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热和解热药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燕 张灵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9-61,共3页
发热是儿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它既可见于小儿的常见病,又可见于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小儿发热的热型和热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变化。对疾病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的估价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对发热的生物学意义是否属于防御反应,... 发热是儿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它既可见于小儿的常见病,又可见于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小儿发热的热型和热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变化。对疾病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的估价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对发热的生物学意义是否属于防御反应,观点尚不一致,但发热可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自身物质消耗、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机能改变,这是肯定的,因而对发热的处理,除了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外,还需要适当应用解热药作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儿童 解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支晨 黄叶莉 +3 位作者 霍世英 吴育云 王素玲 任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30-353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口服解热药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体温,对其降温速... [目的]探讨高龄发热病人应用各种口服解热药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口服解热药治疗的高龄病人147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口服解热药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的体温,对其降温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平均降低温度最大时间段末的时间点。[结果]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60min,口服柴桂解表颗粒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90min,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为口服解热药后120min。[结论]高龄发热病人口服解热药最佳时间均大于降温后30min,应用不同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发热 解热药 复测体温时间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常用解热药临床应用研讨 被引量:37
3
作者 胡仪吉 吴圣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暮春季节,各大城市的儿科资深专家们对小儿常用解热药特别是针对3岁以下小儿,能否应用对乙酰氨基酚这种药(如泰诺林等),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以求在盛夏来临之前,对合理使用解热药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中华医学会儿... 暮春季节,各大城市的儿科资深专家们对小儿常用解热药特别是针对3岁以下小儿,能否应用对乙酰氨基酚这种药(如泰诺林等),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以求在盛夏来临之前,对合理使用解热药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看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顾问江载芳,北京儿童医院胡仪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解热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宜滥用解热药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春德 《农村科技》 1999年第4期30-30,共1页
在临床治疗中经常看到有些人一测病猪体温升高,不管是什么病,都爱用解热药。这样做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发热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猪抵抗疾病的生理性保护反应;是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和炎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一定限... 在临床治疗中经常看到有些人一测病猪体温升高,不管是什么病,都爱用解热药。这样做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发热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猪抵抗疾病的生理性保护反应;是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和炎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一定限度的发热(中等度)既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又能加速组织的物质交换和提高本身的抵抗能力;而且表示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和物质储备;更有利于促进抗体的生成和疾病的诊断。然而,一旦过早或大量的使用解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药 临床治疗 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 防御反应 保护反应 性疾病 滥用 临床症状 促进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解热疗法?
5
《吉林畜牧兽医》 2003年第8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解热疗法 发热 解热药 复方奎宁液 安乃近液 复方安其比林液 水杨酸钠液 撒乌安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彦希 彭成 +6 位作者 万峰 曹小玉 肖丽萍 刘建林 贺抒 杜巧辉 龚小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探讨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当天体重及基础体温将42雄性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及广藿香油高、中、低(2%、1%和0.5%)3个剂量组。除空... 目的:探讨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当天体重及基础体温将42雄性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及广藿香油高、中、低(2%、1%和0.5%)3个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6组均按1 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2 mg/L)复制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模型,0.5 h后经耳缘静脉给药,空白和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5%吐温80,西药、中药阳性组和广藿香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注射对应剂量药物,观察各组家兔体温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家兔体温、IL-1β、TNF-α、cAMP和PGE2显著上升(P〈0.01或P〈0.05);广藿香油对发热家兔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广藿香油高剂量组给药后1.5-5.5 h,家兔体温分别升高(1.06±1.55)、(1.62±1.36)、(1.38±1.22)、(0.98±0.98)和(0.48±0.95)℃,广藿香油中剂量组给药后3.5-5.5 h,体温分别升高(1.47±0.73)、(1.15±0.68)和(0.63±0.54)℃,广藿香油低剂量组给药后各时点均有降低发热家兔体温的趋势;广藿香油可明显抑制血清中TNF-α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的升高,有降低血清中IL-1β和下丘脑中PGE2含量升高的趋势。结论:广藿香油对家兔内毒性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中TNF-α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油 脂多糖类 解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中大孔吸附树脂固定化酶催化拆分消旋萘普生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庆节 余莹 +1 位作者 周文瑜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 ( 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大孔吸附树脂 HZ- 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为 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 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 ( CCL)的固定化效果。实验证明大孔吸附树脂 HZ- 841作为固定化载体可以为酶营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 ,对水分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当固定化酶的含水量为 8%时催化效率最高。醇既是底物又是竞争性抑制剂 ,它的浓度对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萘普生浓度为 2 0 mmol/L时正辛醇最适浓度为 40 mmol/L。选择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HZ- 841固定化酶在填充床反应器中进行循环反应 ,2 0 h左右转化率超过 40 % ,反应 3批后酶活仍保持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 萘普生 固定化脂肪酶 折分 大孔吸附树脂 消炎镇痛解热药 催化选择性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中西医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3-33,共1页
绵羊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情况近年来多见,大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病势凶,病状严重,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量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现将一农户发生杜泊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5月份,一农户饲养杜泊绵羊、小尾... 绵羊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情况近年来多见,大多发生在春夏秋三季,病势凶,病状严重,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量死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现将一农户发生杜泊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5月份,一农户饲养杜泊绵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交羊共100多只,发现有6只尿血,其中一只杜泊绵羊种公羊发病严重,农户花两万多元买的种羊。接下来几天又发病20多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病 板蓝根注射液 吸血昆虫 深部肌肉注射 杜泊绵羊 贝尼尔 解热药 眼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阿斯匹林汤(散)治猪无名热
9
作者 王长青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3期35-35,共1页
最近几年,本地的猪常发生一种以喜卧、喜饮水,尤其爱喝污水。大便干燥如算盘珠,喘粗气,不思饮食,体温在40~41.5℃的病。经用解热药、抗菌素治疗,第一次有效,但隔十多小时后即复发,继续用药无效,中兽医把这种病称无名热。参考《医学哀... 最近几年,本地的猪常发生一种以喜卧、喜饮水,尤其爱喝污水。大便干燥如算盘珠,喘粗气,不思饮食,体温在40~41.5℃的病。经用解热药、抗菌素治疗,第一次有效,但隔十多小时后即复发,继续用药无效,中兽医把这种病称无名热。参考《医学哀中参西录》一书介绍的石膏阿斯匹林汤(散)治疗该病150余例,疗效明显,治愈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热 抗菌素治疗 解热药 中兽医 复方阿斯匹林 凉开水 管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