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教师角色定位
1
作者 金晓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47,共5页
游戏化教学是融学科教学与游戏活动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文章基于游戏化学习的本质特征,提出教师首先是共同参与的游戏者,基于游戏的文化价值,平等、公正地参与到整个游戏过程中;也是游戏设计与实施的促进者,盘活与重构游戏元素、游戏机制... 游戏化教学是融学科教学与游戏活动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文章基于游戏化学习的本质特征,提出教师首先是共同参与的游戏者,基于游戏的文化价值,平等、公正地参与到整个游戏过程中;也是游戏设计与实施的促进者,盘活与重构游戏元素、游戏机制,实现“教、学、评”的多维融通;还是游戏过程的调节者,营造宽松有序的氛围,直指目标的规则引领,阐发智慧的过程调度,还原游戏的价值;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灵活处理冲突,巧妙呵护学生心理,构建家校共同体,实现游戏实践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 教师角色 游戏 促进者 调节者 守护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游戏促进中班幼儿社会自立-安全常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2
作者 凌辉 刘慧玥 +5 位作者 林红 李海斌 王好好 庄诗芳 张美玲 张建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7-356,共10页
为探究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社会自立-安全常识发展的作用,研究采用单被试A-B实验设计,选取3名社会自立-安全常识发展水平较低的中班幼儿为被试,通过角色游戏对其社会自立-安全常识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角色游戏能够促进中班幼儿社会自立-... 为探究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社会自立-安全常识发展的作用,研究采用单被试A-B实验设计,选取3名社会自立-安全常识发展水平较低的中班幼儿为被试,通过角色游戏对其社会自立-安全常识进行干预。结果表明:角色游戏能够促进中班幼儿社会自立-安全常识的发展,三名个案在干预期和追踪期的社会自立-安全常识均高于基线期。结论:角色游戏能有效提高幼儿的社会自立-安全常识水平。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自立-安全常识,促进幼儿的安全常识养成和独立自主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游戏 社会自立-安全常识 幼儿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视野突破及其实践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璐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帮助社会角色单一、生活经验严重不足的幼儿拓展经验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支持。为打破“角色游戏是假游戏”的错误认知,幼儿园教师要深化游戏理论认识,推动角色游戏教育目标与幼儿自主... 幼儿园角色游戏是帮助社会角色单一、生活经验严重不足的幼儿拓展经验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支持。为打破“角色游戏是假游戏”的错误认知,幼儿园教师要深化游戏理论认识,推动角色游戏教育目标与幼儿自主参与的有效融合。在组织上要采取真实环境与区域留白相结合、高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互补的方式,优化幼儿的角色游戏空间及其实施过程。在支持策略上,教师要基于幼儿的核心经验,充分把握幼儿的游戏状态,为幼儿的角色游戏创设具有支持性的心理氛围,推动角色游戏的深入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游戏 自主游戏 教师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游戏生态的角色动态识别与演化分析——以Axie Infinity为例
4
作者 刘凯 王佳鑫 +2 位作者 毛谦昂 陈煜菲 颜嘉麒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2-658,共17页
针对区块链游戏生态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有向加权网络的新型角色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节点投票算法ChainVoteRank以识别出关键基础角色,然后结合多特征融合的层次聚类算法挖掘潜在的隐蔽角色。以play-to-earn(P2E)模式区块... 针对区块链游戏生态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有向加权网络的新型角色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节点投票算法ChainVoteRank以识别出关键基础角色,然后结合多特征融合的层次聚类算法挖掘潜在的隐蔽角色。以play-to-earn(P2E)模式区块链游戏Axie Infinity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P2E模式区块链游戏生态中存在6种基本角色:劳工、正常玩家、经理、繁育商、交易商和机构组织。相较于传统角色识别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识别出区块链游戏生态中的主要用户角色,而且还揭示了P2E模式区块链游戏生态的角色演化过程、不同阶段中各角色发挥的作用,以及P2E生态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游戏 Axie Infinity 角色识别 时间演化 play-to-ea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游戏中的教师角色设计与教师创作工具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陆 孙洪涛 刘敬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0,49,共4页
教师角色的设计是教育游戏设计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教育游戏区别于普通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教师对游戏过程或规则不至于放任自流或干涉太多;如何使教师的指导过程符合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不影响游戏的趣味性;如何在游戏中体现教师... 教师角色的设计是教育游戏设计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教育游戏区别于普通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使教师对游戏过程或规则不至于放任自流或干涉太多;如何使教师的指导过程符合角色扮演游戏的特点,不影响游戏的趣味性;如何在游戏中体现教师的指导策略,使得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性、计划性和整体性,笔者通过两次教育游戏的教学实验结果,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自行开发的教育游戏不断进行设计、实践、检验、反思、修正,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总结出教育游戏中教师完成学习指导的五种途径及教师创作工具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得出如下结论:游戏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过程,只有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教师角色 教师主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中的女性青年——从女性游戏角色、女玩家到游戏女主播 被引量:24
6
作者 梁维科 杨花艳 梁维静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8,61,共7页
女性青年在由男性主导的数字游戏亚文化中处于双重边缘地位。在数字游戏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无论是游戏内容本身还是消费数字游戏的群体,女性青年以"游戏角色""休闲玩家"和"游戏主播"等形式一直在场。女... 女性青年在由男性主导的数字游戏亚文化中处于双重边缘地位。在数字游戏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无论是游戏内容本身还是消费数字游戏的群体,女性青年以"游戏角色""休闲玩家"和"游戏主播"等形式一直在场。女性青年消费数字游戏集中于智能手机平台,偏重于休闲益智类和"女性向"游戏,多为打发碎片化时间的"休闲玩家"。女性青年参与数字游戏亚文化的实践受家庭、学校、工作等因素的制约明显,表现出更大的暂时性和流变性。无论是数字游戏中的女性角色、游戏的代言人还是游戏女主播,在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之中,女性身体作为男性注视和消遣对象的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青年 数字游戏亚文化 女性游戏角色 游戏女主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游戏中心流体验与学习成效的关系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建生 乔小艳 李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85-89,107,共6页
近年来教育游戏产业得以蓬勃发展。教育游戏由于其角色扮演、情境性、互动性等特征成为当前变革教学的重要方式。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而且在游戏化学习社区构建、课程设计、学科应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却鲜... 近年来教育游戏产业得以蓬勃发展。教育游戏由于其角色扮演、情境性、互动性等特征成为当前变革教学的重要方式。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而且在游戏化学习社区构建、课程设计、学科应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却鲜有从教育游戏中的玩家状态尤其是个体心流体验的角度对教育游戏的学习成效进行研究。立足于这一研究目的,选用一款适合于学生使用的、以安全急救知识为题材的教育游戏,通过构建心流体验与学习效果之间的模型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心流体验与学习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游戏频率、游戏经验与心流体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游戏偏好与心流体验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心流体验 学习成效 角色扮演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教育游戏角色的交互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曦 黄心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3-251,共9页
目的基于3~6岁学龄前儿童对角色的认知特点,探讨适合学龄前儿童教育游戏交互设计的策略和方案。方法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儿童教育游戏交互设计的现状,对部分优秀教育游戏个案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游戏设计艺术理... 目的基于3~6岁学龄前儿童对角色的认知特点,探讨适合学龄前儿童教育游戏交互设计的策略和方案。方法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儿童教育游戏交互设计的现状,对部分优秀教育游戏个案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学龄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和游戏设计艺术理论,总结了儿童教育游戏角色交互设计的框架及3个原则,并在实践中进行了验证。结论定义了角色交互设计的框架及3个原则,并通过具体的创作实践,验证了“角色认知”在学前儿童教育游戏交互设计中应用的适用性,也为儿童教育游戏交互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认知 学龄前儿童 教育游戏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阶段与转化:儿童角色的视角 被引量:26
9
作者 秦元东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
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存在形态。从儿童游戏角色发展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民间游戏包括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游戏的主动参与者、游戏的积极创造者三个阶段,儿童的兴趣相应的是感官兴趣与中间兴趣、自我衰竭的内在兴趣、自... 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存在形态。从儿童游戏角色发展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民间游戏包括游戏的被动参与者、游戏的主动参与者、游戏的积极创造者三个阶段,儿童的兴趣相应的是感官兴趣与中间兴趣、自我衰竭的内在兴趣、自我强化的内在兴趣。教师可借助外部奖赏与"留白"策略促进幼儿园民间游戏从游戏的参与者阶段向创造者阶段积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园游戏 儿童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游戏核心竞争力探微——教育游戏之学习活动和角色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颖峰 孙彦青 马红亮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9年第3期71-74,70,共5页
游戏对个体成长产生正向影响已被诸多的研究所证明,然而教育游戏缘何难以取得预期的实效,分析其中的缘由,可归结为来自教育游戏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单就教育游戏本身存在的竞争力不强,是造成此现实无法回避的问题。从目前教育游戏设... 游戏对个体成长产生正向影响已被诸多的研究所证明,然而教育游戏缘何难以取得预期的实效,分析其中的缘由,可归结为来自教育游戏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单就教育游戏本身存在的竞争力不强,是造成此现实无法回避的问题。从目前教育游戏设计和开发常用的途径来分析产生预期与现实之反差,我们发现,教育游戏设计时对游戏本身的特征把握不够,致使在教学活动、内容及角色设计时,难免生搬和牵强之举。在分析了提高教育游戏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对如何提高这些要素在教育游戏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教育游戏中具有独特"教育场域",促使不同的学习者很容易从同伴那里获得资源和进行有效交流,并形成了对应于传统意义的主动学习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核心竞争力 框架问题设计 角色设计 教育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旅游活动中的另一个精神“中心”——基于赫伊津哈游戏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岗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99-106,共8页
文章在科恩提出的旅游活动精神"中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对旅游中的游戏活动进行分析,发现不仅游戏意义隽永,而且旅游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验到远方"中心"体验中的"类过渡状态&quo... 文章在科恩提出的旅游活动精神"中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对旅游中的游戏活动进行分析,发现不仅游戏意义隽永,而且旅游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验到远方"中心"体验中的"类过渡状态",因而游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的另一个精神"中心"。依据旅游者对三大精神"中心"的依附情况,文章将旅游体验模式分为转移模式、嬉戏模式、游戏模式和体验模式(包括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即使是在以大自然为对象的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只要参与了任何形式的游戏项目,就可以获得诸如神圣、荣誉、美德、审美、人际、怀旧等方面的精神意义。相对于文化的根植性而言,游戏具有普适性和较强的可移植性,这为游戏类旅游吸引物的开发与推广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旅游活动 精神“中心 赫伊津哈 游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研究--以角色游戏为例 被引量:33
12
作者 蔡迎旗 王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深度学习是一种运用高阶思维对知识进行理解、批判、整合、创新的深层次学习,能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幼儿深度学习具有注意与联想、活动与体验、建构与转化、迁移与应用、评价与反思的特征,角色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具体表现与之相对... 深度学习是一种运用高阶思维对知识进行理解、批判、整合、创新的深层次学习,能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幼儿深度学习具有注意与联想、活动与体验、建构与转化、迁移与应用、评价与反思的特征,角色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具体表现与之相对应。关注原有兴趣与经验、设计探究材料与环境、提供适宜支架与任务、创设真实问题与情境、引领积极评价与反思5个角色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将有效提升幼儿的深度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幼儿深度学习 教师支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曹中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3-46,共4页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曹中平儿童的游戏心理研究表明_①,角色游戏与儿童社会性技能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角色游戏不仅能提高儿童角色游戏水平。而且能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但角色游戏中儿童合作能力发展的状况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合作能力 合作行为 中班幼儿 合作规模 初步观察 游戏情境 合作水平 合作意图 合作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被引量:35
14
作者 阎平 曹爽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1-32,共2页
幼儿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组织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倾听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的能力;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评价游戏... 幼儿角色游戏需要教师组织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能力包括观察、倾听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与幼儿沟通、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的能力;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评价游戏活动、调整游戏计划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角色游戏 幼儿教师 组织指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民从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6,共3页
浅析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孙民从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他们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不同年龄的幼儿因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他们在对现实生活认识的范围、深度上就不一样,感受和体验的深刻性也不同... 浅析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孙民从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他们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不同年龄的幼儿因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他们在对现实生活认识的范围、深度上就不一样,感受和体验的深刻性也不同,再加上儿童在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幼儿游戏 集体游戏 玩具材料 游戏活动 中班幼儿 小班幼儿 年龄特点 幼儿园 身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与人际互动——以《魔兽世界》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少华 杨岚 梁梅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103,共11页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 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是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社会行为。《魔兽世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倾向于围绕职业来展开一系列的互动,"职业—角色"概念可以作为描述网络游戏世界中角色扮演行为的重要概念。而玩家在《魔兽世界》中的人际互动,主要包括聊天、相互打斗、团队合作和物品交易四种形式。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人际互动,对游戏玩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有助于心灵慰藉,而且有助于玩家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 《魔兽世界》 角色扮演 人际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文化元素在韩国游戏角色设计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静华 李妙妍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日美文化元素对韩国游戏角色设计的应用。方法结合实例分析日美文化对于韩国游戏角色设计的影响,及韩国游戏角色设计对日美文化元素的应用和拓展。结论韩国设计师通过发挥主动创造性,对日美文化元素进行融会贯通、改良再造,使... 目的研究日美文化元素对韩国游戏角色设计的应用。方法结合实例分析日美文化对于韩国游戏角色设计的影响,及韩国游戏角色设计对日美文化元素的应用和拓展。结论韩国设计师通过发挥主动创造性,对日美文化元素进行融会贯通、改良再造,使得韩国游戏角色设计逐步形成其独立的设计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文化元素 游戏角色设计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角色游戏的两种现场指导方式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海东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幼儿 角色游戏 现场指导 外指导 内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角色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解读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曹殿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7-209,共3页
青少年是热衷网络游戏的主要群体,网络游戏自身的逼真性、多元性、互动性和虚拟现实性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对青少年的角色社会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在角色扮演中克服角色紧张、进行角色定位、促进角色社会化,增... 青少年是热衷网络游戏的主要群体,网络游戏自身的逼真性、多元性、互动性和虚拟现实性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而对青少年的角色社会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在角色扮演中克服角色紧张、进行角色定位、促进角色社会化,增强自我意识与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青少年角色认知不清,产生角色冲突,引发人格的自我同一性,影响正确角色观念的形成。社会角色理论是一种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强调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角色行为的形成和完善,基于此理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进行有效的匡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角色理论 角色社会化 青少年 网络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环境下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基于认知具身观点的理论透视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旭东 张金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9,共7页
角色扮演游戏很早便已作为一种教学法存在,并在基于数字游戏的学习实践中焕发出新生机。但“基于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对基于角色扮演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能和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回顾和分... 角色扮演游戏很早便已作为一种教学法存在,并在基于数字游戏的学习实践中焕发出新生机。但“基于角色扮演的游戏化教学何以有效”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对基于角色扮演之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能和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试图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认知的具身观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首先,以经验模拟对角色扮演体验进行解释,分析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揭示了智能环境下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的具身认知机制;其次,在分析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中技术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智能技术的四点应用价值;再次,论证了智能技术作为中介如何促进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具身学习,并对其未来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游戏化教学 具身认知 技术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