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触发释放Ca(OH)2微胶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鼒 张力冉 +3 位作者 王倩 董必钦 孔祥明 邢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采用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合成了具有离子响应性的聚1-乙烯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VEIm+PF6-)@Ca(OH)2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微胶囊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采用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合成了具有离子响应性的聚1-乙烯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VEIm+PF6-)@Ca(OH)2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微胶囊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碳化箱和压力试验机分别进行抗碳化与力学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具有完整的核-壳结构,可在水中保持稳定,但可被Cl^-和CO3^2-触发并释放出Ca(OH)2.与不含微胶囊的混凝土相比,含微胶囊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及碳化速率均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微胶囊 离子响应性 离子交换 疏亲水转换 触发释放 抗碳化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式自释放喜树碱聚合物前药的合成与释放调控
2
作者 白皓宇 周珠贤 申有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78,共9页
精准控制药物释放是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的关键。触发式自释放系统可用于药物的程控和定点释放。研究构建一种触发式自释放的喜树碱(CPT)聚合物前药平台。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合成一系列分子质量相近但氨基链长短/数量不同的聚合... 精准控制药物释放是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的关键。触发式自释放系统可用于药物的程控和定点释放。研究构建一种触发式自释放的喜树碱(CPT)聚合物前药平台。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合成一系列分子质量相近但氨基链长短/数量不同的聚合物前药(PEG_(n)-E_(m)-CPT_(2)和PEG_(n)-D_(m)-CPT_(2)),重点探究氨基链长短/数量对CPT自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链长短、数量和pH均可以改变CPT的释放行为。通过控制氨基数量,PEG_(n)-E_(m)-CPT_(2)和PEG_(n)-D_(m)-CPT_(2)在180 h的释放量可分别从10%调控至89%或62%。此外,利用酸敏感性β-羧酸酰胺修饰氨基可实现酸触发CPT释放。该研究报道了利用邻近侧链氨基催化分子内水解现象来调控药物的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式自释放 聚合物前药 喜树碱 释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两亲性分子改造的铂类脂质体的分泌性磷脂酶A2响应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燕娇 文成 +2 位作者 李丹 高佩 朱国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1-451,共11页
铂类脂质体在肿瘤部位的定点药物释放是其发挥疗效的关键,本研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k两种磷脂为基础,构建带有面两亲性分子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或3-酮石胆酸(3-keto lithocholic acid,kLCA... 铂类脂质体在肿瘤部位的定点药物释放是其发挥疗效的关键,本研究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k两种磷脂为基础,构建带有面两亲性分子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或3-酮石胆酸(3-keto lithocholic acid,kLCA)的新型脂质体(LCA-Lip,kLCA-Lip),测试其对肿瘤分泌性磷脂酶A(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sPLA)的响应性。采用薄膜水化-挤出法制备脂质体,对所制备脂质体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酶刺激脂质体释放荧光素CF实验研究其酶响应性,并通过体外毒性实验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面两亲分子改造的奥沙利铂脂质体平均粒径约为100 nm,且分散均匀(PDI <0.11),相比于不含面两亲性分子的脂质体(C-Lip),包封率和载药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不加胎牛血清(FBS)的孵育条件相比,加入10%,50%的FBS没有显著性地增加奥沙利铂从脂质体的泄漏率。体外荧光素CF释放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C-Lip脂质体,LCA-Lip和kLCA-Lip脂质体对Colo205结肠癌细胞分泌的sPLA响应度更高,在酶的作用下LCA-Lip和kLCA-Lip在24 h释放约70%的荧光素CF,而C-Lip释放率仅约20%;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奥沙利铂LCA-Lip和奥沙利铂kLCA-Lip对高表达sPLA的Colo205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奥沙利铂C-Lip。本研究表明,LCA或者3-kLCA面两亲性分子可提高脂质体对肿瘤细胞分泌的sPLA的响应性,为未来开发可应用于临床,具有定点释药功能的铂类脂质体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磷脂酶A2 触发释放 石胆酸 3-酮石胆酸 酶响应性脂质体 抗肿瘤活性 面两亲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