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 +6 位作者 周行涛 王晓瑛 杨东 姚佩君 张丰菊 张弘 赵婧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3-1078,共6页
随着近年来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临床应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目标,精确的角膜地形图检查... 随着近年来激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临床应用,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正屈光不正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成年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提供了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追求的目标,精确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和充分的角膜地形图结果评估是保证手术安全性和实现患者最优视觉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规范从事屈光临床研究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术前检查流程和读图评估,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屈光学组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在国内外循证医学文献基础上,凝练我国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结合本专业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充分讨论并制定《中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角膜地形图筛查专家共识(2024)》。针对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角膜地形图检查流程,基于Placido盘投影的角膜地形图、Scheimpflug成像的眼前节分析系统和Placido盘投影与Scheimpflug成像的三维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查结果分析等临床问题提出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从事屈光诊疗的专业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对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水平,提升我国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筛查和评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手术 角膜地形 角膜扩张 专家共识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症的角膜地形图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尹婕 黄振平 +2 位作者 杨丽萍 石尧 倪利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干眼症 角膜地形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bscan-II、IOL Master和Atlas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直径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翔 庞辰久 +3 位作者 彭海鹰 戴丽娟 孟志红 鲁传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比较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三种检查方法测量角膜直径的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应用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对63例(126眼)患者进行角膜直径的测量,每种方法重复3次,对比分析测... 目的比较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三种检查方法测量角膜直径的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应用IOL Master、Orbscan-II和Atlas角膜地形图对63例(126眼)患者进行角膜直径的测量,每种方法重复3次,对比分析测量结果。结果 Orbscan-II、IOL Master与Atlas角膜地形图的角膜直径测量结果分别为(11.50±0.31)mm、(11.95±0.34)mm、(12.08±0.37)mm,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38、0.735、0.873,变异系数分别为2.70%、2.84%、3.06%,角膜直径测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三种方法的测量值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三种方法的左右眼测量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右眼测量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均为P<0.001)。结论 Orbscan-II的测量值要小于IOL Master与Atlas角膜地形图,Atlas角膜地形图的重复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直径 Orbscan—II IOL Master Atlas角膜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陆培荣 李龙标 +2 位作者 潘承思 张济明 张晓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建立根据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预测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方法根据准分子激光术后 327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值 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值 Y得出两者关系 Y=0. 062 7 X2+1.153 ... 目的建立根据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预测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方法根据准分子激光术后 327眼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值 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值 Y得出两者关系 Y=0. 062 7 X2+1.153 4 X,随访过程中根据X算出所矫屈光度,若预矫屈光度大于0.062 7 X2+1.153 4 X+0.5,则作为屈光回退患者,与术后实际屈光回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观测309眼,实际屈光回退59眼,依本方法预测出口退的101眼中日后实际回退47眼,预测灵敏度79.66%,预测特异度78.40%。结论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术后屈光回退的预测中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预测屈光回退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地形 预测 屈光回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蓝倩倩 满平仪 +1 位作者 陈琦 曾思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研究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干眼症诊断的62例118眼为干眼组,符合正常眼标准的59例114眼为对照组,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定量测量首次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 目的研究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干眼症诊断的62例118眼为干眼组,符合正常眼标准的59例114眼为对照组,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定量测量首次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fNIBUT)、平均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a NIBUT)、泪河高度、泪膜稳定性分级及泪膜破裂的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39岁年龄段:干眼组、对照组fNIBUT分别为(5.513±2.516)s、(10.349±6.164)s;两组aNIBUT分别为(7.927±4.374)s、(16.058±5.240)s。〉39~60岁年龄段:干眼组、对照组fNIBUT分别为(5.685±4.187)s、(11.487±7.171)s,a NIBUT分别为(7.458±4.671)s、(16.289±5.092)s;同一年龄段两组间fNIBUT和aNI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间泪膜稳定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31,P=0.000)。两组间泪河高度正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7,P=0.119)。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最大的象限与泪膜首次破裂点所在象限吻合者41眼(65.1%)。结论利用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可以定量测量NIBUT,并能对泪膜稳定性进行客观分级,与传统诊断干眼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 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 泪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LASIK术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春明 阴正勤 +3 位作者 汪辉 任茜 文建英 罗启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41例患儿(6~14岁)42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视力、屈... 目的分析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41例患儿(6~14岁)42只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眼LASIK术后1、3、6及12个月进行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的随访。结果术后各阶段的平均裸眼远视力和平均矫正远视力都明显好于术前;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的等效值和球镜屈光度术后第1个月较术前分别平均减少6.50D和8.25D,术后3个月之内均表现一定的回退,在术后3~6个月仍见部分回退,在6~12个月才趋于稳定;Sim k的差值与柱镜屈光度的变化相符: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各阶段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ASIK矫治儿童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可准确显示术后角膜的形态变化:在成人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变化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手术设计的改进和手术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参 LASIK 儿童 角膜地形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对不规则散光和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德禄 钟勇 +1 位作者 施维 金玉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aphy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TOGCA)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效果,并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收集53例(106眼)曾行TOGCA手术治疗的近视及近视...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aphy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TOGCA)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效果,并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收集53例(106眼)曾行TOGCA手术治疗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0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行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图检查。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柱镜屈光度(cylinder,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角膜陡峭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steep meridian,Ks)及角膜平坦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flat meridian,Kf)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CVA由术前0.10±0.01变为术后6个月1.24±0.16。大多数患者能保持BCVA水平。角膜地形图分析Ks术前为(44.68±1.35)D(42.03~48.38D),术后6个月降低至(37.67±1.89)D(33.94~40.53D);Kf术前为(43.36±1.03)D(41.15~45.82D),术后6个月降为(37.01±1.75)D(33.45~39.09D);CYL由术前(1.35±0.79)D(0.21~3.64D),术后6个月降至(0.70±0.34)D(0.27~1.62D);3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L在术后不同的随访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术前为0.641±0.089(0.480~0.800),术后6个月为0.384±0.160(0.15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GCA手术能显著提高UCVA,降低CYL,整体上改善角膜不规则状态,同时降低高阶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 个体化切削 不规则散光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仪中Placido盘及投射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隋成华 沃圣杰 +2 位作者 徐丹阳 高楠 张玉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3-610,共8页
为了实现检测角膜的表面形貌,设计了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投射照明系统。首先,根据人眼的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CCD元件光谱响应曲线以及仪器对面光源照度与发光均匀性的要求,进行了LED背光源设计。其次,根据角膜地形图仪检测原理... 为了实现检测角膜的表面形貌,设计了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仪投射照明系统。首先,根据人眼的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CCD元件光谱响应曲线以及仪器对面光源照度与发光均匀性的要求,进行了LED背光源设计。其次,根据角膜地形图仪检测原理,比较了球形和椭球形Placido盘的利弊,在背光源照明下分析了这两种面型Placido盘的光照情况。分析显示,椭球形Placido盘的最大辐照度优于球形盘。采用反向逆推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确定了盘上黑白条纹环的分布。最后,根据上述设计参数进行了Placido盘加工,搭建了投影照明实验装置,并利用标准模型眼对所获得的投射照明系统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主波长为625nm的AlGalnP红色LED面光源照明的情况下,采用所设计的24环椭球型Placido盘成像到CCD上的黑白条纹环满足等间隔均匀分布的要求,检测精度可达到0.05m^(-1),较好地满足了角膜地形图仪对投射照明系统的高对比度、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仪 投射照明系统 Placido盘 LED背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显微镜与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在角膜厚度测量中的差异 被引量:5
9
作者 罗丽辉 刘祖国 +4 位作者 陈家祺 陈龙山 肖启国 张梅 蒋爱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 角膜地形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士胜 周德佑 +2 位作者 邓伟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312例582只近视散光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0.25 D和≤0.50 D者... 目的 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散光眼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312例582只近视散光眼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检影验光,对所得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及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得散光度数差别≤0.25 D和≤0.50 D者分别占58.59%、84.19%;轴位差别≤5°和≤ 10°者分别为54.81%、75.43%;有367眼(63.06%)潜视力值(PVA)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相符。结论 角膜地形图可对近视散光眼的散光度数、轴位及视力作出大致评价。验光前检查角膜地形图,将有助于提高验光的速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 检影验光 散光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检查在预测复性近视散光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群 韩苏宁 李丽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与睫状麻痹后视网膜检影散光度数的相互关系。方法角膜地形图检查散光大于0.5D的72眼同时睫状麻痹后视网膜检影确定散光度数和散光轴,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二种检查的散光度数相关系数r=0.509...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与睫状麻痹后视网膜检影散光度数的相互关系。方法角膜地形图检查散光大于0.5D的72眼同时睫状麻痹后视网膜检影确定散光度数和散光轴,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二种检查的散光度数相关系数r=0.509,散光轴相关系数r=0.929。结论角膜屈光力改变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散光,但全眼散光仍应以睫状麻痹后检影、插片接受的度数和散光轴作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角膜地形 视网膜检影 复性近视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及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状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倪卫杰 蒋坚 +1 位作者 施彩虹 沈泽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分别使用 O 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及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角膜总屈光力 ,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选择 50 0只正常人眼使用 O rbscan裂隙光扫描角膜层面照相 /测厚系统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及角膜厚度 ,计算角膜... 目的 分别使用 O 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及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角膜总屈光力 ,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选择 50 0只正常人眼使用 O rbscan裂隙光扫描角膜层面照相 /测厚系统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及角膜厚度 ,计算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及总屈光力。再用 N idek KM- 450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前曲率 ,计算角膜前表面屈光力 ,据此估算角膜总屈光力。比较 2种方法测量所得结果。结果 使用角膜曲率计及 O 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测得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分别为4 8.3 1D± 1.2 4 D、4 8.12 D± 1.3 6D,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角膜总屈光力分别为 4 3 .19D± 1.4 5D、4 1.78D±1.3 9D,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角膜总屈光力的测定不应忽视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及角膜厚度这 2个因素 ,Orbscan角膜地形测量系统是一种较好的测量角膜屈光状况的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力 角膜曲率计 角膜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角膜地形图评价PRK矫正近视散光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斌 廖世煌 +1 位作者 张悦 谢丽萍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以PRK矫正近视性散光术后1a临床结果和角膜地形图检测结果评价PRK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方法对61只眼近视散光在-2.00D以上者应用PRK治疗,术后随访1a,并对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进行角膜地形图比较。结果患者P... 目的以PRK矫正近视性散光术后1a临床结果和角膜地形图检测结果评价PRK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方法对61只眼近视散光在-2.00D以上者应用PRK治疗,术后随访1a,并对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进行角膜地形图比较。结果患者PRK术后1a检查,其中60只眼散光在0~-1.00D之间,角膜切削区中心距瞳孔中心均≤0.5mm,角膜地形图检测术前△K值为1.85±0.59D,术后△K值为0.90±0.43D,显示术后散光下降明显。结论PRK治疗散光效果明显,但应解决角膜切削区域偏中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角膜地形 近视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与角膜地形图联合分析非球面人工晶体对术眼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璐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因人工晶状体的设计改进而显著改善。文中研究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眼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特点,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术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共80只眼分为2组,一组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 目的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因人工晶状体的设计改进而显著改善。文中研究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眼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特点,评价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术眼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共80只眼分为2组,一组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t SN60WF,一组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t SA60AT。术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测量。结果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高阶像差测量显示球面像差Zernike C12、4阶高阶像差及总体像差比较中SA60AT组大于SN60WF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眩光对比敏感度,在空间频率6、12、18c/d时,SN60WF组大于SA60AT组(P<0.05)。结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减少球面像差,增加对比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角膜地形 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角膜不规则散光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丰菊 于芳蕾 +2 位作者 鲁智丽 王越秀 殷路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1-733,共3页
关键词 角膜不规则散光 角膜地形 个体化切削 治疗效果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 引导 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ULUS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圆锥角膜的验配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枫 沈政伟 +2 位作者 陈云辉 何灿 周和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7-669,共3页
目的观察OCULUS角膜地形图相关参数引导下的圆锥角膜患者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的验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验配RGPCL的26例(40眼)圆锥角膜患者,根据角膜地形图测得的... 目的观察OCULUS角膜地形图相关参数引导下的圆锥角膜患者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的验配。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验配RGPCL的26例(40眼)圆锥角膜患者,根据角膜地形图测得的曲率值选择试戴片并配戴评估确定处方。圆锥角膜患者平均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分别为(-7.12±6.12)D和(-3.28±1.57)D。定期复查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眼部健康和主觉症状。所有患者随访6~2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RGPCL平均基弧为(7.40±0.45)mm,平均直径为(9.12±0.24)mm,平均屈光度为(-7.10±3.30)D。最佳矫正视力≤4.5,戴框架眼镜者15眼,戴RGPCL者3眼;最佳矫正视力为4.6~4.9,戴框架眼镜者17眼,戴RGPCL者10眼;矫正视力≥5.0,戴框架镜者为4眼,戴RGPCL者为27眼。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戴RGPCL好于戴框架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角膜地形图陡峭曲率值未变者32眼,增加者3眼,减少者5眼。随访中6眼因镜片丢失、2眼因镜片破损而重新定片。所有眼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OCULUS角膜地形图提供的相关参数对圆锥角膜患者进行RGPCL验配,明显提高验配效率;配戴RGPCL后患者的矫正视力改善显著,并有较高的舒适性和镜片稳定性,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 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海泉 彭大伟 陈惠珍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了14眼施行小梁切除术后角膜的屈光改变,发现术后角膜垂直方向的屈光力增加,水平方向的屈光力减少,即产生循规性散光,增加的幅度比减少的幅度大,不但对周边角膜有影响,对中央区也有同样的影响,产生循规性散... 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了14眼施行小梁切除术后角膜的屈光改变,发现术后角膜垂直方向的屈光力增加,水平方向的屈光力减少,即产生循规性散光,增加的幅度比减少的幅度大,不但对周边角膜有影响,对中央区也有同样的影响,产生循规性散光可能与缝线及眼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 小梁切除术 角膜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齐虹 陈跃国 朱秀安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 目的介绍用Holaday角膜地形图诊断软件(HDS)在角膜屈光性手术中对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筛选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3月至1997年10月来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欲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1200例术前病人2400只眼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用HDS软件进行判别,以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结果共筛选出2人2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占0.078%)。结论HDS软件筛选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 角膜切削术 角膜磨削术 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早期的角膜地形图改变 被引量:8
19
作者 瞿小妹 李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揭示早期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的特征 ,为早期诊断此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本院门诊拟诊为早期圆锥角膜的患者 2 7例 5 2眼。所有患者均行 TMS- 1角膜地形图测定。结果  80 .77%眼角膜最高屈光度部位在正下方或颞下方 ,最高屈... 目的 揭示早期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的特征 ,为早期诊断此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本院门诊拟诊为早期圆锥角膜的患者 2 7例 5 2眼。所有患者均行 TMS- 1角膜地形图测定。结果  80 .77%眼角膜最高屈光度部位在正下方或颞下方 ,最高屈光度在 45 D以上 ,散光在 2 D以上 ,所有眼平均最高屈光度在 47.5 6 D± 5 .80 D,平均散光 5 .47D± 3.80 D;角膜非对称性指数 (SAI)及角膜规则性指数 (SRI)值大于0 .5者分别为 94%、98% ,SAI值平均为 2 .6± 1.9,SRI值平均为 1.6 7± 0 .94。结论 早期圆锥角膜的测定须兼顾上述综合参数 ,SAI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 圆锥角膜 屈光度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早期角膜地形图改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振德 陈家祺 +1 位作者 李绍珍 俭环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167-169,F003,共4页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对白内障术后病人进行角膜表面弯曲度早期改变的观察。31例病人均为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术后第3~5天内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所有病人的角膜地形图改变均为蝶形领结状,表明这种术后散...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对白内障术后病人进行角膜表面弯曲度早期改变的观察。31例病人均为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术后第3~5天内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所有病人的角膜地形图改变均为蝶形领结状,表明这种术后散光是由于上方、下方角膜的弯曲度变得更为陡峭所致,与术中伤口的缝合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 角膜散光 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