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鲻鱼解剖学模型剂量计算及与整体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静晶 刘森林 王春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共6页
以秦山地区的鲻鱼为例,进行现场取样测量,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区分组织/器官的解剖学模型。采用MCNP程序对137Cs和90Sr发射的射线对组织和器官的能量吸收份额进行模拟,并进行剂量计算。作为比较,同时建立了具有相同几何尺寸的整体均匀模... 以秦山地区的鲻鱼为例,进行现场取样测量,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区分组织/器官的解剖学模型。采用MCNP程序对137Cs和90Sr发射的射线对组织和器官的能量吸收份额进行模拟,并进行剂量计算。作为比较,同时建立了具有相同几何尺寸的整体均匀模型,用传统方法进行剂量计算。结果为:对于内照射,在生物内部器官具有较高浓集因子的情况下,生物体局部剂量比较大,使用整体均匀模型的估算方法是偏不保守的;对于外照射,解剖学模型的计算值小于整体均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生物 解剖学模型 剂量评估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下肢肌骨系统解剖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单大卯 魏文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0-44,97,共6页
本文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起止点进行测量;用DLT公式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起止点三维坐标;建立起止点坐标与有关的人体测量学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活体起止点位置的推算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下肢肌骨 肌肉起止点 解剖学模型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六届护理解剖学研讨会教学课件大奖赛人体解剖学模型、设备展览将在南京召开
3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护理解剖学 研讨会 解剖学模型 教学课件 六届 展览 设备 解剖学教研室 中国解剖学 人体解剖模型 解剖学教学 科研水平 护理专业 医学院校 南京市 厂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真人侧脑室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治荣 施巍 +1 位作者 沈晨 郭智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构建3D真人侧脑室解剖模型,用于显微神经解剖教学和临床手术计划。方法以1例36岁健康成年志愿者176张头颅MRI T2加权二维断层图像图片为原始数据,联合应用Matlab、Geomagic和Maya等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轮廓线提取,三维重建形... 目的构建3D真人侧脑室解剖模型,用于显微神经解剖教学和临床手术计划。方法以1例36岁健康成年志愿者176张头颅MRI T2加权二维断层图像图片为原始数据,联合应用Matlab、Geomagic和Maya等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轮廓线提取,三维重建形成3D模型,然后对模型和影像进行关联。结果根据176张原始图像数据成功完成了人侧脑室三维模型的重建,计算证实模型轮廓线与原始图像边缘吻合较好,经过3D模型与MRI数据场关联后所得模型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所建模型可任意旋转、放缩,从各个角度观察。结论成功构建的模型能够重复观察和研究且不受时间限制,也没有手术的压力。该模型也可为进入侧脑室目标部位提供潜在的外科练习,为后续指导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计算机模拟 三维成像 解剖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全颈椎及椎动脉流固耦合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辉昊 沈知彼 +2 位作者 邓真 王宽 詹红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建立全颈椎生物力学数字仿真研究平台。方法:参考大量解剖学数据和人体颈椎标本的实验数据,应用逆向工程原理对序列螺旋CT 图片进行处理,分别构建颈椎椎体、椎动脉、韧带、椎间盘、关节面软骨和终板等结构模型,并从解剖形态... 目的:建立全颈椎生物力学数字仿真研究平台。方法:参考大量解剖学数据和人体颈椎标本的实验数据,应用逆向工程原理对序列螺旋CT 图片进行处理,分别构建颈椎椎体、椎动脉、韧带、椎间盘、关节面软骨和终板等结构模型,并从解剖形态和活动功能两方面验证该模型与人体生理状态的一致性。结果:构建了人体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椎体表面应力集中规律、双侧椎动脉血管壁所受应力特点以及血流速度—时间变化曲线等内容与文献报道的人体颈椎标本实验结果趋势一致,并能合理解释相对应的临床现象。结论:成功构建了人体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流固耦合模型,该模型能为深入了解人体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模型 解剖学 血流速度 椎动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猪肾自体全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春玲 冯志强 +3 位作者 张春来 李先华 李达兵 严亨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模型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颌骨模型在髁突外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昕 邓荣欣 +2 位作者 邓思敏 严君烈 陈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2-576,596,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颌骨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例下颌骨颏部骨折伴髁突外脱位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颌骨模型.分析模型髁突外脱位的情况,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复位颏部骨折及... 目的:探讨三维颌骨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例下颌骨颏部骨折伴髁突外脱位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颌骨模型.分析模型髁突外脱位的情况,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复位颏部骨折及髁突外脱位并预制个性化重建钛板.术中利用预制的重建钛板配合颌关系的引导,将颏部骨折复位.结果:9例患者在三维颌骨模型外科指导下完成手术,创口均Ⅰ期愈合,颌关系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9例患者髁突均完全复位.术后随访6-28个月,患者最大张口度3.1 -4.2 cm(中位数3.3cm),颌关系及颌骨运动功能均正常.结论:三维颌骨模型能全面显示颏部骨折和髁突外脱位情况,利用颌骨的三维模型外科作为平台,可以准确塑形颏部重建钛板,在颏部骨折手术复位的同时将髁突外脱位复位,从而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折/外科学 下颌骨髁状突/外科学 下颌骨髁状突/放射摄影术 脱位/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模型 解剖学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3D打印模型在不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模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聂聪 伍明 +5 位作者 侯安兴 陈飞 罗佳文 聂磊 周庆 周文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58-662,共5页
目的初步总结心脏3D打印模型在不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模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0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为3D打印组),收集这15例患儿的心脏CT血管造影(comput... 目的初步总结心脏3D打印模型在不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模拟矫治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20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为3D打印组),收集这15例患儿的心脏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资料,制作心脏3D打印模型,外科医师在模型上进行手术模拟讨论后再实施真实手术,并比较模拟手术与真实手术的操作体会;另取12例法洛四联症常规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与3D打印组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无一例手术过程中死亡;3D打印组患儿真实手术与术前心脏3D打印模型模拟相关性满意,4例患儿因心脏3D打印模型稍高估了肺动脉瓣瓣环直径而修改手术方式;3D打印组法洛四联症手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少于对照组[(47.47±9.42)min比(55.75±9.00)min,P=0.029]。结论心脏3D打印模型能为多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讨论、模拟提供高仿真平台,通过详细手术模拟能有效缩短真实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心脏病/外科学 模型 解剖学 打印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会阴”教学模型在美国家庭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Rhonda A.Sparks 李井泉(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46-2046,共1页
关键词 会阴 模型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傅栋 靳安民 +3 位作者 田京 宋志会 于博 钟世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8-890,894,共4页
目的寻求建立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方法。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头颅中部至第3胸椎下缘连续CTA动脉造影,MR脊髓造影(MRM)及臂丛神经薄层MRI连续扫描断层图像,Mimics软件基于不同组织阈值对骨骼,动脉,静脉,脊髓... 目的寻求建立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方法。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头颅中部至第3胸椎下缘连续CTA动脉造影,MR脊髓造影(MRM)及臂丛神经薄层MRI连续扫描断层图像,Mimics软件基于不同组织阈值对骨骼,动脉,静脉,脊髓等组织用半自动方法进行分割和重建,神经管道编辑器和MedCAD(医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对颈丛,臂丛神经,颈肌进行重建,三维化显示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结果建立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骨性结构、主动脉、上腔静脉、甲状腺、舌骨、喉软骨、气管、肺、12组颈肌和脊髓、脊神经、颈丛、臂丛神经、颈椎间盘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结论在颈前部解剖结构三维模型基础上,参照解剖学层次逐层显示该手术相关重要结构,为解剖教学、手术培训提供医疗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柱 前路手术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 解剖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某核厂址蟾蜍剂量率评估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韩宝华 李建国 +5 位作者 黄鹏 韩学垒 郜燕 马炳辉 尚红莲 王慧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共8页
选择我国南方某核厂址两栖动物——蟾蜍作为参考生物,建立了蟾蜍的生物解剖学模型和外照射环境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计算源介质中放射性核素^(137)Cs、^(90)Sr和^(239)Pu对靶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率,由此计算蟾蜍整体的辐射剂量率... 选择我国南方某核厂址两栖动物——蟾蜍作为参考生物,建立了蟾蜍的生物解剖学模型和外照射环境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计算源介质中放射性核素^(137)Cs、^(90)Sr和^(239)Pu对靶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率,由此计算蟾蜍整体的辐射剂量率。采用ERICA程序和RESRAD-BIOTA程序计算蟾蜍的剂量率,并与解剖学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的蟾蜍内照射剂量率基本一致;由于外照射环境模型的不同,外照射剂量率估算结果并不相同,ERICA程序与解剖学模型计算的外照射剂量率结果更接近;解剖学模型关注生物组织/器官的辐射剂量,对于核素分布不均匀的生物个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 解剖学模型 ERICA程序 RESRAD-BIOTA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M/FDTD法评估人体暴露于全向基站电磁场的组织SAR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从胜 汪毓铎 巫彤宁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03-307,共5页
文章针对在真实环境下大尺寸电磁场照射评估的问题,使用平面波MOM/FDTD混合算法对人体暴露于全向基站电磁场下各组织比吸收率(SAR)进行了模拟计算。本研究借助中国成年女性头部解剖学模型,采用FDTD方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进而采用中... 文章针对在真实环境下大尺寸电磁场照射评估的问题,使用平面波MOM/FDTD混合算法对人体暴露于全向基站电磁场下各组织比吸收率(SAR)进行了模拟计算。本研究借助中国成年女性头部解剖学模型,采用FDTD方法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进而采用中国成年女性全身数字模型,建立真实全向基站模型,研究在2.1GHz频率下,各个组织SAR随各天线扇面位置(保持相同距离)和入射波方向的变化。结果显示,使用本方法能够大大加快计算速度和减少计算开销。人体组织SAR随天线结构和电磁波入射方向等因素变化明显。在进行电磁暴露安全性评估中除对整体平均比吸收率(WBSAR)考查外还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不同组织SAR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平面波MOM/FDTD混合算法 中国成年女性解剖学模型 SAR WBSAR 电磁场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宇清 黄绳跃 +5 位作者 何炳蔚 姚立纲 吕翱 沈恒华 陈明武 洪文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53-2956,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大脑镰旁脑膜瘤实体解剖模型构建在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6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3例,根据患者螺旋CT增强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针对颅骨、血管和... 目的探究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大脑镰旁脑膜瘤实体解剖模型构建在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6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3例,根据患者螺旋CT增强扫描所得的DICOM数据,针对颅骨、血管和肿瘤等组织结构采用不同的分割方法进行数据信息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和三者融合,形成三维可视化复合虚拟模型,再结合3D打印技术将三维可视化复合虚拟模型实体化。观察大脑镰旁脑膜瘤实体解剖模型构建情况及患者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的手术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构建出三维可视化复合虚拟模型,并成功制作出大脑镰旁脑膜瘤实体解剖模型,且其可清晰显示肿瘤与颅骨、大脑镰、上下矢状窦及周边血管的关系。手术医师利用该模型制定出完善的手术预案,术时根据大脑镰旁脑膜瘤实体解剖模型指导手术定位与实施,避开重要血管,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且患者术后无明显脑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障碍,手术成功。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大脑镰旁脑膜瘤实体解剖模型能有效指导医务人员制定与完善手术方案,精准切除肿瘤,减少术中损伤,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3D打印技术 模型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防护服开口对防护性能影响的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丽芳 王向晖 +2 位作者 齐红新 陈树德 张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0,共7页
在中国人体解剖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着装状态连体衣防护服模型,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详细考察了0.3~3GHz微波辐射环境中良导体防护服对人体的防护特点,重点分析了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防护服防护效能的影响。主要得... 在中国人体解剖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着装状态连体衣防护服模型,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详细考察了0.3~3GHz微波辐射环境中良导体防护服对人体的防护特点,重点分析了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防护服防护效能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规律: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主要原因为孔缝切断辐射场在防护服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当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与缝隙垂直时,电磁能量更容易发生泄漏;在0.3~3GHz范围内,防护服的防护效能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强;计算结果显示带有孔缝的良导体防护服屏蔽效能难以达到30dB,对防护效能要求较严格的防护服缝隙需要特殊处理。计算数据以及规律分析为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防护服 解剖学人体模型 比吸收率 防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肿瘤精准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山山 张珂 +3 位作者 程树杰 杨季红 高峰 李靖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4-1117,共4页
目前,三维可视化(3DV)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通过患者原始CT和(或) MRI扫描影像学数据构建出肝脏3DV模型,能够以多种显示方式提供更多肝脏复杂结构的相关信息,帮助术者更好地完成术前评估和术前个体化规划,指导肝肿瘤精准手术,实... 目前,三维可视化(3DV)技术在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通过患者原始CT和(或) MRI扫描影像学数据构建出肝脏3DV模型,能够以多种显示方式提供更多肝脏复杂结构的相关信息,帮助术者更好地完成术前评估和术前个体化规划,指导肝肿瘤精准手术,实现最佳的保护性肝切除,最终使患者最好获益。综述了近年来3DV技术与肝肿瘤精准手术相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成像 三维 模型 解剖学 肝切除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