理论和黏性流体力学平板模型理论,采用顶管顶进过程中管土"固—液"接触状态,推导了考虑泥浆触变性的顶管顶力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与既有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更为吻合,而既有方法相对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注浆 触变性 摩阻力 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黄河三角洲粉土触变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冯秀丽 周松望 +2 位作者 林霖 刘涛 吴世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53-1056,共4页
通过对现代黄河三角洲砂质粉土和粉质粘土触变性的对比试验研究 ,阐述了黄河口粉土的触变性。试验结果对解释粉土的失稳机制、解决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止地质灾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饱和粉土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景文 胡余 +1 位作者 侯福祥 张培华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S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滞环的面积-能量的消耗,两组相比(x±SD)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的改变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全血粘度 粘弹性 触变性 下肢 L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触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邹海魁 陈建峰 +2 位作者 王国全 刘润静 沈志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研究了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的触变性能,并在分析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中作用力、增塑糊中CaCO_3粒子分布状态的基础上建立了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的微观结构模型,依据该模型提出了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的触变性行为机... 研究了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的触变性能,并在分析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中作用力、增塑糊中CaCO_3粒子分布状态的基础上建立了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的微观结构模型,依据该模型提出了纳米CaCO_3/PVC增塑糊体系的触变性行为机理。结果表明,从触变性能出发,纳米CaCO_3的填充量存在一个最佳范围;随着剪切力的增大,CaCO_3粒子间拟网络结构的平衡状态逐渐被破坏,体系的微观结构形态发生变化,粒子间的距离被拉开,颗粒间的作用力由排斥转变为吸引。在外部剪切力消除后,布朗运动和团聚体颗粒间的吸引力使得体系又恢复到静止状态的拟网络结构,但恢复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从而使体系体现出触变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PVC糊树脂 微观结构模型 触变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MMH-高岭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戴肖南 侯万国 +1 位作者 李淑萍 王新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78-1580,共3页
The thixotropy of suspensi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 time, is a complicated rheological phenomenon. The shear thinning and the shear thickening phenomena, i.e ., positive thixotro... The thixotropy of suspensi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shear time, is a complicated rheological phenomenon. The shear thinning and the shear thickening phenomena, i.e ., positive thixotropy and negative thixotropy,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Recently we found a novel thixotropic phenomenon, described as "complex thixotropy", during studying the thixotropic phenomenon of magnesium aluminum hydroxide montmorillonite suspension. The study of thixotropy of the aqueous suspension consisting of magnesium aluminum hydroxide(Mg Al MMH)possessing permanent positive and Kaolinite possessing permanent negative charges is reported. The suspensions studied may display a positive thixotropy and complex phenomenon successively in various Mg Al MMH/kaolinite ratios 0-0.16 examined. The effect of shear rate( D L)used in measuring viscosity on the thixotropy of the suspens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thixotropy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高岭土 触变性 分散体系 层状二元氢氧化物 流变学 Mg-Al-MMH-高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翠湖湿地软土触变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丽华 陈轮 高盛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5-768,共4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十字板剪切仪对翠湖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了湿地软土扰动后由不同静置时间引起的抗剪强度的变化,确定了扰动后湿地软土的抗剪强度恢复时间、恢复程度、灵敏度以及触变强度比率。对湿地软土的触变性进行了3个不同深度处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深度和静置时间对扰动后土体抗剪强度恢复的耦合影响。对湿地重塑土样进行了不同含水率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湿地软土含水率和抗剪强度的对应曲线。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湿地软土工程力学性质提供依据,也可为沼泽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软土 触变性 触变强度比率 静置时间 不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4
9
作者 谢承斌 卢海川 +4 位作者 李洋 郑会锴 邢秀萍 尚光远 孙晓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0,107,共4页
通过实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触变性评价方法——静切力法和滞后环法,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触变水泥浆的现场应用,提出了水泥浆触变性评价应涵盖流动性、胶凝强度发展情况以及施工安全性3个方面,针对常用触变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验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触变性评价方法——静切力法和滞后环法,对其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触变水泥浆的现场应用,提出了水泥浆触变性评价应涵盖流动性、胶凝强度发展情况以及施工安全性3个方面,针对常用触变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一种评价水泥浆触变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精度高的旋转黏度计在转速极低的情况下测量水泥浆不同时刻的剪切力,几乎消除了剪切力对胶凝强度的影响,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对样品的连续测量。此方法可准确反映不同温度下水泥浆胶凝强度发展的快慢和大小,从而可更好地指导触变水泥浆体系的开发和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变水泥浆 触变性 静切力法 滞后环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Mg-MMH/钠质蒙脱土分散体系触变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淑萍 侯万国 +1 位作者 孙德军 张春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73-1176,共4页
研究了 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简称 MMH) /钠质蒙脱土 (简称 MT)分散体系的触变性 ,发现在不同 MMH/MT质量比 ( R)条件下 ,分散体系可分别呈现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 .在所研究的 R范围( 0~ 0 .0 91 )内 ,随 R增大 ,体系的触变性... 研究了 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简称 MMH) /钠质蒙脱土 (简称 MT)分散体系的触变性 ,发现在不同 MMH/MT质量比 ( R)条件下 ,分散体系可分别呈现正触变性和负触变性 .在所研究的 R范围( 0~ 0 .0 91 )内 ,随 R增大 ,体系的触变性发生正触变性 -复合触变性 -负触变性的转化 .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 ,测定粘度变化前的静置时间 ( ts)和测定粘度时的剪切速率 ( DL)对触变性的影响 .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分散粒子 -空间连续网络结构 -密实聚集体”和“分散粒子 -密实聚集体 -密实聚集体簇”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蒙脱土 分散体系 变性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变性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步玉环 尤军 姜林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4,共5页
触变性水泥浆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易充满漏失层,被认为是目前解决恶性井漏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笔者在调研触变性水泥浆的应用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改善水泥浆触变特性的机理,并依据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强触变特性的水泥浆。... 触变性水泥浆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易充满漏失层,被认为是目前解决恶性井漏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笔者在调研触变性水泥浆的应用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改善水泥浆触变特性的机理,并依据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强触变特性的水泥浆。室内初步试验研究表明:强触变性水泥浆具有较好的触变性和流动性;在静止状态下,能较快形成高静胶凝强度;75℃温度下失水量为81mL,24h抗压强度达到19.4MPa,游离液量达到0.8%以下,均满足固井要求。该触变性水泥浆对于解决钻井完井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性、溶洞性漏失难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触变性 堵漏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粘土对消失模涂料触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国华 丁文江 罗吉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7-450,共4页
从提高消失模涂料的触变性出发 ,采用安徽凹凸棒粘土作为消失模涂料的触变剂 .利用差热分析、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测试了凹凸棒粘土的理化性能 .并利用 NXS- 1 1型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凹凸棒粘土对消失模涂料触变性的影响 ... 从提高消失模涂料的触变性出发 ,采用安徽凹凸棒粘土作为消失模涂料的触变剂 .利用差热分析、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测试了凹凸棒粘土的理化性能 .并利用 NXS- 1 1型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凹凸棒粘土对消失模涂料触变性的影响 ,提出了消失模涂料的触变性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 ,安徽凹凸棒粘土的理化性能与美国凹凸棒粘土相似 ,是一种成分较纯的凹凸棒粘土 .凹凸棒粘土是一种优良的消失模水基涂料的触变剂 ,且凹凸棒粘土与膨润土对涂料触变性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 ,膨润土形成的结构破坏很快 ,恢复则缓慢 ;凹凸棒粘土的结构破坏与恢复均是一个比较平缓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模涂料 触变性 凹凸棒粘土 数学模型 触变剂 消失模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泡沫压裂液粘弹性与触变性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卢拥军 方波 +3 位作者 江体乾 房鼎业 舒玉华 张汝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80,共3页
文章针对低效油气藏存在低压、水敏等问题,开发了CO2泡沫压裂液技术。该压裂液以气液两相组成,外相为液态交联瓜尔胶,内相为气态二氧化碳。实验仪器为控制应力流变仪,分析了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学特性,包括泡沫流体的粘弹性和触变性,并... 文章针对低效油气藏存在低压、水敏等问题,开发了CO2泡沫压裂液技术。该压裂液以气液两相组成,外相为液态交联瓜尔胶,内相为气态二氧化碳。实验仪器为控制应力流变仪,分析了CO2泡沫压裂液的流变学特性,包括泡沫流体的粘弹性和触变性,并采用粘弹-触变性本构方程描述典型的泡沫压裂液流体的触变环,采用广义Maxwell粘弹性本构方程描述泡沫压裂液流体的粘弹性。泡沫压裂液同时具有剪切变稀、粘弹性和触变性, 采用5个参数粘弹触变性本构方程可描述典型的泡沫压裂液流体的触变环,用广义Maxwell粘弹性本构方程可描述泡沫压裂液流体的粘弹性,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本构方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泡沫压裂液 粘弹性 触变性 Maxwell 本构方程 表征 流变学特性 二氧化碳 控制应力 实验仪器 泡沫流体 剪切变稀 油气藏 相组成 瓜尔胶 流变仪 实验值 计算值 适应性 广义 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改性碳酸钙浓悬浮体的正负触变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飞跃 顾燕芳 +1 位作者 王松 胡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以超细改性碳酸钙、氧化钙、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组成的浓悬浮体为对象,用触变性和屈服应力来探测悬浮体的内部结构,结合悬泞体的分散稳定性能,讨论了正负触变性的形成、稳定性和可逆转变及触变性结构的强度,并考察了游离脂肪酸对悬浮... 以超细改性碳酸钙、氧化钙、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组成的浓悬浮体为对象,用触变性和屈服应力来探测悬浮体的内部结构,结合悬泞体的分散稳定性能,讨论了正负触变性的形成、稳定性和可逆转变及触变性结构的强度,并考察了游离脂肪酸对悬浮体正负触变性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碳酸钙 表面改性 触变性 碳酸钙 浓悬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新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林林 王瑞和 +2 位作者 步玉环 李楠 刘颖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5,共4页
分析了利用水泥浆触变性能解决现场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静胶凝强度发展速率以及剪切前后胶凝强度差值来评价水泥浆触变性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静胶凝强度发展速率与剪切前后胶凝强度差值,能够比较... 分析了利用水泥浆触变性能解决现场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静胶凝强度发展速率以及剪切前后胶凝强度差值来评价水泥浆触变性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静胶凝强度发展速率与剪切前后胶凝强度差值,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水泥浆触变性能的优劣,水泥浆的静胶凝强度发展速率越快,剪切前后胶凝强度变化越大,说明水泥浆触变性能越好;反之,水泥浆触变性能越差。利用新方法对水泥浆触变性能进行评价,得到的试验结果与现行的滞后环总能量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水泥浆 触变性 胶凝强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泥浆触变性和管土接触特性的顶管摩阻力公式 被引量:41
16
作者 张鹏 谈力昕 马保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43-2049,共7页
顶进力是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而顶管侧摩阻力对顶进力起控制作用,其大小主要受管土接触和管浆接触特性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顶管摩阻力,假设隧洞孔壁在泥浆压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管道周围同时存在管土接触和管浆接触,采用... 顶进力是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而顶管侧摩阻力对顶进力起控制作用,其大小主要受管土接触和管浆接触特性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顶管摩阻力,假设隧洞孔壁在泥浆压力作用下保持稳定,管道周围同时存在管土接触和管浆接触,采用协调表面Persson接触模型分析管土接触特性,得出考虑接触压力分布影响的管土摩阻力;然后利用半无限弹性体中柱形圆孔扩张理论分析注浆压力对泥浆套厚度的影响,并结合泥浆触变性和流体力学平行平板模型计算管浆摩阻力。在此基础上考虑管道与隧洞的相对位置,同时将管道顶进时的滑动摩擦阻力作为下限值,顶管重启动时的静摩擦阻力作为上限值,总结出直线和曲线顶管摩阻力公式。通过与工程实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公式下限值与实测值最接近,证明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顶进力 摩阻力 泥浆触变性 接触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变性水泥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刘崇建 刘孝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60,共5页
触变性水泥是一种适用于破裂压力梯度较低的松散地层、漏失层及挤水泥等注水泥作业的水泥浆体系 ,它对防止水泥浆凝固过程的气窜问题同样具有一定效果。文章重点对触变性水泥浆的测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的讨论 ,提出的水泥... 触变性水泥是一种适用于破裂压力梯度较低的松散地层、漏失层及挤水泥等注水泥作业的水泥浆体系 ,它对防止水泥浆凝固过程的气窜问题同样具有一定效果。文章重点对触变性水泥浆的测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的讨论 ,提出的水泥浆触变性有关模型同样适用于其它非胶凝性宾厄姆流体、幂律流体的触变性评定。文章还对触变性水泥浆的特点、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固井 注水泥 触变性水泥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Fe-Al-Mg-MMH/钠质蒙脱土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淑萍 侯万国 +2 位作者 戴肖南 胡季帆 李冬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63-1766,共4页
研究了 p H值对 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钠质蒙脱土 (简称 MMH/MT)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发现 p H值能影响其触变性类型 :m (MMH) /m(MT) (下文中以 R表示 )较低时 (0 ,0 .0 1 3和 0 .0 5 1 ) ,随着p H增高 ,体系有由负触变性 -复... 研究了 p H值对 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钠质蒙脱土 (简称 MMH/MT)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发现 p H值能影响其触变性类型 :m (MMH) /m(MT) (下文中以 R表示 )较低时 (0 ,0 .0 1 3和 0 .0 5 1 ) ,随着p H增高 ,体系有由负触变性 -复合触变性 -正触变性转变的趋势 ;而 R较高的体系 (R=0 .0 91 ) ,随 p H的增高 ,体系由复合触变性向负触变性转化 .探讨了各种触变性产生的原因和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钠质蒙脱土 悬浮体 混合金属氢氧化物 分散体系 触变性 变性 粒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吡虫啉悬浮剂中触变性稳定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卜小莉 黄啟良 +3 位作者 王国平 李凤敏 折冬梅 张春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4期24-28,共5页
为了探寻解决农药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以30%吡虫啉悬浮剂为例,在制剂配方中分别加入高黏凹凸棒土、普通凹凸棒土、镁铝硅酸盐和膨润土等可在悬浮体系中协同作用形成触变性结构的矿物质,并通过自然贮存和振荡处理后的... 为了探寻解决农药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问题的新方法,本文以30%吡虫啉悬浮剂为例,在制剂配方中分别加入高黏凹凸棒土、普通凹凸棒土、镁铝硅酸盐和膨润土等可在悬浮体系中协同作用形成触变性结构的矿物质,并通过自然贮存和振荡处理后的析水率判断体系中触变结构的形成和可恢复性的强弱。结果表明,30%吡虫啉悬浮剂中加入高黏凹凸棒土、普通凹凸棒土、镁铝硅酸盐和膨润土后分别得到了具有不同可恢复性结构的触变性悬浮稳定体系,各自较佳用量分别为2%、2%、2%和3%。通过主要技术指标测定表明,农药触变性悬浮体系的分散性与制剂配方中加入的矿物质的种类及其用量有关;同时还发现用于评价农药悬浮剂体系物理稳定性的离心稳定指标与触变性悬浮剂实际室温自然贮存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剂 触变性 矿物质 吡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技术制备A2017半固态材料及其触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管仁国 温景林 +1 位作者 刘相华 孟宪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单辊搅拌技术 (SCRShearing/CoolingRollProcess)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比常规铸造坯组织优良 ;SCR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在 5 30~ 5 70℃范围内 ,可以进行触变成形 ;半固态成形平均屈服强度比热加工时的屈服强度低 10MPa ... 单辊搅拌技术 (SCRShearing/CoolingRollProcess)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比常规铸造坯组织优良 ;SCR技术制备的A2 0 17半固态材料在 5 30~ 5 70℃范围内 ,可以进行触变成形 ;半固态成形平均屈服强度比热加工时的屈服强度低 10MPa ;A2 0 17半固态材料触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稳定触变阶段A2 0 17半固态材料的触变性能稳定 ,半固态加工时容许的最大加工变形范围为 6 4 %~ 7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技术 制备 A2017半固态材料 触变性 单辊搅拌技术 合金材料 铸造工艺 金属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