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桥》:以并置和戏仿解构历史真实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当代英国黑人小说家卡里尔·菲利普斯(Caryl Phillips)1991年出版的小说《剑桥》(Cambridge)是一部重访奴隶贸易和殖民历史的小说,它以废奴运动和解放黑奴运动兴起时期(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加勒比海岛为背景,主人公是一位被父亲派... 当代英国黑人小说家卡里尔·菲利普斯(Caryl Phillips)1991年出版的小说《剑桥》(Cambridge)是一部重访奴隶贸易和殖民历史的小说,它以废奴运动和解放黑奴运动兴起时期(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加勒比海岛为背景,主人公是一位被父亲派到加勒比海岛监管种植园的有废奴思想却终究难逃种族偏见的英国白人妇女艾米丽和一名基督教徒兼奴隶解放主义者的该种植园男黑奴剑桥。艾米丽的日记、剑桥的自叙和一段新闻构成小说的3个叙事并置,3种角度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叙事,再加上戏仿的运用,解构了这段历史,质疑了貌似事实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剑桥》 戏仿 并置 解构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创作中的解构历史经典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孙东 张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3-25,共3页
西方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思潮的侵入,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文艺创作领域中的解构历史经典现象不断出现,这类颠覆主流价值观、消解重构传统文化的作品,不断地销蚀人们对国家、民族、理性、价值、尊严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影... 西方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思潮的侵入,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文艺创作领域中的解构历史经典现象不断出现,这类颠覆主流价值观、消解重构传统文化的作品,不断地销蚀人们对国家、民族、理性、价值、尊严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影响着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如何应对这种不良现象,更好地保护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认为,积极应对此类现象,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创作的灵魂,强调立法保护、整肃网络环境,不断提高人们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行,发扬精神守护的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解构历史经典 危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母题的解构——新历史题材小说泛论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联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2,共5页
一 本世纪末,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伐急剧加快。面对滚滚商潮中物欲横流、价值失落与文化失范的尴尬,越来越多的作家都有一种无力进入现实深处,无从把握当下生存本相的困惑与隔膜。当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令作家们无法把握与表达... 一 本世纪末,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伐急剧加快。面对滚滚商潮中物欲横流、价值失落与文化失范的尴尬,越来越多的作家都有一种无力进入现实深处,无从把握当下生存本相的困惑与隔膜。当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令作家们无法把握与表达时,历史便成了填补现实空缺的补充。进入了作家的视界。于是,回视与解构历史,遁入历史的写作,复现“我心中的历史”就成为了一部分颇具实力又极富叛逆性格的青年作家表达世界的基本方式。他们对过往和历史母题进行了大胆的反思与解构,撩开了被传统历史观念的帷幕所掩盖了的另一幅之历史场景,从而给人们提供了别样的价值标准与审美观照。这样,有异于传统历史题材小说的新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就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坛越来越炫人眼目的一大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小说 历史母题 经典文本 《白鹿原》 刘震云 解构历史 生存本相 文化失范 历史话语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传记电影的历史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声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48,共3页
传记影片历来被视为两方电影市场的小众类型,却拥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传记电影的形式愈发趋于多样。电影《青年马克思》对19世纪的两欧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建立起特定历史背景之上的传主形象,这反映出传... 传记影片历来被视为两方电影市场的小众类型,却拥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传记电影的形式愈发趋于多样。电影《青年马克思》对19世纪的两欧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建立起特定历史背景之上的传主形象,这反映出传记电影在历史架构上的二重性,即解构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历史解构 传记电影 重构 后现代主义思潮 电影市场 传记影片 19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百年中国文学个性主体意识的历史消解过程
5
作者 宋剑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2-77,共6页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追求,先后经历了一个由个性主体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的历史发展过程。导致中国现代作家轻易地放弃了自身的社会精英立场,进而去义无返顾地依附于抽象的民众群体,这里面既有政治干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传统文化方面...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追求,先后经历了一个由个性主体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的历史发展过程。导致中国现代作家轻易地放弃了自身的社会精英立场,进而去义无返顾地依附于抽象的民众群体,这里面既有政治干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如果我们将一部20世纪中国文学史充分地加以展开,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令人深思回味的重大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个性主体意识 传统文化非理性"群体意识" 历史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岁的你》:基于接受美学的宏大题旨青春化影像诠释
6
作者 尉恒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96,共4页
如何用电视的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用湖南卫视的调性来解构历史人物,这是一个大课题。^([1])针对这个问题,《28岁的你》或许给出了一份很好的答案,这是湖南卫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制作推出的一档特别节目,节目通过展... 如何用电视的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用湖南卫视的调性来解构历史人物,这是一个大课题。^([1])针对这个问题,《28岁的你》或许给出了一份很好的答案,这是湖南卫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制作推出的一档特别节目,节目通过展现先辈们28岁的重要经历,呈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同时聚焦当代年轻人关注的共同话题与面临的选择,回应青年心声,引发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共鸣 湖南卫视 百年历史 共同话题 中国共产党 接受美学 特别节目 解构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