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与伴生菌的鉴定及其相互关系
1
作者 熊平 陶树兴 +4 位作者 梁健 冯晓磊 郭贤 许真珍 唐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4,共6页
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增加稀释度分别获得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与伴生菌的纯培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两种菌进行鉴定;将两种菌分别培养及二者按不同比例接种进行混合培养,测定活菌数量、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量... 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增加稀释度分别获得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与伴生菌的纯培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两种菌进行鉴定;将两种菌分别培养及二者按不同比例接种进行混合培养,测定活菌数量、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量,探讨两种菌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AX32为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伴生菌AX322为根癌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相比,两种菌活菌数量降低,种间关系为竞争,但混合培养时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 伴生菌 菌种鉴定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固氮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陶树兴 郭贤 +4 位作者 梁健 柴霞 张娟妮 魏园媛 冯晓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筛选利用纤维素的高效固氮芽孢杆菌作为生产生物固氮菌肥料的菌株,将土壤样品悬液在80℃水浴加热10min,采用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富集和分离纯培养;用DNS法测糖、微量凯氏定氮法定氮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通过盆栽... 为了筛选利用纤维素的高效固氮芽孢杆菌作为生产生物固氮菌肥料的菌株,将土壤样品悬液在80℃水浴加热10min,采用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富集和分离纯培养;用DNS法测糖、微量凯氏定氮法定氮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通过盆栽试验观察菌液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比对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实验筛选到生长较快、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效率较高的利用纤维素的固氮芽孢杆菌菌株CX21,该菌株在黄瓜盆栽试验中可以达到对照处理施用化学氮肥的等同效果;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mucilaginos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生物固氮 芽孢杆菌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崔海洋 程仕伟 +3 位作者 黄田红 李秀娟 杨立红 陈国忠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3-47,53,共6页
对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B16,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确定其菌属来源,分析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和温度、酸碱和热稳定性、金属离子对酶活性... 对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B16,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确定其菌属来源,分析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和温度、酸碱和热稳定性、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后考察纤维素酶系的分布.结果表明:筛选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其较适反应温度为30℃,较适pH8.0,在10~60℃呈高稳定性,在pH5~8时稳定性较强,Mn2+和Ba2+是该酶的激活因子.除微晶纤维素酶活力(16.39U/mL)稍弱外,滤纸酶(70.37U/mL)、届.葡萄糖苷酶(131.55U/mL)、羧甲基纤维素酶(307.23U/mL)活力均相对较高.结果表明,该酶在饲料添加剂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分离鉴定 淀粉芽孢杆菌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滤纸酶活力为指标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 被引量:9
4
作者 姜军坡 朱宝成 王世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3-47,共5页
以滤纸酶活力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培养基中碳源、氮源、起始pH值、装瓶量、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产... 以滤纸酶活力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培养基中碳源、氮源、起始pH值、装瓶量、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对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黄豆饼粉3%、培养基起始pH值4.0、接种量4%、装瓶量50 ml/250 ml,37℃发酵72 h时,发酵液中滤纸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为3 309.90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25倍。优化后,Tu-115菌株产滤纸酶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 纤维素 滤纸酶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军坡 高同国 王世英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3期67-72,共6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葡萄糖含量4%,黄豆饼粉含量1.5%,接种量4%,温度35℃,发... 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葡萄糖含量4%,黄豆饼粉含量1.5%,接种量4%,温度35℃,发酵时间72 h,装瓶量75 m L/250 m L;确定葡萄糖含量、黄豆饼粉含量和接种量对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最显著。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理设计试验,建立以CMC酶活力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模型,利用Design-Expert得到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葡萄糖含量4.7%,黄豆饼粉含量1.1%,接种量3.2%,温度35℃,发酵时间72 h,装瓶量75 m L/250 m L时,供试菌株相应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8.43±0.91)U/m L。与最初发酵条件对应的(0.67±0.01)U/m L相比,发酵条件优化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提高26.5倍,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响应面法 淀粉芽孢杆菌 Box-Benhnken Design-Exp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解淀粉芽孢杆菌BA-DES4产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智 温冬灼 +3 位作者 冯丽荣 章圣龙 杨可心 张晓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DES4为材料,纯化并研究了其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方法:研究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及SephadexG-75凝胶过滤层析方式对其所产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其... 目的:本研究以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DES4为材料,纯化并研究了其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方法:研究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及SephadexG-75凝胶过滤层析方式对其所产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其分子量,并对纯化后纤维素酶的酶液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纤维素酶系组分(内切葡聚糖酶),对纯化的电泳内切葡聚糖酶进行酶活测定,其比活力为51.08 U/mg。发现其分子量为22.4 kDa;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65℃和6.0,且在pH5.0~7.0和温度55~65℃下稳定性较高;Mn^(2+)对纤维素酶活力激活作用较为显著,Cu^(2+)的抑制作用最大。结论:该菌株可作为产内切葡聚糖酶的潜在菌株,内切葡聚糖酶可在Mn^(2+)、Fe^(2+)的作用下促进酶活力,同时在高温及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能够参与高效降解高温酸性环境中的纤维素,提高生产率,同时将分解成的葡萄糖供发酵使用,具有应用高温大曲发酵酒生产的潜力,为该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 纤维素 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利用农业废弃物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隋明 周荣清 +3 位作者 余彩霞 舒学香 张彩 黄钧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共3页
主要综述了纤维素酶的来源、组成和催化机理,以及能合成纤维素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研究。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 纤维素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细菌纤维素发酵条件
8
作者 林伟铃 朱宏阳 +2 位作者 饶雪娥 杨宏芳 李泳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142-144,147,共4页
[目的]实现高效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方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ZF-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ZF-7)为菌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响应面法(CCRD)对其发酵生产BC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利用单... [目的]实现高效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方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ZF-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ZF-7)为菌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响应面法(CCRD)对其发酵生产BC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D-葡萄糖和酵母膏,并确定了D-葡萄糖、酵母膏及无水乙醇添加量对BC产量(干重)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56.1 g/L、酵母提取物9.9 g/L、乙醇17.2 ml/L。在此条件下,测得BC产量7.88 g/L,比初始产量提高了35.4%。[结论]研究可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淀粉芽孢杆菌 响应面法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CEL-1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蘅香 王凤学 +4 位作者 钟超 王春明 邵婷婷 贾红华 韦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9-382,共4页
从沼气站秸秆堆肥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室温下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EL-1,在选定最适碳氮源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为可溶性淀粉、玉米浆和硫酸铵。进而通过爬坡试验和Box... 从沼气站秸秆堆肥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室温下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EL-1,在选定最适碳氮源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为可溶性淀粉、玉米浆和硫酸铵。进而通过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产纤维素酶条件为:培养温度27℃,p H值为6.0,可溶性淀粉27.5 g/L,玉米浆8.0 g/L,硫酸铵5.0 g/L,纤维素酶酶活力达161.34 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2.7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CEL-1 纤维素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及其酶解能力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圻霏 张斯童 +3 位作者 孙旸 陈光 沈丽君 曲嘉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17,共4页
纤维素是地球上丰富的天然生物聚合物,是重要的可再生有机资源,在农作物秸秆中尤为丰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组成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限制自然界中大量秸秆的降解。纤维素酶是将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的一类酶的总... 纤维素是地球上丰富的天然生物聚合物,是重要的可再生有机资源,在农作物秸秆中尤为丰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组成木质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限制自然界中大量秸秆的降解。纤维素酶是将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的一类酶的总称,主要作用于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木质纤维素转化利用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类具有纤维素酶合成能力的细菌,其合成的纤维素酶具有产酶条件简单,培养周期短,酶活力高的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近年来产纤维素酶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与发酵工艺及其特性进行综述,以期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 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深宏 程方俊 +7 位作者 罗干 张耕 杜亚楠 康霞梅 王晓涵 赵自亮 任绍科 郭建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1-787,共7页
【目的】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为牛粪快速无害化降解提供菌剂。【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重庆三峡库区3个牛粪堆肥厂样品分离纯化菌株,利用水解圈法和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酶糖化力法筛选、测定菌株纤维素酶活性... 【目的】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为牛粪快速无害化降解提供菌剂。【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重庆三峡库区3个牛粪堆肥厂样品分离纯化菌株,利用水解圈法和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酶糖化力法筛选、测定菌株纤维素酶活性,通过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采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6.0对菌株16S rRNA基因进行遗传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从牛粪堆肥样品中分离得到的57株菌株中筛选出10株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其中菌株X10纤维素酶活最高,为31.9 U·mL-1。菌株X10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在16S rRNA基因遗传系统发育树中与解淀粉芽孢杆菌位于同一簇。【结论】筛选的菌株X10为高产纤维素酶解淀粉芽孢杆菌,可用于牛粪无害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发酵 纤维素 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低温适生芽孢杆菌TS1、TS3的拮抗及降解纤维素活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晓晖 谢永丽 +2 位作者 陈兰 柴树芳 赵继丽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277-281,共5页
为获得在高原生态农牧业中具有研究应用潜力的根围促生菌,从极端环境生境筛选出具有耐盐、耐低温适生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通过gyr B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TS1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 为获得在高原生态农牧业中具有研究应用潜力的根围促生菌,从极端环境生境筛选出具有耐盐、耐低温适生性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通过gyr B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TS1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TS3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平板对峙试验发现,菌株TS1、TS3均具有拮抗植物病原真菌及细菌的活性(抑菌圈直径≥8 mm);经Landy培养基发酵提取的菌株脂肽类化合物可在血平板上形成直径≥11 cm的透明圈;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所产生的脂肽类化合物,菌株TS1可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泛革素(Fengycin),菌株TS3可产生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Iturin A),推测菌株的拮抗活性与脂肽类化合物合成有关;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法检测发现,菌株具有降解纤维素活性;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菌株解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16. 76、150. 12 U/m L;菌株TS1可在含Na Cl浓度为13%的LB培养基平板上及4、10℃低温条件下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的耐低温及耐盐性。2株耐盐、耐低温适生芽孢杆菌兼具多种功能特性,在高原生态农牧业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潜力,有望进一步研究并开发成为微生物肥料生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分子鉴定 拮抗活性 耐盐及低温适生 纤维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SQ-2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雪 李容欧 +1 位作者 孔美懿 黄磊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目的】对实验室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SQ-2进行促生特性研究,确定该菌株对水稻促生的浓度范围与作用机制,并分析接种菌株前后的土壤菌群结构。【方法】利用钼蓝比色法与固氮酶试剂盒对菌株SQ-2的溶磷能力及固氮酶活性进行... 【目的】对实验室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SQ-2进行促生特性研究,确定该菌株对水稻促生的浓度范围与作用机制,并分析接种菌株前后的土壤菌群结构。【方法】利用钼蓝比色法与固氮酶试剂盒对菌株SQ-2的溶磷能力及固氮酶活性进行检测。将10^(2)、10^(4)、10^(6)、10^(8)和3×10^(8)CFU/mL的菌悬液接种至水培与土培水稻中,分别培养14 d和20 d后测定其水培、土培水稻的根茎干鲜重、茎长与茎粗。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茚三酮检测法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培水稻土壤中脲酶、蛋白酶与蔗糖酶的活性。利用pH计电位法检测土壤pH值,用对应试剂盒检测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并对接种3×10^(8)CFU/mL组的土培水稻土壤进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菌株SQ-2对磷酸三钙的溶解量为229.63 mg/L,固氮酶活性为55.07 U/L。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悬液浓度在10^(4)CFU/mL时,水培水稻根的干、鲜重增长最为显著;在接种浓度为3×10^(8)CFU/mL时,土培水稻根茎的干、鲜重增长最为显著。随着接种菌悬液浓度的升高,上述土壤酶活性与速效氮磷钾浓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接种菌株3×10^(8)CFU/mL的土壤pH值则由原来的7.83降至7.26。接种菌株SQ-2改变了水稻根际土壤中的菌落构成,显著提高了土壤α多样性的Ace、Chao、Sobs与Shannon指数。【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SQ-2对土培、水培水稻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在土培实验中,能够通过提高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水平及改变土壤菌群结构来起到促生作用,为细菌菌肥的研发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 促生 溶磷固氮 土壤酶活性 根际细菌 水稻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工艺探究
14
作者 王风青 范楷 +5 位作者 郑佳 陈燕梅 肖春霞 陈琦 郭义东 李仲玄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0-105,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优化产酶工艺和酶解条件。通过微生物筛选技术,分离得到1株枯草芽孢杆菌X-1(Bacillus Subtilis X-1),并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和酶解条件。结果显示,优化后菌株的产酶条件为葡萄糖3%、尿素0.1%、微量元素... 试验旨在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优化产酶工艺和酶解条件。通过微生物筛选技术,分离得到1株枯草芽孢杆菌X-1(Bacillus Subtilis X-1),并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和酶解条件。结果显示,优化后菌株的产酶条件为葡萄糖3%、尿素0.1%、微量元素营养液10 mL/L、接种量6%、发酵时间15 h,此条件下内切酶活力为3.96 U/mL,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3.77 U/mL,外切酶活力为4.00 U/mL。优化后的酶解条件为:β-葡萄糖苷酶与外切酶的最适温度为45℃,内切酶的最适温度为60℃,酶解pH值为6~8,酶解时间为2.0~2.5 h,此时纤维素酶活力最强。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1具备高产纤维素酶的特性,试验优化工艺提升了菌株的产酶活力与降解效率,结果可为高纤维素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纤维素 产酶条件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稻秆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程鹏 刘姗姗 +2 位作者 王玉 卢存龙 刘爱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用于稻秆原位还田菌剂的开发。【方法】通过稻秆粉培养基和刚果红-纤维素选择性培养基,从芜湖地区腐殖土中筛选分离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CX1,测定不同底物条件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纤维素酶活性。通过滤纸条... 【目的】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用于稻秆原位还田菌剂的开发。【方法】通过稻秆粉培养基和刚果红-纤维素选择性培养基,从芜湖地区腐殖土中筛选分离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CX1,测定不同底物条件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纤维素酶活性。通过滤纸条崩解试验、土培降解试验、菌株与化学物质协同降解稻秆试验、发酵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探究菌株CX1腐解稻秆的特性。【结果】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序列相似性(99%)比对,确定CX1为高温嗜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 Bacillus sp.。以稻秆粉为底物,50℃条件下菌株CX1纤维素酶活力达13.87 U·mL^(–1),65℃时酶活力仍能达到9.73 U·mL^(–1)。添加菌株CX1培养4 d后滤纸条完全崩解,到15 d时,稻秆纤维素降解率达到52.55%,土培40 d时稻秆相对降解率达到25.38%。预先用质量浓度为0.05 g·mL^(–1)的NaOH溶液浸泡处理的稻秆更利于菌株CX1对稻秆的降解,腐解14 d时稻秆失重率比对照组增加了6.69%。添加经菌株CX1降解稻秆后的发酵液可使小麦的各项生长指标有明显提高,小麦的出苗率、苗高、根鲜质量和苗鲜质量分别提高了9.66%、55.55%、59.71%和118.84%。【结论】菌株CX1对高温具有耐受性,能高效降解纤维素,可在农业生产中促进稻秆原位还田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降 纤维素 高温嗜热芽孢杆菌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沙地白刺根际解淀粉芽孢杆菌DGL1的牧草促生活性及其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雪 谢永丽 +4 位作者 陈兰 吴晓晖 王添 青丽婷 陈海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37-1648,共12页
本研究测定了分离自青海大格勒干旱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根围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GL1的生物学活性,并对菌株DGL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拮抗瓜类枯萎病菌(Fusar... 本研究测定了分离自青海大格勒干旱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根围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GL1的生物学活性,并对菌株DGL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拮抗瓜类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孢病菌(Fusarium acuminat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活性,发现DGL1对3种病原真菌均具拮抗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均>26 mm);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测定菌株降解纤维素活性,发现菌株具有一定的降解纤维素活性;改良阿须贝(Ashby)无氮培养基检测证明菌株有固氮活性。对菌株促高原牧草燕麦(Avena sativ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紫羊茅(Festuca rubra)、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生长活性进行分析,发现DGL1具有促进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能力;采用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10对菌株DGL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分析,表明菌株DGL1基因组DNA全长3915550 bp,GC含量为46.47%,CDS数量为3972,有86个tRNA,27个rRNA,与COG,GO,KEGG数据库比对分别注释到2970,2926,2160个功能基因。本研究结合生物特性与基因组分析对菌株DGL1进行了促生和抑菌相关功能基因预测,为其促牧草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生境 淀粉芽孢杆菌 拮抗 促生 纤维素活性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产酶特性及其抑制禾谷镰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丽丽 余青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11-14,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生防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对从土壤中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产酶活性和生防菌功能展开研究,采用产生透明圈的方法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生产纤维素酶的功能,用牛津杯法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植物致病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 [目的]深入了解生防菌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对从土壤中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产酶活性和生防菌功能展开研究,采用产生透明圈的方法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生产纤维素酶的功能,用牛津杯法检测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植物致病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活性可以达到26.86 U/mL,并且它能够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而且生长代谢产物浓度越浓抑制效果越明显,未经稀释的菌液抑菌效价可达到465 mm/mL。[结论]该研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性能 淀粉芽孢杆菌 禾谷镰刀菌 纤维素 生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发酵菌的筛选鉴定及纤维素酶学性质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岩 刘宇 +4 位作者 侯美如 尹珺伊 朱庆贺 秦平伟 史同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为分离发酵黄芪菌株,试验采取黄芪样品接种营养琼脂,置30℃环境培养。取分离菌接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筛选能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纤维素酶性质。结果表明,筛选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降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的... 为分离发酵黄芪菌株,试验采取黄芪样品接种营养琼脂,置30℃环境培养。取分离菌接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筛选能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纤维素酶性质。结果表明,筛选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降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的比值(H/C)为4.03。在37℃环境培养36 h酶活力达到高峰,为32.16 U/m L。在低于60℃及pH值6.0~8.0环境纤维素酶较稳定,可保持酶活力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中药发酵 纤维素 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秸秆微晶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栗晶晶 王浩川 +8 位作者 付莎莉 常智 荆小院 李毅 肖畅 朱子卿 薛智权 郭宁馨 高建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6,共8页
[目的]研究谷子秸秆的新型处理方法,以有效利用生物资源。[方法]以谷子秸秆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采用微波辅助的碱处理和酸水解制备谷子秸秆微晶纤维素(FMS-MCC)的工艺流程;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FMS-MCC进... [目的]研究谷子秸秆的新型处理方法,以有效利用生物资源。[方法]以谷子秸秆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采用微波辅助的碱处理和酸水解制备谷子秸秆微晶纤维素(FMS-MCC)的工艺流程;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FMS-MCC进行结构表征;还利用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检测各产品间的潜在差异。[结果]谷子秸秆粉末(FMSP)电镜下呈现片层结构。碱处理后样品呈不规则形态且表面粗糙;同时,木质素的特征峰消失,表明碱处理能够彻底去除木质素。对剩余的纤维素进行不同时间酸解后,获得相应的FMS-MCC。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特征峰消失,其他纤维素峰值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样品成分已达稳定。此外,FMS-MCC的微观形貌均为短棒状或颗粒状,互相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与商品微晶纤维素(MCC)相比,颗粒的表面光泽度稍有差。解淀粉芽孢杆菌对FMSP的利用效果最佳,同时,较商品MCC,对FMS-MCC的利用效果更好。[结论]利用谷子秸秆制备的FMS-FCC与商品MCC并无较大差异,这为其生物质秸秆的综合利用开拓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秸秆 微晶纤维素 淀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离子束诱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婉 赵珊珊 +2 位作者 焦浈 杨逢源 王雁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从含腐败秸秆的土壤中分离出刚果红水解圈与菌落比值(D/H)较大的7株纤维素酶产生菌,其中菌株S-1分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酶活(CMC酶活)最高,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之为出发菌株进行离子束诱变,采用酶标仪高通量酶活测定法筛选出CMC酶... 从含腐败秸秆的土壤中分离出刚果红水解圈与菌落比值(D/H)较大的7株纤维素酶产生菌,其中菌株S-1分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酶活(CMC酶活)最高,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之为出发菌株进行离子束诱变,采用酶标仪高通量酶活测定法筛选出CMC酶活较高的突变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测定其传5代后菌株的CMC酶活,得到15株CMC酶活较高的突变菌株,其中突变菌株308的菌落形态变化较大,其CMC酶活最高,接种24 h后比出发菌S-1提高了84.4%,且突变菌株308的CMC酶活的提高具有遗传稳定性。表明离子束诱变对于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芽孢杆菌 离子束 诱变选育 纤维素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