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works技术在变风量中央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军 任庆昌 +1 位作者 郑庆红 刘咸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219-222,256,共5页
该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中的Lonworks技术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并对该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提出了用LonManagerDDEServer和VisualBasic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的LONWORKS网络监控系统的方法。认为用Lonwo... 该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中的Lonworks技术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并对该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提出了用LonManagerDDEServer和VisualBasic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的LONWORKS网络监控系统的方法。认为用Lonworks技术中的网络变量来处理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解耦补偿系数是很合适的。该系统具有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包括实现了系统控制的彻底分散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用Lonworks技术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可以极大地改善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品质并提高控制系统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WORKS技术 变风量中央空调 解耦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 控制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解耦控制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卜文绍 王少杰 黄声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7,43,共7页
为适应无轴承运行控制技术走向高速大功率领域的需要,对三相无轴承异步电机的控制模型、策略和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经理论解析推导出激磁电感模型、基于转矩系统气隙磁链的可控磁悬浮力模型和不稳定单边磁拉力解析式,给出单边磁拉力前... 为适应无轴承运行控制技术走向高速大功率领域的需要,对三相无轴承异步电机的控制模型、策略和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经理论解析推导出激磁电感模型、基于转矩系统气隙磁链的可控磁悬浮力模型和不稳定单边磁拉力解析式,给出单边磁拉力前馈补偿方法,详细介绍四极转矩控制系统和二极磁悬浮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针对样机进行磁悬浮解耦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起动过程和稳态运行状态中,都能实现可靠的悬浮运行。所给出的三相无轴承异步电机解耦控制模型、策略和系统是实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无轴承异步电机 解耦控制系统 气隙磁链计算 前馈补偿 单边磁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磁场定向前馈解耦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志刚 路国锋 郝荣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07,236,共5页
针对大功率交流传动控制场合,在研讨其实现方案的基础上,就基于前馈解耦控制方式的异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系统进行了研究。研讨了异步电动机解耦方式与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影响电机解耦及磁场定向的因素,对转子电阻进行了辨识,并对所... 针对大功率交流传动控制场合,在研讨其实现方案的基础上,就基于前馈解耦控制方式的异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系统进行了研究。研讨了异步电动机解耦方式与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影响电机解耦及磁场定向的因素,对转子电阻进行了辨识,并对所述的矢量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控制系统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磁场定向 前馈解耦控制系统 辩识 矢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解耦控制系统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青 党选举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0,共3页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一套解耦控制实验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模块式硬件结构简单灵活、安全可靠,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的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大大简化了系统开发过程,并使该系统具有了工程应用意义。最后给出了基于该系统的一例控...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一套解耦控制实验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模块式硬件结构简单灵活、安全可靠,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的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大大简化了系统开发过程,并使该系统具有了工程应用意义。最后给出了基于该系统的一例控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W 解耦控制系统 开发平台 软件设计 人机界面 实验系统 系统开发 安全可靠 硬件构成 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变结构鲁棒解耦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富海 韩崇昭 《兵工自动化》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针对现代飞机在大飞行包线内飞行是一个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模型的问题,首先采用非线性变结构鲁棒解耦控制方法为其设计了控制律,即在设计切换函数时,引入误差积分项以抑制变结构控制的抖动,并提出了一种将不连续控制变为近似连... 针对现代飞机在大飞行包线内飞行是一个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模型的问题,首先采用非线性变结构鲁棒解耦控制方法为其设计了控制律,即在设计切换函数时,引入误差积分项以抑制变结构控制的抖动,并提出了一种将不连续控制变为近似连续控制的方法。然后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参数变化来模拟系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闭环系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不仅可实现对飞机滚转角、侧滑角、迎角等的渐近解耦控制,而且对系统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解耦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飞行控制 仿真 飞机 变结构鲁棒解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窑炉的分程解耦控制系统
6
作者 樊永显 谭永红 党选举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6期524-525,共2页
在玻璃窑炉的控制系统中,窑炉温度的稳定最为重要。由于窑炉温度和油压之间存在强耦合,严重影响传统控制的品质。在当前窑炉温度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微机进行控制,提出了一种针对玻璃窑炉工艺和调节阀特点的分程解耦控制方法,硬件采用... 在玻璃窑炉的控制系统中,窑炉温度的稳定最为重要。由于窑炉温度和油压之间存在强耦合,严重影响传统控制的品质。在当前窑炉温度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微机进行控制,提出了一种针对玻璃窑炉工艺和调节阀特点的分程解耦控制方法,硬件采用RS485总线标准建立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监控软件用GE NEE3 0实现,做到了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窑炉 分程解耦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 RS485总线 调节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解耦控制系统
7
作者 杨青 党选举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4期21-21,共1页
解偶控制系统由温度变送器、A/D转换PC7484多功能接口板、单相交流调压模块TY-380D40P-220及PC和基于LabVIEW的人机界面构成。采样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入PC,经对角递归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融合的控制算法处理获得数字式控制电压。再... 解偶控制系统由温度变送器、A/D转换PC7484多功能接口板、单相交流调压模块TY-380D40P-220及PC和基于LabVIEW的人机界面构成。采样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入PC,经对角递归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融合的控制算法处理获得数字式控制电压。再由D/A转换得到模拟控制电压,经全隔离信号调理模块,送往单相交流调压模块,可构成2×2或3×3等耦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解耦控制系统 人机界面 采样信号 数字信号 控制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控制实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1期104-105,共2页
扼要叙述了自行研制的解耦控制系统实验装置,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设计原理,以及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 解耦控制系统 实验装置 设计原理 控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机电液伺服系统逆控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彬 刘阁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0-205,共6页
针对舵机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以及经典控制方法很难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提出采用逆系统解耦控制方式,通过数学建模和线性控制器的设计,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阶跃输入和正弦输入实验测试表明,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可... 针对舵机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以及经典控制方法很难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提出采用逆系统解耦控制方式,通过数学建模和线性控制器的设计,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阶跃输入和正弦输入实验测试表明,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可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更强的鲁棒性、抗干扰性和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电液伺服系统 伪线性系统 系统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型纸的计算机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优贤 夏启军 李平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2-97,共6页
由于超薄型纸的定量和水份无法在线检测,本文根据这种纸机的特点,独立地分别设计网前部和干燥部的控制器,以网前部的解耦控制系统控制成纸绝干定量和流浆箱纸浆浓度,以干燥部的最优控制系统控制成纸水份。该计算机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 由于超薄型纸的定量和水份无法在线检测,本文根据这种纸机的特点,独立地分别设计网前部和干燥部的控制器,以网前部的解耦控制系统控制成纸绝干定量和流浆箱纸浆浓度,以干燥部的最优控制系统控制成纸水份。该计算机控制系统投入运行后,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部 纸浆浓度 流浆箱 纸机 超薄型 定量 水份 计算机控制系统 解耦控制系统 制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adaptive PSD decoupling cont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ree-phase electrode adjusting system of submerged arc furnace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建军 刘郁乔 +1 位作者 喻寿益 桂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05-412,共8页
Taking three-phase electrode adjusting system of submerged arc furnace as study object which has nonlinear, time-variant, multivariable and strong coupling features, a neural adaptive PSD(proportion, sum and different... Taking three-phase electrode adjusting system of submerged arc furnace as study object which has nonlinear, time-variant, multivariable and strong coupling features, a neural adaptive PSD(proportion, sum and differential) dispersive decoupling controller was developed by combining neural adaptive PSD algorithm with dispersive decoupling network. In this work,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and control difficulties of submerged arc furnace were simply introduced,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a neural adaptive PSD dispersive decoupling controller was discussed,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the controller are expounded in detail, and the block diagram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is presented. By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 and the adaptive PSD controller, the decoupling ability, adaptive ability,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neural adaptive PSD dispersive decoupling controller have been testified effectively. The controller is applicable to the three-phase electrode adjusting system of submerged arc furnace, and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achieving the power balance of three-phrase electrodes,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smel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 algorithm decoupling controller submerged arc furnace three phase electr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ing control and zero dynamics stabilization for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12
作者 鲁伟 李春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46-1955,共10页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nd q-axis current dynamics of the SHAPF system were decoupled and linearized into two pseudolinear subsystems. Then, an optimal feedback controUer was designed for the pseudolinear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e resulting zero dynamics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current dynamics can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ir reference states and the zero dynamics can be boun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robust against load variations and system parameter mismatches, its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C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inverse system method optimal control zero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