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短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眼
1
作者 赵国镛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超超短角膜切开 放射角膜切开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再近视一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雷玉琳 郑秀云 党光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88,共2页
忠者,男,22岁,因在外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术后3年视力明显下降,于2010年5月21日至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眼科就诊。
关键词 放射角膜切开 LASIK 飞秒激光 近视 治疗 眼科医院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5年创口的组织病理学观察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凌毅 刘祖国 张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放射角膜切开 组织病理学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4
作者 吴敏 胡敏 +1 位作者 肖丽波 胡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RK术后视网膜脱离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采用硅海绵巩膜外扣压术;2例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 目的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RK术后视网膜脱离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采用硅海绵巩膜外扣压术;2例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1例填充C3F8,1例填充硅油。我们主要分析手术治疗的特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患者的RK手术时间在视网膜脱离发生前9~18a。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1例硅油填充眼术后出现高眼压,未发生角膜伤口裂开,行部分硅油取出术后眼压得到良好控制。1例发生少量前房积血经治疗后吸收。结论单纯硅海绵巩膜外扣压术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RK术后视网膜脱离是有效的,要重视术前检查裂孔定位、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和术后严格监测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放射角膜切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11年角膜内皮炎行穿透角膜移植一例
5
作者 余继锋 杜改萍 +3 位作者 宋静 葛梅 宫玉波 黄一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1-831,共1页
关键词 放射角膜切开 穿透角膜移植 角膜内皮炎 抗生素滴眼液 双眼视力 异常分泌物 视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近视散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1-1321,共1页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的手术方法.为数十万患者摘掉了眼镜,但手术的可预测性和术后稳定性较差,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屈光欠矫或回退.我院于2005年开始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RK术后残余...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的手术方法.为数十万患者摘掉了眼镜,但手术的可预测性和术后稳定性较差,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屈光欠矫或回退.我院于2005年开始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放射角膜切开 近视散光 后残余 临床观察 矫治 方法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远期疗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铭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放射角膜切开 近视眼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设计与检验
8
作者 徐唐 秦爱玲 李一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建立适应眼球数据宽泛常规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和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眼的IOL计算公式。方法采用系列病例研究。依据经典的光学理论,正视状态IOL植入眼具备:光线经角膜折射,到达IOL平面时的屈光力... 目的建立适应眼球数据宽泛常规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和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眼的IOL计算公式。方法采用系列病例研究。依据经典的光学理论,正视状态IOL植入眼具备:光线经角膜折射,到达IOL平面时的屈光力(F1)+IOL屈光力(F2)=适合玻璃体腔距离的屈光力(F3)。此后,按IOL植入术后的理论、经验和回归分析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又按LASIK术后眼的角膜曲率修正公式编制常规和LASIK术后2种IOL计算程序,并经南京鼓楼医院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IOL植入术后644例患者[600眼生理角膜眼、7眼角膜放射状切开(RK)术后眼、37眼LASIK术后眼]资料的检验。结果本研究公式(暂定名:XLQ公式)包括RK术后眼在内的607眼IOL值平均误差为0.1 D,95%一致性界限为-1.1~+1.2 D。XLQ公式、SRK-T公式和Haigis公式预测的IOL值误差范围分别为-2.21~+2.25 D、-5.10~+5.63 D和-3.00~+3.18 D,IOL值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43±0.28)、(0.74±0.53)和(0.79±0.49)D,XLQ公式分别与SRK-T、Haigis公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XLQ公式预测的IOL误差值与眼轴长度(AL)、K、A常数均无相关性(均P〉0.05),SRK-T公式、Haigis公式预测的IOL误差值与AL、K、A常数均有相关性(均P〈0.05)。XLQ公式预测的近视LASIK术后眼中参与回访者37例,IOL值预测误差范围为-0.52~+1.18 D,IOL值绝对平均误差为(0.49±0.26)D。结论 XLQ公式的常规模式适应的AL、角膜曲率、A常数的值域宽泛,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生理角膜眼和RK术后眼;专用模式适用于近视LASIK术后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 公式 A常数 角膜曲率 眼轴长度 角膜放射状切开术 准分子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苏冰 聂晓丽 +1 位作者 唐秀霞 辛宝莉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65-566,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术后屈光欠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4眼 (2 1人 )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LASIK治疗 ,年龄 2 0~ 3 8岁 ,残余球镜屈光度 -2 0 0~ -13 0 0D(-5 87D±...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术后屈光欠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4眼 (2 1人 )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LASIK治疗 ,年龄 2 0~ 3 8岁 ,残余球镜屈光度 -2 0 0~ -13 0 0D(-5 87D± 2 65D) ,柱镜屈光度 0~ 3 5D(-1 15D± 0 94D)。结果 术后 6个月屈光稳定 ,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 3 2眼 (94 12 % ) ,所有眼屈光度在术前预期矫正± 1 0 0D以内。 1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 1行。无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等并发症。结论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 欠矫 放射角膜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