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偶联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污泥削减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田禹 马宗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4-277,共4页
采用连续流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 mg/L重金属废水,在系统中添加2,6-二氯苯酚(DCP)作为解偶联剂,其质量浓度为20 mg/L.30 d的连续运行表明,DCP对污泥产率有很好的削减作用,剩余污泥产量相比对照实验下降70%左右.系统运行效... 采用连续流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 mg/L重金属废水,在系统中添加2,6-二氯苯酚(DCP)作为解偶联剂,其质量浓度为20 mg/L.30 d的连续运行表明,DCP对污泥产率有很好的削减作用,剩余污泥产量相比对照实验下降70%左右.系统运行效能研究表明,COD去除效率相比对照实验下降约4%,Cu2+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且出水中2,6-二氯苯酚已检不出,但是污泥沉降性和污泥对氮、磷的去除率下降,污泥活性增加.镜检发现,运行30 d后,污泥中丝状菌增多,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运用连续流活性污泥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系统中添加解偶联剂削减污泥产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污泥减量 重金属废水 解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解偶联剂对A^2/O工艺污泥产率及运行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学玉 刘志刚 徐晓平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45-48,共4页
通过短期试验比较了邻氯苯酚(o-chlorophenol,oCP)、间氯苯酚(m-chlorophenol,m CP)、邻硝基酚(o-nitrophenol,oNP)、间硝基酚(m-nitrophenol,mNP)、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3,3',4',5-Tetrachlorosalicylanilide,TCS)在活... 通过短期试验比较了邻氯苯酚(o-chlorophenol,oCP)、间氯苯酚(m-chlorophenol,m CP)、邻硝基酚(o-nitrophenol,oNP)、间硝基酚(m-nitrophenol,mNP)、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3,3',4',5-Tetrachlorosalicylanilide,TCS)在活性污泥系统A^2/O工艺中污泥产率及其运行效能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产率随解偶联剂浓度0-16mg L-1增加而减小.污泥减量效果和系统的稳定性较好oCP最好,其次oNP,它们分别在8mg L-1,污泥减少56.06%,56.97%.5种解偶联剂对COD去除及沉降性没有明显影响,但p CP和m NP对氨氮去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TCS外,同类型(基团相同)其它4种解偶联剂均满足p Ka值越低则污泥减量效果越好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解偶联剂 A2/O工艺 污泥产率 运行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减量技术及解偶联剂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安晓雯 仉春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从当前污泥处理和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污泥减量技术的原理,将污泥减量技术主要分为溶胞法和生物法.介绍了生物法中的解偶联技术的原理及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污泥 污泥减量 解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对解偶联剂的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星凯 张俊婷 +1 位作者 刘鹏飞 刘西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以氟啶胺为代表的解偶联剂具有低毒、广谱和高效的特点,对病原真菌、卵菌和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然而随着杀菌剂频繁而大量的使用,有害生物发展出越来越严重的抗药性。开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机制研究,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理病... 以氟啶胺为代表的解偶联剂具有低毒、广谱和高效的特点,对病原真菌、卵菌和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然而随着杀菌剂频繁而大量的使用,有害生物发展出越来越严重的抗药性。开展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机制研究,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理病原菌抗药性。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机制解析方法通常以杀菌剂的靶标蛋白为线索展开,但由于氟啶胺这类杀菌剂在病原菌体内可能不是通过与靶标蛋白结合而产生的抑菌作用,使得通过寻找抗性突变体中发生变化的氨基酸位点,进而进行抗性机制解析的方法难以奏效。本综述以氟啶胺和我国自主创制的杀菌剂双苯菌胺为研究对象,对其作用机制及病原菌对其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这类杀菌剂的田间科学使用提供参考,同时可为病原菌多药抗性机制的解析提供借鉴,丰富杀菌剂抗性研究体系,并能够在实践中为病原菌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解偶联剂 抗性机制 代谢抗性 外排抗性 抗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pH值对解偶联剂降低污泥产率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袁伯威 孟昭辉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30-34,共5页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活性污泥法的广泛应用,剩余污泥产量日益增加,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产业的严重负担,如何降低剩余污泥产量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温度和pH值对一种耦合解偶联剂降低剩余污泥产量的...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活性污泥法的广泛应用,剩余污泥产量日益增加,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产业的严重负担,如何降低剩余污泥产量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温度和pH值对一种耦合解偶联剂降低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该耦合解偶联剂是由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和2,4,6-三氯苯酚(TCP)组成。研究发现低温时耦合解偶联剂对于COD的去除率影响较大,而在低pH值的情况下耦合解偶联剂对于污泥生长的抑制效果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解偶联剂 剩余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解偶联技术在污泥减量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海兰 方芳 +1 位作者 冯骞 操家顺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废水生物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处置问题,提出了实现污泥减量化的解偶联技术,并介绍了投加解偶联剂、好氧-沉淀-厌氧(OSA)、高S0/X0这三种解偶联工艺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最后对这三种工艺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污泥减量 解偶联代谢 解偶联剂 好氧-沉淀-厌氧(OSA) 高S0/X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减量化的生物化学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新文 沈东升 《中国沼气》 2003年第3期18-21,共4页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污泥减量化研究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使用解偶联剂及加强厌氧处理工艺产甲烷过程促使污泥减量化的设想。
关键词 污泥减量化 生物化学技术 解偶联剂 厌氧处理 产甲烷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宇辉 解庆林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A01期70-74,共5页
该文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介绍了解偶联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解偶联代谢 化学解偶联剂 高S0/X0 高浓度溶解氧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香豆素在SBR工艺中污泥减量化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李军 唐政坤 杨佳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5-960,共6页
目的试验探究解偶联剂双香豆素在SBR工艺系统中对活性污泥的减量化作用以及对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SBR反应器模拟SBR工艺,不同质量浓度(0.3 mg/L、1 mg/L、3 mg/L、6 mg/L、10 mg/L)双香豆素投加到工艺系统中进行试验.结果... 目的试验探究解偶联剂双香豆素在SBR工艺系统中对活性污泥的减量化作用以及对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SBR反应器模拟SBR工艺,不同质量浓度(0.3 mg/L、1 mg/L、3 mg/L、6 mg/L、10 mg/L)双香豆素投加到工艺系统中进行试验.结果双香豆素能有效降低污泥产率.当双香豆素质量浓度为10 mg/L时,产率较空白组降低了32.4%.双香豆素在低质量浓度范围对氨氮的去除影响不明显.在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对COD的去除率表现出一定程度下降,去除率均值为77.9%,比空白阶段下降9%.在研究双香豆素对污泥沉降性以及活性的影响时,结果显示:双香豆素对污泥沉降性有较小影响,当双香豆素浓度为10 mg/L时,SVI值由空白组的70.8升高至77.8.结论双香豆素对污泥的活性影响较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污泥的脱氢酶活性及呼吸速率.双香豆素对污泥减量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香豆素 污泥减量化 脱氢酶活性 解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产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敏丽 孙彤 +1 位作者 刘雨 杨学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0-22,68,共4页
比较了4种解偶联剂(对氯酚、间氯酚、间硝基酚和邻硝基酚)在活性污泥法中减少污泥产率的效果.4种解偶联剂的研究表明,间氯酚在减少污泥产率的方面是最有效的,同时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影响较小,当间氯酚的浓度为20mg/L时,与空白实验相比较,... 比较了4种解偶联剂(对氯酚、间氯酚、间硝基酚和邻硝基酚)在活性污泥法中减少污泥产率的效果.4种解偶联剂的研究表明,间氯酚在减少污泥产率的方面是最有效的,同时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影响较小,当间氯酚的浓度为20mg/L时,与空白实验相比较,污泥产率下降了86.9%,COD的去除率下降了13.2%;解偶联剂的酸性常数pKa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减少污泥产率方面的效果,即pKa值越低的解偶联剂对减少污泥产率的效果越好.选择解偶联剂和其最佳投药量取决于同时满足污泥减量与COD去除率要求的一个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剩余污泥产率 COD去除率 增长率 解偶联剂 废水处理 生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污染物对氧化磷酸化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高峰 徐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31-35,共5页
综述不同酚类污染物对氧化磷酸化的毒性效应,总结不同酚类污染物对氧化磷酸化的毒性作用机制,同时就目前酚类污染物的氧化磷酸化毒性效应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探讨,以期为此类污染物的相关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酚类污染物 氧化磷酸化 解偶联剂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污泥减量化工艺的研究和对比
12
作者 赵海云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4期35-38,共4页
为解决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研究好氧-沉淀-厌氧(OSA)工艺和投加化学解偶联剂工艺的控制过程和减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OSA工艺控制负荷为1.4 kg/(m3·d)时,污泥减量率可达30%;污泥负荷为3.6 kg/(m3·d)时,投加化学解偶联剂工艺... 为解决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研究好氧-沉淀-厌氧(OSA)工艺和投加化学解偶联剂工艺的控制过程和减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OSA工艺控制负荷为1.4 kg/(m3·d)时,污泥减量率可达30%;污泥负荷为3.6 kg/(m3·d)时,投加化学解偶联剂工艺的污泥减量率可达50%。但由于化学解偶联剂易发生失效导致成本增加,且解偶联剂会使污泥沉降变差,对污水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故推荐OSA工艺为污泥减量化技术途径,可减少污泥量(按含水率85%计)6 kt/a,减少污泥处置费用约42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减量化 解偶联 好氧-沉淀-厌氧 解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