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解螺旋酶DDX5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程胜莲 薛婧涵 +3 位作者 淡苗 朱文龙 周宏超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RNA解螺旋酶DDX5(DEAD-box RNA helicase 5)又称RNA解螺旋酶p68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重要蛋白质,在调节RNA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包括转录、剪接、翻译和RNA稳定性的调节等。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RNA解螺旋酶DDX5(DEAD-box RNA helicase 5)又称RNA解螺旋酶p68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重要蛋白质,在调节RNA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包括转录、剪接、翻译和RNA稳定性的调节等。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DX5在肿瘤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还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监测指标。因此,针对DDX5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以及制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对DDX5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RNA解螺旋酶DDX5 生物学功能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含氨基末端的PIF1解螺旋酶的纯化和初步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永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阐述人类PIF1解螺旋酶的生理功能,纯化只含有解螺旋酶模序,不含N-末端的PIF1蛋白——PIF1△N,并对其生物化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以Hela细胞的cDNA文库为模版,PCR扩增得到PIF1的540~1 923的cDNA序列,在cDNA的5′端引入六... 目的从分子水平阐述人类PIF1解螺旋酶的生理功能,纯化只含有解螺旋酶模序,不含N-末端的PIF1蛋白——PIF1△N,并对其生物化学活性进行检测。方法以Hela细胞的cDNA文库为模版,PCR扩增得到PIF1的540~1 923的cDNA序列,在cDNA的5′端引入六聚组氨酸标签后插入pET20b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ET20-PIF1△N。通过共转化此重组质粒和一个编码稀有rRNA的质粒,PIF1△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在4℃通过一系列亲和层析柱,用高效液相纯化系统纯化了PIF1△N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化学活性。结果从Hela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了PIF1蛋白的540~1 923的基因片段,使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建立了纯化PIF1△N蛋白的亲和层析方法,并检测了其ATP酶活性。结论不含N-末端的PIF1蛋白-PIF1△N,具有依赖镁离子和DNA的ATP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F1解螺旋酶 蛋白纯化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蛋白
3
作者 王攀 王建校 +4 位作者 李珊珊 刘晓丹 王豫 周平坤 顾永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筛选与人类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PIF1蛋白PINT功能域(1~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926氨基酸)为诱饵,与HeLa细胞cDNA文库杂交,筛选能与人PIF1蛋白不...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筛选与人类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PIF1蛋白PINT功能域(1~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926氨基酸)为诱饵,与HeLa细胞cDNA文库杂交,筛选能与人PIF1蛋白不同功能域相互作用的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及β-galactosidase实验等确定阳性克隆。结果 PIF1蛋白PINT功能域杂交共获得17个阳性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有3个阳性基因,它们分别是CCNDBP1、OTUD5、CAP1。而PIF1蛋白解螺旋酶模序未获得阳性克隆。结论 PIF1蛋白的PINT功能域对调控PIF1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PIF1解螺旋酶 PINT功能域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IF1及其截短体重组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细胞内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珊珊 刘旭 +5 位作者 张莹 王建校 刘晓丹 王豫 周平坤 顾永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5-598,699,共5页
目的构建人PIF1及其C末端解螺旋酶模序(PIF1C)和N末端PINT结构域(PIF1N)截短体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进行真核表达,并确定PIF1、PIF1C、PIF1N在细胞内定位。方法以HeLa cDNA为模板PCR获取PIF1、PIF1C、PIF1N编码区cDNA,将其插入pCMV-Tag 2B... 目的构建人PIF1及其C末端解螺旋酶模序(PIF1C)和N末端PINT结构域(PIF1N)截短体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进行真核表达,并确定PIF1、PIF1C、PIF1N在细胞内定位。方法以HeLa cDNA为模板PCR获取PIF1、PIF1C、PIF1N编码区cDNA,将其插入pCMV-Tag 2B质粒中构建PIF1、PIF1C、PIF1N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人293细胞中,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细胞内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PIF1及其截短体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在真核细胞内成功表达。确定PIF1定位于核内,PIF1C定位于整个细胞,呈弥散分布,PIF1N主要定位于核内。结论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了PIF1、PIF1C、PIF1N,且发现PIF1N对PIF1的入核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PIF1及其各结构域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螺旋酶 PIF1 重组质粒 蛋白表达 免疫荧光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PIF1蛋白质N-末端多肽的表达纯化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5
作者 顾永清 朴金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解螺旋酶参与几乎体内所有的DNA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了从分子水平阐述人类PIF1解螺旋酶的生理功能,我们以HeLa细胞的cDNA文库为模版,PCR扩增得到PIF1基因5’端含有1~534核苷酸的cDNA序列一PIFAC。在PIF△C的5’端引入六组... 解螺旋酶参与几乎体内所有的DNA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为了从分子水平阐述人类PIF1解螺旋酶的生理功能,我们以HeLa细胞的cDNA文库为模版,PCR扩增得到PIF1基因5’端含有1~534核苷酸的cDNA序列一PIFAC。在PIF△C的5’端引入六组氨酸标签后插入pET15b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ET15-PIF△C。以此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 TM2(DE3)感受态细胞,使PIFAC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在4℃通过快速液相色谱纯化系统,通过一系列色谱层析柱纯化了PIFAC蛋白质。以纯化的PIFAC蛋白质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并检测了纯化的PIFAC的生物化学活性。结果显示不含解旋酶模序的人类PIF1蛋白质的N-末端,具有使单链DNA复性的特性。PIF1解螺旋酶具有解开DNA双链和使双链DNA复性这一矛盾的特性,暗示了人类PIF1解螺旋酶可能参与损伤DNA的修复,包括断裂的双链DNA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F1解螺旋酶 PIFΔC蛋白质 蛋白质纯化 单链DNA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照射人肝癌细胞诱导PIF1基因mRNA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彬 张莹 +5 位作者 赵德根 李忠秋 杨洋 李超 朱茂祥 顾永清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分别用2 Gy和4 Gy^(60)Coγ射线照射人肝细胞HepG2,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IF1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探讨PIF1基因是否参与电离辐射致DNA损伤应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HepG2细胞后,PIF1 mRNA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 分别用2 Gy和4 Gy^(60)Coγ射线照射人肝细胞HepG2,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IF1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探讨PIF1基因是否参与电离辐射致DNA损伤应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HepG2细胞后,PIF1 mRNA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照后先轻微降低随后一直高表达,高表达至少持续到照射后12 h。提示电离辐射能够诱导PIF1表达,表达水平与剂量、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F1解螺旋酶 电离辐射 DNA损伤修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