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眼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非手术眼房水及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变化与该眼角膜知觉敏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瑞波 于笛 +2 位作者 牟芃玥 刘雪梅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后不同时间点兔非手术眼房水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变化与该眼角膜知觉敏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白兔...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后不同时间点兔非手术眼房水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变化与该眼角膜知觉敏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白兔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25只,空白对照组15只。实验组:一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根据术后取材时间分为术后1 d、3 d、7 d、14 d、21 d共5组,每组5只动物。空白对照组:按照对应取材时间也分为5组,每组3只动物。术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兔双眼的结膜充血、角膜混浊及前房炎症反应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兔血清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房水中TNF-α、IL-1β蛋白浓度,角膜知觉计测量角膜知觉敏感度。结果实验组非手术眼与空白对照组双眼在不同时间点,结膜充血、角膜混浊及前房炎症反应级别均为0级。术后1 d、3 d、7 d、14 d,实验组兔血清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均较基线值升高,术后7 d达高峰(TNF-αmRNA相对表达量为14.95±0.89,IL-1βmRNA相对表达量为7.56±0.46),之后逐渐下降,术后21 d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各相邻取材时间点两两比较,血清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3 d、7 d、14 d,非手术眼房水TNF-α和IL-1β蛋白浓度均较基线值升高,其中峰值出现于术后7 d[TNF-α蛋白浓度为(162.34±5.71)ng·L^-1,IL-1β蛋白浓度为(16.68±0.74)ng·L^-1],之后逐渐下降,术后21 d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相邻取材时间点两两比较,非手术眼房水TNF-α和IL-1β蛋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3 d、7 d、14 d,非手术眼角膜知觉敏感度较基线值升高,于术后7 d角膜知觉敏感度最高;之后角膜知觉敏感度逐渐下降,术后21 d基本恢复至基线水平。实验组非手术眼相邻时间点两两比较,角膜知觉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实验兔第一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早期,非手术眼角膜知觉敏感度升高,该变化可能与该眼房水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的动态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知觉敏感度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