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刺激器引导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
1
作者 吴浩 金佳虞 +3 位作者 魏洁 陈利海 鲍红光 韩流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69-973,共5页
目的评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1.3%布比卡因脂质体在小鼠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SFNB)动物模型的制备效果。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9只,18月龄,体重28~32 g。实验一:选择34只小鼠进行神经阻滞效果评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神经刺... 目的评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1.3%布比卡因脂质体在小鼠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SFNB)动物模型的制备效果。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9只,18月龄,体重28~32 g。实验一:选择34只小鼠进行神经阻滞效果评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神经刺激器引导组(S组)和解剖标志定位组(C组),每组17只。S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行SFNB,C组采用解剖标志定位行SFNB。采用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WMT)和4级评分法,分别于阻滞前1 d和阻滞后2、6、24、36、48 h评估两组阻滞成功的小鼠感觉和运动阻滞程度。实验二:选择剩余15只小鼠进行神经染色研究,以上述方法于每只小鼠两侧分别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S1组)或解剖标志定位(C1组)行坐骨神经和股神经亚甲蓝染色,评估阻滞后小鼠神经染色分级和神经Ⅲ级染色长度。结果实验一:与C组比较,S组阻滞成功率明显升高[15只(88.2%)vs.9只(52.9%),P<0.05],阻滞后6、24 h PWMT明显升高(P<0.05)。与阻滞前1 d比较,阻滞后2、6、24、36 h S组PMWT明显升高,阻滞后2 h C组PMWT明显升高(P<0.05)。实验二:与C1组比较,S1组坐骨神经和股神经染色分级明显升高,Ⅲ级染色长度明显延长(P<0.05)。结论与解剖标志定位比较,神经刺激器引导下1.3%布比卡因脂质体SFNB的小鼠模型具有阻滞成功率高、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神经染色均匀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解剖标志定位 布比卡因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