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侏罗纪-白垩纪花岗岩角闪石-斜长石矿物温压计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黎敦朋 肖爱芳 刘文元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51-359,共9页
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得出闽西南构造带出露于地表不同时期花岗岩的结晶压力分别为早侏罗世花岗岩431.3 MPa、晚侏罗世花岗岩187.2 MPa、早白垩世花岗岩108.3 MPa,对应的花岗岩结晶深度分别为16 km,7 km,4 km;闽东构... 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得出闽西南构造带出露于地表不同时期花岗岩的结晶压力分别为早侏罗世花岗岩431.3 MPa、晚侏罗世花岗岩187.2 MPa、早白垩世花岗岩108.3 MPa,对应的花岗岩结晶深度分别为16 km,7 km,4 km;闽东构造带出露于地表的不同时期花岗岩结晶压力分别为晚侏罗世花岗岩186.8 MPa、早白垩世花岗岩89.5MPa,对应的花岗岩结晶深度分别为7 km,3 km。结果表明,闽东构造带与闽西南构造带侏罗纪以来的差异隆升作用不明显;同时得出研究区中晚侏罗世(175.6-145.5 Ma)的隆升剥露幅度约为9 km,对应的地壳隆升速率约为300 m/Ma;早白垩世(145.5-99.6 Ma)的隆升剥露幅度约为3-4 km,对应的地壳隆升速率约为65-87 m/Ma;晚白垩世以来(99.6-0Ma)的隆升剥露幅度约为3-4 km,对应的地壳隆升速率约为30-40 m/Ma,显示侏罗纪以来地壳隆升剥露幅度和隆升速率逐渐减小的规律,这对东南沿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隆升 构造带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侵位深度:来自角闪石温压计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33
2
作者 陆丽娜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蓝廷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1532,共12页
本文应用角闪石地质温压计和流体包裹体对胶东西北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结晶的温压条件、侵位深度进行了讨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矿物组合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碱性长石、铁-钛氧化物、榍石和次生绿泥石,符... 本文应用角闪石地质温压计和流体包裹体对胶东西北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结晶的温压条件、侵位深度进行了讨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矿物组合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碱性长石、铁-钛氧化物、榍石和次生绿泥石,符合角闪石温压计的使用前提。应用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和角闪石全铝压力计所获得的温压条件分别为,郭家岭岩体为694~733℃,1.3~2.4kbar,丛家岩体为702~719℃,2.4~3.9kbar,北截岩体为723~727℃,3.8~4.2kbar。未变形岩石的石英中含有5种类型包裹体,其中CO2-H2O-NaCl包裹体广泛分布,最具有代表性。由CO2-H2O-NaCl包裹体等容线相图计算的温压范围与岩石所获得的温压范围一致,表明角闪石温压计获得的结果是比较可信的。岩体的侵位深度变化较大,其中郭家岭岩体平均为6km,丛家岩体平均为10km,北截岩体平均为13km,显示从东到西侵位越来越深结晶温度越来越高的趋势。不同侵位深度的岩体同时出露到地表暗示了早白垩世以来胶东地区的剥蚀抬升速率可能是不均匀的,西部相对东部抬升更快剥蚀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地质 流体包裹体 侵位深度 郭家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几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兼论幔源包体的成因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天福 马鸿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3,共13页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 (巨 )晶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 -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 (巨 )晶 -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 (巨 )晶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 -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 (巨 )晶 -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共生的亚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 ,单斜辉石巨晶的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单斜辉石斑晶。这说明碱性玄武岩的形成深度大于亚碱性玄武岩 ,单斜辉石巨晶是更高压力下的结晶产物 ,单斜辉石斑晶在岩浆上升的不同深度均有晶出。回归分析表明 ,尽管携带幔源包体的玄武岩浆上升速度较快 ,但并不是绝热上升。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条件与同一地点幔源包体平衡温压条件的对比表明 ,单斜辉石巨晶和碱性玄武岩中的部分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大于幔源包体的平衡温压 ,表明了包体寄主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包体的深度。因此 ,幔源包体是寄主岩浆上升途中捕虏的上地幔碎块 ,而非寄主岩浆形成源区的残留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新生代 玄武岩 单斜辉石斑晶 幔源包体 单斜辉石-熔体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包裹体弹性拉曼频移温压计原理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晓英 夏梅 +1 位作者 周善勇 王思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4-984,共11页
与目前广泛存在的传统热力学温压计相比,矿物包裹体拉曼弹性温压计是一种独立于化学平衡之外的基于力学平衡的新型温压计。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拉曼频移标定矿物包裹体在常压条件下储存的残余应力,结合包裹体与寄主两相矿物弹性物理特性,... 与目前广泛存在的传统热力学温压计相比,矿物包裹体拉曼弹性温压计是一种独立于化学平衡之外的基于力学平衡的新型温压计。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拉曼频移标定矿物包裹体在常压条件下储存的残余应力,结合包裹体与寄主两相矿物弹性物理特性,可准确恢复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一个潜在的优质温压计。作为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多地引起地质学家的关注,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还集中于对该温压计自身的推演和校正,而对于天然样品的研究还相对缺乏。近来年,学者们成功地将拉曼弹性矿物温压计应用到各类天然样品的研究中。有限的研究表明拉曼弹性矿物温压计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不仅是一个潜在的优质地质温压计,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恢复俯冲带受后期热事件强烈改造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信息,进而示踪地球早期俯冲带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因此矿物包裹体拉曼弹性温压计具有广泛的地质用途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地质 -超高变质作用 石英包裹体 石榴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瓦穴子—乔端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形成温度—压力条件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涂文传 宋传中 +2 位作者 任升莲 李加好 张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0-768,共9页
瓦乔(瓦穴子—乔端)断裂带是北秦岭尤为重要的断裂带之一,该带经历了长期的变质变形作用,记录了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华北板块南缘俯冲消亡的信息。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瓦乔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形成温压条件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以下几点... 瓦乔(瓦穴子—乔端)断裂带是北秦岭尤为重要的断裂带之一,该带经历了长期的变质变形作用,记录了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华北板块南缘俯冲消亡的信息。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瓦乔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形成温压条件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瓦乔断裂带产状基本倾向NNE,带内线理发育,表现为由N向S逆冲的运动学特征,且存在左旋剪切的分量;②瓦乔断裂带变形岩石显微构造特征明显,反映了挤压应力下塑性流变的特征;③运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得到瓦乔断裂带形成压力为0.64GPa。越靠近瓦乔断裂带中心,压力逐渐变大,位于断裂带中心压力达到0.68GPa,已达到中压相系环境;④运用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压计算得瓦乔断裂带形成温度范围500~550℃,属中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穴子—乔端断裂带 显微构造 角闪石全铝 角闪石斜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中蓝绿色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史维鑫 张达 +3 位作者 石建基 狄永军 李野 张垚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角闪石作为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之一,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黑云母-石榴子石温压计对该区花岗岩中蓝绿色角... 角闪石作为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之一,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黑云母-石榴子石温压计对该区花岗岩中蓝绿色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温压条件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变质变形花岗岩中蓝绿色角闪石为铁浅闪石,大部分为岩浆结晶和次生交代的角闪石。通过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计算得出其压力为0.40-0.72 GPa,变质温度大约为543-557℃。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计算其变质温度为546-590℃。角闪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坑北岩体的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相当于燕山造山运动的第Ⅲ幕,是与深大断裂有关的低压高温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北复式岩体 变质花岗岩 蓝绿色角闪石 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西北省卢阿玛拉地区变质基性岩中角闪石矿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欢 范洪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22-27,35,共7页
角闪石作为赞比亚西北省卢阿玛拉地区基性岩中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意义。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角闪石温压计,对该区基性岩中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温压条件的研究。... 角闪石作为赞比亚西北省卢阿玛拉地区基性岩中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意义。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角闪石温压计,对该区基性岩中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温压条件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基性岩中角闪石为铁韭闪石,大部分为变质作用成因,少部分为蚀变和交代成因。通过角闪石温压计计算得出其压力为600~900 MPa,变质温度大约为545~667℃。角闪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基性岩的变质程度为绿帘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卢菲里安造山运动,是与挤压推覆有关的中压高温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基性岩 赞比亚西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武安地区斑状角闪二长岩中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矽卡岩铁矿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8
8
作者 崔晓亮 苏尚国 +2 位作者 孟维一 刘璐璐 陈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15-2231,共17页
成矿作用需要巨量含矿流体,而矽卡岩铁矿的含矿流体到底是从致矿侵入体中析出还是来自于深部岩浆仍有很大争议。为了研究邯邢地区矽卡岩矿床中成矿岩体演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性质及其对成矿作用的贡献,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 成矿作用需要巨量含矿流体,而矽卡岩铁矿的含矿流体到底是从致矿侵入体中析出还是来自于深部岩浆仍有很大争议。为了研究邯邢地区矽卡岩矿床中成矿岩体演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性质及其对成矿作用的贡献,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的原位分析,对河北武安地区斑状角闪二长岩中角闪石的主微量元素进行研究。岩相学特征显示角闪石可以根据颜色分为两类:褐色角闪石和绿色角闪石。斑晶主要为褐色角闪石并具有反应边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黑云母带、透辉石和斜长石带、绿色角闪石和磁铁矿带;基质主要为绿色角闪石,少数核部为褐色角闪石。褐色角闪石的成分主要为镁绿钙闪石和韭闪石,绿色角闪石主要成分是镁角闪石、浅闪石和阳起石。化学成分上褐色角闪石低Si,高Ti、Al;绿色角闪石高Si,低Al、Ti。利用角闪石温压计计算褐色斑晶角闪石形成于相对高压(400~560MPa)和高温(950~980℃)的深部岩浆房条件;褐色基质角闪石形成压力比斑晶角闪石降低(200~300MPa)而温度变化不大(870~940℃)的浅部岩浆房;绿色角闪石都形成于相对低压(<100MPa)、低温(700~880℃)的岩浆定位深度条件下。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并且从褐色角闪石到绿色角闪石,岩浆的氧逸度升高,高氧逸度条件有利于金属元素进入流体相,阻止其以硫化物的形式在早期沉淀。同时岩浆高含水量促使在低压条件下出溶成矿流体和挥发分,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和迁移。相对于褐色角闪石,绿色角闪石具有更强的Nb、Sr、Pb、Ti的负异常和极高Nb/Ta值,这代表绿色角闪石是在流体的交代作用下形成的;结合斑晶角闪石反应边产物及其含铁量分析计算,我们得出外来富铁碱性流体的加入是必须的。"邯邢式"铁矿的成因模式不是传统的接触热液交代成因模型,矽卡岩铁矿的铁质来源应该是深部含矿流体。角闪石斑晶在15~20km深部岩浆房结晶,岩浆侵位到7~10km浅部岩浆房时褐色基质角闪石结晶,此时岩浆房接近固结-半固结状态。随后外来碱性富铁流体注入发生岩浆房的活化,岩浆快速侵位并在1~3km处定位,此时压力迅速降低使成矿流体出溶,绿色角闪石也随之形成。外来碱性富铁流体的注入使岩浆快速侵位,高含水量和高氧逸度条件下成矿流体大量出溶,这些因素共同促进矽卡岩铁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矿物 矽卡岩铁矿成因 含矿流体 河北武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綦村斑状石英二长岩角闪石环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范琳琳 卢静 +4 位作者 张聚全 金雅楠 白富生 唐玉莹 秦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3-913,共11页
为阐释岩浆两阶段演化过程及其与铁成矿的关系,对邯邢铁矿区斑状石英二长岩中角闪石斑晶环带结构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通过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氧逸度计和湿度计的计算,发现岩浆在14km深处岩浆房内经过多次岩浆混合过程,其后演化... 为阐释岩浆两阶段演化过程及其与铁成矿的关系,对邯邢铁矿区斑状石英二长岩中角闪石斑晶环带结构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通过角闪石温度计、压力计、氧逸度计和湿度计的计算,发现岩浆在14km深处岩浆房内经过多次岩浆混合过程,其后演化的岩浆侵位到1.9 km的深度。岩浆房的温度为935~964℃,氧逸度为ΔNNO+0.27~ΔNNO+0.85,含水量为4.64%~6.29%,岩浆定位后角闪石结晶的平均温度为719℃,氧逸度为ΔNNO+2.16,含水量为3.94%。通过黑云母温度计和氧逸度计等验证,该计算结果可靠。岩浆较高的含水量和定位后显著增加的氧逸度有利于富铁的流体/熔浆与硅酸盐熔浆的分离,并最终形成邯邢式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环带结构 岩浆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猛洞岩群变质-变形研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洪旗 刘玉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2,共28页
猛洞岩群出露于中越边境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一套前寒武系变质沉积-岩浆杂岩,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对滇东南地质演化,乃至华南大陆西端以及特提斯构造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系统野外调研基础上,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电... 猛洞岩群出露于中越边境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一套前寒武系变质沉积-岩浆杂岩,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对滇东南地质演化,乃至华南大陆西端以及特提斯构造域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系统野外调研基础上,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微观研究手段,对猛洞岩群变质-变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发现,猛洞岩群地层宏观构造发育同构造分泌结晶脉、顺层褶皱、透镜体等,微观构造发育云母鱼构造、膝折构造、石英矩形条带等现象。显微组构统计表明猛洞岩群经历过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向、近东西向、北东-南西(近南北向)挤压过程,与上述宏观、微观现象基本一致。同时,猛洞岩群片岩中黑云母-石榴石温压计分别为429℃、0.5GPa,片麻岩中电气石-黑云母温度计平均温度为546℃,为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石英斜长角闪片麻岩中榍石和金红石TIMS 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36Ma和170Ma。以上工作表明,滇东南猛洞岩群记录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其中主期变质-变形年龄为236Ma,控制了变质杂岩系的宏观构造格架,其应力(σ1)为南东-北西向挤压,近南北向、近东西向挤压可能为与上述主应变相匹配的次级应变方向;但北东-南西向挤压可能为主变质-变形之后的另一次变质-变形产物,时间限定为170Ma,代表老君山穹窿燕山早期的伸展-剪切活动。因此,本文认为老君山-Song Chay穹窿先后经历了印支期南北向推覆挤压作用,晚印支期-早燕山期伸展-剪切作用以及中晚燕山期接触变质作用;且老君山穹窿开始隆升时限为236Ma左右,与周边的特提斯闭合、碰撞时间基本一致;至170Ma穹窿发生垮塌后的伸展剪切活动。文山-麻栗坡NE方向广泛发育印支期飞来峰及异地岩,可能指示包括猛洞岩群在内的前印支期地层是一套从越南北部推覆而至的外来岩体。上述认识为华南西端的构造演化探讨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 组构 年代学 猛洞岩群 老君山 滇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苍山-哀牢山杂岩带中北段嘎洒地区变沉积岩的成因矿物学与变质演化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冀磊 刘福来 +4 位作者 王舫 蔡佳 王伟 田忠华 刘利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3-1024,共22页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北段嘎洒地区出露了多种典型的变沉积岩,其中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片岩保存多期/多阶段矿物相转变特征,本文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传统矿物对温压计的估算结果,限定上述典型变...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中北段嘎洒地区出露了多种典型的变沉积岩,其中夕线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片岩保存多期/多阶段矿物相转变特征,本文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传统矿物对温压计的估算结果,限定上述典型变沉积岩峰期角闪-麻粒岩相(M1)阶段、近等温减压-高温剪切变形阶段(M2)和晚期退变质(M3)阶段的矿物组合及变质温压条件。峰期角闪-麻粒岩相(M1)阶段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Grt)+板柱状夕线石(Sil1)+黑云母(Bt1)+钾长石(Kfs)+斜长石(Pl)+石英(Qtz)+钛铁矿(Ilm),变质温度压力条件为t=690~750℃,p=690~810 MPa;近等温减压-高温剪切变形阶段(M2)阶段,稳定矿物组合为:Grt+Sil2+Bt2+Kfs+Pl+Qtz+Ilm,黑云母在强烈走滑剪切作用下发生脱水熔融反应:2 Bt→Sil+6(Mg,Fe)O+K2O+5 Qtz+2 H2O,石榴石、黑云母和夕线石等受到剪切变形影响而发生强烈定向,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为t=650~720℃,p=450~630 MPa;晚期退变质阶段(M3)的稳定矿物组合为:Qtz+Bt+Ms+Pl,退变的温度压力条件为t=580~640℃,p=400~500 MPa。其变质演化p-T轨迹样式具有近等温减压的顺时针型式,表明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曾经历了一次明显的俯冲-碰撞造山事件,峰期变质可达到角闪-麻粒岩相;在碰撞后的构造折返过程中,上述变质岩石发生强烈的高温剪切变形作用,并伴随着黑云母等含水矿物的脱水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沉积岩 成因矿物学 变质作用 变质 变质演化 嘎洒地区 点苍山-哀牢山变质杂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尾亚-天湖地区花岗岩类剥蚀程度估算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季霖 陈正乐 +9 位作者 周涛发 韩凤彬 张文高 霍海龙 刘博 赵同阳 韩琼 李平 郑加行 陈贵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78,共24页
尾亚—天湖地区位于新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的中天山地块内,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产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尾亚钒铁磁铁矿。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尾亚、天湖和沙泉子南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 尾亚—天湖地区位于新疆中亚造山带东南部的中天山地块内,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产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尾亚钒铁磁铁矿。在详细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尾亚、天湖和沙泉子南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EMPA)测试分析,限定了3个岩体结晶的温压条件、氧逸度、含水量和含铁指数等要素,为解析中天山地块的岩浆-成矿物化条件及其区域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测试结果表明,该区花岗岩类中的角闪石富镁、钙、钠,贫钾,属于钙角闪石族;黑云母有高镁、钛、铝、钾和低硅、钠的特征为镁质黑云母。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揭示其寄主岩浆为钙碱性造山带岩系,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推测可能是板块俯冲背景下由地幔楔与大陆地壳物质混熔形成。根据角闪石-黑云母矿物温压计,估算出沙泉子南石英闪长岩的结晶温度为651~753℃,压力为31~79 MPa,尾亚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的结晶温度为762~833℃,压力为85~215 MPa,天湖花岗闪长岩的结晶温度为668~812℃,压力为31~117 MPa。3个岩体岩浆结晶时的氧逸度lg f(O_(2))范围为-15.7~-9.4,而且在角闪石结晶时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花岗岩类具有高温、低压、高氧逸度、富水和高含铁指数的特点,有利于Fe等成矿元素在流体中富集,具有良好的铁矿成矿条件。进一步利用角闪石-黑云母压力计,计算了花岗岩类岩体的侵位深度,从而估算出岩体的剥蚀程度处于2.2~5.5 km,且区域的隆升剥蚀量差异明显;结合现有的矿产地表展布特征,推测天湖岩体一带深部仍具有较好的铁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特征 物理化学条件 角闪石-黑云母 隆升-剥蚀程度 中天山地块尾亚—天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部干热岩岩浆侵位结晶条件及深部结构初探 被引量:14
13
作者 贠晓瑞 陈希节 +4 位作者 蔡志慧 何碧竹 张盛生 雷敏 向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71-3191,共21页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 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结合处的共和盆地记录了复杂的构造、岩浆、变质和沉积作用事件,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岩浆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共和盆地花岗岩类高温干热岩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型地热资源的战略基地。然而,有关干热岩原岩的组成、侵位时代、结晶温压及其时空分布等特征仍不清楚,制约着干热岩地热能勘查开采及该区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以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3口干热岩钻井岩芯和野外露头样品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矿物温压计研究。研究发现,该区干热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花岗岩类组成,偶见闪长岩包体。电子探针分析显示,样品中多数角闪石为铁角闪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温压计研究表明,岩体的结晶压力属于中低压(1.91~3.52kbar),温度为中低温(681~693℃),其岩浆结晶深度约在7.2~13.2km。锆石Ti饱和温度计分析表明,该区岩浆结晶温度主要为643~804℃,而恰卜恰北部的沟后杂岩体相较干热岩钻井岩芯钻揭的杂岩体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共和盆地东北部恰卜恰地区干热岩原岩形成时间主要为243~236Ma和225~210Ma两个时期,存在不同时期、不同源区的侵入,与印支期青藏高原北部古特提斯洋盆的俯冲消减相关。之后,共和干热岩经历了至少4.2km的隆升剥露。结合前人多种地球物理研究资料,构建了该区深部四层结构构造剖面,干热岩热源可能与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存在局部熔融体有关,且受多条隐伏断裂的影响,盆地基底下的干热岩地热藏具有分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锆石Ti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侵位深度 岩浆结晶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赋矿岩体侵位深度及其对成矿的约束 被引量:4
14
作者 冷亚星 王建平 任纪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2-656,共15页
多宝山铜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斑岩型矿床,许多学者对该矿床的成因、大地构造环境、成矿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对矿床保存和后期改造尚缺研究,需要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控制矿床的剥蚀深度、阶段和时代,而含矿岩体的... 多宝山铜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斑岩型矿床,许多学者对该矿床的成因、大地构造环境、成矿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对矿床保存和后期改造尚缺研究,需要中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控制矿床的剥蚀深度、阶段和时代,而含矿岩体的侵位深度是先决条件。为了准确确定多宝山铜矿含矿岩体的侵位深度,笔者选取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压计进行成矿深度分析。通过研究得出赋矿花岗闪长斑岩体成岩压力为1.69×10^(8)~1.78×10^(8)Pa,温度范围在650~710℃之间,成岩深度为6.36~6.69 km,对于研究矿床剥蚀深度及速率、演化阶段、构造背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铜矿 花岗闪长斑岩 侵位深度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变质核杂岩基底拆离的变形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升莲 张妍 +4 位作者 杨帆 胡达 黄鹏 王微 张俊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9-541,共13页
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拆离带是核部隆升过程中盖层滑脱、剪切变形而形成的,该拆离面是在北东向褶皱基础上叠加杂岩核部隆升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面.拆离带在核部以西发育倾向西向、南西向、北西向的面理和矿物生长线理,显... 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3层结构.拆离带是核部隆升过程中盖层滑脱、剪切变形而形成的,该拆离面是在北东向褶皱基础上叠加杂岩核部隆升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面.拆离带在核部以西发育倾向西向、南西向、北西向的面理和矿物生长线理,显示向西滑脱形成剪切拉伸变形的特征.拆离带岩石以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为主,辅以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岩石变形特征表明其既具有韧性变形,也具有脆—韧性变形及脆性变形的特点.核部隆升引起的拆离变形作用,不仅形成了拆离带,还影响了拆离带以上盖层岩石,形成一个由拆离带向上由强变弱的变形域.这种规律性递变现象使庐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垂向变形分层、水平变形分带的特点.拆离带中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对计算得出的变质温度为653 ℃~694 ℃,压力为0.56~0.67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变质核杂岩 拆离带 拆离变形作用 角闪石斜长石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雅满苏组火山岩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广顺 唐红峰 刘丛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雅满苏组的构造背景一直存有较大争议。斑晶成分和结构的研究可以对岩浆系列、构造背景和岩浆演化的物理化学条件作出制约。本文报道了雅满苏组火山岩中斜长石和辉石斑晶的研究成果。辉石属于普通辉石-顽透辉石系...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雅满苏组的构造背景一直存有较大争议。斑晶成分和结构的研究可以对岩浆系列、构造背景和岩浆演化的物理化学条件作出制约。本文报道了雅满苏组火山岩中斜长石和辉石斑晶的研究成果。辉石属于普通辉石-顽透辉石系列,部分样品的辉石颗粒与寄主岩达到了岩浆平衡。辉石判别图解表明寄主岩浆属于亚碱性系列,形成于俯冲带环境,与微量元素判别结果相一致。根据辉石-熔体温压计,得到辉石结晶时的温度在1150℃左右,压力相当于5~10 km的地壳深度。雅满苏组火山岩中主体的斜长石属于拉长石,JX-24-1斜长石为中长石,成分和结构特征都表明该颗粒为捕虏晶。辉石和斜长石捕虏晶共同揭示了雅满苏组火山岩在地壳浅部发生了结晶分异和围岩混染的岩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满苏组 斜长石 单斜辉石 捕虏晶 岩浆系列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武安坦岭多斑斜长斑岩中基质矿物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璐璐 苏尚国 +2 位作者 杨睿娜 罗照华 崔晓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6-299,共14页
河北武安坦岭斜长斑岩具有多斑斑状结构,基质为显微晶质结构。岩相学观察表明,斜长石斑晶有一个宽广的核部和一个宽度可变的条纹长石反应边,个别核部包含有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基质矿物主要由蓝透闪石、条纹长石(An0Ab8.4Or91.5~An0... 河北武安坦岭斜长斑岩具有多斑斑状结构,基质为显微晶质结构。岩相学观察表明,斜长石斑晶有一个宽广的核部和一个宽度可变的条纹长石反应边,个别核部包含有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基质矿物主要由蓝透闪石、条纹长石(An0Ab8.4Or91.5~An0.1Ab57.3Or42.6)、石英、钾长石(An0.3Ab5.9Or93.7~An0.3Ab4.7Or95.2)、钠长石(An0.2Ab98.3Or1.5~An0.1Ab99.2Or0.7)、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磷灰石、榍石和锆石等11种矿物组成。角闪石温压计计算结果得出,基质角闪石核部的结晶压力高于边部,核部为34.05 MPa,对应的结晶温度为660.35℃,结晶深度为1.29km;边部的结晶压力为24.32MPa,结晶温度为598.32℃,结晶深度为0.92km;而斜长石斑晶中的角闪石形成时压力为159.51~178.19MPa,温度为817.68~819.79℃,对应的形成深度为6.03~6.73km。基质角闪石在Al2O3-TiO2图上落在壳源区,而斑晶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都落在壳幔混合区。斜长石、条纹长石、磁铁矿和磷灰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数据显示,其都具有相对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点,暗示了基质矿物的形成有流体参与。ICT三维扫描结果显示,斜长斑岩基质中的孔隙体积含量约为3.428%,铁质体积含量为4.371%,且铁氧化物和孔隙具弱连通性。通过讨论分析,笔者得出:(1)坦岭斜长斑岩中斜长石斑晶具有明显的交代结构,且晶体本身没有明显熔蚀现象,这些特征表明大量的斜长石斑晶快速上升,即"冻结岩浆房"的活化机制与流体密切相关;(2)斜长斑岩中基质矿物有十一种,且矿物类型复杂,不符合平衡系统矿物相律,应属于流体晶矿物组合;(3)坦岭斜长斑岩的基质"岩浆"可能是一种富Fe、K、P、Si、Na等元素的熔体-流体流;(4)多斑斜长斑岩的形成经历了(1)深度6~7km的深部岩浆房形成斜长石堆晶→(2)富Fe、K、P、Si、Na等元素的熔体-流体流加入深部岩浆房,冻结岩浆房活化→(3)由于流体超压,含大量斜长石斑晶的熔体-流体在地壳浅部(0.9~1.2km)呈小岩株状或岩脉状就位。多斑斜长斑岩为深部找矿提供了有力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斑斜长斑岩 基质矿物 角闪石 矿物 冻结岩浆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佛冈花岗杂岩体中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结晶条件
18
作者 鲁为敏 徐夕生 +1 位作者 耿红燕 范钦成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72,共12页
佛冈花岗杂岩体是南岭地区最大的晚中生代岩基,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是佛冈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最基性的端员。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和周围佛冈黑云母花岗岩、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同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本文系统地总结并对比了多种... 佛冈花岗杂岩体是南岭地区最大的晚中生代岩基,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是佛冈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中最基性的端员。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和周围佛冈黑云母花岗岩、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同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本文系统地总结并对比了多种角闪石压力计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针对中酸性钙碱性岩浆,提出了改进的角闪石Al_Ti温压曲线格子,并将其运用到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结晶条件估算中。估算结果显示,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为82 0±2 0℃,压力为70~130MPa,XH2 O为0 .7±0 .1,其结晶条件代表岩体侵位时的物理环境。花岗闪长岩中的角闪石结晶温度约为82 0℃,压力约为2 6 0MPa ,是在较深的岩浆房中结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斜长石 角闪石Al-Ti格子 乌石闪长岩-角闪辉长岩 广东佛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辉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艳荣 吕新彪 +2 位作者 刘民武 栾燕 王富贵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8,共14页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包含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和辉长岩相,辉石为各岩相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相中辉石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以探讨岩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东天...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包含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和辉长岩相,辉石为各岩相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相中辉石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以探讨岩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斜方辉石属古铜辉石,而单斜辉石则为透辉石和顽透辉石。辉石温压计算表明其结晶温度为978℃~1059℃,结晶压力主要为0.71~4.80kbar。岩体母岩浆为亚碱性拉斑玄武质岩浆,是被俯冲板片交代过的亏损地幔发生13%~20%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内不同岩相中辉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小,表明岩体的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其中辉长岩相的结晶程度较角闪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略高;岩浆上侵过程中,角闪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受到富硅地壳物质的混染,而辉长岩相受到富铝围岩的混染。结晶分异作用和富硅地壳的混染是引起图拉尔根岩体硫饱和及硫化物熔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辉石 地质 母岩浆 部分熔融 结晶分异 地壳混染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一带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退变PT轨迹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聪 张立飞 +1 位作者 张贵宾 宋述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47-2259,共13页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榴辉岩以透镜体的形式存在于花岗质片麻岩和副变质片麻岩中。根据矿物组合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角闪石榴辉岩。在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首次发现了柯石英假象.利用榴辉岩中Grt-Cpx-Phn矿物温压计,结合绿辉石... 柴北缘锡铁山地区榴辉岩以透镜体的形式存在于花岗质片麻岩和副变质片麻岩中。根据矿物组合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角闪石榴辉岩。在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首次发现了柯石英假象.利用榴辉岩中Grt-Cpx-Phn矿物温压计,结合绿辉石中存在柯石英假象包体的现象,得到锡铁山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51~791℃,2.71~3.17GPa,证明了锡铁山地区与柴北缘其他地块一样,也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通过PT视剖面图计算了榴辉岩退变的PT轨迹具有2个阶段演化特征:即先等温降压,然后再降温降压的PT轨迹。详细的岩石学研究探讨了榴辉岩在退变过程中,各矿物的成分和结构的改变过程。石榴石在等温降压过程中成分变化不大,而在角闪石出现后,其边部镁铝榴石含量明显降低,进而形成了韭闪石+斜长石的冠状体。绿辉石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贫硬玉化改造,而后形成了Di+Ab+Amp的后生合晶。多硅白云母分解形成白云母+黑云母及少量石英及钾长石的组合。角闪石随着温压条件的降低由钠钙质闪石逐渐向钙质闪石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锡铁山 榴辉岩 岩石学特征 退变 轨迹 PT path 多硅白云母 角闪石 during 条件 铁山地区 钙质闪石 granitic gneiss 超高变质作用 柯石英 花岗质片麻岩 绿辉石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