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青岛地区下白垩统辛格庄组鹦鹉嘴龙新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天龙 王旭日 +4 位作者 黄永波 王来明 王金光 张贵丽 清格勒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6,共10页
鹦鹉嘴龙是一类特征明显,仅分布于东亚地区早白垩世的原始角龙类。通过对青岛地区发现的鹦鹉嘴龙化石进行骨骼形态特征描述、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发现其具有中国鹦鹉嘴龙的鉴定特征,如吻骨腹缘低于上颌齿列;前颌骨与颧骨直接接触,且侧面扁... 鹦鹉嘴龙是一类特征明显,仅分布于东亚地区早白垩世的原始角龙类。通过对青岛地区发现的鹦鹉嘴龙化石进行骨骼形态特征描述、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发现其具有中国鹦鹉嘴龙的鉴定特征,如吻骨腹缘低于上颌齿列;前颌骨与颧骨直接接触,且侧面扁平;上颌骨外侧面没有凹槽和瘤突;齿骨边棱突不发育;上隅骨大于隅骨。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中国鹦鹉嘴龙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地层分布延限,而且为辛格庄组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关键的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早白垩世 辛格庄组 角龙类 鹦鹉嘴龙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加恐龙考察动态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钟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2-152,共1页
1988年是中一加恐龙合作计划的第三个野外工作年。这一年的野外考察主要是在内蒙、新疆进行的。6—7月份考察队在内蒙乌拉特后旗巴音满得呼地区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均分布在一个南北向约10公里长的冲沟里,岩... 1988年是中一加恐龙合作计划的第三个野外工作年。这一年的野外考察主要是在内蒙、新疆进行的。6—7月份考察队在内蒙乌拉特后旗巴音满得呼地区晚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均分布在一个南北向约10公里长的冲沟里,岩层产状较平缓,出露厚度70米左右,约含四个化石层。恐龙化石包括原角龙类Protoceratops,幼年及成年个体20余具;甲龙类Pinacosaurus的幼年个体群;小型兽脚类Saurornithoides、Oviraptor,鸟脚类化石及大量恐龙蛋化石。此外亦发现大量的其它爬行动物及早期哺乳动物化石:蜥蜴、鳄鱼、乌龟和多瘤齿兽等。这一阶段的考察工作同时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将军戈壁展开,继续1987年未完成的两具恐龙的发掘工作。7月,考察队转移至二连浩特达布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龙类 多瘤齿兽 鸟脚 兽脚 新疆准噶尔盆地 考察队 甲龙 野外考察 乌拉特后旗 将军戈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