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芥内酯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的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丽 张敏 +1 位作者 孙娥 丁安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SCH-PLGA-NP)的初步药效学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腹腔注射0.6醋酸致小鼠腹腔染料渗出的方法制作急性炎症模型,观察SCH-PLGA-NP对急性炎症的影响;用醋酸致痛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SCH-PLGA-NP)的初步药效学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腹腔注射0.6醋酸致小鼠腹腔染料渗出的方法制作急性炎症模型,观察SCH-PLGA-NP对急性炎症的影响;用醋酸致痛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用10的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SCH-PLGA-NP对酵母致大鼠发热体温的影响。结果:SCH-PLGA-NP对小鼠耳廓肿胀度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CH-PLGA-NP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数;在给药后(热板法)15,30,60min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痛阈值提高;SCH-PLGA-NP对酵母致大鼠发热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结论:SCH-PLGA-NP具有较好的抗急性炎症、镇痛和解热作用,且抗炎、镇痛和解热效果明显优于游离荆芥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内酯 聚乳酸乙醇酸纳米粒 冻干粉末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解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金栀制剂对脂多糖致热鸡解热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璐璐 姜苏 +2 位作者 范子洋 赵红琼 郝智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6-181,共6页
【目的】复方金栀制剂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青蒿、金银花和栀子组方,研究其对禽类炎症引起发热的解热效果。为禽类中药解热药的筛选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用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制备鸡只炎症发热模型,肌肉注射260 mg/100g体重复方... 【目的】复方金栀制剂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青蒿、金银花和栀子组方,研究其对禽类炎症引起发热的解热效果。为禽类中药解热药的筛选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用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制备鸡只炎症发热模型,肌肉注射260 mg/100g体重复方金栀制剂,注射前后每隔1 h监测鸡只肛门体温。【结果】脂多糖注射后2 h发热模型组鸡只体温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持续到注射后7 h。发热鸡只复方金栀制剂给药后1 h体温显著低于发热模型组(P<0.05),之后体温同发热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给药处理与时间交互对鸡只体温影响均极显著(P<0.01)。【结论】复方金栀制剂对脂多糖引起的鸡只发热具有解热作用,但作用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金栀制剂 脂多糖 发热模型 解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方活命饮的抗炎及解热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辛勤 司端运 +2 位作者 戴伟娟 王清 李健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对传统方剂仙方活命饮进行主要药效学研究 ,阐明其抗炎及解热作用。方法 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药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 ,研究仙方活命饮对健康大鼠琼脂性足趾肿胀程度的影响、对健康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以及对蛋白胨诱... 目的 对传统方剂仙方活命饮进行主要药效学研究 ,阐明其抗炎及解热作用。方法 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药 ,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 ,研究仙方活命饮对健康大鼠琼脂性足趾肿胀程度的影响、对健康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以及对蛋白胨诱发家兔体温升高的影响。结果 以 10 g/kg、5 g/kg仙方活命饮连续灌胃 3d ,可显著抑制健康大鼠琼脂性足趾肿胀程度 ;2 0 g/kg、10 g/kg、5 g/kg连续静注 7d ,对健康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仙方活命饮 2 0 g/kg对蛋白胨诱发的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降温作用。结论 仙方活命饮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方活命饮 抗炎 解热作用 研究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叶青提取物解热作用及对大白鼠下丘脑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雄志 王翰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三叶青提取物(ETR)对酵母致大白鼠发热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为三叶青进一步种质优化,发挥地理优势,开发优质资源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65、385、3...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三叶青提取物(ETR)对酵母致大白鼠发热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为三叶青进一步种质优化,发挥地理优势,开发优质资源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65、385、325 nm处为激发波长,以485、480、375 nm为发射波长,测定不同产地三叶青的5-HT、NE和DA含量。结果给药组大白鼠在给予不同产地的三叶青提取物后1 h体温都有明显下降,下丘脑组织中5-HT、NE和DA的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不同产地的三叶青提取物对酵母致发热大白鼠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中浙江乐清、舟山地产三叶青解热作用和对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介质5-HT、NE、DA的作用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提取物 产地 解热作用 5-羟色胺(5-HT) 去甲肾上腺素(NE) 多巴胺(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提取物解热作用及对大白鼠下丘脑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雄志 王翰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774-775,785,共3页
目的探讨三叶青提取物(ETR)对酵母致大白鼠发热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为其解热降温机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65、385、325 nm处为激发波长,以485、480、375 nm为发射波... 目的探讨三叶青提取物(ETR)对酵母致大白鼠发热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为其解热降温机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65、385、325 nm处为激发波长,以485、480、375 nm为发射波长,测定5-HT、NE和DA含量。结果给药组大白鼠在给予三叶青提取物后1 h体温显著下降,下丘脑组织中5-HT、NE和D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对酵母致发热大白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与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介质5-HT、NE、DA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提取物 解热作用 5-羟色胺(5-HT) 去甲肾上腺素(NE) 多巴胺(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药对内毒素致热的解热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金兰 刘俊媛 +1 位作者 崔颖 刘庆增 《天津药学》 2002年第5期27-28,共2页
内毒素具有许多生物活性 ,引起一系列严重疾病。本文报道了中医中药对内毒素致热的解热机理。这对掌握机体发热、了解病情发展、合理应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中医 中药 内毒素 致热中枢介质 解热作用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解热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杨亚军 刘希望 +5 位作者 赵晓乐 孔晓军 李世宏 秦哲 杜文斌 李剑勇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天然产物丁香酚在各种香精的调配、精细化工、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药学对丁香酚的生物活性开展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丁香酚对正常体温和发热均有降温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和弓状核温... 天然产物丁香酚在各种香精的调配、精细化工、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药学对丁香酚的生物活性开展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丁香酚对正常体温和发热均有降温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和弓状核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引起弓状核区脑组织中PGE_2和cAMP含量的降低,增加体内精氨酸加压素的含量以及调节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的含量等途径,而发挥降温解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解热作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及其对家兔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金蓉 胡荣 +1 位作者 李祖伦 宋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腹腔注射高、中、低三个剂量CH,观察家兔直肠温度变化,然后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各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P<0.01)且...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家兔内毒素发热模型,腹腔注射高、中、低三个剂量CH,观察家兔直肠温度变化,然后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家兔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各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P<0.01)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高剂量组家兔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增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不明显,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减少(P<0.05).结论:CH具有解热作用,其机理之一,可能是CH引起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的改变从而导致了NE与5-HT的比值改变,以及DA含量的改变,最终使体温调定点趋于正常.讨论:体温调节的单胺学说认为5-HT和NE在量上的动态平衡可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并且5-HT和NE的变化与体温变化之间存在种属差异.本实验结果表明,川芎挥发油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能使家兔下丘脑5-HT含量升高,这与文献报道的大鼠结果不一致,作者认为可能是种属差异引起的.同时NE含量变化不明显,5-HT与NE的比例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是其解热作用机理之一.5-HIAA含量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川芎挥发油抑制了单胺氧化酶使5-HT代谢率降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热作用 川芎挥发油 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及加味对家兔解热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吕锦芳 黄杰 +1 位作者 宁康健 方艳夕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解热作用 家兔 加味 细菌培养液 临床应用 临床使用 文献记载 医学研究 分解产物 代谢产物 热物质 感染性 发热 微生物 刺激性 多糖类 方剂 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解热作用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伍世恒 《北方药学》 2016年第8期112-113,共2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苦参对大鼠发热模型(干酵母致)解热作用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30只Wistar大鼠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所有Wistar大鼠均于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20%,10m L/kg)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并根据大鼠的基础体...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苦参对大鼠发热模型(干酵母致)解热作用的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30只Wistar大鼠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所有Wistar大鼠均于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20%,10m L/kg)混悬液,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并根据大鼠的基础体温将其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与给药组各10只;给药组在零点和4h分别用0.5g/kg苦参混悬液灌胃,并定期测肛温,30min/次,持续15h。结果:给药组大鼠的发热高峰值明显低于模型组,5h体温差及9h体温差均出现显著降低,TRI-15为(13.91±1.77)℃·h,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苦参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模型具有明显的解热功效。结论:苦参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模型具有明显的解热功效,其作用机制考虑主要是通过抑制内生致热源的生成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干酵母 解热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热灵注射液对动物的解热作用及安全性试验
11
作者 季光庭 徐龙 +2 位作者 张兰萍 付海艳 钟平华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解热灵注射液 解热作用 安全性试验 发热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角酸水解氨基酸的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新君 吴萍 +2 位作者 曾嵘 李红 周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29,39,共3页
目的:研究羚羊角酸水解氨基酸的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方法:用商品结晶氨基酸按羚羊角酸水解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的配比制备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并研究其解热作用(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致家免发热试验)、抗惊作用(抗小鼠戊四氮惊厥试... 目的:研究羚羊角酸水解氨基酸的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方法:用商品结晶氨基酸按羚羊角酸水解注射液中18种氨基酸的配比制备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并研究其解热作用(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致家免发热试验)、抗惊作用(抗小鼠戊四氮惊厥试验)和镇静作用(与硫喷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18种氨基酸总量为1.5%和4%的两个剂量组在1.5~4.5h内解热作用相近(与对照组比P<0.01),但4%组的起效更快,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两个剂量组都可有意义地延长硫喷妥钠的睡眠时间(1.5%组P<0.05,4%组P<0.01);并能使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潜伏期和生存期延长,而4%剂量组使惊厥潜伏期和生存期延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羚羊角酸水解氨基酸成分具有一定的解热、抗惊和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角 氨基酸 解热作用 抗惊作用 镇静作用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邢玉娟 王建国 +3 位作者 潘康锁 乔登江 杨彦平 陈玉库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2,共5页
为研究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试验设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试验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评... 为研究蒲地蓝消炎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作用,试验设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试验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内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评价蒲地蓝消炎颗粒体外、体内抑菌作用。通过对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体温升高的影响,评价其解热作用。通过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试验,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6.25、25、100、12.5mg/mL,MBC对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结果显示蒲地蓝消炎颗粒抗菌、解热、抗炎作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颗粒 抑菌作用 抗炎作用 解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柴胡根及其地上部分解热、保肝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振宇 李振旭 +1 位作者 赵润琴 韩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173-174,共2页
目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北柴胡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采用酵母致热法和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对北柴胡根及其地上部分解热、保肝药理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北柴胡根7.0g/kg剂量组在2 h时和北柴胡地上部分7.0 g/kg剂量组在2 h、4 h时... 目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北柴胡药用植物资源。方法采用酵母致热法和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对北柴胡根及其地上部分解热、保肝药理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北柴胡根7.0g/kg剂量组在2 h时和北柴胡地上部分7.0 g/kg剂量组在2 h、4 h时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可抑制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北柴胡根2.5 g/kg、5.0 g/kg剂量组能够抑制CCl4所致小鼠ALT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北柴胡根5.0 g/kg剂量组能够抑制CCl4所致小鼠AST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北柴胡地上部分2.5 g/kg、5.0 g/kg剂量组均不能抑制CCl4所致小鼠ALT、AST升高。结论结果提示北柴胡根及其地上部分高剂量组均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北柴胡根有保护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而北柴胡地上部分无保护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根 北柴胡地上部分 解热作用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鸡痢灵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15
作者 张志远 汪德刚 +2 位作者 王金合 王长林 汤发银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4期8-10,共3页
中药复方鸡痢灵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以 2 0 0 %的鸡痢灵水煎液对致热家兔腹腔注射 ,其体温升高低于对照组 1.2℃ ;对蛋清所致大白鼠足踝肿胀的抑制 ,给药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但较地塞米松组差 ;对扭体法和热板法所致的... 中药复方鸡痢灵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以 2 0 0 %的鸡痢灵水煎液对致热家兔腹腔注射 ,其体温升高低于对照组 1.2℃ ;对蛋清所致大白鼠足踝肿胀的抑制 ,给药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但较地塞米松组差 ;对扭体法和热板法所致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P<0 .0 1) ,说明该方有很好的解热、抗炎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鸡痢灵 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大肠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芩浸膏抗炎、镇痛、解热、利尿作用的实验观察
16
作者 杨云霞 包定元 +2 位作者 曾昭贤 熊文碧 范爱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9年第4期32-32,共1页
肾芩浸膏是以肾茶为君药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泌尿道感染。本文观察了肾芩浸膏对大鼠角叉菜胶致炎,对小鼠二甲苯致炎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大鼠角叉菜胶致炎实验中,肾芩浸膏20.6(生药)/kg剂量灌胃后4、6小时有显著抗炎作用,10.3g(生... 肾芩浸膏是以肾茶为君药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泌尿道感染。本文观察了肾芩浸膏对大鼠角叉菜胶致炎,对小鼠二甲苯致炎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大鼠角叉菜胶致炎实验中,肾芩浸膏20.6(生药)/kg剂量灌胃后4、6小时有显著抗炎作用,10.3g(生药)/kg剂量组在2、4、6小时均有显著抗炎作用,5.15g(生药)/kg剂量组抗炎作用不明显。肾芩浸膏对小鼠耳二甲苯致炎的抗炎作用不明显。肾芩浸膏10.3g(生药)/kg给大鼠灌胃后对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25mg/kg)后1和3小时(即给药后1.5和3.5小时)表现出解热作用,5.15g(生药)/kg在1、1.5、2.0小时(即给药后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作用 利尿作用 实验观察 浸膏 解热作用 基础医学院 泌尿道感染 角叉菜胶 小鼠 中药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通草的解热、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17
作者 沈映君 曾南 +1 位作者 苏亮 贾敏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Z1期4-4,共1页
通草作为常用中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通草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之功效,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症。从通草功效,应用出发,我们推测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其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已... 通草作为常用中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通草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之功效,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症。从通草功效,应用出发,我们推测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其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已有报道,本文主要探讨八种不同品种通草的水煎液(100%)的解热、抗炎作用,以期为明确通草药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作用 实验研究 通草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药理 临床应用 解热作用 药理作用 水煎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感冒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晓颖 马新换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检测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观察防风感冒颗粒... 目的:探讨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检测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观察防风感冒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防风感冒颗粒能显著降低LPS致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P<0.05),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炎症反应(P<0.05),并能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P<0.05)。结论:防风感冒颗粒具有良好的解热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感冒颗粒 解热作用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胆汁有效成分Tau和CA的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培锋 关红 +2 位作者 白音吉日嘎拉 斯琴 赵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3-5,共3页
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和异性蛋白致热法研究了鸡胆汁有效成分牛磺酸 (Tau)和胆酸 (CA )的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 ,低剂量 Tau解热作用不显著 ;高剂量 Tau分别对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 1h和 3h有显著解热作用。 CA对内毒素所致发热体... 采用内毒素致热法和异性蛋白致热法研究了鸡胆汁有效成分牛磺酸 (Tau)和胆酸 (CA )的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 ,低剂量 Tau解热作用不显著 ;高剂量 Tau分别对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体温升高 1h和 3h有显著解热作用。 CA对内毒素所致发热体温无显著影响 ;高剂量 CA对蛋白胨所致发热 1~ 3h有显著解热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证实 Tau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胆汁 有效成分 TAU CA 解热镇痛作用 牛磺酸 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郎树枝叶水提物对LPS所致发热家兔的解热机制
20
作者 许立拔 王冰冰 +5 位作者 秦丹 韦安达 玉焕 吴冰燕 丘芬 谢凤凤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研究苦郎树枝叶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LPS,4μg/kg)复制家兔发热模型,水提物剂量设定为1、2、和4 g/kg,按5 mL/kg单次灌胃给药,药后检测肛温,测定血清肝功能和内生致热原指标水平,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和下... 研究苦郎树枝叶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LPS,4μg/kg)复制家兔发热模型,水提物剂量设定为1、2、和4 g/kg,按5 mL/kg单次灌胃给药,药后检测肛温,测定血清肝功能和内生致热原指标水平,HE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和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组织COX-2和下丘脑TLR4、NF-κB、COX-2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水提物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肛温(P<0.05或P<0.01),降低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和PGE_2水平(P<0.05或P<0.01),明显减轻肝组织和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肝组织COX-2和下丘脑TLR4、NF-κB、COX-2表达水平(P<0.05或P<0.01)。苦郎树枝叶水提物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功能、消除血液内生致热原及下调肝组织COX-2和下丘脑TLR4、NF-κB、COX-2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郎树 水提物 LPS 解热作用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