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效果及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杰 刘晓东 +4 位作者 刘九龙 王晓光 许光辉 吴朝修 袁建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比较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效果及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66例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类型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 目的比较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效果及对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66例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类型固定材料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应用L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1年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血管神经损伤、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型解剖锁定钢板与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够改善踝关节功能,但应用L型解剖锁定钢板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L型解剖锁定钢板 外侧解剖锁定钢板 骨折固定 螺旋形骨折 预后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靳丹 郭强 封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3-3,共1页
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 固定术治疗 解剖 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73-74,共2页
目的对锁定钢板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寻求较为适宜的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方法 78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法,对照组进行解剖钢板治疗法,对比两组患... 目的对锁定钢板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进行对比,寻求较为适宜的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方法 78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法,对照组进行解剖钢板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未出现骨折未愈合的病例。结论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法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更适合治疗Pilon骨折,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 内固定 PILON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守宝 杨峰 +3 位作者 张振清 崔文峰 曹霞 崔丙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03-1204,共2页
股骨髁上骨折是老年外伤中常见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大多为粉碎性骨折而且移位明显,保守治疗难以达到对位满意效果,手术也较困难,术后功能康复一般较差。本科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后应用股骨... 股骨髁上骨折是老年外伤中常见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大多为粉碎性骨折而且移位明显,保守治疗难以达到对位满意效果,手术也较困难,术后功能康复一般较差。本科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老年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后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规范化康复锻炼,获得较理想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远端 老年 固定治疗 锁定钢板 膝关节周围骨折 解剖 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永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1期3983-3984,共2页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郏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4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郏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4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失血量、手术时长)、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进行为期1 a的术后随访,使用Karlstrom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随访1 a,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 75%(30/32),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5. 00%(24/32),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较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好,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和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岳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42-2744,共3页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获嘉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优良率为84.91%(45/53),观察组优良率为98.11%(52/53),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98%(9/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7%(2/5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772-3773,共2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LP组(34例)和PFNA组(34例)。ALP组患者接受ALP治疗,PFNA组患者接受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结果 PFN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长较ALP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AL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PFNA组患者手术优良率较AL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ALP相比,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显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铁宏 王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0.50±18.00)min、(180.50±28.00)ml、(10.36±6.02)d、(15.00±3.50)周,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5.51±25.01)min、(230.51±25.01)ml、(18.50±6.03) d、(19.00±5.23)周。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跟骨骨折中的疗效更为显著,治疗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解剖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伟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搜集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搜集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评价并总结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手术要点。结果随访时间5-12个月。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7.2±2.1)d,平均手术切口长度(2.5±0.6)cm,平均手术时间(40.0±10.6)min,平均出血量(20.2±5.4)ml,平均愈合时间(3.1±0.5)个月。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24例,断端对位95%以上6例,术后随访期内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表现,肩关节活动度良好,优良率为100%。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不仅使骨折得到了良好复位及坚强固定,而且不破坏骨折断端的原始生物学环境,效果优于其它疗法,且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锁骨中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为A组患者实施传... 目的 :对比分析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为A组患者实施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为B组患者实施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周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更符合人体生物学和力学的原则,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系数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 胫骨下段骨折 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永杰 张洪庆 翁贞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6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7.8%),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41.7%),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5%;在治疗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临床治愈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28.9%),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2.8%),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8.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研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3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5例患者均进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目的 :探讨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35例患者均进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这35例患者的骨折均一期愈合;其Maryland足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88.57%;其均未发生骨折再移位、骨折畸形愈合、足弓塌陷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重建患者跟骨内部的支架结构,且无需为其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东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67-68,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 目的评价分析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6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跟骨功能时间、术后足功能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6±24.3)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5.8±13.4)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3±2.7)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1.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54.8±8.5)d,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4.8±7.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正常跟骨功能时间为(121.7±19.2)d,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跟骨功能时间为(82.6±15.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足功能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患者术后足功能总有效率为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术后跟骨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足部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移植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13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新昌 郝连升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107-108,共2页
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们采用自体髂骨移植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患者13例,临床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锁骨骨折不愈合 锁定加压钢板 自体髂骨移植 固定术治疗 解剖 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建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905-3906,共2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克氏针临时髓内... 目的比较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治疗,给予B组患者重建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总长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B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低于B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粉碎性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 锁定解剖钢板 重建钢板 粉碎性锁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景胜 《现代医院》 2014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陈旧性桡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同时入选同期于我院治疗的陈旧桡骨骨折患者54例作为... 目的探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陈旧性桡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同时入选同期于我院治疗的陈旧桡骨骨折患者54例作为对照,选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期均为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桡骨缩短、掌倾角和尺偏角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腕关节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维持患者骨折的良好复位,进一步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 疗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38-3339,共2页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PFNA组和ALP组,每组43例。PFNA组接...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PFNA组和ALP组,每组43例。PFNA组接受股骨近端PFNA内固定治疗,ALP组接受股骨近端AL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PFNA组切口长度短于ALP组,术中出血量小于ALP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FNA组Harris评分均高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和AL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4/43)、27.91%(12/43),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LP,将PFNA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防旋髓内钉 解剖锁定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卫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在不增加失血量的前提下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外侧单皮质锁定解剖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继宏 方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6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非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 目的研究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非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取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提高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萍 蒙更耀 梁建萍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锁骨骨折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外固定)和对照组3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锁骨骨折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3例(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外固定)和对照组3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解剖锁定钢板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