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频率源中DDS的触发抖动对目标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健 《电子工程师》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雷达频率源中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DS)的触发抖动会导致发射信号之间的相位突跳 ,破坏了相参雷达严格的相参性要求 ,相当于对发射信号添加了一种随机的二相调制 ,会导致相参雷达的相参积累损失和恶化动目标显示 (MTI)雷达的改善因子。文... 雷达频率源中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DS)的触发抖动会导致发射信号之间的相位突跳 ,破坏了相参雷达严格的相参性要求 ,相当于对发射信号添加了一种随机的二相调制 ,会导致相参雷达的相参积累损失和恶化动目标显示 (MTI)雷达的改善因子。文中介绍了DDS技术在雷达频率源中的应用 ,以及雷达频率源中DDS的触发抖动引起的发射信号之间的相位突跳 ,最后指出DDS在雷达频率源的应用中 ,避免DDS的触发抖动导致发射信号之间相位突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频率源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触发抖动 相位突跳 相参积累 MTI 改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的触发抖动引起IQ相位突跳的研究
2
作者 徐润德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45-348,共4页
阐述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对DDS的触发抖动引起IQ相位突跳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给出了判别此类问题的实验方法,指出了设计对策。
关键词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触发抖动 相位突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间隙气体开关触发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铁平 丛培天 +3 位作者 李阳 黄涛 盛亮 曾正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9-2244,共6页
针对触发脉冲幅值、气体压强和紫外光照射3个因素对多间隙气体开关触发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触发电压由50kV提高到70kV时,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降低约40%,统计时延的抖动降低约44%,形成时延的抖动变化不大。触发电... 针对触发脉冲幅值、气体压强和紫外光照射3个因素对多间隙气体开关触发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触发电压由50kV提高到70kV时,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降低约40%,统计时延的抖动降低约44%,形成时延的抖动变化不大。触发电压继续升高,触发抖动降低的趋势明显减缓。开关工作气压由0.16MPa提高到0.28MPa,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增大约1.6倍,统计时延和形成时延的抖动均显著增大。紫外光辐照时间增长,开关触发抖动显著减小,最佳的辐照时间为80~140ns,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降低约39%。紫外光辐照可以有效降低开关统计时延的抖动,对形成时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气体开关 触发抖动 统计时延 形成时延 紫外光预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间隙气体开关紫外光预电离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铁平 丛培天 +10 位作者 盛亮 黄涛 张国伟 郭宁 韩娟娟 吴撼宇 李岩 李阳 罗维熙 王亮平 曾正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06-2810,共5页
针对一种用于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的多间隙气体开关,设计了针式和孔式两种预电离触发结构,获得了两种预电离结构下开关的自击穿特性和触发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预电离针后,开关静态特性没有明显变化,开关自击穿电压平均值变... 针对一种用于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的多间隙气体开关,设计了针式和孔式两种预电离触发结构,获得了两种预电离结构下开关的自击穿特性和触发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预电离针后,开关静态特性没有明显变化,开关自击穿电压平均值变化幅度小于3%;开关触发特性明显改善,开关工作电压150kV、触发电压60kV时,触发抖动减小约20%,触发阈值降低5~10kV。对于针式预电离结构,实验研究了不同触发电压、工作气压、电离间隙距离时紫外光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电离间隙距离1.5~3.0mm时,开关触发抖动小于2.0ns,预电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气体开关 紫外光预电离 自击穿电压 触发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