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论“改变世界”对“解释世界”的超越
1
作者 周淑研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1期80-82,共3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最后一条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对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界产生了广泛讨论,其中认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对世界做出解释性的说明,马克思哲学是对世界做出革命的改变,这样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最后一条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对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界产生了广泛讨论,其中认为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是对世界做出解释性的说明,马克思哲学是对世界做出革命的改变,这样的区分自然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个悖论,就是对世界的解释也有对世界改变的目的和愿望,而对世界改变本身也包含着对世界的说明,而马克思对旧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就在于不仅在意识形态范围内“改变世界”,马克思区别于以前的哲学家,把实践融入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这也是马克思在哲学维度的重要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让世界更美好 被引量:1
2
作者 童世骏 《哲学分析》 2010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哲学家的职业使命是解释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自从马克思在1845年春作出那个著名论断以后,哲学家们已没有理由用对世界的解释来贬低或代替对世界的改变和改造了。
关键词 解释世界 哲学家 美好 职业使命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何以是改变世界的哲学
3
作者 吕世荣 聂海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91-100,共10页
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根本不同,旧哲学本质上是"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则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变革了旧哲学的理论建制,确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将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与时代... 马克思哲学与旧哲学根本不同,旧哲学本质上是"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哲学则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马克思变革了旧哲学的理论建制,确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将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与时代变革和世界历史发展密切关联。马克思担负起了以往哲学家们无法完成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基于哲学高度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矛盾,阐明了它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发展方向;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将深刻的共产主义哲学理念提升为经验实证的社会批判和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实现了哲学现实化及科学理论批判和现实革命批判的有机结合。马克思哲学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提供了思想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解释世界 “改变世界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对文学的解释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翔 《当代作家评论》 1985年第5期34-35,共2页
理论乃是一种解释,它解释世界——就其终极意义而言,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有目的的,它要告诉人们世界究竟是什么,离开这一目的,理论就不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理论并没有享受到额外的特权,它同样受制于对象的存在,它的终极目的仍然是:... 理论乃是一种解释,它解释世界——就其终极意义而言,任何一种解释都是有目的的,它要告诉人们世界究竟是什么,离开这一目的,理论就不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理论并没有享受到额外的特权,它同样受制于对象的存在,它的终极目的仍然是:文学究竟是什么。文学并非因为理论而存在,相反,它存在,才需要解释,需要理论的观照。解释者和艺术世界之间永远存在着距离,正是这种距离才产生了解释的欲望,产生了方法——解释的手段、工具乃至解释者的思维方式和观照角度。方法只是一座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世界 基础理论 解释 文学史 终极目的 文学理论 艺术世界 观照角度 思维方式 需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合理性及其相干性解析--鉴于多世界理论的“多”与“一”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6-31,共6页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生态语言学研究备受学者青睐,但多种研究范式并存且范式之间关联性不强使得学科统一性不明析。多世界理论在论证微观与宏观的同一性、在叠加态中谋统一的强大解释力使其具备解析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融合点,...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生态语言学研究备受学者青睐,但多种研究范式并存且范式之间关联性不强使得学科统一性不明析。多世界理论在论证微观与宏观的同一性、在叠加态中谋统一的强大解释力使其具备解析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融合点,构建学科统一性的实力和基础。文章从多世界解释角度试析退相干的发生层面和多世界的分裂维度,阐释生态语言学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起因,分析各研究范式间割裂的机理,从而降解其显性退相干表象,揭示其隐性相干实相,期望有助于实现生态语言学学科内部真正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学科统一性 世界解释理论 退相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文明区隔”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新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共3页
在西方话语里,Civilization(文明)一词一出现就是一个解释世界的概念。它曾把世界切割为“昨日世界”与“今日世界”。据考证,最早使用civilization这个词的是法国人奇波拉(1749—1791),他曾指出,“文明”所指,并非某特定阶层... 在西方话语里,Civilization(文明)一词一出现就是一个解释世界的概念。它曾把世界切割为“昨日世界”与“今日世界”。据考证,最早使用civilization这个词的是法国人奇波拉(1749—1791),他曾指出,“文明”所指,并非某特定阶层的专有行为,而是一种本质性道德。同一时代的法国财务大臣杜尔哥(1729—1781)和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1723—1816)则把“文明”视为过程,即人的精神与行为逐渐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解释世界 区隔 反思 启蒙思想家 人的精神 法国人 性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属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连山 《上海艺术评论》 2017年第4期11-13,共3页
神话是远古时代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既是原始宗教的教义,也是古代科学知识体系和历史知识体系。神话通过万能的神来解释世界、解释人类,从而对人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提供证明。
关键词 中国古代神话 文化属性 科学知识体系 解读 远古时代 原始宗教 解释世界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后现代视野下文学欣赏及教学策略
8
作者 侯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4,共2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与哲学等方面正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人们对此称之为后现代转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与哲学等方面正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指向一种考察世界、解释世界的新范式,人们对此称之为后现代转向。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对于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着冲击和影响,其中对文学和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后现代视野 教学策略 社会生活 解释世界 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用“易”的艺术
9
作者 李一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2-24,共3页
《易经》广大精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易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人们在运用《易经》解释世界时,基本上是为我所用,各取所需。在领导学的视角下研究《易经》,也是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种“卦辞领... 《易经》广大精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包,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易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人们在运用《易经》解释世界时,基本上是为我所用,各取所需。在领导学的视角下研究《易经》,也是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种“卦辞领导”的研究倾向值得注意,就是通过对每一个卦辞的阐释,来谈论领导方法和艺术,借此把一般的领导学知识与64个卦辞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学 艺术 “易” 《易经》 解释世界 领导方法 卦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识论的归宿
10
作者 张洪春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5期21-24,共4页
论认识论的归宿张洪春马克思曾经指出:以往的哲学只是用各种观点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既对以往的哲学做了历史的总结: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又说明了自己的哲学的特点:是改造世界的哲学,即实践第一的特点。马克思并不是... 论认识论的归宿张洪春马克思曾经指出:以往的哲学只是用各种观点去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既对以往的哲学做了历史的总结: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又说明了自己的哲学的特点:是改造世界的哲学,即实践第一的特点。马克思并不是反对认识世界(即解释世界),而是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三个阶段 改造世界 认识活动 相的关系 认识发展 解释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头顾问的职业信念
11
作者 宋斌 《国际人才交流》 2013年第10期52-53,共2页
资深顾问是猎头行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力资源领域的弄潮儿。他们在认知、思考和解释世界的时候,形成了独特的职业信念,即“五个相信”。
关键词 职业信念 猎头顾问 猎头行业 人力资源 解释世界 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仪式话语的特点及其功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桂林 刘丙元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35,74,共5页
教育仪式是一种实践性的话语方式,具有仪式、话语和教育的三重特性。作为一种向学生解释世界的特殊方式,教育仪式话语强调互动性和以学生为主体,这既是教育仪式话语的基本内涵,也是其基本教育功能。若有效发挥教育仪式话语的教育功能,... 教育仪式是一种实践性的话语方式,具有仪式、话语和教育的三重特性。作为一种向学生解释世界的特殊方式,教育仪式话语强调互动性和以学生为主体,这既是教育仪式话语的基本内涵,也是其基本教育功能。若有效发挥教育仪式话语的教育功能,就须有效利用仪式作用机制、重视互动仪式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功能 话语方式 仪式 以学生为主体 解释世界 尊重学生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创世神话里蛇文化现象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江洁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任何一个民族古代史的开端必然是和神话结合在一起的。"创世神话"是解释世界各种事物起源的神话,也称"万物起源神话"或"开天辟地神话",而人类起源神话是创世神话的中心部分。创世神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任何一个民族古代史的开端必然是和神话结合在一起的。"创世神话"是解释世界各种事物起源的神话,也称"万物起源神话"或"开天辟地神话",而人类起源神话是创世神话的中心部分。创世神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释各种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起源,二是描述人类的出现。追溯到东方和西方的古代时期,都有一个有趣的、极为典型的共性现象,这个共性现象就是"蛇"。人类的始祖,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与"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神话 文化现象 人类起源 客观事物 解释世界 自然现象 古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音乐教育目的论来浅议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晖 《歌海》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论是用目的或目的原因解释世界的哲学。音乐教育目的论就是用音乐教育的目的或实施音乐教育的原因解释音乐教育为什么的阐释方式。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它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它将指导... 目的论是用目的或目的原因解释世界的哲学。音乐教育目的论就是用音乐教育的目的或实施音乐教育的原因解释音乐教育为什么的阐释方式。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它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它将指导音乐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且检验和评估音乐教学的成果。音乐教育分为旨在培养各类职业性音乐专门人才的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和旨在培养各类人才基本音乐素质的普通学校(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大学)音乐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音乐教育 教育目的论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专门人才 普通中小学 解释世界 阐释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艳萍 《成才之路》 2012年第33期I0011-I0011,共1页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领路人,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好帮手,是学生利用新知识认识世界的原动力。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的时期,他们渴望获得认知世界、解释世界的文化科学知识,去揭示事物的真相,从而发现规律;他们渴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领路人,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好帮手,是学生利用新知识认识世界的原动力。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的时期,他们渴望获得认知世界、解释世界的文化科学知识,去揭示事物的真相,从而发现规律;他们渴望寻求新知识,钻研新问题,开阔新视野,促使他们走向成才之路。化学学科是这个时期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来讲是比较乏味枯燥并望而却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在学习中把兴趣转化成乐趣,对化学产生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呢?以下是我几年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兴趣 化学教学 激发 培养 文化科学知识 认识世界 认知世界 解释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的真实性说开去
16
作者 马小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4,共3页
苏:我指的是赫西俄德、荷马和其它诗人所做的,他们做了一些虚构的故事,过去讲给人听,现在还讲给人听。 阿:但是你指的究竟是哪些?你看出他们的什么毛病? 苏:应该指责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 苏:我指的是赫西俄德、荷马和其它诗人所做的,他们做了一些虚构的故事,过去讲给人听,现在还讲给人听。 阿:但是你指的究竟是哪些?你看出他们的什么毛病? 苏:应该指责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对文学艺术的指控,尽管他带有偏见,但它无意间击中了文学艺术真实性的要害,同时也点出了文学艺术之伟大所在。几千年来,尽管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现代人对宇宙、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实性 文学的价值 文学艺术 现实对象 文学真实性 解释世界 象征隐喻 语言 赫西俄德 虚构的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视未来中国教育和研发投入不足
17
作者 王振中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这段墓志铭依旧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在当前及今后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加快改变世界指的是什么?一般而言,在国际上是要加快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内则是...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这段墓志铭依旧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在当前及今后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加快改变世界指的是什么?一般而言,在国际上是要加快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内则是要加快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所谓“三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不足 中国教育 国际经济秩序 解释世界 经济社会发展 哲学家 墓志铭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文论选讲
18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具有致力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和"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具有致力于"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和"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解决我国重 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文论 家教 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教育 实践品格 解释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 侍作兵
19
作者 侍作兵 《江苏教育》 2019年第17期F0004-F0004,3,共2页
他认为:理解的本质即教学的本质,教学即理解,理解即学习。理解不仅是追求“知其所以然”的学习,它还是对一切存在方式的洞见,是对事物内在运行规律的把握。理解涵育着儿童的好奇心,是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发生的前提。死记硬背或许也是一... 他认为:理解的本质即教学的本质,教学即理解,理解即学习。理解不仅是追求“知其所以然”的学习,它还是对一切存在方式的洞见,是对事物内在运行规律的把握。理解涵育着儿童的好奇心,是学习真正发生、深度发生的前提。死记硬背或许也是一种理解,只不过是理解的一种特殊的、隐蔽的方式。理解力作为看清被遮蔽的世界和解释世界的能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内在精神的发育。理解让人澄明,理解让人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解释世界 死记硬背 内在精神 学习 好奇心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谋还是科学?
20
作者 龙钰石 《新经济》 2010年第9期90-91,共2页
用动机论以及阴谋论来解释世界是一些人常用的选择,只不过,这样的解释能否让人信服也常让人怀疑。
关键词 阴谋论 科学 解释世界 动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