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 +6 位作者 周行涛 王晓瑛 杨东 姚佩君 张丰菊 张弘 赵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3-1078,共6页
随着近年来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临床应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目标,精确的角膜地形图检查... 随着近年来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临床应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目标,精确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和充分的角膜地形图结果评估是保证手术安全性和实现患者最优视觉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规范从事屈光临床研究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术前检查流程和读图评估,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在国内外循证医学文献基础上,凝练我国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结合本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充分讨论并制定《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针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流程,基于Placido盘投影的角膜地形图、Scheimpflug成像的眼前节分析系统和Placido盘投影与Scheimpflug成像的三维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结果分析等临床问题提出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从事屈光诊疗的专业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对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水平,提升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筛查和评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手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扩张 专家共识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特殊适应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宇 周行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6-418,426,共4页
常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在特殊适应证诸如儿童复杂性屈光不正、角膜移植后、高眼压或疑似青光眼患者中的作用如何,技术方法有何特点、并发症如何,面临的争议又有哪些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 常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在特殊适应证诸如儿童复杂性屈光不正、角膜移植后、高眼压或疑似青光眼患者中的作用如何,技术方法有何特点、并发症如何,面临的争议又有哪些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阐述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上述特殊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儿童 角膜移植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激素性高眼压药物干预后的眼压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磊 张建华 +3 位作者 高鹏 王红英 雷蕾 王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短时间药物干预后的眼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我院眼屈光外科中心LASIK及LASEK手术病例。其中17例23眼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升高超过5mmHg(1kPa=7.5mmHg)。经短...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激素性高眼压患者短时间药物干预后的眼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2月我院眼屈光外科中心LASIK及LASEK手术病例。其中17例23眼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升高超过5mmHg(1kPa=7.5mmHg)。经短时间药物干预眼压降低至正常后。对眼压进行24-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23眼中激素中度反应性19眼,激素高反应性4眼,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短时间应用药物降眼压至正常,在24~36个月的随访中17眼眼压保持稳定,6眼眼压停药后短期内再次升高,在激素中度反应性19眼中有3眼眼压再次升高,发生率15.7%,在激素高反应性的4眼中发生眼压再次升高3眼,占75%;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随访期内没有观察到视野和视盘的改变。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性高眼压早期应用药物降压后,多数患眼在近期及中长期随访中眼压稳定;激素高反应性患者近期眼压再次升高的发生率高于激素中度反应性患者。[眼科新进展2008;28(8):620-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高眼压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流程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喻娟 张燕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6期48-49,共2页
目的改进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方法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方法,包括分析问题... 目的改进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方法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方法,包括分析问题、优化护理流程步骤、整合就诊步骤等。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就诊时间、等待时间、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护理流程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验光及单眼视模拟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10
5
作者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验光及单眼视模拟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 +4 位作者 周行涛 王晓瑛 李美燕 杨东 赵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5-1151,共7页
近年来,激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治近视及老视等屈光不正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我国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目前,不断提高相关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仍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最终目... 近年来,激光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治近视及老视等屈光不正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我国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目前,不断提高相关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仍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精确的术前验光和单眼视耐受性模拟是保证手术有效性、实现患者最优视觉质量、同时达到患者术后舒适性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仍缺乏规范的验光流程、术前相关检查项目及结果判断的标准化,以及术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要点。为规范从事屈光临床研究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术前检查流程和检查方法,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在复习和研究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我国临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结合本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充分讨论并制定《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验光及单眼视模拟专家共识(2023)》,就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主觉验光、客观验光、主客观结合验光、主视眼判断、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单眼视耐受性试戴模拟等临床问题提出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从事屈光诊疗的专业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验光和单眼视试戴模拟的精确度及合理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使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验光诊疗工作更加规范化、个性化和人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手术 近视 老视 验光 单眼视耐受性模拟 专家共识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766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越 李海滨 +1 位作者 尚志红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对766例(1532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表面异常膨隆28例,眼底病变19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大于47D者13例,薄角膜10例,高眼压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对766例(1532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表面异常膨隆28例,眼底病变19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大于47D者13例,薄角膜10例,高眼压4例。结论完善细致的术前检查是准分子激光手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视网膜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琳 范光忠 叶树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5,368,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20例,均选右眼进行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Pentacam系统检查患者角膜...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20例,均选右眼进行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Pentacam系统检查患者角膜后表面在6 mm、7 mm、8 mm、9 mm等不同直径下的Q值(Q6、Q7、Q8、Q9),并检测术前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和术中激光切削深度(ablation depth,AD)。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角膜后表面Q值均高于术前Q值,其中术后Q6、Q7、Q8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Q9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所有患者Q值均低于术前,但只有行LASIK患者Q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余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角膜后表面Q值均较术后1个月明显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手术前后Q值变化与CCT和AD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早期能影响角膜后表面的非球面性,Q值增大,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后表面 非球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蔡方荣 柏丽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球镜-6.00D以下,柱镜0.00~2.00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Q调整组32例64眼行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照组32例64眼行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目的前瞻性研究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球镜-6.00D以下,柱镜0.00~2.00D的近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Q调整组32例64眼行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照组32例64眼行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残余屈光度,高阶像差中的慧差、球差、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值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和残余屈光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Q调整组高阶像差的增加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调整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切削引导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角膜波面像差的增加,尤其是减少球差增加,明显改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切削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个体化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的特性及其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娟 刘祖国 肖启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矫治近视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羊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而且来源广泛、处理相对简便,使其成为较理想的生物材料,在国内外已逐渐应用...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矫治近视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羊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而且来源广泛、处理相对简便,使其成为较理想的生物材料,在国内外已逐渐应用于眼科临床,特别是近年来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已见诸多报道。就羊膜的组织结构、特性、作用机制及近年来羊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的应用及预后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移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和散光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10
作者 赵伟 王雁 +4 位作者 李华 窦瑞 张佳媚 李浏洋 危平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4,共6页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但是关于SMILE对不同程度屈光不正,尤其对不同程度近视及散光矫正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估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和比较SMILE矫正低、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早期稳定性及术眼角膜恢复特点。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手术的近视患者108例195眼。根据临床近视分类标准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中度近视组(〉-3.00~-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其中低度近视组39例57眼,中度近视组38例76眼,高度近视组31例62眼,所有术眼均接受SMILE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行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屈光度、眼压、眼前节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各组间术眼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等效球镜度(SE)、可预测性和稳定性。结果术后3个月时,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UCVA(LogMAR)〈0.1者分别占100%、97.1%和92.8%;所有术眼术后BCVA均达到术前BCVA;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残余SE分别为(-0.07±0.16)、(-0.05±0.20)和(-0.08±0.27)D;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的残余SE在±0.5D间者分别占100%、98.7%和93.6%,所有术跟残余SE均在±1.0D内。低、中、高度近视组术眼实际矫正sE均随着术前预计矫正sE的增加而增加(r=0.942、0.959、0.957,均P〈0.001)。结论SMILE矫正低、中及高度近视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早期稳定性。低度近视眼术后1周以内角膜创伤恢复时间较中度、高度近视眼略慢;少数高度近视眼在SMILE术后3个月表现出轻度屈光度回退,而中度近视眼SMILE矫正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手术 角膜激光手术/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视力 安全性 可预测性 稳定性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窦瑞 王雁 +3 位作者 吴文静 李晓晶 徐路路 张佳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8-455,共8页
背景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的视觉效果和角膜生物力学改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在临床上显示了较好的术后视觉效果,但其对角膜生物力学的长期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SMILE术后角膜... 背景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的视觉效果和角膜生物力学改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在临床上显示了较好的术后视觉效果,但其对角膜生物力学的长期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的患者58例100眼,患眼术前平均球镜度为(-5.00±1.55)D,平均柱镜度为(-0.98±0.87)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时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进行角膜生物力学参数测量,包括角膜阻力因子(CRF)和角膜滞后量(CH)。术眼按切削比(LTR)、术前CRF值和术后残余基质床厚度(RST)的不同分为低、中、高组,分析3种不同因素与术后△CRF和ACH的关系,并分析术前相关参数,如年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与柱镜度之和、透镜厚度、RST/术前中央角膜厚度(CCT)、术前CCT、术前Km与术后△CRF和ACH的关系。结果SMILE术后1个月CRF和CH值分别为(7.12±1.20)mmHg(1mmHg=0.133kPa)和(7.90±0.97)mmHg,均明显低于术前的(10.17±1.46)mmHg和(10.00±1.1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52,P=0.000;t=13.411,P=0.000)。术后3、6和12个月术眼CRF值分别为(7.06±0.90)、(6.98±1.11)和(6.87±1.07)mmHg,CH值分别为(8.12±0.84)、(8.12±0.97)和(8.14±0.86)mmHg,与各自前-时间点CRF值和C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RF:P=0.848、0.992、0.270;CH:P=0.370、0.791、0.777)。△CRF和ACH与LTR、术前CRF值及术前CH值均呈正相关(LTR:r=0.468,P=0.000;r=0.299,P=0.004;CRF:r=0.696,P=0.000;r=0.590,P=0.000;CH:r=0.576,P=0.000;r=0.690,P=0.000)。术后12个月术眼2±CRF和ACH值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术前球镜与柱镜度之和及术后RST/术前CCT均呈负相关(等效球镜度:r=-0.496,P=0.000;r=-0.292,P=0.010;球镜与柱镜度数之和:r=-0.484,P=0.000;r=-0.293,P=0.005;RST/术前CCT:r=-0.362,P=0.000;r=-0.243,P=0.019),而与透镜厚度均呈正相关(r=0.495,P=0.000;r=0.325,P=0.002)。此外,△CRF和△cH值与患者年龄、术前CCT和术前Km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术眼SMILE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强度减弱,术后1个月角膜生物力学逐渐恢复并达到稳定状态。RST/术前CCT越大,SMILE对角膜生物力学强度的保护作用越大。除术前CRF和CH外,影响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主要因素还有透镜厚度和预矫正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激光手术 屈光手术/方法 角膜基质/手术 生物力学现象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常规刀片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早期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薛超 王雁 +6 位作者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张琳 李晶 谢丽丽 李智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144眼,分为FS-LASIK组23例46眼,SBK组28例56眼,Epi-LASIK组21例4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Epi-LASIK组术后3d)、1周、1个月用Visante OMNI测量术眼角膜后表面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上角膜顶点及距离角膜顶点1、2、3 mm共13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FS-LASIK组,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角膜顶点方位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03±0.78)、(2.26±0.96)、(2.16±0.85)和(2.06±0.89)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的术后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的变化相同;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术眼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4.64±1.68)、(-5.39±1.85)、(-4.73±1.71)和(-4.71±1.52) μm.在SBK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角膜顶点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44±0.63)、(1.74±0.75)、(1.66±0.69)和(1.53±0.71) 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一致;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5.09±1.76)、(-5.48±1.68)、(-5.27±1.81)和(-5.19±1.77)μm,术后发生了轻微后移.在Epi-LASIK组,术前,术后3d、1周、1个月在角膜顶点区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47±0.73)、(1.55±1.43)、(1.55±1.37)和(2.37±1.06) μm,术后发生轻微后移;而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则与角膜顶点术后变化趋势不同,术后3d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55±0.51)μm、(-1.87±0.91)μm变为(1.92±0.91) μm、(0.24±1.35) μm,角膜发生轻微前移.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相同.FS-LASIK组和SBK组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较小,Epi-LASIK术后1d、1周时较术前变化较大.术后1d时,FS-LASIK相对于SBK变化较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SBK、Epi-LASIK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 角膜 后表面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眼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客观评估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路路 王雁 +4 位作者 吴雅楠 吴文静 李晓晶 窦瑞 张佳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背景目前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方法多基于单一的散射、衍射或像差因素,因此不能对角膜光学质量进行全面和客观评价,而调制传递函数(MTF)及斯特列尔比(SR)综合了上述多因素评价方法,是评... 背景目前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光学质量的方法多基于单一的散射、衍射或像差因素,因此不能对角膜光学质量进行全面和客观评价,而调制传递函数(MTF)及斯特列尔比(SR)综合了上述多因素评价方法,是评估术后角膜光学质量方法学的研究方向。 目的利用角膜MTF及SR客观分析SMILE术后术眼在明视和暗视环境下(分别为3 mm和6 mm瞳孔直径)角膜光学质量的变化。 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和术眼手术前后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SMILE的患者32例63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记录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有效性指数(术后UCVA/术前BCVA);分别于上述时间点对术眼行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仪验光,记录手术前后术眼屈光度变化;采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3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不同空间频率(10、20、30、40、50和60 c/d)角膜前表面MTF和SR值,并测定术眼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以评估术眼SMILE手术前后角膜光学质量变化。 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UCVA(LogMAR)≥0.8者分别为59、62和63眼,分别占93.65%、98.41%和100%,术眼上述时间点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104±0.128、1.126±0.145和1.158±0.208。术眼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度和柱镜度均在正常范围。术眼术后各时间点3 mm瞳孔直径垂直及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下MTF值较术前均明显增加,6 mm瞳孔直径下垂直子午线10、20、30和40 c/d空间频率MTF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6 mm瞳孔直径下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MTF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各时间点3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的SR与术前相比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各时间点3 mm瞳孔直径下SR均大于相应的6 mm瞳孔直径下S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3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RMS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mm瞳孔直径:F=1.348,P=0.184;6 mm瞳孔直径:F=1.990,P=0.137)。 结论SMILE手术可有效改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角膜光学成像质量,术眼术后明视环境下较暗视环境下角膜光学质量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光学质量 激光角膜手术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近视 调制传递函数 斯特尔比率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江峰 彭慧 +3 位作者 李金键 侯辰亭 潘星慧 王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直径范围内角膜光密度的对比及变化情况,及其与术中切...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直径范围内角膜光密度的对比及变化情况,及其与术中切削深度、切削厚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屈光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0例(60眼);FS-LASIK组27例(54眼);LASEK组25例(50眼),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术后同一时间不同术式角膜0~6 mm、>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对术中切削深度、切削厚度与角膜光密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不同组别患眼在同一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LASEK组患眼的角膜光密度在0~6 mm、>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均显著低于SMILE组,在>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均显著低于FS-LASIK组(均为P<0.05);术后12个月,SMILE组患眼在0~6 mm、>6~12 mm、total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0~6 mm、>6~12 mm、total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切削厚度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各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切削厚度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的早期修复中,SMILE术式的角膜透明性稍差,而LASEK术式则相对更佳,但SMILE术后患眼长期的角膜透明性更佳。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的切削深度以及切削厚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光密度 透明性 切削深度 切削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帽神经修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庆曼 崔传波 +1 位作者 孔德言 宋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中央部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存在再生的过程,但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式及角膜帽缘神经修复的动态变化鲜见报道。 目的探讨SMILE术后角膜帽神经损伤情... 背景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中央部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存在再生的过程,但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式及角膜帽缘神经修复的动态变化鲜见报道。 目的探讨SMILE术后角膜帽神经损伤情况及其修复规律。 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眼科医院接受SMILE手术且按时完成随访的近视患者16例3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术眼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检查,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术眼角膜中央部及帽缘切口部位进行0.4 mm×0.4 mm区域的扫描,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纤维丛成像最为清晰的图片进行分析,测定术眼角膜中央每平方毫米范围内图像中神经纤维的总长度,即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并观察帽缘神经纤维分支的修复。 结果术眼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19 687.45±1 147.59)、(10 500.46±1 056.22)、(12 833.40±1 047.98)、(13 564.04±1 173.01)、(14 661.35±941.92)μm/mm2,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9.440,P=0.000)。术眼术后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低于术前,手术1个月后随时间推移角膜中央神经纤维密度逐渐增加,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眼术后角膜上皮基底膜下均发现有较丰富的神经纤维丛,形态与术前接近,术后1周角膜帽缘小切口处可见神经纤维的断端及崩解,角膜帽缘非切口处神经纤维越过角膜帽缘伸入角膜帽;术后1个月角膜帽缘切口处可见新生神经芽穿过角膜切口;术后3~6个月角膜帽缘切口处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连续延伸。 结论SMILE术后部分浅层神经纤维未受到损伤,神经纤维的修复呈从角膜帽外向角膜帽内水平放射状再生的模式;术后角膜帽中央神经纤维密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神经再生 角膜激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共焦显微镜检查 神经再生/生 眼神经/生理 手术 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庆生 王欣 +3 位作者 王忠海 张绍忠 王林 许文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背景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 背景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术眼术后的炎症反应,但其长期应用后对眼压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质量分数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眼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近视患者1552例1552眼,其中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者321眼,行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术(SBK)者608眼,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者623眼。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共1个月。术前及术后1、2、3、4周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并根据眼压升高的幅度分为〈5mmHg(1mmHg=0.133kPa)、5~15mmHg和〉15mmHg三种糖皮质激素反应。术后发现眼压升高及眼压恢复正常1个月时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进行视盘参数的检测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1552眼中,术后1个月内眼压升高者47眼,其中行LASIK者用药后眼压升高者占3.12%(10/321),行SBK者占3.29%(20/608),行FS—LAStK者占2.73%(17/623),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P〉0.05)。停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或加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术眼眼压降至正常水平,仅1眼出现轻度反弹,视力无下降。术后眼压升高与眼压恢复后1个月时,受检眼的盘沿面积分别为(1.65±0.44)mm2和(1.66±0.44)mm2,盘沿容积分别为(0.40±0.09)mm2和(0.39±0.08)mm2,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0.28±0.08)mm和(0.29±0.07)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0.81、0.48,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进行抗炎治疗导致的眼压升高为可逆性,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准分子激 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术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的远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文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术后5年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A、B、C三组,三组均行PRK术治疗,术后随访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治疗屈光不正术后5年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A、B、C三组,三组均行PRK术治疗,术后随访5年,观察三组视力、屈光度、视觉质量的情况。结果:三组5年随访,A、B、C组裸眼视力≥0.5分别为100%、100%、93.3%;三组均未出现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继发性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和视网膜脱离。结论:PRK治疗屈光不正眼疗效确切,其预测性及稳定性与屈光不正度数呈负相关,且远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PRK) 屈光不正 散光 远期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PRK联合预防性快速CXL矫正薄角膜或角膜形态欠规则屈光不正的疗效及安全性
18
作者 张林丽 狄宇 +3 位作者 李莹 邓洪莉 任燕 王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评估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预防性快速角膜交联术(CXL)矫正薄角膜或角膜形态欠规则(除外圆锥角膜)屈光不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于包头朝聚眼科医院... 目的评估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联合预防性快速角膜交联术(CXL)矫正薄角膜或角膜形态欠规则(除外圆锥角膜)屈光不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于包头朝聚眼科医院诊断为薄角膜或角膜形态欠规则并行Trans-PRK联合预防性CXL手术的近视患者55例55眼,所有患者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术眼裸眼远视力(UDVA);采用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检测屈光度。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检查角膜形态;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和12个月术眼UDVA(LogMAR视力)分别为0.52(0.55,0.78)、0.22(0.12,0.17)、0.10(0.04,0.07)、0.00(-0.04,-0.16)、-0.08(-0.05,-0.03)、-0.08(-0.06,-0.04),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44,P<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UDVA均较术前提高,术后3、6和12个月术眼UDVA较术后1周和1个月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球镜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1、3、6和12个月术眼球镜度低于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术眼球镜度低于术后3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1、3、6和12个月术眼柱镜度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等效球镜度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趋于正视状态;术后各时间点术眼等效球镜度低于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术眼等效球镜度低于术后1周,术后12个月低于术后3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3、6及12个月术眼角膜K1值、K2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3个月角膜K1值、K2值趋于稳定。术后3、6、12个月术眼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6和12个月术眼眼压低于术后1和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1周1眼出现0.5级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于术后1个月角膜自行恢复透明。结论Trans-PRK联合预防性快速CXL手术矫治合并薄角膜或角膜形态欠规则的(除外圆锥角膜)屈光不正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角膜激光手术 角膜交联术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中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娇楠(综述) 王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作为一种相对新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目前还处在不断探索的发展阶段。虽然临床研究显示其在矫治屈光不正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但是仍有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导致临床...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作为一种相对新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目前还处在不断探索的发展阶段。虽然临床研究显示其在矫治屈光不正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但是仍有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导致临床效果不一。SMILE手术操作分为飞秒激光制作透镜以及分离、取出透镜,在每一步骤中均可能发生术中并发症。透镜的制作完全依赖飞秒激光,不可避免会发生飞秒激光相关的并发症,如负压脱失、不透明气泡层、黑区;透镜的分离、取出依赖术者的操作经验及手术技巧,因而可能在术中出现角膜帽撕裂、透镜取出困难、透镜组织残留、出血、透镜偏中心等。本文就SMILE术中经常出现的并发症种类、原因、处理原则以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法 角膜基质/手术 激光角膜手术/并发症 眼屈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5 D间隔球镜片验光在近视患者SMILE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星 李世洋 +3 位作者 翁维 赵爱红 刘雪雁 朱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0.05 D间隔球镜片验光在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行SMILE的中低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例120眼,根据术前... 目的探讨0.05 D间隔球镜片验光在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行SMILE的中低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例120眼,根据术前插片验光及红绿平衡试验采用球镜片的不同分为0.05 D组和0.25 D组,分别采用0.05 D和0.25 D间隔球镜片验光,每组30例60眼。2个组患者年龄、球镜度、柱镜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基线资料匹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2个组患者术前验光的单眼红绿平衡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单眼红绿平衡、裸眼视力(UCVA)及等效球镜度。结果术前验光0.05 D组红绿平衡率为95.00%(57/60),高于0.25 D组的35.0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7.642,P<0.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0.05 D组红绿平衡率分别为63.33%(38/60)和56.67%(34/60),高于0.25 D组的23.33%(14/60)和21.67%(13/60),2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9.137,P=0.003;Waldχ^(2)=7.483,P=0.006)。术后1个月和3个月,0.05 D组UCVA(LogMAR视力)分别为-0.1(-0.1,-0.1)和-0.1(-0.1,-0.1),优于0.25 D组的0.0(-0.1,0.0)和-0.1(-0.1,0.0),2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11.624,P=0.001;Waldχ^(2)=12.841,P<0.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0.05 D组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07(-0.25,0.13)D和-0.13(-0.25,0.13)D,0.25 D组分别为-0.13(-0.38,0.25)D和-0.13(-0.38,0.25)D,2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0.029,P=0.866;Waldχ^(2)=0.189,P=0.664)。结论与0.25 D间隔球镜片验光相比,0.05 D间隔球镜片验光可提高中低度近视患者SMILE术前及术后的红绿平衡率和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光 近视 角膜激光手术 红绿平衡试验 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