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简爱与林黛玉矛盾的女性解放意识
1
作者 赵丽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X期85-86,共2页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等观念形成初期以及新型女性解放意识形成初期的的经典作品。而《红楼梦》是18世纪中国封建专制极其严厉的社会时期的作品。广大女性活在父权夫权的统治下,毫无权利而言。本文要论证《简爱...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等观念形成初期以及新型女性解放意识形成初期的的经典作品。而《红楼梦》是18世纪中国封建专制极其严厉的社会时期的作品。广大女性活在父权夫权的统治下,毫无权利而言。本文要论证《简爱》中简爱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矛盾"的女性解放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她们对于父权夫权意识形态既奋斗反抗又屈就妥协的双重态度,并说明这种价值观的矛盾性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所经历的社会时期的制度即将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林黛玉 矛盾 女性解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创作的哲学意识和审美选择——文化心理角度的谛视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学勇 《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4期89-95,66,共8页
当“上帝死了”的一声悲呜在西方大地回荡时,带来了整个西方空前的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在没有“神”主宰的世界,人类怎么办?尼采提出,要以人的强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要建立超越的人格!而艺术则是”
关键词 沈从文创作 审美选择 哲学意识 文化心理 作家 乡土文化 都市文化 湘西 审美超越性 民族解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审美体验 被引量:8
3
作者 盖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生态审美呈现人的复合性生命体验形式。生态审美体验从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共生条件下活化生态性生命体验,以促发人的生态性生存,这既是对人的现实生存的关注,更是对未来生存的关怀。生态审美体验视和谐性为人的根本生存方式,视爱意生存... 生态审美呈现人的复合性生命体验形式。生态审美体验从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共生条件下活化生态性生命体验,以促发人的生态性生存,这既是对人的现实生存的关注,更是对未来生存的关怀。生态审美体验视和谐性为人的根本生存方式,视爱意生存为人类文明的生存结构,并强调人应该在自身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中走向人的生态性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审美体验 生态性生命体验 生态性生存 解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4
作者 翟瑞青 孟繁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即许许多多的作家都涉及到"寡母抚孤"这样一个文学主题,这一文学现象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包含着作家强烈的现代女性解放意识。
关键词 “寡母抚孤”文学现象 文化意蕴 女性解放意识 中国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边地诗人彭桂萼的抗战诗歌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宝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民族解放意识是彭桂萼诗歌的思想特质与审美意识的灵魂;地方特色与边疆民众的觉醒是彭桂萼诗歌的价值取向原则;彭桂萼服务抗战的诗歌大众化探索有力地推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
关键词 彭桂萼 抗战诗歌 民族解放意识 边疆民众觉醒 诗歌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文学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光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29-34,共6页
论抗战文学的历史地位苏光文抗战文学系指半个世纪前活跃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国大地上的文学。对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5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当怎么论定它的历史地位,使之回到应该回到的位置上去,... 论抗战文学的历史地位苏光文抗战文学系指半个世纪前活跃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国大地上的文学。对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5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当怎么论定它的历史地位,使之回到应该回到的位置上去,应当说也是一个有裨于现今社会发展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战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民族解放意识 反法西斯文学 基本意识 “民族化” 文学作品 五四文学革命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士胸中别有春——陶渊明人格力量探微
7
作者 吴华渊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20-25,共6页
陶潜,中国诗艺之一代宗师,人格风范之一代楷模。然千百年来,云遮雾翳,难睹真容。我们应该在对民族的深层意识、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结构的承传与变异的挖掘探讨中,正确评估其人、其诗文,让其流光溢彩,更放光芒。本文试图从陶潜的人格力量... 陶潜,中国诗艺之一代宗师,人格风范之一代楷模。然千百年来,云遮雾翳,难睹真容。我们应该在对民族的深层意识、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结构的承传与变异的挖掘探讨中,正确评估其人、其诗文,让其流光溢彩,更放光芒。本文试图从陶潜的人格力量入手探讨陶风的形式及其存的意义,以期对解开陶潜诗文之所以具有不朽魅力之谜有所裨益。 魏晋之际。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前人多有阐述。但在此一美学思想呈辐射式的空前急遽发展的背后,还蕴藏着更为深刻的精神界之变动,这就是出现了中国中古时代的一个文化冲积层。揭开这一文化冲积层,始能窥见形成意识觉醒激流的内在因素,显示陶潜人格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潜 人格力量 陶渊明 自我人格 宇宙人生 冲积层 魏晋 解放意识 平等观念 《闲情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窗
8
作者 沈茶英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10期47-49,共3页
未来的学术研究温儒敏在《天津社会科学》94年2期发表如题笔谈,他说,世纪之交特别能引发沧桑之感,尤其又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急剧的变革使既定的价值系统解体,变化困扰带来无奈的精神虚脱。这种难堪的历史处境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也发生过,
关键词 题笔 温儒敏 现代文学研究 古代散文 创作理论 天津社会科学 女性解放意识 学术研究 信息窗 价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