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释性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冠宇 陈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7-950,共14页
解释性项目反应理论模型(Explanatory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s, EIRTM)是指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模型构建的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模型。EIRTM能在IRT模型的基础上直接加入预测变量,从而解决各类测... 解释性项目反应理论模型(Explanatory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s, EIRTM)是指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模型构建的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模型。EIRTM能在IRT模型的基础上直接加入预测变量,从而解决各类测量问题。首先介绍EIRTM的相关概念和参数估计方法,然后展示如何使用EIRTM处理题目位置效应、测验模式效应、题目功能差异、局部被试依赖和局部题目依赖,接着提供实例对EIRTM的使用进行说明,最后对EIRTM的不足之处和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项目反应理论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非线性混合模型 测量不变性 解释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用价值目标判断改造世界的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韩东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5,共5页
认识可以区分为解释性的和改造性的。前者包含真理问题 ,后者则与真理问题无关。因为实践只能检验解释性理论的真理性 ,不能检验改造性理论的真理性。改造世界包括“对象能何改”和“对象当何改”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对象能何改”的问... 认识可以区分为解释性的和改造性的。前者包含真理问题 ,后者则与真理问题无关。因为实践只能检验解释性理论的真理性 ,不能检验改造性理论的真理性。改造世界包括“对象能何改”和“对象当何改”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对象能何改”的问题虽有真假之辨 ,却无真理可言。“对象当何改”的问题也不是靠实践标准 ,而是靠价值目标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理论 改造性理论 价值目标 认知性实践 改造性实践 认识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至8岁儿童心理理论各成分的发展及其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彦 苏彦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9-646,共8页
使用故事-图片法,施测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和失言理解4类任务,考察5~8岁儿童多个层次的心理理论能力。结果表明,5岁儿童已经很好地理解一级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和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在类似的年龄发展起来,6... 使用故事-图片法,施测一级错误信念、二级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和失言理解4类任务,考察5~8岁儿童多个层次的心理理论能力。结果表明,5岁儿童已经很好地理解一级错误信念。解释性心理理论和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在类似的年龄发展起来,6~8岁是他们发展的关键时期。8岁儿童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失言中所包含的认知和情感成分。相关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一级错误信念理解可能是后来发展的解释性心理理论、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和失言理解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信念理解 复制式心理理论 解释性心理理论 失言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提取公因式”:论法典总则的建构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峰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8,共16页
“提取公因式”方法单方面强调总则内容对既有部门法实践的依赖,忽视了我国语境下总则内容的体系性、多元性和理想性特征,因而是有缺陷的。我国法典化实践所期待的法典总则本质上是关于既有部门法实践的解释性理论,意在建构部门法实践... “提取公因式”方法单方面强调总则内容对既有部门法实践的依赖,忽视了我国语境下总则内容的体系性、多元性和理想性特征,因而是有缺陷的。我国法典化实践所期待的法典总则本质上是关于既有部门法实践的解释性理论,意在建构部门法实践所隐含的独特实践形式及其内在价值目的。作为解释性理论的法典总则包含监管性内容和操作性内容两个部分,监管性内容旨在为法律官员的立法和司法适用提供指引和约束,操作性内容旨在与分则内容相互配合直接作为裁判依据评价公民行为。总则制定应当采取建构性解释的方法,首先为既有部门法实践赋予相匹配且道德最佳的内在价值目的,以之作为监管性内容的核心;然后根据该内在价值确定操作性内容的基本概念框架,并结合立法者试图贯彻的其他社会性价值和法治价值确定操作性内容的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典总则 提取公因式 部门法内在价值 解释性理论 建构性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真理标准还不够──价值目标是判断实践优劣的唯一标准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东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价值目标 改造性理论 真理标准 价值标准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改造世界 退田还湖 围湖造田 解释性理论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一种话语策略--基于高等教育学分类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方泽强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7,共8页
高等教育学面临学科危机成为近些年热议的学术问题。其实,高等教育学的危机是一种局部的、偶发性现象而非是全局的、必然性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说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是一种事实判断,毋宁说是一种警示象征和推动学科再发展的话语策... 高等教育学面临学科危机成为近些年热议的学术问题。其实,高等教育学的危机是一种局部的、偶发性现象而非是全局的、必然性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说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是一种事实判断,毋宁说是一种警示象征和推动学科再发展的话语策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要树立类型学的概念,正视高等教育学存在的障碍,其核心任务是既要发展"为什么""是什么"的解释性理论,还要发展"怎么做""怎么做好"的实践性理论和技术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学科危机 分类 解释性理论 实践性理论 技术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学假说的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超 《思想战线》 1986年第4期6-9,共4页
科学假说的提出是为了解释疑难问题的。针对同一个疑难问题,科学家们往往可能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性理论,有时甚至提出彼此观点相反的解释性理论。那么,究竟哪一种理论是真理呢?哪一种理论含有更多的合理性呢?这就不是理论本身所... 科学假说的提出是为了解释疑难问题的。针对同一个疑难问题,科学家们往往可能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性理论,有时甚至提出彼此观点相反的解释性理论。那么,究竟哪一种理论是真理呢?哪一种理论含有更多的合理性呢?这就不是理论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通过科学家的观察和实验才是检验科学假说真理性的手段。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假说 假说检验 解释性理论 基本观念 真理性 科学家 合理性 理论观点 检验过程 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题目位置效应的概念及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聂旭刚 陈平 +1 位作者 张缨斌 何引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8-380,共13页
题目位置效应(Item Position Effect,IPE)是指在剔除随机误差的影响之后,同一道题目在不同测验间因题目位置的变化而导致题目参数的变化。IPE的存在会严重威胁依赖于项目反应理论参数不变性特征的相关应用,比如测验等值和计算机化自适... 题目位置效应(Item Position Effect,IPE)是指在剔除随机误差的影响之后,同一道题目在不同测验间因题目位置的变化而导致题目参数的变化。IPE的存在会严重威胁依赖于项目反应理论参数不变性特征的相关应用,比如测验等值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IPE的检测,而对所检测到的效应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则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另外,在不同的研究情境下深入探讨IPE,对于基础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目位置效应 参数不变性 测验公平 解释性项目反应理论 多水平项目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