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角膜组织的修复 被引量:16
1
作者 齐虹 陈跃国 朱秀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角膜组织的修复。方法24只兔分为8组,每组3只。左眼按近视-10.00D行LASIK术。分别于术后即刻,24h,1,2周,1,3,6月及12月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取角膜组织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角膜...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角膜组织的修复。方法24只兔分为8组,每组3只。左眼按近视-10.00D行LASIK术。分别于术后即刻,24h,1,2周,1,3,6月及12月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取角膜组织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角膜中央区透明,没有雾状混浊(haze)发生。角膜中央区上皮及其基底膜完整;角膜瓣与切削区基质浅层早期存在空隙,晚期贴附紧密;术后基质浅层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直径大小一致,间隔相同,成纤维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中央区保持透明,未出现haze,与LASIK术保持角膜上皮层及其基底膜的完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削术 组织修复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矫正近视术后2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泳 廉井财 +1 位作者 叶纹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近视 2年的疗效。方法  98只眼 ,近视范围 -4 0 0~-2 0 5D ,散光≤ -5 0 0D ,用Keracor 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 开始绝大部分呈过矫 ,渐向近视回退 ,6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后 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近视 2年的疗效。方法  98只眼 ,近视范围 -4 0 0~-2 0 5D ,散光≤ -5 0 0D ,用Keracor 116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果 开始绝大部分呈过矫 ,渐向近视回退 ,6个月后基本稳定。术后 2年时 ,>-15 0 0D ,-10 0 0~ -15 0 0D ,<-10 0 0D 3组的屈光度在± 0 5D之内分别为 5 0 % ,5 2 % ,72 % ;在± 1D之内分别为 6 3 % ,6 6 % ,81%。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不超过 2行。≥ -10 0 0D组和 <-10 0 0D组 ,术后裸眼视力≥ 0 5分别占 77% ,91% ;≥ 1 0分别占 42 % ,70 %。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效果稳定 ,手术安全 ,可作为中高度近视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偏心切削 被引量:3
3
作者 庄文娟 盛迅伦 +1 位作者 梅惠香 李振叶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用即时角膜地形图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偏心切削——治疗偏移和漂移。方法对LASIK术后1个月的100只眼(52例)的即时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确定角膜切削中心偏移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及在切削过程... 目的用即时角膜地形图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偏心切削——治疗偏移和漂移。方法对LASIK术后1个月的100只眼(52例)的即时角膜地形图进行分析,确定角膜切削中心偏移入射瞳孔中心的距离及在切削过程中眼球运动引起的漂移程度,并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治疗偏移量为 0 53 mm±0. 28mm。 49眼(49%)切削中心位于入射瞳孔中央0.5 mm范围内,切削中心向上方偏移的 68眼(68%)。平均漂移指数为0 .25 ±0. 22。漂移指数与最佳矫正视力有正相关关系。治疗偏移与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即时角膜地形图可用于评估和鉴别LASIK术中角膜切削中心的定位偏移与切削过程中眼球运动引起的漂移。高漂移会对术后视功能造成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角膜地形图 屈光手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非接触式眼压的改变及判断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培荣 潘承思 +2 位作者 李龙标 张济明 张晓峰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非接触式眼压(NCT)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术前屈光度为-375~-2450D的患者82例146眼行LASIK治疗,观察6个月以上。手术前后予以NCT等检查,比较术前术后NCT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后非接触式眼压(NCT)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术前屈光度为-375~-2450D的患者82例146眼行LASIK治疗,观察6个月以上。手术前后予以NCT等检查,比较术前术后NCT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术前NCT平均值:(1677±271)mmHg。术后:(1376±263)mmHg。差异有显著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9,028。结论 LASIK后NCT读数值下降,下降值与实矫屈光度和角膜曲率改变值有相关性,判断眼压时要将读数下降值作为修正值附加上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原位角膜磨削术 眼压 N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继发圆锥角膜病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立信 胡隆基 +2 位作者 姚瞻 刘后仓 提文娟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 对4 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 后继发圆锥角膜进行病因分析。 方法 为4 眼重度近视患者行常规LASIK 治疗,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确诊圆锥角膜,对手术前后检查的各项数值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 眼LA... 目的 对4 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 后继发圆锥角膜进行病因分析。 方法 为4 眼重度近视患者行常规LASIK 治疗,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确诊圆锥角膜,对手术前后检查的各项数值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 眼LASIK 术后患者激光切削后剩余角膜基质厚度均大于200 μm ,眼压正常,术后7 个月~1 年半发生圆锥角膜,其中1 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获得满意疗效。 结论 虽然LASIK 术后保留角膜常规厚度,眼压正常,但仍有部分病例( 本组占0 .56 % ) 术后继发圆锥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磨削术 病因 圆锥角膜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后Kappa角及角膜形态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丁翌 张之佩 +2 位作者 闵晓珊 夏晓波 胡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Kappa角与屈光度的分布情况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SBK)后患者Kappa角与角膜形态的变化规律,分析手术对角膜形态及双眼视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中南大...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Kappa角与屈光度的分布情况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SBK)后患者Kappa角与角膜形态的变化规律,分析手术对角膜形态及双眼视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SBK治疗的134例(268只眼)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均采用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行Kappa角、角膜中央3 mm区曲率、角膜后表面Diff值检测。根据术前Kappa角的大小分为大K组(Kappa角≥5°,71只眼)和小K组(Kappa角<5°,197只眼)。对影响术后6个月Kappa角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K组Kappa角为(5.67±0.65)°,等效球镜度为(-4.84±2.32)D,术后Kappa角较术前减小(均P<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小的幅度增大;小K组Kappa角为(3.51±1.08)°,等效球镜度为(-5.78±2.63)D,术后Kappa角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的幅度减小。2组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均变大(均P<0.001),术后1个月至6个月Diff值呈减小趋势。2组术后1个月角膜中央3 mm区曲率均明显变小(均P<0.001),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大K组曲率趋于稳定,小K组曲率呈增大趋势。2组患者术后6个月Kappa角的变化与角膜中央3 mm区曲率及角膜后表面Diff值的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而均与角膜切削厚度呈正相关(r大K组=0.398,r小K组=0.218,均P<0.05),与术前屈光度呈负相关(r大K组=-0.283,r小K组=-0.233,均P<0.05)。结论:大Kappa角多出现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术后Kappa角明显减小,而小Kappa角多出现在中高度近视患者中,术后Kappa角增大。近视患者经SBK后视近时双眼调节与集合功能重新调整以达到平衡,视近功能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KAPPA角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 角膜曲率 角膜后表面Diff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后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秀英 谷保民 朱翠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1-221,167,共2页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 still Keratomileusis LASIK)是在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该手术不破坏角膜上皮及弹力层,符合人眼的生理状态,使中、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患者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院自1999年9月...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 still Keratomileusis LASIK)是在准分子激光切削术(PRK)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该手术不破坏角膜上皮及弹力层,符合人眼的生理状态,使中、高度近视及散光的患者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1].我院自1999年9月份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已矫治951例患者,未发生感染病例,这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各种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后感染 预防 近视 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削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护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勇花 蔡培芬 +1 位作者 周宏健 毛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50-51,共2页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削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对73例(13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并给予全方位护理,包括术前细致、耐心的宣... 目的总结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削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对73例(13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并给予全方位护理,包括术前细致、耐心的宣教,术中正确的引导,术后恰当的护理指导。结果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术后定期复查,视力恢复良好,达到或接近预期的手术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LASEK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削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齐虹 陈跃国 朱秀安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1200例术前病人2400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用HDS软件进行判别,以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结果共筛选出2人2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占0.078%)。结论HDS软件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角膜切削 角膜磨削术 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与LASIK矫正近视性散光准确性及预测性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继 贺翔鸽 +3 位作者 季马号 张怡 曾登芬 梁隆芬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评价对比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矫治近视性散光的疗效及预测性,进一步分析两种手术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LASIK及PRK,对40例近视散光患者进行了分组治... 目的评价对比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矫治近视性散光的疗效及预测性,进一步分析两种手术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LASIK及PRK,对40例近视散光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结果近视球镜矫正的准确性,LASIK组高于PRK组;近视散光度数的矫正及散光轴位矫正的准确性两组无明显改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LASIK组大于PRK组;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及角膜表面非规则性指数(SAI)在手术前后的变化,LASIK及PRK组无明显差别。结论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的疗效优于P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近视性散光 PRK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苏冰 聂晓丽 +1 位作者 唐秀霞 辛宝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65-566,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术后屈光欠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4眼 (2 1人 )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LASIK治疗 ,年龄 2 0~ 3 8岁 ,残余球镜屈光度 -2 0 0~ -13 0 0D(-5 87D±...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术后屈光欠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4眼 (2 1人 )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LASIK治疗 ,年龄 2 0~ 3 8岁 ,残余球镜屈光度 -2 0 0~ -13 0 0D(-5 87D± 2 65D) ,柱镜屈光度 0~ 3 5D(-1 15D± 0 94D)。结果 术后 6个月屈光稳定 ,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 3 2眼 (94 12 % ) ,所有眼屈光度在术前预期矫正± 1 0 0D以内。 1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 1行。无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等并发症。结论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欠矫 放射状角膜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