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无血清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习玲 连小华 +1 位作者 杨力 杨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细胞培养方法。方法细胞培养采用无血清无钙离子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培养基(keratinocytegrowthmedium,KGM),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钙离子浓度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状态,并对分化标记物K10以及在银... 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细胞培养方法。方法细胞培养采用无血清无钙离子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培养基(keratinocytegrowthmedium,KGM),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钙离子浓度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状态,并对分化标记物K10以及在银屑病患者受损表皮中表达异常增高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ICC)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低钙(0·09mmol/L)培养条件下,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K10染色为阴性,tPA呈弱阳性表达;高钙(1·5mmol/L)条件下,细胞出现分层分化,K10染色为阳性,tP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通过改变KGM的钙离子浓度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可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培养基 钙离子 分化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对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马瑞洁 谭雅芹 周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检测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异常活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 目的:检测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异常活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对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外源性IGF1、LY294002、雷帕霉素评估IGF-PI3K/mTOR信号通路在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构建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情况。结果:与单独培养的T细胞比较,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能促进TNF-α的分泌(P<0.05),而对IL-2的分泌无明显影响;而IGF1-PI3K/mTOR通路可减少共培养环境中IL-2和TNF-α水平(P<0.05)。结论:IGF1-PI3K/mTOR信号通路可调控T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参与了口腔扁平苔藓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扎罗汀对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增殖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春芳 顾军 +1 位作者 郑茂荣 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增殖试验(亚甲蓝染色)及ELISA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等体外观察他扎罗汀对KC的药理作用及其对KC分泌TGF-β1含量的影响。结果新一代受体选择的维A酸药物... 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增殖试验(亚甲蓝染色)及ELISA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等体外观察他扎罗汀对KC的药理作用及其对KC分泌TGF-β1含量的影响。结果新一代受体选择的维A酸药物他扎罗汀可明显抑制KC的生长,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点;且可提升KC分泌TGF-β1的含量。由此可见,他扎罗汀可通过提升KC分泌TGF-β1的含量来进一步抑制KC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扎罗汀角质形成细胞 体外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 E5(HPV16 E5)蛋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自噬 被引量:4
4
作者 付广红 龚丹 万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 E5(HPV16 E5)蛋白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诱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构建HPV16 E5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 CI-neo-E5,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Ha Ca T人角质形成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HPV16 E5 mRNA转录...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 E5(HPV16 E5)蛋白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诱导的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构建HPV16 E5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 CI-neo-E5,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Ha Ca T人角质形成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HPV16 E5 mRNA转录水平。转染p CI-neo-E5并以KGF刺激Ha Ca T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自噬相关基因5(ATG5)、ATG7及LC3B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Ⅱ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LC3B的分布。结果成功构建HPV16 E5真核表达载体p CI-neo-E5并可有效表达。角质形成细胞转染p CI-neo-E5,自噬相关蛋白mRNA的水平显著降低,抑制KGF诱导的LC3BⅡ表达水平升高和LC3B的聚集。结论 HPV16 E5蛋白通过下调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KGF诱导的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 自噬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角质形成细胞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mRNA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素菊 彭振辉 +3 位作者 郑焱 张路坤 王国荣 徐浩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0 mJ/cm2和100 mJ/cm2NB-UVB照射正常人KC后继续培养12 h,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 目的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0 mJ/cm2和100 mJ/cm2NB-UVB照射正常人KC后继续培养12 h,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KC增殖和HB-EGF mRNA的改变。结果NB-UVB照射正常人KC后,可剂量依赖抑制KC的增殖和上调HB-EGF mRNA的表达。50 mJ/cm2和100 mJ/cm2NB-UVB照射后,分别使KC增殖抑制5.4%和8.7%,使HB-EGF mRNA增加到正常对照组的1.7倍和2.5倍。结论NB-UVB抑制KC的增殖部分是通过上调HB-EGF的表达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角质形成细胞 窄谱中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紫外线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岳学状 朱文元 +2 位作者 马慧军 王大光 李诚让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0-502,共3页
目的:研究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简称Ha-CaT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立空白对照组、单纯加药组、单纯照光组和加药照光组4组,以15mJ/cm2UVB的... 目的:研究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简称Ha-CaT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立空白对照组、单纯加药组、单纯照光组和加药照光组4组,以15mJ/cm2UVB的剂量照射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反转录(RT)-PCR测定VEGFmRNA表达。结果:UVB照射后,HaCaT细胞分泌的VEGF在照光后12h开始明显增加,随时间延长,VEGF水平逐渐增加。EGCG对UVB诱导的VEGF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在12、18、24h3个时间点,EGCG明显抑制VEGF水平的升高。结论:EGCG可以抑制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分泌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中波紫外线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曲替酸对角质形成细胞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素菊 彭振辉 +3 位作者 郑焱 张路坤 王蔚 王国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1,333,共4页
目的研究依曲替酸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0.1和1μmol/L伊曲替酸处理正常人KC 12 h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 目的研究依曲替酸对培养的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0.1和1μmol/L伊曲替酸处理正常人KC 12 h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KC增殖和HB-EGF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依曲替酸处理12 h后,可剂量依赖抑制KC的增殖和上调HB-EGF mRNA的表达。0.1和1μmol/L伊曲替酸分别使KC增殖抑制10.2%和14.4%,使HB-EGF mRNA增加到正常对照组的3.2和7.1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曲替酸可剂量依赖上调HB-EGF mRNA的表达,其可能参与依曲替酸对KC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角质形成细胞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piLife培养角质形成细胞
8
作者 曾益军 杨恬 +1 位作者 宋川 余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2期57-58,43,共3页
用凸二次规划松弛方法研究
关键词 EpiLife 角质形成细胞 培养技术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培养的纯化和培养基成分对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大光 朱文元 +1 位作者 马慧军 张汝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geneticin在毛囊黑素细胞培养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的去除作用,研究12-O-十四烷佛波酯-13-醋酸酯TPA和含牛垂体提取物BPE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SFM对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AMMC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胶原酶法培养毛囊黑素... 目的研究geneticin在毛囊黑素细胞培养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的去除作用,研究12-O-十四烷佛波酯-13-醋酸酯TPA和含牛垂体提取物BPE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SFM对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AMMC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胶原酶法培养毛囊黑素细胞,观察不同浓度geneticin对污染的成纤维细胞的去除。同时观察不同浓度TPA和含BPE的K-SFM对AMMC形态和促增殖的影响。结果采用100μg/mLgeneticin处理2d后,剩余细胞主要是黑素细胞,其中部分成纤维细胞呈死亡状态,继续培养至第7天后,黑素细胞的纯度达到90%以上。50ng/mLTPA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与100ng/mLTP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细胞形态影响不大;100ng/mLTPA明显促进黑素细胞的树突增加。含20%、40%和80%的K-SFM含BPE培养基中,浓度为80%时促增殖作用最明显。结论100μg/mLgeneticin作用2d去除黑素细胞培养中污染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重复使用。在毛囊黑素细胞培养中,TPA以50ng/mL的浓度即可明显促进增殖,而不影响细胞的形态。含BPE的K-SFM可以浓度依赖性地促进AM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素黑素细胞 毛囊 geneticin 12-O-十四烷佛波酯-13-醋酸酯 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活力及bFGF表达与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健群 曾凡钦 +3 位作者 郭庆 赖宽 胡勇 翁伟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s)活力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分别予不同剂量308 nm准分子激光及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MTT...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s)活力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分别予不同剂量308 nm准分子激光及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MTT法检测hKCs细胞活力,RT-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bFGF表达和分泌水平,并与NB-UVB进行对比。结果:细胞鉴定证实为角质形成细胞。308 nm准分子激光剂量达600 mj/cm2,NB-UVB剂量达500 mj/cm2时hKCs活力下降;2种光源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照射均可使hKCs表达、分泌bFGF水平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308 nm准分子激光诱导hKCs分泌bFGF的水平高于NB-UVB。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对hKCs活力的影响小于NB-UVB;308 nm准分子激光可以通过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hKCs表达与分泌bFGF来促使白癜风复色,与NB-UVB相比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8NM准分子激光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2-IIIb D3胞外段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脂质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盈 刘鸽 汪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01-1507,共7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IIIb D3胞外段对角质形成细胞中脂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等温滴定量热(ITC)法和CCK-8法检测FGFR2-IIIb D3胞外段的生物特性,并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油红O染色...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IIIb D3胞外段对角质形成细胞中脂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等温滴定量热(ITC)法和CCK-8法检测FGFR2-IIIb D3胞外段的生物特性,并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油红O染色法分析其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脂质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1)ITC、real-time PCR和CCK-8结果显示FGFR2-IIIb在HaCaT细胞中高表达,FGFR2-IIIb D3胞外段可与FGF7特异性结合,抑制HaCaT细胞活力;(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HaCaT细胞中FGF7可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硬脂酰辅酶A脱饱和酶(SCD)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 mRNA的表达及p-FGFR、p-AKT和SREBP-1蛋白的表达(P<0.01),用FGFR2-IIIb D3胞外段和AKT抑制剂处理后可抑制它们的上调,且与FGF7组相比差异显著;(3)油红O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FGF7诱导后HaCaT细胞的脂质含量明显上调,用FGFR2-IIIb D3胞外段和AKT抑制剂处理后,脂质含量下调(P<0.01)。结论:FGFR2-IIIb D3胞外段竞争性地与FGF7结合,抑制FGFR2-IIIb的自体磷酸化,抑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SREBP-1c和下游脂质合成酶的表达,进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中脂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R2-IIIb D3胞外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脂质合成 角质形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通过抑制IGF-1介导的Akt/FoxO1信号通路调控人角质形成细胞脂质分泌的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方祺 刘思 +2 位作者 罗小华 柳宇峰 施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33-1739,共7页
目的探究中药单体大黄素(Emodin)对HaCaT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皮脂合成与分泌的影响。方法用0、25、50、100μmol/L大黄素处理HaCaT,行CCK-8细胞活力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集落、TUNEL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集落、流式... 目的探究中药单体大黄素(Emodin)对HaCaT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皮脂合成与分泌的影响。方法用0、25、50、100μmol/L大黄素处理HaCaT,行CCK-8细胞活力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集落、TUNEL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集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油红O染色观察并定量检测皮脂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利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诱导体外痤疮模型,检测皮脂分泌情况及Akt/FoxO1通路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黄素处理组的HaCaT细胞融合度及集落形成数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HaCaT细胞活力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01),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给药组内细胞周期发生G1/S阻滞,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有所上升,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内脂滴堆积减少(P<0.05),成脂因子PPARγ、SREBP-1、LXR表达水平降低(P<0.05);IGF-1干预组内皮脂分泌增加,皮脂水平显著上调(P<0.001),Akt和FoxO1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P<0.001);与IGF-1处理组相比,大黄素干预后,细胞皮脂分泌显著减少(P<0.001),Akt及FoxO1磷酸化程度明显降低(P<0.001)。结论大黄素能够减少HaCaT细胞皮脂合成与分泌,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并通过抑制IGF-1介导的Akt/FoxO1通路激活阻止痤疮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HaCaT角质形成细胞 皮脂分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痤疮 Akt/Fox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Smad2和Smad3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斌 何威 +4 位作者 杨扬 李承新 高天文 李颖 郁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受体活化Smad—Smad2和Smad3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受体活化Smad—Smad2和Smad3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Smad2和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Smad2和Smad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的角质形成细胞。结论:Smad2和Smad3表达下调不但见于人类皮肤鳞癌的在体形成过程中,还见于能持续传代的体外培养的鳞癌细胞中。Smad2和Smad3表达下调可能代表了鳞癌细胞所固有的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变化,有助于鳞癌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2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良一号猕猴桃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田宏现 曾艳玲 +1 位作者 谭晓风 李国民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米良一号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1诱导培养基以MS+1.0mg/L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在1.5mg/LZT的同时,加0.5mg/L6-AB,这2种细胞分裂素超... 米良一号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1诱导培养基以MS+1.0mg/L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在1.5mg/LZT的同时,加0.5mg/L6-AB,这2种细胞分裂素超量后的抑制作用是累加的,致使抑制作用加剧无芽茎段褐化死亡;2出芽周期长短与茎段年龄和有芽无芽有关,成熟茎段出芽早,幼嫩茎段出芽迟,有芽茎段出芽早,无芽茎段出芽迟,幼嫩的无芽茎段出芽虽晚30d左右,但由愈伤组织形成的丛芽多得多;3米良一号生根能力不强,出芽后不经生根诱导不能生根,1/2MS+1.0mg/LIBA+30g/L蔗糖,有较好的诱导生根作用;4叶片培养再生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优先因子顺序为ZT、6-BA、NAA、TDZ,叶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BA+0.2mg/LNAA+1.0mg/LTD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形成 抑制作用 无芽茎段 诱导培养基 MS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 分化培养基 直接分化 幼嫩茎段 生根能力 生根诱导 生根作用 正交实验 叶片培养 6-BA TDZ 出芽 外植体 丛生芽 生长 再生率 NAA 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促脂溢性脱发小鼠毛发生长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晓健 洪石希 +3 位作者 罗晶 杨思 王紫艳 熊耀坤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9-1034,共6页
通过除去C57BL/6小鼠背部毛发及涂抹睾酮建立脂溢性脱发模型,研究乳酸对脂溢性脱发小鼠毛发生长,毛囊生长周期及生长因子的影响。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米诺地尔酊阳性组,乳酸高、中、低剂量组,并分别在脱毛区涂抹相... 通过除去C57BL/6小鼠背部毛发及涂抹睾酮建立脂溢性脱发模型,研究乳酸对脂溢性脱发小鼠毛发生长,毛囊生长周期及生长因子的影响。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米诺地尔酊阳性组,乳酸高、中、低剂量组,并分别在脱毛区涂抹相对应的药物。连续给药24天,记录小鼠皮肤颜色变化时间、脱毛区毛发生长状况以及毛囊组织学特征和毛囊数目的变化;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体内KGF,VEGF和TGF-β1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正常组相比较,乳酸能显著促进脂溢性脱发小鼠毛发生长,增加小鼠毛发重量和给药实验区域皮肤毛囊数量,同时上调小鼠皮肤中KGF和VEGF质量浓度,降低小鼠皮肤中TGF-β1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中剂量10g/L乳酸溶液效果最佳,可加快小鼠毛发生长、促进小鼠毛囊生长期转化进程,抑制脂溢性脱发症状,其疗效与阳性药米诺地尔酊效果相当(P>0.05),可制成日用洗护产品预防脱发,为脂溢性脱发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乳酸 毛发生长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 毛囊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和亚洲薄荷精油促毛发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蕊 张楠 +1 位作者 姚雷 李玉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36-541,共6页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脱发小鼠模型,研究了薰衣草精油与亚洲薄荷精油对毛发生长的促进作用。通过细胞实验考察两种精油对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分泌的影响;通过小鼠模型考察两种精油对新...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脱发小鼠模型,研究了薰衣草精油与亚洲薄荷精油对毛发生长的促进作用。通过细胞实验考察两种精油对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分泌的影响;通过小鼠模型考察两种精油对新生毛发生长长度、脱毛区皮肤组织学变化、毛囊数目、真皮厚度、皮肤VEGF和K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精油均能促进毛发伸长,增加脱毛区皮肤毛囊数目和真皮层厚度,延长毛发处于生长期的时间,但二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薰衣草精油促进KGF的分泌,亚洲薄荷精油则促进VEGF的分泌,动物实验结果与细胞实验结果相符。说明薰衣草精油和亚洲薄荷精油均有促毛发生长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亚洲薄荷精油 毛发生长 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 脱发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胚期B6-Co小鼠眼睑组织中血清反应因子的表达变化
17
作者 宋鸿雁 李瑶 +2 位作者 卢泽艳 吴刘成 邵义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1-694,共4页
背景 C57BL/6角膜混浊表型的突变系(B6-Co)小鼠具有出生眼睑闭合不全(EOB)表型,是研究眼睑发育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与B6-Co小鼠EOB表型形成的关系可为人类先天性眼睑发育缺陷产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 背景 C57BL/6角膜混浊表型的突变系(B6-Co)小鼠具有出生眼睑闭合不全(EOB)表型,是研究眼睑发育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RF)与B6-Co小鼠EOB表型形成的关系可为人类先天性眼睑发育缺陷产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目的 检测SRF在B6-Co小鼠胚胎眼睑发育关键时期的表达.方法 采用肌内注射戊巴比妥钠安乐死术,分别剖取B6-Co母鼠以及表型正常B6母鼠体内胚胎期(E)16.5 d、E17.5 d和E18.5 d小鼠各9只,分离眼睑组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眼睑组织中SR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取各胎龄的B6-Co小鼠和B6小鼠制作组织冰冻切片,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并比较2种小鼠SRF在眼睑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强度.结果 B6-Co小鼠E16.5 d和E17.5 d眼睑组织中SR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06和0.24±0.17,明显低于B6小鼠的1.03±0.17和1.01±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17);B6-Co小鼠E16.5 d和E17.5 d眼睑组织中SR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08±0.01和0.08±0.01,明显低于B6小鼠的0.12±0.03和0.13 ±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24);而2种小鼠间E18.5 d时眼睑组织中SR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7、0.774).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RF蛋白多表达于B6-Co小鼠和B6小鼠眼睑组织的角质层细胞,但B6-Co小鼠眼睑角质形成细胞中SRF蛋白表达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B6小鼠.结论 SRF在B6-Co小鼠眼睑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下调,SRF可能参与眼睑发育缺陷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生长和发育 形态发生学 基因突变 血清反应因子 眼部异常/遗传学 角质形成细胞 表型 B6-Co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