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释性翻译与意象对等的冲突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34-537,共4页
意象是诗歌的中心元素,是诗歌中象征的载体,是诗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翻译诗歌必须完整再现原诗意象。根据Newmark的"中心元素"理论、Frye的象征学说以及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举例探讨了"解释性翻译"... 意象是诗歌的中心元素,是诗歌中象征的载体,是诗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翻译诗歌必须完整再现原诗意象。根据Newmark的"中心元素"理论、Frye的象征学说以及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举例探讨了"解释性翻译"与意象对等的冲突:"解释性翻译"不仅损害了诗歌的意象,而且违背了翻译的诸多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解释性翻译 意象对等 象征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英语外宣报道中的解释性翻译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秋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英语外宣报道有别于单纯的汉译英,并非对汉语新闻的逐字英译,俩者不能简单地等同视之。外宣报道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传播效果,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汉语新闻的英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的清晰度。通过大量现成报刊实例分析解释性翻... 英语外宣报道有别于单纯的汉译英,并非对汉语新闻的逐字英译,俩者不能简单地等同视之。外宣报道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传播效果,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汉语新闻的英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的清晰度。通过大量现成报刊实例分析解释性翻译在外宣翻译中的必要性、种类、作用及背景解释度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报道 解释性翻译 传播效果 度的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和对外翻译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本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文针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提出在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生存,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对外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但对外翻译不能靠外国人,中国翻译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个重担,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可以进行跨国远程合... 本文针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提出在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要生存,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对外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但对外翻译不能靠外国人,中国翻译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个重担,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可以进行跨国远程合作翻译。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应该在对外翻译中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中国文化 《英汉大词典》 中国传统文化 解释性翻译 多元文化 中国翻译工作者 外国人 经济全球化 文化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中的阐释与注释 被引量:26
4
作者 方梦之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0-52,共3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语言有它本身的特殊性,也有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特殊性。译者在处理两种语言形式上的矛盾、两种文化内在的矛盾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交错矛盾时,经常运用随文阐释或注释这两种手段。阐释和注释都是译者对原...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语言有它本身的特殊性,也有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特殊性。译者在处理两种语言形式上的矛盾、两种文化内在的矛盾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交错矛盾时,经常运用随文阐释或注释这两种手段。阐释和注释都是译者对原作理解的派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生物 两种文化 异族文化 解释性翻译 文末注 原文信息 文化特性 概念意义 使译 松鼠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国俗词语汉译英的技巧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华奋 《外国语文》 1995年第4期59-62,共4页
谈国俗词语汉译英的技巧毛华奋笔者曾以《名物不同传实不易》为题谈了对“中国特有事物名称和概念”汉译英的几点浅见(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93.4期),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再求教于同行。某种事物为... 谈国俗词语汉译英的技巧毛华奋笔者曾以《名物不同传实不易》为题谈了对“中国特有事物名称和概念”汉译英的几点浅见(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93.4期),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再求教于同行。某种事物为一个民族所独有,而反映该事物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俗词语 汉译英 国俗语义 新词语 汉英成语 文化色彩 大学出版社 民族文化特色 解释性翻译 借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