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焦虑的移动网络化解释偏向矫正: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杜夏雨 赖丽足 +4 位作者 史从戎 郭子涵 韩菁 张涛 任志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1366,I0005-I0009,共21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移动网络化解释偏向矫正(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Interpretation,iCBM-I)对健康焦虑的干预效果、影响因素及灾难化解释在干预起效中的机制作用。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健康焦虑标准的被试(N=228)... 本研究旨在考察移动网络化解释偏向矫正(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Interpretation,iCBM-I)对健康焦虑的干预效果、影响因素及灾难化解释在干预起效中的机制作用。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健康焦虑标准的被试(N=228)随机分配到iCBM-I干预组(100%积极反馈,N=76)、注意控制组(50%积极50%消极反馈,N=76)以及等待组(N=76)。干预组和注意控制组进行为期12天的在线任务训练,等待组不做训练。在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一个月对被试的健康焦虑、灾难化解释、一般焦虑和抑郁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与等待组相比,iCBM-I干预对健康焦虑个体的灾难化解释、一般焦虑和抑郁症状存在显著的即时效果和一个月后的追踪效果;基于潜在增长曲线模型的纵向中介检验显示,相对于注意控制组,iCBM-I干预通过降低个体的灾难化解释进而改善健康焦虑。本研究为健康焦虑的网络化干预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联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干预方法,以提高健康焦虑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焦虑 解释偏向矫正 随机对照试验 潜在增长曲线模型 纵向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偏向矫正:“自下而上”地改变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向?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冰茜 李雪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871,共13页
长久以来,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的社交情境存在偏向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偏向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维持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解释偏向矫正训练,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自下而上&... 长久以来,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的社交情境存在偏向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偏向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维持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解释偏向矫正训练,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自下而上"地改变焦虑个体的这种解释偏向。与此同时,部分研究人员还发现经过这种"自下而上"的训练之后,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也有所改善。然而,解释偏向矫正是一个新领域,存在整体研究异质性高、矫正训练机制不明确等争议。首先,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的常用研究范式,从被试临床状态与年龄特征两个方面梳理了解释偏向矫正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本文重点关注了解释偏向矫正训练作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起效机制,综合过往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干预作用模型",探讨了可能影响因素(自我意象、自尊、对威胁性刺激的评估、正性评价恐惧、长时记忆、焦虑敏感性和回避行为)。最后,本文从解释偏向、焦虑症状、迁移效应、实验设计和整体领域研究质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恐怖 解释偏向 解释偏差 解释偏向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