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在探测InSAR相位解缠误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涛 秦天亦 +1 位作者 陈晓森 王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1,共4页
基于最小生成树思想,并考虑多个连通图的情况,改进了现有的闭合环搜索算法。依据边的端点和长度信息建立树与余枝,从余枝中依次寻找能生成最小环的一条优先构成闭合环,以满足最短路径条件;通过设置余枝与闭合环的一一对应关系以满足独... 基于最小生成树思想,并考虑多个连通图的情况,改进了现有的闭合环搜索算法。依据边的端点和长度信息建立树与余枝,从余枝中依次寻找能生成最小环的一条优先构成闭合环,以满足最短路径条件;通过设置余枝与闭合环的一一对应关系以满足独立条件。最后,将该算法用于InSAR相位解缠误差的探测,明显提高了InSAR数据处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独立闭合环 最小生成树 余枝 INSAR 相位解缠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合环的InSAR解缠误差探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霞迎 赵超英 +1 位作者 刘媛媛 谷守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基于Sentinel-1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多个干涉图闭合环的残差探测解缠误差方法。以形变量较大的墨西哥城区为实验场,分别采用不同的闭合环对同一个干涉对进行探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符合性。
关键词 INSAR 解缠误差 Sentinel-1数据 闭合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大气误差和相位解缠误差的LiCSBAS方法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的探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定义 左小清 +2 位作者 喜文飞 肖波 刘馨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20,147,共8页
针对目前时序分析数据预处理耗时量大及高山峡谷地区单轨道探测地质灾害存在的弊端,本文以东川小江沿线高山峡谷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序LiCSBAS方法和联合二维形变分解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进行探测,探究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解决... 针对目前时序分析数据预处理耗时量大及高山峡谷地区单轨道探测地质灾害存在的弊端,本文以东川小江沿线高山峡谷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序LiCSBAS方法和联合二维形变分解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进行探测,探究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解决处理时间过长、控制大气延迟、相位解缠误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能大大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和降低大气延迟对形变结果的影响;(2)环闭合相位能够有效识别出均方根值大于定义阈值的有问题的环路;(3)联合升降轨获取一维视线向形变并进行二维分解,得到垂直向和东西向的形变,综合各形变信息,引入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共探测出6处地质灾害区。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优势,为政府部门监测及探测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有效、快速的探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峡谷 地质灾害 LiCSBAS 二维形变 大气校正 解缠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LiCSBAS和机器学习的昆明市地面监测和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洋洋 左小清 +3 位作者 肖波 李勇发 杨栩 董玉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124,共6页
针对InSAR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对流层延迟误差、解缠误差及处理大范围区域数据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磁盘空间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LiCSBAS和GACOS产品对2016年9月16日至2021年5月5日昆明市134景Sentinel-1升降轨影像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昆... 针对InSAR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对流层延迟误差、解缠误差及处理大范围区域数据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磁盘空间的问题,本文首先利用LiCSBAS和GACOS产品对2016年9月16日至2021年5月5日昆明市134景Sentinel-1升降轨影像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昆明市主城区沉降信息,在此基础上得到5个典型地表沉降区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利用深度森林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进行时序值的预测,引入绝对误差(ε)、均方根误差(RMSE)、纳什系数(NSE)对模型进行评价,深度森林和长短期记忆模型得到的ε均在4 mm以内,RMSE值分别为0.70和3.01,NSE值分别为0.92和0.81。结果表明,深度森林预测模型效果较好,联合LiCSBAS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城市地表监测和预测的方法可以为今后开展地面沉降监测和灾害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误差 LiCSBAS 解缠误差 深度森林 时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