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论“改变世界”对“解释世界”的超越 |
周淑研
|
《今古文创》
|
2023 |
0 |
|
2
|
哲学,让世界更美好 |
童世骏
|
《哲学分析》
|
2010 |
1
|
|
3
|
马克思哲学何以是改变世界的哲学 |
吕世荣
聂海杰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0 |
0 |
|
4
|
理论对文学的解释 |
蔡翔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5 |
1
|
|
5
|
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合理性及其相干性解析--鉴于多世界理论的“多”与“一” |
张兰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6
|
反思“文明区隔” |
刘新成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7
|
解读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属性 |
陈连山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7 |
1
|
|
8
|
论后现代视野下文学欣赏及教学策略 |
侯磊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领导用“易”的艺术 |
李一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论认识论的归宿 |
张洪春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5 |
0 |
|
11
|
猎头顾问的职业信念 |
宋斌
|
《国际人才交流》
|
2013 |
0 |
|
12
|
论教育仪式话语的特点及其功能 |
许桂林
刘丙元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3
|
中、西创世神话里蛇文化现象比较 |
袁江洁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0 |
2
|
|
14
|
从音乐教育目的论来浅议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 |
王晖
|
《歌海》
|
2009 |
8
|
|
15
|
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
郭艳萍
|
《成才之路》
|
2012 |
1
|
|
16
|
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 |
马小朝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7
|
警视未来中国教育和研发投入不足 |
王振中
|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8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文论选讲 |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 侍作兵 |
侍作兵
|
《江苏教育》
|
2019 |
0 |
|
20
|
阴谋还是科学? |
龙钰石
|
《新经济》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