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必须重视解释学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 |
屠忠俊
|
《当代传播》
|
1999 |
3
|
|
|
2
|
关于介绍传播学研究中解释学方法几个问题的说明(二) |
屠忠俊
|
《当代传播》
|
2000 |
1
|
|
|
3
|
新批评抑或解释学: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问题 |
谷鹏飞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4
|
“原意”、“先见”及其解释的“客观性”——在“方法论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 |
王中江
|
《学术界》
|
2001 |
10
|
|
|
5
|
狄尔泰对人文科学方法论的解释学探讨 |
陈嘉明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89 |
0 |
|
|
6
|
论施特劳斯的解释学视域 |
郑兴凤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
7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学阐释 |
林国标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8
|
实践解释学视域下解释的客观性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
范海祥
程进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0 |
|
|
9
|
职业院校学生数字化劳动素养评价模型的响应式构建 |
王惠颖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
高秀昌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1
|
论现代比较体育观的发展 |
吴贻刚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