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闭式解算法的粘弹性振子系统阻尼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宝 张文超 +1 位作者 李占龙 秦园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6-170,共5页
为了降低大型工程车辆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及振动,以具有流体特性的Maxwell分数阶粘弹性振子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粘弹性阻尼缓冲模型。依据粘弹性材料的分数阶本构关系及动力学关系,建立分数阶数学模型,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将离散后的... 为了降低大型工程车辆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及振动,以具有流体特性的Maxwell分数阶粘弹性振子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粘弹性阻尼缓冲模型。依据粘弹性材料的分数阶本构关系及动力学关系,建立分数阶数学模型,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将离散后的Grünwald-Letnikov分数阶微分定义代入系统方程,得到系统的闭式解。对比分析正弦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两种激励下系统参数变化对阻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分方程的阶数及系数变化均对系统的阻尼效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数值方法为工程车辆中粘弹性缓冲结构的阻尼效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振子 分数阶微分方程 闭式解算法 数值 缓冲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规划的基解算法
2
作者 高国成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1年第3期23-26,共4页
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基解算法。它是一个不需引入人工变量 ,不必预先求出一个可行基的直接求解算法。
关键词 线性规划 解算法 最优基可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幻方的解算法及证明
3
作者 蒋志伟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文提出了构造幻方的三种算法,並均有正确性证明。凭藉这三个算法,我们可以构造任意几阶幻阵。
关键词 矩阵分析 幻方 离散数学 方阵 余函数 解算法 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分区加强解算法解物体穿越激波非定常流场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娟 周伟江 马汉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88,共5页
使用统一分区加强解算法求解非定常可压缩 Navier- Stokes方程 ,模拟了物体分别以超音速和亚声速穿越与之同向运动激波的全过程 ,并且通过和单区计算结果的详细对比 ,说明统一分区加强解算法能够简便。
关键词 统一分区加强解算法 数值模拟 超声速穿越 亚声速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干线协调控制的改进数解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曾佳棋 王殿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86-2394,共9页
针对经典数解法不能确保得到最优解的问题,提出新的改进数解算法.明确理想信号位置的移动范围和移动方式,提出初始理想信号位置的概念;提出偏移绿信比的新定义,将信号相对于前、后方初始理想信号位置的偏移绿信比分别称为前、后投影绿信... 针对经典数解法不能确保得到最优解的问题,提出新的改进数解算法.明确理想信号位置的移动范围和移动方式,提出初始理想信号位置的概念;提出偏移绿信比的新定义,将信号相对于前、后方初始理想信号位置的偏移绿信比分别称为前、后投影绿信比;通过寻找绿波带宽度与前、后投影绿信比的关系,证明在理想信号移动的过程中绿波带宽度的变化次数等于干线交叉口的数量.预先计算前、后投影绿信比,避免在移动理想信号位置时对绿时损失的重复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数解算法相比经典数解法,可以得到最大绿波带宽,并且在结果相同的情况下计算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干线协调控制 解算法 绿波带宽度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柔性装配机构的三点定位反解算法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春平 赵金泽 +2 位作者 张杰 郭安儒 李卫东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22期49-53,共5页
为提高大型复合材料蒙皮部件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点定位的六自由度柔性装配系统运动反解算法。首先建立了柔性装配机构的运动模型,然后通过定位和跟踪装配部件上3个不共线的测量点始末位置坐标,利用该算法来求解各个驱动关节的运... 为提高大型复合材料蒙皮部件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点定位的六自由度柔性装配系统运动反解算法。首先建立了柔性装配机构的运动模型,然后通过定位和跟踪装配部件上3个不共线的测量点始末位置坐标,利用该算法来求解各个驱动关节的运动量。通过ADAMS软件构建柔性装配机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仿真获得了柔性定位器的驱动轨迹,结果发现该算法能保证装配部件运动平稳、准确,为调姿机构的精确控制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 三点定位 解算法 柔性装配机构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交叉口的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凯 赵世杰 +1 位作者 吴焕 尹帅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共11页
当干道上出现饱和交叉口时,需对饱和交叉口驶入方向进行截流调控以免路段排队溢流,对驶出方向进行绿波疏导以便车流迅速驶离。针对饱和交叉口不同方向的协调控制需求,本文给出了一种干道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首先,利用时距分析... 当干道上出现饱和交叉口时,需对饱和交叉口驶入方向进行截流调控以免路段排队溢流,对驶出方向进行绿波疏导以便车流迅速驶离。针对饱和交叉口不同方向的协调控制需求,本文给出了一种干道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首先,利用时距分析图推导了交叉口之间理想间距的计算通式,给出了交叉口协调相位时间中心偏移率的计算方法;然后,针对不同公共信号周期取值,分别计算各个交叉口在不同信号相位设置方式下的协调相位时间中心偏移率,将绝对值最小的中心偏移率所对应的相位设置方式作为各交叉口的优选相位;接着,比较不同公共信号周期取值下优选相位所对应的最大中心偏移率之差,对应最大中心偏移率之差最小的公共信号周期取值即为最佳公共信号周期;最后,结合红绿波设计特点给出了微调相位差的优化方法,使得交叉口绿波带方向的中心偏移率最小,从而确保干道双向获得较大的红绿波带宽。案例分析表明,本文算法设计得到的双向红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相比于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在保证驶入饱和交叉口方向存在最大红波带的同时,可以使得驶离饱和交叉口方向的绿波带宽明显增加。VISSIM仿真实验发现,本文方法设计得到的方案既能够缩短饱和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23.1%、平均排队长度33.8%,推迟饱和交叉口车辆排队溢出至上游交叉口的时间,也能够使饱和交叉口驶出车辆在下游路段的行程时间与停车次数分别减少17.5%与76.3%,实现了对于饱和交叉口的溢流防控与绿波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协调控制 双向红绿波 解算法 饱和交叉口 理想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盲信道辨识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异凌 彭启琮 李玉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5期553-558,共6页
传统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技术大多采用高阶统计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一些弊端。后来开始研究基于二阶统计的方法 ,这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基于二阶统计的盲信道辨识算法大致有以下五种 :线性预测算法LPA[1] [2 ] ,外积分解算法OP DA[3] [4 ] ... 传统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技术大多采用高阶统计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一些弊端。后来开始研究基于二阶统计的方法 ,这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基于二阶统计的盲信道辨识算法大致有以下五种 :线性预测算法LPA[1] [2 ] ,外积分解算法OP DA[3] [4 ] ,多步线性预测算法MSLP[5] ,最小均方平滑算法LSS[6 ] 和约束最小输出能量算法CMOE[7] 。但是这些算法的仿真结果显示信道是不能被辨识的 ,该文将通过分析这些算法 ,指出导致辨识失败的原因 ;并在数字通信系统的背景下 ,给出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统计 盲信道 盲辨识 均衡 数字通信 线性预测算法 外积分解算法 多步线性预测算法 最小均方平滑算法 约束最小输出能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分段线性化电阻网络多解的实用算法
9
作者 温郑铨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1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采用虚区域的概念和解曲线的基本性质,提出了求规范化分段线性化电阻钢络多解的实用算法。它的特点是整个求解过程没有重复无效的迭代步骤,不论网络有多少个解,求出全部解的总迭代步骤数仅取决于定义域R^n由超平面分割而成的区域总... 本文采用虚区域的概念和解曲线的基本性质,提出了求规范化分段线性化电阻钢络多解的实用算法。它的特点是整个求解过程没有重复无效的迭代步骤,不论网络有多少个解,求出全部解的总迭代步骤数仅取决于定义域R^n由超平面分割而成的区域总数。它所依据的概念简单,易编程序,在一般微机上能解多个非线性元件的网络,比较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 电阻网络 规范化 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解模糊新算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曾涛 龙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9-101,共3页
模糊问题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固有问题 .目前常用的解模糊算法是孙子定理方法和一维集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模糊算法 ,即群算法 .这种算法对测量误差不敏感 ,而且既可以解距离模糊又可以解多普勒模糊 ,所以它的性能优于孙子定理算... 模糊问题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固有问题 .目前常用的解模糊算法是孙子定理方法和一维集算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模糊算法 ,即群算法 .这种算法对测量误差不敏感 ,而且既可以解距离模糊又可以解多普勒模糊 ,所以它的性能优于孙子定理算法 .另一方面 ,由于使用了查找表 ,群算法的计算量比一维集算法小 ,因而更适合实时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雷达 频率估计 模糊算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彦鑫 赵昀 刘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90-1495,共6页
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周模糊度的搜索速度和解算成功率。为了在不降低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解相关程度的前提下,提高解相关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典型解相关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对角线预排算的... 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周模糊度的搜索速度和解算成功率。为了在不降低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解相关程度的前提下,提高解相关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典型解相关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对角线预排算的解相关算法。该方法源于对直接对角线排序解相关算法的预排序思想,采用矩阵分解后对角线元素中最小值并将其转换到对应对角线位置的方式,用更少的迭代次数达到比直接对角线排序更好的解相关效果。将新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得出,其性能优于直接对角线排序算法,解相关功能与联合解相关算法等效,且计算效率略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载波相对定位 模糊度相关 联合相关算法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相关算法的直扩超宽带系统路径间干扰抑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莘元 殷潜 +1 位作者 毕晓艳 吕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78-1282,共5页
通过研究存在路径间干扰(IPI)时直扩超宽带(DS-UWB)系统的信号模型,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DS-UWB部分合并RAKE接收机(PRAKE)与异步CDMA系统有着相似的信号模型。基于这一相似性,将用于多用户检测的解相关算法用于PRAKE中以抑制IPI。使用滑... 通过研究存在路径间干扰(IPI)时直扩超宽带(DS-UWB)系统的信号模型,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DS-UWB部分合并RAKE接收机(PRAKE)与异步CDMA系统有着相似的信号模型。基于这一相似性,将用于多用户检测的解相关算法用于PRAKE中以抑制IPI。使用滑窗法实现了解相关器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善PRAKE接收机在CM1信道中的性能,在衰落更为严重的CM3信道中系统性能也有少许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超宽带(DS-UWB) 路径间干扰 相关算法 部分RAKE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圆阵干涉仪解模糊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琴 潘英锋 吴峻岩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有效提高五元均匀圆阵干涉仪测向精度,基于五元均匀圆阵干涉仪测向原理对模糊数和测向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改进解模糊算法.该方法利用圆阵干涉仪的五组短基线组进行测向解模糊,然后结合测向精度最高的一组长基线组测向进一步提高... 为有效提高五元均匀圆阵干涉仪测向精度,基于五元均匀圆阵干涉仪测向原理对模糊数和测向精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改进解模糊算法.该方法利用圆阵干涉仪的五组短基线组进行测向解模糊,然后结合测向精度最高的一组长基线组测向进一步提高测向精度,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理论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解模糊运算量,有效地提高了测向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阵干涉仪 模糊算法 测向精度 模糊运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数间隔解相关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业才 张艳萍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5期137-140,共4页
针对波特间隔盲均衡算法的缺陷,利用分数间隔盲均衡算法能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道信息,判决反馈滤波器能补偿深度谱零点信道畸变所产生的影响,解相关常数模算法能加快收敛速度的优点,提出一种分数间隔解相关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FSDDFE)。... 针对波特间隔盲均衡算法的缺陷,利用分数间隔盲均衡算法能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道信息,判决反馈滤波器能补偿深度谱零点信道畸变所产生的影响,解相关常数模算法能加快收敛速度的优点,提出一种分数间隔解相关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FSDDFE)。该算法采用分数间隔加判决反馈的模型结构,在均衡器(前馈滤波器)权系数的调整中,引入了解相关常数模算法,使FSDDFE算法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均方误差明显减少。水声信道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常数模算法 分数间隔 判决反馈均衡器 水声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Q输出端解复用算法及其技术实现
15
作者 胡军强 李津生 洪佩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3-128,共6页
目前的高速交换机大都采用虚拟输出排队(VOQ)方法,并把变长分组拆成定长信元后交换。已有的关于队列组织与管理的文章都着重于讨论N×N交换结构中每个端口对应于一个实际物理端口的情况,但在实际中经常需要对端口进行复用和解复用... 目前的高速交换机大都采用虚拟输出排队(VOQ)方法,并把变长分组拆成定长信元后交换。已有的关于队列组织与管理的文章都着重于讨论N×N交换结构中每个端口对应于一个实际物理端口的情况,但在实际中经常需要对端口进行复用和解复用。我们针对863“实用化综合接入系统”边缘路由器子系统的设计特点,自行提出了基于输出子端口的队列组织与解复用算法。这篇文章阐述了该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性能分析和具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用算法 虚拟输出排队 信元 队列管理 VOQ 队列组织 交换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异步DS/CDMA系统延迟截断解相关算法
16
作者 张武荣 吴伟陵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6,共9页
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相比,解相关算法具有线性运算复杂度和不需要估计信道特征的优点。传统的逆矩阵滤波器在移动环境下不易实现,而滑动窗口算法对系统的定时有较严格的要求。基于信息码元之间的相关性随着时间间隔的加大而逐渐减小这... 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相比,解相关算法具有线性运算复杂度和不需要估计信道特征的优点。传统的逆矩阵滤波器在移动环境下不易实现,而滑动窗口算法对系统的定时有较严格的要求。基于信息码元之间的相关性随着时间间隔的加大而逐渐减小这个事实,本文提出了多用户异步DS/CDMA系统一种新的解相关算法─—延迟截断解相关算法:要判决当前时刻的信息码元,只需在延迟等待一定数量的码元之后截断,对截断后的码元按照传统的方法判决,这样就把异步系统等效为同步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当延迟的码元数和全部用户路径数基本相同时,传统判决的误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很小。算法适用于移动时变信道,并且对系统定时没有任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码分多址 多用户接收 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LTE系统中解信道交织算法的研究及FPGA实现
17
作者 张德民 董晓朋 +1 位作者 江曹勇 陈小亭 《广东通信技术》 2014年第7期20-24,共5页
主要研究了TD-LTE系统中解信道交织算法,提出一种解信道交织的FPGA实现方法。其中包括解信道交织算法的介绍、方案的构成、FPGA实现流程、对实现的结果以及占用资源进行分析。并在Virtex-6芯片上,进行了综合、仿真、板级验证。实现结果... 主要研究了TD-LTE系统中解信道交织算法,提出一种解信道交织的FPGA实现方法。其中包括解信道交织算法的介绍、方案的构成、FPGA实现流程、对实现的结果以及占用资源进行分析。并在Virtex-6芯片上,进行了综合、仿真、板级验证。实现结果表明,该解信道交织算法应用到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中具有良好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实现 TD-LTE系统 信道交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测高雷达展开法解距离模糊算法设计
18
作者 徐绵起 李侠 +1 位作者 朱建平 端峰 《火控雷达技术》 2003年第4期51-54,共4页
雷达信号处理的根本目的是从杂波中提取运动目标 ,为此必须抑制地杂波和动杂波 ,同时保证运动目标输出。本文首先从杂波抑制着手 ,研究 X波段测高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的设计 ,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解距离模糊的展开算法。
关键词 X波段测高雷达 距离模糊算法 设计 脉冲重复频率 杂波抑制 信号处理 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测高雷达展开法解距离模糊算法设计
19
作者 徐绵起 李侠 +1 位作者 朱建 端峰 《舰船电子对抗》 2003年第2期22-24,共3页
雷达信号处理的根本目的是从杂波中提取运动目标 ,为此必须抑制地杂波和动杂波 ,同时保证运动目标输出。首先从杂波抑制着手 ,研究X波段测高雷达脉冲重复频率的设计 。
关键词 信号处理机 动杂波 脉冲重复频率 PRF设计 全相参体制雷达 改善因子 展开法距离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式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丰 金亚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91,共7页
针对条带式成像的平移不变(TI)配置的双站合成孔径雷达(BISAR),本文推导了其信号模型的频域表示式,给出分离距离关联的近似解和较为精确的迭代解,对应地给出近似解成像和迭代解成像算法。同时还将距离多普勒(RD)算法推广到TI配置的双站... 针对条带式成像的平移不变(TI)配置的双站合成孔径雷达(BISAR),本文推导了其信号模型的频域表示式,给出分离距离关联的近似解和较为精确的迭代解,对应地给出近似解成像和迭代解成像算法。同时还将距离多普勒(RD)算法推广到TI配置的双站情况。并通过成像模拟说明了这些算法的有效性和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式双站SAR 近似解算法 迭代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