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变质作用分类的历史回顾和新的试行分类雏议
被引量:
4
1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37-1748,共12页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试行的、较系统的变质作用分类方案,可分为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和区域性的变质作用两个大类9个类型。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包括以下5个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接触交...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试行的、较系统的变质作用分类方案,可分为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和区域性的变质作用两个大类9个类型。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包括以下5个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和高热变质作用3个亚类;(2)低-中-高温动力变质作用,包括低-中-高温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和温压递进逆冲断层变质作用2个亚类;(3)冲击变质作用;(4)水热变质作用;(5)燃烧变质作用。区域性的变质作用可分为以下4个类型;(6)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底变质作用-低中压-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可分为5个亚类,分别是低-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递增的变质作用和区域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7)造山带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亚类,分别是低温-低压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碰撞造山变质作用和深俯冲高压-超高压区域变质作用;(8)埋深变质作用;(9)洋底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变质
作用
作用
分类
历史回顾
雏议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regional
METAMORPHISM
中高温区域
变质
作用
麻粒岩
相
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动力
变质
作用
ductile
shear
ZONE
亚类
subduction
ZONE
dynamic
区域性
局部性
接触
变质
作用
冲击
变质
作用
早前寒武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岩群中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性质和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4
2
作者
闫全人
王宗起
+4 位作者
闫臻
陈隽璐
向忠金
王涛
张宏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77-2194,共18页
在北秦岭造山带核部秦岭岩群内发育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一类与秦岭岩群中的大理岩紧密共生,呈规模较大的似层状或较小块体产于大理岩内,另一类则呈密集岩墙群型式侵入于秦岭岩群南段二云母石英片岩中。不同的产出状态表明两类斜...
在北秦岭造山带核部秦岭岩群内发育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一类与秦岭岩群中的大理岩紧密共生,呈规模较大的似层状或较小块体产于大理岩内,另一类则呈密集岩墙群型式侵入于秦岭岩群南段二云母石英片岩中。不同的产出状态表明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成因和时代存在显著差异,也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意义。地球化学上,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皆为玄武岩质的。侵入秦岭岩群二云母石英片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墙群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SHRIMP锆石U-Pb测年揭示该类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晚奥陶世(449±11Ma),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示该类斜长角闪岩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石炭纪末期(301.3±6.4Ma)。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与秦岭岩群大理岩共生的似层状或块状斜长角闪岩的形成环境与侵入云母石英片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墙群的存在显著差异,其形成于洋岛(OIB)或海山环境。^(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示该类斜长角闪岩于晚二叠世(258.1±5.7Ma)发生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不同性质、形成和变质时代、相似的变质作用等特点表明,秦岭岩群中的两类角闪岩分属不同性质的构造块体,秦岭岩群高级变地质地体可能是一个构造拼合地体。斜长角闪岩岩墙为晚奥陶世(449±11Ma)侵入秦岭岩群云英片岩中的基性岩墙群,是北秦岭晚加里东期后造山期热收缩而致的地壳伸展或岩圈拆离减薄的产物。与秦岭岩群大理岩共生的斜长角闪岩则可能是洋隆体的基性喷出岩+碳酸盐岩帽组合,是中二叠世(312~260Ma)期间构造移置而来的外来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岩群
斜长
角闪岩
性质
时代
地质意义
two
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岩墙群
大理岩
SR-ND同位素
年代学研究
thermal
contraction
显著差异
晚奥陶世
片岩
构造
地球化学
tectonic
setting
results
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犁地块北缘温泉地区托克赛岩组的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聚
王博
+3 位作者
刘珈硕
宋芳
倪兴华
李盈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4-505,I0024-I0038,共37页
伊犁地块是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的主要大陆块体之一,记录了新元古代‒古生代多期岩浆活动、复杂构造变形和高级变质作用,是研究天山乃至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本文对位于伊犁地块北缘的温泉地区托克赛岩组中石榴角闪岩、花岗片麻...
伊犁地块是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的主要大陆块体之一,记录了新元古代‒古生代多期岩浆活动、复杂构造变形和高级变质作用,是研究天山乃至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本文对位于伊犁地块北缘的温泉地区托克赛岩组中石榴角闪岩、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和侵入其中的未变形花岗岩脉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发现石榴角闪岩主要分布在一条近E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中,与其共生的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均发生了强烈韧性变形,发育一致的陡立面理和近水平线理,运动学指示右旋走滑剪切变形。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韧性变形的角闪岩中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453±4 Ma和414±4 Ma两个主要年龄值,其中前者与云母片岩中热液改造成因的锆石年龄(465±7 Ma)基本一致,代表这些岩石经历了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该变质事件与温泉地区中奥陶世陆缘弧岩浆作用同期。角闪岩中较年轻的年龄峰值与石英片岩(408±3 Ma)和花岗片麻岩(399±7 Ma)中热液成因的锆石生长边,以及花岗岩脉(394±5 Ma)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代表了岩浆热液作用的时代,该事件与伊犁北缘泥盆纪岩浆弧花岗岩的侵入时代相当。同时,在角闪岩和花岗片麻岩中均获得了~900 Ma和~780 Ma两个年龄峰值,分别代表花岗片麻岩和角闪岩的原岩结晶时代。此外,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中锆石的核部还给出了~1135 Ma、~1286 Ma、~1517 Ma和~1725 Ma共4个中元古代的年龄峰值,代表其原岩物源区的岩浆事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伊犁北缘温泉地区在463~443 Ma和423~395 Ma期间分别经历了两期俯冲相关的岩浆‒变质和岩浆‒热液事件,是认识准噶尔洋早古生代向伊犁地块俯冲作用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天山造山带
伊犁地块
温泉
变质
杂岩
锆石年代学
构造变形
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质作用分类的历史回顾和新的试行分类雏议
被引量:
4
1
作者
沈其韩
耿元生
机构
Chinese Acad Geol Sci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37-1748,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500万变质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资助
文摘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试行的、较系统的变质作用分类方案,可分为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和区域性的变质作用两个大类9个类型。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包括以下5个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和高热变质作用3个亚类;(2)低-中-高温动力变质作用,包括低-中-高温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和温压递进逆冲断层变质作用2个亚类;(3)冲击变质作用;(4)水热变质作用;(5)燃烧变质作用。区域性的变质作用可分为以下4个类型;(6)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底变质作用-低中压-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可分为5个亚类,分别是低-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递增的变质作用和区域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7)造山带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亚类,分别是低温-低压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碰撞造山变质作用和深俯冲高压-超高压区域变质作用;(8)埋深变质作用;(9)洋底变质作用。
关键词
热
变质
作用
作用
分类
历史回顾
雏议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regional
METAMORPHISM
中高温区域
变质
作用
麻粒岩
相
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动力
变质
作用
ductile
shear
ZONE
亚类
subduction
ZONE
dynamic
区域性
局部性
接触
变质
作用
冲击
变质
作用
早前寒武纪
Keywords
Contact metamorphism Dynamic metamorphism Impact (or shock) metamorphism Orogenic metamorphism Early Precambrian craton metamorphism Burial metamorphism Ocean-floor metamorphism
分类号
P5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岩群中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性质和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4
2
作者
闫全人
王宗起
闫臻
陈隽璐
向忠金
王涛
张宏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77-2194,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47和40472119)
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项目(2004)
+2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782003-13 和12120106336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B01 A11)资助
文摘
在北秦岭造山带核部秦岭岩群内发育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一类与秦岭岩群中的大理岩紧密共生,呈规模较大的似层状或较小块体产于大理岩内,另一类则呈密集岩墙群型式侵入于秦岭岩群南段二云母石英片岩中。不同的产出状态表明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成因和时代存在显著差异,也具有不同的地质构造意义。地球化学上,两类不同产状的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皆为玄武岩质的。侵入秦岭岩群二云母石英片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墙群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SHRIMP锆石U-Pb测年揭示该类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晚奥陶世(449±11Ma),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其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示该类斜长角闪岩的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石炭纪末期(301.3±6.4Ma)。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与秦岭岩群大理岩共生的似层状或块状斜长角闪岩的形成环境与侵入云母石英片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墙群的存在显著差异,其形成于洋岛(OIB)或海山环境。^(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显示该类斜长角闪岩于晚二叠世(258.1±5.7Ma)发生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不同性质、形成和变质时代、相似的变质作用等特点表明,秦岭岩群中的两类角闪岩分属不同性质的构造块体,秦岭岩群高级变地质地体可能是一个构造拼合地体。斜长角闪岩岩墙为晚奥陶世(449±11Ma)侵入秦岭岩群云英片岩中的基性岩墙群,是北秦岭晚加里东期后造山期热收缩而致的地壳伸展或岩圈拆离减薄的产物。与秦岭岩群大理岩共生的斜长角闪岩则可能是洋隆体的基性喷出岩+碳酸盐岩帽组合,是中二叠世(312~260Ma)期间构造移置而来的外来块体。
关键词
秦岭岩群
斜长
角闪岩
性质
时代
地质意义
two
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岩墙群
大理岩
SR-ND同位素
年代学研究
thermal
contraction
显著差异
晚奥陶世
片岩
构造
地球化学
tectonic
setting
results
云母
Keywords
Qinling Group Amphibolites SHRIMP U-Pb analysis Ar/Ar dating
分类号
P5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犁地块北缘温泉地区托克赛岩组的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邓聚
王博
刘珈硕
宋芳
倪兴华
李盈莹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4-505,I0024-I0038,共3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144013、41772225、41390445)资助。
文摘
伊犁地块是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的主要大陆块体之一,记录了新元古代‒古生代多期岩浆活动、复杂构造变形和高级变质作用,是研究天山乃至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本文对位于伊犁地块北缘的温泉地区托克赛岩组中石榴角闪岩、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和侵入其中的未变形花岗岩脉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发现石榴角闪岩主要分布在一条近E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中,与其共生的花岗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片岩均发生了强烈韧性变形,发育一致的陡立面理和近水平线理,运动学指示右旋走滑剪切变形。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显示,韧性变形的角闪岩中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453±4 Ma和414±4 Ma两个主要年龄值,其中前者与云母片岩中热液改造成因的锆石年龄(465±7 Ma)基本一致,代表这些岩石经历了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该变质事件与温泉地区中奥陶世陆缘弧岩浆作用同期。角闪岩中较年轻的年龄峰值与石英片岩(408±3 Ma)和花岗片麻岩(399±7 Ma)中热液成因的锆石生长边,以及花岗岩脉(394±5 Ma)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代表了岩浆热液作用的时代,该事件与伊犁北缘泥盆纪岩浆弧花岗岩的侵入时代相当。同时,在角闪岩和花岗片麻岩中均获得了~900 Ma和~780 Ma两个年龄峰值,分别代表花岗片麻岩和角闪岩的原岩结晶时代。此外,石英片岩和云母片岩中锆石的核部还给出了~1135 Ma、~1286 Ma、~1517 Ma和~1725 Ma共4个中元古代的年龄峰值,代表其原岩物源区的岩浆事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伊犁北缘温泉地区在463~443 Ma和423~395 Ma期间分别经历了两期俯冲相关的岩浆‒变质和岩浆‒热液事件,是认识准噶尔洋早古生代向伊犁地块俯冲作用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天山造山带
伊犁地块
温泉
变质
杂岩
锆石年代学
构造变形
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Keywords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Tianshan Orogenic Belt
Yili Block
Wenquan metamorphic complex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ductile deformation
amphibolite-facies metamorphism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变质作用分类的历史回顾和新的试行分类雏议
沈其韩
耿元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秦岭岩群中两类斜长角闪岩的性质和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闫全人
王宗起
闫臻
陈隽璐
向忠金
王涛
张宏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伊犁地块北缘温泉地区托克赛岩组的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邓聚
王博
刘珈硕
宋芳
倪兴华
李盈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